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屏记

作者:弱颜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十三章 鲜桂圆

书名:锦屏记 作者:弱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2

第八十三章 鲜桂圆

天气转凉,又是该换季的时候了。荀卿染吃过早饭。慢慢喝着女儿茶,心里打算该将屋里的床帐都换了,冬天的大毛衣服也该早点拿出来晾晒。

香秀在门口犹豫了半晌,才挑帘子进来。

“奶奶,我娘,我娘怎么没跟奶奶回来?”香秀在荀卿染跟前站了一会,开口问道。

荀卿染看了她一眼,能够等一晚上再来问,也算她能沉得住气了。

“太太生病了,身边没人照顾,特意留了你母亲,过些天才能回来。你只管好生做你的差事。”

香秀听了似乎松了口气。

“是的,奶奶。”

“你刚进来,可还习惯?缺什么不缺?”

“婢子谢奶奶的恩典。什么都不缺。铺盖被褥都是现成的,桔梗姐姐给了婢子两套衣服,香橼姐姐另外给婢子准备了妆台。……只是婢子笨拙,如今跟香橼姐姐和采芹姐姐住着,看着两位姐姐忙碌,总是插不上手。”

宁远居四个一等丫头,抬了香橼、采芹和香秀。荀卿染身边的只有桔梗升到一等,麦芽和宝珠升到二等。紫菀伺候的日子浅,只升到三等。

即使是嫁做人妇,有些习惯荀卿染也不想改。比如她的屋子,除了身边四个丫头,别人,包括宋嬷嬷都不能随便出入。这个已经是宁远居内不成文的一项规矩。为了方便,桔梗四个都安排住到东耳房。香橼和采芹本来就住着西耳房,那边紧挨着齐攸的书房。荀卿染没让她们搬,只安排香秀和另一个三等丫头采荠搬过去一起住。

“你不要胡思乱想。抬举你做了一等丫头,可不是看你母亲的面子。” 荀卿染淡淡地看了香秀一眼,“香橼和采芹,都是跟在四爷身边伺候久了的。我看你,很有几分聪明劲儿,记得要用在正地方。多听多看,多跟她们学一学。你能不能在这个位置上做长久,以后是不是有更好的日子,都在你自己身上,跟你爹娘没有关系。”

“婢子知道了。”香秀答道。

荀卿染点头,心道希望你是真的明白了才好,就打发香秀退了出去。

“奶奶,六姑娘,七姑娘,容姑娘和颜姑娘来了。”香橼进来回禀。

荀卿染赶忙说声请,香橼打起帘子,第一个抢先进来的就是容云暖。

“早就要过来,偏老太太说,不让我们来。说怕打扰了你们。 现在四哥哥上朝去了,我们就赶紧来了。”容云暖笑着道。

未出嫁的女孩,也就容云暖说话如此直接。齐婉丽、齐婉烟和颜明月都用帕子掩了嘴偷笑。

荀卿染将几个人让到炕上坐下,麦芽和紫菀端了茶果上来。

“你们不嫌弃我就好,就是你们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你们的。”荀卿染道。

几个人坐了一会,就到容氏的宜年居来。走到门口,就有丫头迎过来,说容氏有些疲倦,在屋里睡着了,要几人到西次间。

“那我们一会再来。”荀卿染道。

“不如去看看大嫂。”齐婉丽提议。

众人便从宜年居出来。齐大*奶的无忧居,正在容氏的宜年居和齐二夫人的祈年堂之间。荀卿染几个人从后角门进去,迎面正碰上一个女子手里捧着盆白菊。

“给四奶奶请安,给几位姑娘请安。”那女子赶忙屈膝行礼。

荀卿染这才瞧清,这个娥髻女子正是孙姨娘。

“这花着实好看,比园子里的都好。”齐婉烟看着孙姨娘手里的花。

“我种了好几盆,这盆是大爷要摆在书房的。七姑娘要是喜欢,一会跟我去挑两盆,不比这个差。”孙姨娘笑着道。

“七妹妹喜欢这盆,就把这盆给七妹妹。难道大爷还舍不得一盆花吗?”

是齐大*奶带着珍姐儿闻讯接了出来。

孙姨娘陪笑,“是。是卑妾心肠直,时常转不过弯,想的不周到。”

“你去伺候大爷吧。”齐大*奶打发了孙姨娘,又把荀卿染几个让到正房。

无忧居和宁远居布局相仿,只是无忧居后院遍种翠竹,前院还有两个小花圃,看着没有宁远居那么宽敞。

“大哥今天可好些了?”荀卿染问。

对于齐家大爷,因为只在敬茶的时候见过一次面,荀卿染对他的印象比较模糊,只记得是个高高瘦瘦的青年人,看上去十分温和。

“是啊,大哥往年天气一凉,就咳嗽的越发历害,今年可好了些?”

“还是老样子吧,最近因为四爷的喜事,心里高兴,咳嗽就好了些,”齐大*奶答道。

珍姐儿剥了个果子,递给荀卿染,“四婶婶。”

荀卿染含笑接过,“珍姐儿越发懂事了。”

齐大*奶看着女儿笑,“珍姐儿和我说,想跟着弟妹学做针线。”

“好。”荀卿染一口答应,又对珍姐道:“有空就去我那玩,你四叔养的那两大缸鱼很好玩。你母亲要照顾你爹爹和弟弟,你自己来。”

珍姐儿就有些害羞地笑着点头。

一会工夫,有奶妈抱了个四五岁的男孩子进来。

荀卿染知道齐大*奶还有一子,名叫璋哥儿,因为不足月生下来。险些丢了性命,好歹救治过来。可是却一直体弱,三不五时就要病一次,因此很少出门。

因为齐家大爷也是多病,再有个体弱的孩子,容氏和齐二夫人都免了齐大*奶的晨昏定省,只让她细心照料父子两个。

“娘。”璋哥儿被抱到齐大*奶跟前,细声细气叫了一声。

“璋哥儿,这个是四婶婶。前几天拿给你的金锁,你很喜欢的,就是四婶婶送的。你不是说想见四婶婶吗,还不快叫人。”齐大*奶指着荀卿染,对璋哥儿说道。

璋哥儿似乎不习惯见人,被荀卿染看了两眼,就把头窝到奶**怀里。

“乖璋哥儿,平日的规矩都忘了吗?”齐大*奶道。

璋哥儿听了,这才慢慢转过头来,看着荀卿染,小声叫:“四婶婶。”

这么近距离地看着,璋哥儿一张小脸,肤色白的几乎透明,荀卿染甚至可以看得见小孩子额头轻轻跳动的血管。

“来给四婶婶抱抱。”荀卿染道。

荀卿染坐在炕上,将璋哥儿抱在怀里。璋哥儿很轻。抱在怀里几乎感觉不到重量。看着这个病弱的孩子,荀卿染不禁想起方家那个官哥儿。两个孩子差不多大年纪,官哥儿可是小肉墩儿一样,足有璋哥儿两倍重。

齐婉丽几个都围上来,荀卿染就拿了桌上的糖果,逗璋哥儿说话。璋哥儿很懂事,问他几岁了,叫什么名字,都能清清楚楚地答出来。

“大爷知道四奶奶和几位姑娘来了,说不能来相见,请大*奶留姐妹们多坐一会。”孙姨娘进来传了齐家大爷的话。也没出去,只退到一边。

“……姐姐已经认字了,爹爹说我是男孩子,再过一年,也会教我写字。”这会工夫,璋哥儿已经和荀卿染熟了,很自在地坐在荀卿染怀里,摆弄着荀卿染胸前的金项圈,有些骄傲地说。

“璋哥儿年纪小,虽不能认字,可已经能背书了。璋哥儿,那天你爹爹教了你什么,背给婶婶和姑姑听听。”孙姨娘在旁陪笑道。

璋哥儿先看了看孙姨娘,又转头去看齐大*奶,见齐大*奶点头,才掰着小手,背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只学到这里。”

璋哥儿背诵完,眨着眼看众人,有些害羞,可又很想人夸奖他。

“好样的,璋哥儿是个小神童啊。”容云暖先开口。

“咱们璋哥儿真是聪明孩子。”荀卿染也道。

众人自然附和。

璋哥儿苍白的小脸上也现出些红晕。

齐大*奶也笑了,“是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个?”

“大爷这些天,精神比以往都好,就接璋哥儿过去,教了璋哥儿念这些。璋哥儿和大爷小时候真像,不论什么,先生只教一两遍就能记住,从不用人担心。齐家又出了个才子。”孙姨娘抹着眼睛道。

荀卿染心中纳罕,她听说孙姨娘是外聘来的的,并不是齐家的家生子,怎么会知道齐家大爷小时候的事,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只是身子太弱了。不知受不受的了那寒窗之苦。”齐家大*奶道。

孙姨娘脸色一暗,低头又退到一边。

“咱们璋哥儿看着就是有福的,小孩子,小时候弱一些。长大几岁,自然就强健了。”荀卿染忙道。

“璋哥儿该吃药了。”齐大*奶看了眼地下摆放的自鸣钟,吩咐奶妈。

那奶妈赶忙过来要抱璋哥儿。

“四婶婶。”璋哥儿虽有些恋恋不舍,还是被奶妈抱了下去。

“大嫂,璋哥儿,平时都吃些什么药。”

齐大*奶叹了口气,林林总总说了十几种来。

荀卿染暗自乍舌,这些药,不管是汤药还是丸药,一个小孩子的胃能有多大,吃了这些,还吃的下饭菜吗。

“我不懂医术,只听说五谷养人,还是要让璋哥儿多吃些饭食才好。”

姐妹妯娌几个又坐着说笑了一会,终归是怕扰了齐家大爷静养,就告辞出来,顺路就往祈年堂来。

祈年堂上房,齐二夫人和齐****奶正和侯府派来的管事媳妇说话。

“……曾家太太不是把曾家三小姐定给了云南布政司家,怎么又换成是曾家二小姐要嫁过去。还有,那天我派人去给宝姐儿送东西,听到什么出家的话,又是怎么回事?”齐****奶问道。

―――――――――――――――

弱弱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83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