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屏记

作者:弱颜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二九章观音卷轴

书名:锦屏记 作者:弱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2

第二二九章观音卷轴

总督府骊院马场。

旭日初升,凉风习习,已经已经是中秋时节。

随着一声呼哨,海东青展开翅膀,拔地而起,一会工夫,就变成了高空中一个白色的小点儿。

荀卿染手搭凉棚,抬头望着天空中那个白色的小点,不过几个月的工夫,当初的小毛团如今已经能够飞的这样高了。

雪团在高空盘旋,叫了两声,颇有了些贯穿云霄的意味,已经不是原来带着奶味的啁啁声。

“它还小,等翅膀再硬一些,能飞的更高,人根本看不到。”齐攸说着,下令让黄芩打开笼子,放出里面的猎物。猎物出了笼子,飞一般开始逃窜。

雪团在空中瞧见,兴奋地叫了一声,如离弦的箭一般俯冲下来,不过是转瞬的工夫,就咬住猎物的脖颈,将利爪刺入猎物的胸膛。

“好”在场众人齐声叫好。

雪团带着比它大了一倍的猎物飞到荀卿染跟前,将猎物甩在地下,合拢翅膀,落在荀卿染带着驯鹰手套的右臂上,挺着胸脯又叫了两声。

齐攸看着雪团,很是满意。

“再过些时候,金雕也不是它的对手,以后出猎,我赌它独占鳌头。”唐佑年在旁边笑道。

荀卿染听得笑颜如花,比听人夸她自己还要高兴几分。

不得不说,雪团身为海东青捕猎的本能,加上两个异族师傅(那两只金雕)的示范,另外还有齐攸和唐佑年的训练,雪团的进步飞快。

“今天会猎,就带了它去见识见识。”齐攸道。

就有小丫头过来禀报,说是早饭已经预备好了。大家这才各自回院子用饭。雪团因为一直是荀卿染养的,就不和两只金雕一样住在前院,而是一直跟随荀卿染住在主院。

总督府的早饭历来很简单,栗子面的小窝头、芡实粉蒸糕、蟹肉汤包几样点心、黑米粥、粳米鱼片粥并大枣小米粥几样,另有佐粥的豉油鱼段,切的薄薄的卤牛肉、糟的鹅掌鸭等小菜。

“一会带它去打猎,别喂的太多,”吃过饭,齐攸对荀卿染说道。

荀卿染摸着雪团的羽毛,没放手。雪团这样小,就要跟着去打猎,荀卿染有些骄傲,又有些不舍,当然,还有个原因是,她也很想跟着去看看。

“这次场合不同,下次咱们自己打猎,自会带着你同去。”齐攸道。

荀卿染点头,齐攸这次是带着城内外官兵围猎,不是娱乐兴致的打猎,更有检阅、展示军力的意思,齐攸再宠她也不可耐带她去。

“四爷说话可要算数。”荀卿染将雪团交给齐攸。

“你见我何时说话不算数了?” 齐攸一边穿戴,一边说道,“你是雪团的主人,这次雪团如果猎到猎物,都会带回来给你。”

“好。”荀卿染答应着,上前帮齐攸整理衣裳。

“昨个听你说,今天要去哪?”齐攸问。

“和婉容还有几位夫人约好了,要去地藏庵打醮。”荀卿染道。

“早去早回,出门多带些人。”齐攸嘱咐。

外面小厮来催,齐攸才带着雪团出去了。

刚送走了齐攸,宝珠从外面进来。

“奶奶,五姑奶奶打发过来了。”宝珠进来禀报道。

几个月前,冯登科送了履历上来,便被齐攸安排,和其他几名将官到平西镇几处关要塞去巡察,绘制了新的地图回来,很是辛苦了几个月。回来后,这几个将官按照功劳大小,都是各有封赏。冯登科也升了一级,期间齐婉容又来央求,却是嫌原来抚远县城偏僻。齐攸就将冯登科安排在平西镇内守军右营中。齐婉容就跟着搬到平西镇,在沽酒胡同置办了所宅子住着。

齐婉容不是说好早上来她这里,然后一起去地藏庵的吗,怎么这个时候打发人过来了。荀卿染这么想着,就吩咐让人进来。

“奴才冯桂家的给夫人请安。”来人进屋,便向荀卿染行礼请安。

这人荀卿染是认得的,原是齐婉容的陪嫁丫头,叫做彩霞,被齐婉容配给冯登科的长随冯桂,做了管事媳妇,现在就被人叫做冯桂家的了。

“起来吧,怎么打发了你来,你们奶奶那。”荀卿染问。

“回夫人,奶奶今早起来,身子就不舒服,饭也只用了几口,挣扎要来,实在不能够,才打发奴才来,向夫人告罪,请夫人别等她,自去吧。”冯桂家的道。

“你们奶奶身子要紧,地藏庵那里,什么时候去不成。可请了郎中,有没有妨碍?”荀卿染又问。

“回夫人,已经请了郎中,说并不着紧,奶奶说等稍好些,就过来给夫人请安,请夫人别惦记她。”

“嗯,知道了。”荀卿染又问了两句,就打发了冯桂家的下去。

看着时辰差不多了,荀卿染换了出门的大衣裳,到二门坐了车往地藏庵中来。

“……已经准备停当,就等夫人来拈香了。”方三奶奶在庵门内迎着荀卿染,上前来笑道。

荀卿染点头,“有劳了。”

其他几位夫人也都已经到了,少不得大家又寒暄了一番。董夫人、方三奶奶、孙夫人、何夫人这几个是常来往,极熟悉的,另外还添了一位,是郭开远的夫人甄氏,却是刚从京城中来的。

原来甄氏本早就跟着郭开远在这平西镇内,不过荀卿染和齐攸到的时候,甄氏却是回京城去养胎,如今是生了女儿,将养了两个月,又回来了。

郭开远是辅国公郭家的嫡出子,排行为七。甄氏出自庆春侯府。郭开远比齐攸大了几岁,也是御前侍卫外放。

年纪约二十岁。

拈香,说着话。

“八月二十,还请夫人到时候一定要来。”甄氏道。

净宜师太,因为来往的多了,互相也了解了品性,荀卿染从不以地位骄人,对净宜师太清淡的性子十分欣赏,不仅佛学,而且琴棋书画都颇有研究,有的时候来了,也就下盘棋,或是听净宜师太抚琴。

“夫人,请到贫尼后面净室,待茶。”

………………

有事耽搁了,先上草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88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