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屏记

作者:弱颜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零二章 平西镇(二)

书名:锦屏记 作者:弱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2

第二零二章 平西镇(二)

齐攸话音刚落,就听见外面堂屋啪的一声,好像什么东西掉到地上碎了。

荀卿染扭头往门外看了一眼,隔着帘子,见有人影闪动,想是麦芽几个在外面伺候着,听见了齐攸的话。

荀卿染咳嗽了一声,示意外面的人稍安勿躁,就抬起头来,问齐攸:“老邢,可是今天来的指挥同知邢李园?”

齐攸点头,“就是他。”

这可有些麻烦。荀卿染暗道,平西城外两座大营,两位指挥同知掌管,一个是邢李园,另一个是郭开远。

这个邢李园怎地见到了麦芽的那?总督府前院,她并没有安排丫头去伺候,不过麦芽来回传达事情,碰巧被这邢李园看到了也是有的。

荀卿染不由得盯着齐攸的脸看了又看,她想知道齐攸是在打什么主意。齐攸面色如常,看不出有什么情绪波动。

荀卿染微微皱了皱眉,她曾私下找了平西镇主要一些属官的履历来看,其中就包括邢李园的履历。邢李园的出身和唐佑年差不多,也是通过武举选拔到侍卫行当,却是熬了将近十来年,才得了外放的差事,能做到今天的指挥同知,也是在军旅中打拼才升了上来的。在他的经历和年纪,应该早有妻室的。

荀卿染又将方才看过的拜帖在脑子里回想了一遍,并没有邢李园的家眷的拜帖,想来是并没有带到任上来。

荀卿染心中有些恼,凭空出来这么一个人,就想要她的丫头,真是岂有此理。可是齐攸这样和她提起来,那要如何打发却还要费一番心思。

拿一个丫头去收服一个重要属下的心,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在官场上被认为是本小利大的一件事。齐攸刚刚上任,这平西镇的文武官员都要收拢。

不过她的丫头,都是要正经地找门婚事的,不能做了这样的工具。

“麦芽相貌出众,却也不是绝无仅有。我的丫头我清楚,最守规矩的。那邢大人不过最多看了麦芽一眼,怎地刚见面就开口向上峰讨女人?”荀卿染问,“四爷,邢大人他,这是什么意思啊?”

齐攸目光幽深,并没有答话。

“可是对于四爷年纪轻轻,却身居高位,有些……意见?”荀卿染委婉地说道。

齐攸挑了挑眉毛。

“我没见过那位邢大人,也不知为人如何。不过他既然是四爷的属下,又有四爷来说和,我少不得也要通融一二。不如就这样,我就替麦芽做了主,如果邢大人真的看中了麦芽,三媒六证来迎娶,我就把麦芽嫁给他。四爷你看好不好?”荀卿染又笑道。

“老邢已经有妻室了。”齐攸道。

荀卿染腹诽,她就知道会是这样。

“已经有了妻室?”荀卿染故意惊道,又叹了口气,“可惜,还说咱们家要办桩喜事那,却是不成了。”

见齐攸看着她,荀卿染又道:“四爷,以前在家里还没想到这些事,如今出来,我正要和四爷说。我身边这几个丫头,是不给别人做妾的。她们自幼跟着我,同甘共苦,我做主子的也没什么给她们的,可却答应了她们,以后不论贵贱,总要让她们也做当家奶奶。”

荀卿染语音温和,但是面色颇为郑重。

齐攸眯了眯眼,荀卿染在他面前,很少有这样郑重的表情,他知道,荀卿染现在说的话很认真。

“你这是不同意将麦芽给邢李园了?”齐攸问。

当然了,还不知道他人是圆是扁,而且还是有妻室的,她怎么可能让麦芽去给人家做妾,麦芽那个脾气和相貌,她可不想麦芽去受委屈。

荀卿染上前,戳戳齐攸的胸口。

“四爷,咱们的丫头能随便给人吗?四爷,我不太懂带兵的道理。不过想来有的道理是通用的。如果下属忠心耿耿地跟着你,可做主子的却连最基本的保障都给不了他们,那如何收拢的了人心,如何取信于人。我的丫头也是四爷的丫头,我对丫头的承诺,自然也是四爷的承诺。”

齐攸失笑。

“四爷?”荀卿染笑着问道。

“本打算将麦芽给了他,你偏说已经答应了丫头们定要做当家奶奶。”齐攸话中带着笑意。

荀卿染的心一松,齐攸这样说,就是不会将麦芽送人了。

齐攸伸出手,抚摸荀卿染乌黑的秀发。邢李园这个人,他在京中的时候接触并不多,只知道是个粗中有细的人物。因为没有背景,所以一步步升上来,靠的都是实打实的功劳。借酒盖脸,一见面就向他讨要丫头,是试探、挑衅。他刚上任,要收拢人心,霹雳手段要用,怀柔的法子也要用。他并没有应承邢李园,却也多少有些犹豫,一个丫头送了就送了,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先稳住邢李园,接下来看,如果不能收服,就除掉。

不过荀卿染方才的一席话,却是给他指了另外一条路,可以反将邢李园一军。

“这件事,就依你。”齐攸缓缓说道。

荀卿染点头,“嗯,咱们的丫头,不能随便送人。如果想要,就得明媒正娶,不管他是谁。”

这样定下来,得了齐攸的首肯,以后也能省却不少麻烦。

“四爷这次要去几天?”荀卿染又问。

“少则三天,多则,不会超过十天。”齐攸道。

那也差不多是小半个月了。

“唐大人是不是也一起去?”荀卿染又问。

齐攸点头。

有唐佑年跟在齐攸身边,荀卿染觉得放心了很多。

齐攸却以为荀卿染担心家里没人守卫,“我留甘草在家,还有一队亲兵,你要出门就让他们跟着。城内哪里都可去的,只别出城。”

荀卿染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荀卿染早早地起来,收拾了齐攸的衣服和行李,让人送到前面去。荀卿染留了齐攸一起吃早饭,才送他到前面去。

唐佑年、郭开远和邢李园早就装束停当,见齐攸出来,齐齐上前向齐攸叉手施礼。

齐攸点点头,吩咐黄芩去牵马。

“昨天你的话,我向夫人提了。”齐攸转头对邢李园说道。

邢李园自然躬身细听,唐佑年和郭开远也都转过头来。

“夫人很高兴,要给那丫头置办嫁妆,选个好日子嫁给你。”

一个嫁字清清楚楚。唐佑年和郭开远都转开头去。

邢李园一愣,心中却暗道不好。他昨天心里有些不自在,看着个小姑娘非常貌美,借着喝了酒,就像齐攸示意。后来唐佑年来劝解,他也知道他是唐突了。又想想齐攸做侍卫时的行事,哪里是好惹的。如今听到齐攸这样说,他更是后悔。如果齐攸借着他的话头,强逼着他娶亲,他该怎么办。

“夫人并不知道你已经有了妻室。”齐攸又淡淡地道。

“属下昨天喝多了,冒犯大人内眷,罪该万死,大人千万莫怪罪。”邢李园如蒙大赦,忙躬身施礼。

黄芩牵着疾风过来,齐攸率先上马。

“夫人早答应了身边的丫头,不论贵贱高低,将来只做正头夫妻。”齐攸又道。

唐佑年摸了摸下巴,他一直住在齐家,荀卿染身边的丫头他都是认得的。他原以为,桔梗和麦芽两个以后必是要收入房中的,却原来是另有打算。

郭开远则是另一番思量,他昨天也瞟见了麦芽,心道齐攸是真的不好**,可惜了那么漂亮的丫头,不知以后便宜了哪个。

唐佑年拍拍愣在一边的邢李园,几个人也随后上了马,朝西城门奔去。

………………

荀卿染这边送走齐攸,刚将家事吩咐妥当,外面就报说是指挥佥事方夫人来了,荀卿染知道是方三奶奶来访,就吩咐快请进来。

两人在京城曾经见过,互相都有些印象。

“给夫人请安。”方三奶奶屈膝行礼。

荀卿染忙让人扶方三奶奶起来。又因齐家方家是姻亲,方家三爷却比齐攸年长,荀卿染因此起身,向方三奶奶还了一礼。

方三奶奶连说不敢,两人分宾主落座。

方三奶奶是个健谈外向的人,先是荀卿染的衣饰、气派,又是屋中的摆设,然后是身边的丫头,全都赞了个遍。荀卿染含笑听着,方三奶奶的一张嘴如同抹了蜜一般,就是她这样冷静不爱奉承的听了,都觉欢喜,若换做是喜欢听奉承话的,只怕就将方三奶奶当作了知己。

两人寒暄了一番,方三奶奶见荀卿染面色柔和,态度客气,说话就更加亲密起来。

“想当初在京城,和夫人只有几面之缘,我就和人说,夫人的面相注定大富大贵,今天可不就应验了。早就想和夫人深交,可惜当初事忙,却一直没有机会。如今四爷和我们爷都外放到了这里,也是我和夫人的缘分了。”

荀卿染含笑颔首, “我是初来,以后有事还要请教方夫人。”

“请教不敢说,不过说起这平西镇风土人情,大小文武官员的女眷,十有八九我都还识得。夫人但凡有问,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方三奶奶笑道,果真说起了地方逸事,如数家珍。

荀卿染暗赞方三奶奶交游广阔,消息灵通。

“夫人,说起来,如今咱们更是亲上加亲了。贵府的六姑娘和侯爷定了亲,这婚期将近,夫人要送贺礼,可记得告诉我一声,我也准备了一份,正好一起捎回去。”

荀卿染点头,“自然。”

“不知曾家那位姑娘,可还在侯府里?”方三奶奶左右看了看,故作不经意地又问。

“曾姑娘?四爷赶着上任,出来的匆忙,这个,还真的没听人说起。”荀卿染神色淡淡地答道。

方三奶奶见荀卿染明显是不肯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不由的有些失望。她今天来,除了想巴结上荀卿染,还想多了解些侯府的事。当然,她还有另外的打算。荀卿染不来招揽,她也不好太过可以探询。这些也都不急在一时,以后有的是机会,总能慢慢地打探出来。

送走了方三奶奶,又有平西按察使董大人的夫人来访。按察使董大人是齐攸没到之前,平西镇官职最高的文官,总览着平西镇的政务。

董夫人年纪在三十来岁,身材娇小,是典型的江南女子。她却比方三奶奶气派了许多,带在身边的丫头都穿戴不俗,其中两个样貌艳丽的,已经梳了****的发式,想是侍妾、姨娘之流。

这董夫人一坐下,先看了屋内多宝格上,除了古玩玉器,还整整齐齐码了好些的书卷,旁边桌上,更是摆了笔墨纸砚,一看都是经常用的,并不是摆出来做样子的,再看出来奉茶的桔梗、麦芽并紫菀,各个姿容出众,打扮也体面,便暗暗点头。

“……家父致仕前曾做过翰林院的编修。”董夫人先介绍了一番自家的家谱,又说董大人的履历,“……曾在广西道上做过一任,那时候学政大人,也出自颍川荀家,不知和夫人是否是同宗。”

荀卿染问过年月,笑道,“说来巧了,那正是我三叔一家。”

说起共同认识的人,两人又都是书香门第出身,董夫人便觉得和荀卿染亲近了许多。

“这边城要塞,和其它地方不同,多是武官,文官却是极少的。像咱们这样人家出身的女眷,就是更少了。”

闻玄歌而知雅意,荀卿染暗暗忖度这位董夫人的做派,却是自诩书香,不愿和那些武将家眷为伍的。今天来访前,也该是早就访求了她的背景,特意来结交的。

两人说起平西镇的景致。

董夫人是江南水乡长大,对于平西镇的风景便有些看不上眼,“……我平常也不大出来走动,不过菩萨是要拜的。这城里地藏庵、宣化寺这两处还能一看。”又告诉荀卿染,“这里不比京城,”说着指指西面和北面两个牢城营的所在,“唉呦,那些流放的犯人,凶悍异常,说是跟野人似地。那么多士兵看守,还常出岔子的。”

“哦,”荀卿染一惊, “怎么还有这样的事情?”

董夫人看荀卿染似乎有些不相信,更加要举出实证来说服荀卿染。

“可说不得那,三年前,就看管犯人的一个千户,被人杀死在荒地里,被挖出来的时候都看不出人形了。因为那件事,很多人吃了挂落,那时候的指挥同知,就因此被撤了,才换上来如今的邢大人。……就在前些天,又有一个小头目落在猎人的陷阱里死了。”

“那可是意外了?”荀卿染问。

董夫人摇头,“那些陷阱,旁边都做了标记,就怕人误踩了。这些士兵都熟悉的很,哪会是意外。”

董夫人说来说去,也多是道听途说,不过是叮嘱荀卿染平西镇并不安全,要千万小心。荀卿染虽觉得董夫人是过于小心,还是谢了她的好意。

送走了董夫人,又有两位夫人一起登门,荀卿染少不得招待一番。如此忙碌了一天,荀卿染早早地洗漱****,窗外一轮明月,荀卿染心道,不知道齐攸在城外军中一切可好。

…………

平西城外西大营,此时却是热闹非凡,一束束火把并一丛丛篝火,将营寨内照的有如白昼。

齐攸视察军情,到了晚上,便犒赏将士,又拿出百两银子做彩头,在营寨中摆开擂台,凡军中将士都可上场,比拼的是拳脚工夫,不论官衔高底,都一视同仁。

白花花的银子照亮了众人的眼,更何况这又是个在长官面前表现的好机会,瞬间一营将士士气高涨,争先恐后入场比试。

齐攸坐在上首,握着酒杯,看场中的拼斗。唐佑年、郭开远和邢李园都在两侧相陪。

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这里的兵士,与京城中的侍卫不同,因在军旅中久了,格外豪放不拘小节。所有上场的,都打着赤膊,露出精壮的上身,少不得互相比一比谁的胳膊更粗些,谁身上肌肉更多一些。

几轮比试下来,一个方脸的年轻士兵吸引了齐攸的注意力。齐攸转头问邢李园。

“回大人,此人叫做钟大用,今年刚入伍,拳脚工夫是一等的。”

齐攸点点头,这会工夫,钟大用已经将另一个来挑战的士兵摔在脚下。

齐攸暗暗点头,方才这些打斗的士兵,有的是只凭蛮力,有的颇有些拳脚工夫,这钟大用却是正宗的少林拳,力气也惊人,连战了二十几人,依然气息平稳,不见疲态。

钟大用又摔倒了上去挑战的两个兵士,一时没人再上场。有的人心服口服,有的依旧不忿,纷纷鼓动身边的人上场,只是众人大多知道钟大用的本事,并没人真的上场。

“喂马的蛮子听说也有工夫,叫他来比一比。”就有人喊。

“蛮子就在这。”

一个大汉被人推了出来。这人身材高大,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头发披散着。

齐攸的眼睛在落在那大汉的身上,那大汉也抬起头来。却是满脸的胡须,看不清长相。许是被突然跳起的篝火闪了眼睛,齐攸微微眯了眼。

“别起哄”邢李园站起来,压服众人,又转身对齐攸道:“大人,那人是流放到此的军奴,没资格上场比试。”

军旅中崇尚的是力量,这军奴身份卑微,显是也有些工夫,才被人另眼相看。

场中的钟大用并没有因为那大汉的身份而有不满,反而跃跃欲试。

齐攸冲下面点了点头。

那大汉就被推入场中,与钟大用战在一处。

钟大用自不必说,那蛮子似乎也有些门道,又有把子蛮力,两人倒也打的难分难解。终于蛮子被钟大用一拳,打的站立不稳。钟大用趁势欺身上前,一套利落的小擒拿手,将蛮子扣翻在地。

钟大用获胜,那蛮子在地上一时翻不起身。

“钟大用赢,赏银百两,升千户。”齐攸高声道。

众兵士一阵欢呼,钟大用跪下谢恩。

齐攸又扫了一眼地上的蛮子,吩咐:“赐酒肉。”

夜晚,兵营内渐渐平静下来。

“好兄弟,我只有一件事要求你。”

“……”

“……我不会真的要赢了那小子,何必暗算我?”

“……”

※※※※

足量,加更,求粉红。粉红翻倍活动7号就结束了,大家手里有粉红,利落地扔过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60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