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九九章 赈灾第一步之夺船队

书名: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2

“本国师决定,朝廷组建的船队,自今日起交由户部掌管,希望官家准许!”

朝会刚刚开始,秦天德横跨一步开口说道。

他这么一开口,着实让百官吃了一惊。

以往的朝会,秦天德很少会先开口,往往都是其他官员先上奏折,不论是是公事还是针对他的设计,他都是到最后才表态的。

因此赵鼎等人已经商量好了,打算一上朝就联合参奏秦天德,哪想到秦天德居然一反常态,率先开口,这打破了他们之前的计划。

“为什么!”涉及到权利之争,礼部尚书杜洪自然不肯轻易放弃,“官家,自从太上皇将船队交由礼部,微臣与礼部诸多同僚自问尽职尽责,将我大宋的威名遍布海外诸国。相官家登基大典时,万国来朝,声势何等壮观,诸国为官家声威所震,其中也有礼部诸多同僚的努力,官家怎么因为国师的一句话,就改变了太上皇当年定下的规矩?”

要说赵眘现在也算很是可怜,由于秦天德过于强势,虽然每次朝会朝臣开口都是向他上奏,但他实际上就像一个傀儡一般,没有什么权利,只能看着秦天德与其他大臣相互争辩,以至于连户部尚书杜洪这样的酱油派都不太将他放在眼里。

赵眘对秦天德算是恨到了骨子里,不过他知道自己目前抗衡不了秦天德,不论是史浩还是岳震,包括赵茜在内,都劝他韬光养晦,放任秦天德做大,等到天怒人怨时,只要轻轻一推,必定轰然倒塌。

几乎被秦天德完全架空的他已经从岳震身上学到了一点,那就是秦天德曾经告诉过岳震的,不动则已,一动必以雷霆之势,一举功成。

这一次秦天德公然贪污户部官银,他就认为是一个机会。他清楚的记得赵鼎密奏时的那番话,其实就是为了得到他的支持,不过从赵构那里得来的消息却让他有些懊恼。

他是和赵鼎一起去求见赵构的,当赵构听完了赵鼎的话,根本没有任何表态,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知道了,再没有多说什么。

赵构如今虽然退位成为太上皇,但是朝中百官大多都是赵构在位时所提拔的,而赵眘又是孝字当先,可以说如今大宋的权利实际上还是落在赵构的手中。

以往的皇帝在退位之前,大多都会给太子安排好可用之人,先是将这些人贬斥,等到太子登基,再将这些人擢升,使得这些人对新皇忠心耿耿,这是皇家惯用的手法之一。

赵眘不是赵构亲生,也没有当过太子,赵构根本没有给他铺过道路,尤其是他被秦天德架空,这使得朝中许多官员对他都有些轻视,甚至有官员曾经跑到德寿宫,恳请赵构重登皇位。

赵构在朝中的威信自不用说,只要赵构支持,秦天德绝对难以幸免,不过赵构似乎并不在乎秦天德贪污,即便是赵鼎多次强调运进国师府中的那些木箱,所装银两有数百万,赵构也只是轻轻一笑,随意丢了句“秦爱卿不会那般”,就练字去了。

赵构退位之后,可谓修心养性,终日里练字作画,怡然自得,从不干涉朝政,但对秦天德的宠信,让朝中官员包括赵眘在内都感觉“令人发指”。

秦桧兵变当日,秦天德奉诏进入选德殿,究竟和赵构商谈了什么,成为一个谜,一个让所有官员挖空心思绞尽脑汁都想能明白的谜。

而时下的德寿宫太监总管王富贵和德寿宫侍卫统领游少堡,则成为了众多官员打探这个秘密的对象,只可惜这二人都是守口如瓶之辈,但凡有人言语中涉及到兵变,立刻沉默不语。

赵眘看得出赵鼎似乎对利用这个机会铲除秦天德抱有极大的信心,可是当他把赵构的反应告诉沈浩,让沈浩替他拿个主意后,沈浩第一反应就是这件事里面有古怪,建议赵眘不要轻动。

而岳震也提出了他的见解。他虽然年纪不大,对朝中的斗争不太明白,不过却从自己的角度给赵眘提出了参考意见秦天德绝对不是那种会轻易吃亏的人,更不会轻易留下把柄,而且秦天德不缺钱,犯不着大张旗鼓的侵吞户部官银。

秦天德如今的家产有多少,岳震不知道,不过他却从岳银瓶的口中听到过一句话,是岳银瓶的感慨,说秦天德如今的家产恐怕能比得上当年的秦桧。若非她知道府中每个月都会从泉州、淮阴还有钱塘受到大笔的银钱,她都会怀疑秦天德贪污腐败。

秦家在那三处的生意她都清楚,秦天德也没有瞒她。

得到了沈浩和岳震的建议,赵眘已经打定主意置身事外,放任秦天德跟赵鼎一伙争斗,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隐忍。

“咳咳,”轻咳了两声,赵眘说道,“杜卿家莫急,既然国师有此提议,想必定有道理。”

咦,这小子有长进了?

秦天德转头看了眼赵眘,旋即看向杜洪:“杜大人你年纪老迈了,如今各个商家船队出海经商,无不赚的盆满钵满,可我大宋皇室船队,每次出海居然都是赔钱,难道不怕被人笑话么!”

“笑话,有甚可笑话的!”杜洪脸色一变,刚要教训秦天德,忽然想到了对方的身份,语气立刻软了下来,“国师有所不知,那些商家船队怎能跟朝廷船队相提并论?

圣人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朝廷船队代表的乃是我大宋的脸面,岂能与小民争利?自当将我大宋的光辉遍布天下每个角落,让天下万国皆知我大宋威名!”

杜洪的一席话也算是掷地有声,顿时引起了朝中不少官员的支持,其实大部分还是想看秦天德的笑话,因为秦天德在他们眼中是典型的小人,只知道重利轻义。

朝中官员的议论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秦天德的目光冷冷的扫了一圈,而他的手则伸进了衣袖。

这个动作对于朝中大多数官员来说是很致命的,谁家没有点见不得人的事?

看到百官老实下来,秦天德轻笑一声,问道:“不知杜大人府上,家产几何?”

杜洪一愣,随口说道:“下官不知,下官平日在府中只是研读圣人之学,那些粗陋之物,下官一向不放在心上,都是由府中的下人打理。”

“你不知道么?那好,本国师告诉你!”说着话秦天德从袖中摸出了那本小册子,翻了几页,边看边念道,“杜大人,你府中的银钱以及你名下的良田,本国师就不说了。只说说临安城内属于你的产业。

酒楼三座,客栈两间,当铺一间,珍宝坊三家,其中珍宝大多来自海外,杜大人,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这些还用从天书中翻看么?

不少官员有些疑惑,杜洪担任礼部尚书多年,又是三朝元老,临安城中的这些产业不少官员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秦天德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杜洪的老脸刷的一下就全白了,别人听不明白不代表他听不明白,他甚至听出了秦天德话中的杀机。

他的珍宝坊三年前只有一家,在他从赵构手中将船队索要到礼部后,立刻增开了两家,所销售的珍宝,大都是他以权谋私利用朝廷的船队从海外贪墨得来的。

这些事情他做的不算是太隐秘,毕竟倚老卖老惯了,就算是秦桧当年曾经想要让他手下的礼部侍郎取代他尚书的位置,都最终被赵构拦住了。但如今掌权的是秦天德,一个完全不讲规矩的恶霸,每当和秦天德对视,他都会下意识的感觉到自己身上疼痛。

疼痛还是小事,如今他要是再敢坚持,秦天德肯定会严查那些海外珍宝的来源,到那时,恐怕最好的结果也是引咎辞职了。

想到这里,杜洪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颤声说道:“国师一心为国,此举必有深意。下官老迈难以理解国师之举,适才冒犯之举还请国师见谅,下官代表礼部上下官员,听从国师吩咐,船队应当交由户部掌管。”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连秦桧的面子都不买的三朝元老,居然会对秦天德服软,而且服的这么软?

难道真的是天书逇威力么?

赵眘再一次强行忍下了偷偷留到秦天德身后,观瞧那本小册子里面记载内容的冲动,只是暗自埋怨岳震无能,无法利用郎舅关系,不要说将那本小册子偷来,就算是偷看一眼都没有成功。

如今赵眘和朝中百官都坚信秦天德手中的那本小册子是天书,因为不少人都曾派出了人手夜探国师府,想要偷出那本小册子,结果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命丧国师府,尸体则是在次日被国师府中下人交给了临安府示众。

有官员曾经见过,那些示众的尸首中,有大内的侍卫,也就是说连赵眘都派人去了,可所有人都死在了国师府。

对于这些人被杀,他们并不怨恨秦天德,其实那些人死了是最好的结果,要不然追查下来,很容易将自己牵扯进去。

不过他们却愈加的确定,那本小册子就是天书,不然秦天德至于看守的那么严密么,连大内侍卫都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52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