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二六章 秦天德最好的下场?

书名: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2

“若非本国师在朝中的强势,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本国师身上,令得朝中大臣不得不抱团取暖,你以为朝堂上能有如今的局面么!”

史浩不得不承认秦天德的这番话很有道理。正是因为有秦天德这么一个最大的威胁存在,才使得不少大臣抛弃前嫌团结一致共同对抗。

若是没有了秦天德,皇帝赵昚又不能强势,朝中恐怕又要乱成一团,一旦有什么国策推出,牵扯到各方利益,朝堂上必定混乱一片,相互争夺,那有可能像现在这般,秦天德令一出口,各部门相互配合,那个也不敢在其中推诿扯皮,更不要说做什么手脚了,这都是因为朝中官员对秦天德的畏惧!

一时间他想不出自己该如何辩解秦天德那番对整个士大夫阶层没有任何好感的话语,虽然对皇权集中并不反对,但他却想反驳秦天德对整个士大夫阶层的评价。

他想到了同样算是士大夫阶层的胡铨,刚转过头去,却听到胡铨那句石破惊天的话来:“所以你就想为官家将来能够集中皇权而扫清一切障碍,并且你不惜以身犯险,甘愿充当官家的磨刀石,让官家踩着你的鲜血,成为将来带领我大宋崛起的雄主!”

皇帝成长道路上的磨刀石?

这不能不令史浩心惊。

他对赵昚抱有很大的期望,而年轻的赵昚自身也的确具备了成为一代明君的条件,唯一的短板就在于没有经历过即位前,宫中各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更是没有一套完整的班底!

所以赵昚对他很是信任,事实上,除了他之外,赵昚很难再去像信任他那般信任朝中臣子,只能从每届科举中选拔年轻的进士,慢慢培养,从而形成一套将来能够挑起大梁也值得信任的班底。

但这需要时间!

更严重的问题是,由于缺乏登基之前必要的争斗,在面对朝中老臣尤其是两朝、甚至三朝元老的时候,新皇往往会产生一种束手无策的无奈感,而这种反应在朝中官员眼中,就变成了稚嫩和青涩。

秦天德存在却恰好完美的弥补了赵昚如今存在的这两大不足。

在朝中的强势,动辄罢黜官员,又或者拳脚相加甚至大开杀戒,逼得朝中官员不得不抱团自保,更是没工夫跟皇帝勾心斗角,这一点在秦天德辞官的那几个月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对皇帝的不敬,甚至在朝堂上,当着百官之面公然抵触,这也逼得赵昚不得不加快成长,不说为了夺回朝权,只说为了争一口气,赵昚也不会容许秦天德一如既往的这般放肆下去。

难怪,难怪太上皇禅位之时,会选择秦天德当做辅臣,难怪太上皇会毫无保留的支持秦天德!

心中暗自佩服赵构之余,史浩不仅又替秦天德将来的安危担心起来。

什么叫磨刀石?那是用来磨刀的,随着刀越磨越锋利,磨刀石会日渐受损,将来甚至可能会被反噬!

难道秦天德真的是那种毫无私心杂念,为了大宋将来的崛起,连自身生死都置之度外的人么?他真的是那种道德、品德、情操都高尚的不能再高尚的大贤人,大圣人么?

回想秦天德以往的种种举动,史浩怎么也不相信秦天德会是这种人,也不相信世上会有这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异类出现。

事实上秦天德的确不是这样的人。

“胡师爷,你不要跟我说,你来找我就是想告诉我这句话吧?”对于胡铨提出的“磨刀石”一说,秦天德不置可否。

胡铨此刻一脸的严肃,对于秦天德之前对士大夫阶层的指责似乎早就抛诸脑后:“不错,老夫来此的确就是为了此事,不过有幸听到了史大人对你的评价,相信史大人如今也知道我二人的想法并不相同了。

不过钱塘子,难道你真的就不担心自己的将来么?你如此急于使得官家变得更成熟,以至于经常顶撞官家,难道你真的就不怕死么?”

听到这里,史浩也开口劝说道:“国师大人一片苦心,下官叹服之至。可秦大人,难道你就不能事先跟官家说明一切么?你如今的做法的确会让官家误会的,对你来说恐怕不利啊!”

“不是误会,而是让官家生厌。”感受到了二人对自己的担心,秦天德笑着说道,“不过虽然对我不利,可是对官家有利,对大宋有利!史大人,胡大人,二位认为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官家的变化如何?”

胡铨史浩同时哑然。赵昚这两年的变化绝对是巨大的,成长是令仍称道的,可这一切却是秦天德冒着危险换来的,确切的说,是秦天德用自己的性命换来的!

“不行,下官要将这些事情全部告诉官家,否则大人将来性命堪忧!”史浩思索片刻,坚定的说道。

“不可!史大人,今日你我在此间的谈话,切莫流传出去,更不能告诉官家。人在逆境中才会发挥出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二百的潜能。你若将实情告诉官家,恐怕官家。。。”

秦天德的话没有说完,不过胡铨史浩二人全都听明白了。

想到秦天德的一片苦心,史浩默默的点了点头,看向秦天德双眼,露出了凝重之色,在这份凝重中,包含敬意。

“钱塘子,为何老夫总感觉你有些操之过急呢!以前老夫曾经怀疑过你贪恋到手的权势,不愿将朝权交还官家,可如今老夫已经明白你的为人,大宋有你在中兴有望,你何必急于磨炼官家?

细水长流,你完全可以徐徐展开,官家也不会对你生出。。。生出杀意。你可知道,你这般做法,无疑是在自掘坟墓,将来有朝一日,你将朝权归还官家,又或者是太上皇仙逝,你的下场可曾想过?”

还好赵构长寿!这是秦天德的第一反应。

历史上,赵构活了七八十岁,而如今才四十多岁,随意赵昚若是想亲政,唯一的可能就只有秦天德主动将朝权归还,这也算是秦天德暂时的一个保障。

“二位大人放心好了,我贪生怕死是出了名的。更何况我如今家财万贯,又怎会不爱惜小命?其实你们应当已经知道了,我将来必定遁世隐匿,而我也不会那么容易死的。

至于说我心急,这一点我承认。一是因为金国内乱很可能就在三五年内发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因为我实在对劳什子国师不感兴趣,确切的时候对从政没什么兴趣。

做一个逍遥的富家翁,不比伴君如伴虎要强?”

“逍遥富家翁?”

史浩和胡铨对视一眼,齐齐摇头。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逍遥富家翁是你秦天德说做得就做得的么?

突然间胡铨想到了如火如荼的秦家船队,目光中流露出惊异之色:“钱塘子,莫非你将来想要离开大宋,远遁海外?”

史浩对于秦天德打算离开宋境深感惋惜,劝说道:“国师大人,如今你在朝中可谓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你真的舍得丢弃国师一职么?此事或许还有转机也说不定,大不了到时候下官联合诸位大人,联名上奏保全大人就是!”

国师值得留恋么?我还有过一个机会,成为皇帝的老子,我都没有动心!

秦天德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回答,不过脑中却是想到了府内地牢内还关押着的一人,心中暗道,是时候跟他见上一面了。

看到秦天德注意已定的神态,史浩还想再说什么,却被一旁的胡铨拉了一下。

凭良心说,当确定秦天德属于那种对大宋无害的主后,不知胡铨史浩,就连赵鼎张浚一些人都不希望秦天德将来离开宋境,更不希望秦天德这个大宋一百多年来难得一遇的忠良之臣将来落个惨淡收场。

可这似乎是如今秦天德最好的结局了。

当史浩不解的看向胡铨的时候,胡铨已经想明白个中利弊,恭敬的开口说道:“国师大人,既然你有了决定,下官祝你将来心想事成,将来国师大人若有差遣,但请吩咐,下官必定尽力配合。”

这胡铨当真是聪明啊!

细细想来,靖康之变后,赵构泥马渡江,逃到南方几经辗转,定都临安,重新建立宋朝,面临随时可能被金人灭国的威胁,手下能臣猛将却是无数,比之徽钦二宗在位时不知强出多少,可谓时穷节乃现。

只可惜赵构后来不思进取,一心只想求和,白白错过了大好机会。虽然南宋四名臣之首的李纲已然病逝,马踏中原几乎收复汴梁的岳飞含冤而死,诸多忠义之臣被秦桧迫害致死,不过他还是赶上了最后的机会。

如今的南宋还保留了大部分希望,而且新一代的希望火种也已经点亮,再不会出现后世史书中,对孝宗朝那“有光复之君而无光复之臣”的评价。

史浩也想明白了其中因果,知道秦天德将来最好的下场也只能如此,以秦天德的城府心性,既然敢当赵昚的磨刀石,恐怕早已布置好了出路,否则连临安城都出不去!

“国师大人,既然如此,下官也不再多劝。下官与胡大人一样,国师大人将来离去时,若有任何吩咐,但请差遣,下官定不推搪,哪怕是豁出这条性命,也要助大人一臂之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06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