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四七章 变天中之地牢内三秦密议

书名: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2

秦熺这般的热情让秦天德有些意外,不过旋即心中明悟,同样施以笑脸,热情的说道:“堂兄莫要如此客气,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再怎么说咱们之间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脉关系。”

对于秦天德的这番废话,秦桧笑而不语,曹凡不做任何表态,秦熺却是心中鄙夷,只不过如今只有依靠秦天德了,脸上并未出任何的轻蔑,伸手拦住了秦天德的话头,说道:“堂弟,咱们长话短说吧,你所谓的妙策究竟如何?”

看到秦桧不作声,秦天德将目光凝聚到秦熺的脸上,说道:“堂兄,容小弟多嘴一问,官家前来探望叔父,究竟作何态度?”

秦熺略作迟疑,回头看了眼秦桧,得到后者的示意,转向秦天德说道:“正如堂弟所料,为兄在家父病榻之前询问官家何人可继家父相位,可是官家竟然呵斥为兄,还说什么此事不是为兄所能考虑的。就像堂弟之前所说的那样,官家认为家父病危,想要卸磨杀驴了!”

卸磨杀驴?这货的用词水平跟我差不多么!秦天德心中好笑,脸上却是留露出担忧的神情:“堂兄,小弟有一事不明,当日官家前来探望,小弟听闻官家从宫中带了御医专门给叔父诊治,为何御医的诊治结果也认为叔父病入膏肓?莫非叔父的身子真的。。。”

秦熺再次回头看了眼秦桧,看到后者微一颌首,转头诡秘的笑着说道:“堂弟莫要过于担忧,家父的身子硬朗的很,御医院中的太医早就被家父买通,那随行的太医亦是家父的人。”

“原来如此,害的侄儿担心了两回!”恍然大悟的秦天德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情,朝着秦桧拱手说道,“侄儿恭祝叔父福体安康,长命百岁。”

“好了好了,闲话莫要再扯,你到底有何妙计?”秦熺有些不耐烦了。

“这个。。。”秦天德张了张嘴,脸上去露出迟疑之色,看向了一旁的曹凡。那意思在明显不过,后面将要说出来的话极为重要,曹凡这个外人在此不合适。

秦桧终于开口了:“莫要担忧,平奇此人老夫信得过,你有话但说无妨。”

秦天德似乎极其的不信任曹凡,盯着对方看了许久,几经深思这才开口说道:“如今局势很明朗,纵然咱们秦家对官家忠心耿耿,可是官家对咱们只是利用而已,当利用的价值消失,便是鸟尽弓藏之刻。

而咱们秦家之所以之前能够如此风光,全赖叔父这颗参天大树遮挡风雨,即便过两日叔父痊愈,也只能保得咱们秦家一事荣耀。。。”

“堂弟,你就不要扯这些无关的事情了,你说的这些家父和为兄都明白,要不然也不会今晚特意将你请来,你还是快说说你究竟有何妙计吧!”

我那所谓的妙计你们不知道么?即便你不知道,你老子肯定猜出来了!秦天德心中冷笑,知道这种大逆不道的话题出自何人之口差别极大,秦桧必定已经知会秦熺,务必要让自己亲口说出,要不然秦熺今晚也不会对自己如此客气了。

不过想归这么想,这话还真得由他说出来,不然整件事情中,他的作用就实在是太小了。

再度扫了眼默不作声的曹凡,秦天德沉声说道:“叔父、堂兄,侄儿的主意有些大胆,不过却是保住咱们秦家荣耀不失的唯一办法。

如今恩平王对咱们秦家信任有加,加上他又年轻,心性不如官家那般,何不助其一臂之力,早日使其登上大宝?”

随着秦天德的话音落下,地牢内旋即陷入了一片死寂,秦家夫子似乎听到了什么世上最震惊的事情一般,诧异的看着秦天德,就连曹凡都睁大了双眼,难以置信的看着秦天德。

许久之后只见秦桧怒然起身,伸手指向秦天德,怒道:“大胆竖子,竟敢心生反意,意图谋害官家,你可知这是要株连九族的么!”

你丫的别跟老子装了,以你的智商会猜不出我那所谓的妙计么?

秦天德有些惊慌的看向秦桧:“叔父,侄儿一心替咱们秦家着想,若是不这般做,即便叔父将来能够寿终正寝,可是堂兄跟侄儿呢?官家和那些人将来能轻易放过堂兄跟侄儿么?再者说了,侄儿从未心生反意,更是从未想过要谋害官家!”

“一派胡言!若非如此,如何助得恩平王登上大宝!”秦桧的话看似像是斥责秦天德,但又像是在询问秦天德具体办法。

“侄儿只是想效仿当年苗傅和刘正彦两位大人那般,兵谏官家,令其退位让贤,禅位于普安王,何时说过要坏官家性命?”

秦天德口中的“苗傅和刘正彦”就是赵构称帝不久后发生的苗刘之变中的两位主角,而且这二人也的确取得了短暂的成功,迫使赵构退位,将皇位传给了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

赵旉是赵构唯一的儿子,因苗刘之变坐了二十六天的皇帝,等到苗刘之变被平息后,从扬州返回临安的途中发了高烧,更是因为宫女绊倒了地上的铜炉发出的巨响而吓得夭折,年仅三岁,后被赵构追封为“元懿太子”。

“秦天德你疯了么!”秦熺此刻再无之前的半点客气,“你可知苗刘之变以失败告终,莫非你是想还家父不成!”

“堂兄勿要动怒,且听小弟细细道来。”

当日苗刘而人的政变能够成功,是因为当时身居临安的赵构身边只有苗傅的军队护卫,而其他统兵大将都住手各个要害低于金人,为政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再加上当时赵构的宠信的枢密使王渊,勾结深得帝眷的内侍省押班康履等宦官,大肆聚敛钱财,搜刮民脂民膏,强占民宅,更是擅杀军中将领,引起了军民之怨,也为政变创造了借口。

再加上当时政局不稳等因素,苗刘之变最终成功,并且逼迫赵构退位。

而如今,苗刘之变能够成功的许多条件秦桧斗能满足,例如如今临安守军等大多都在秦桧的掌控之中,三衙驻军秦桧掌控两只,只有殿前司落在赵构的手中,真要厮杀起来,只要能够占据宫门,殿前司绝对占不到什么便宜。

只是这里面缺少一个不利因素,那就是如今缺少像当初的苗刘之变时的一个借口,来逼迫赵构退位。

当时王渊独大,闹得军民怨声沸腾,苗刘二人正是以此蛊惑军心,使得军士甘愿跟随共行兵谏之举。如今独大的是秦桧,总不能让秦熺带兵以秦桧独大败坏朝纲为由,逼迫赵构禅位吧?

至于苗刘之变之所以会失败,除了因为苗刘二人见识短浅外,更重要的是苗傅手中仅有赤心一军,而驻守各地的韩世忠、张浚、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一干领兵将领对赵构忠心耿耿,得知此事后立刻起兵勤王。

但如今的情形与当年大不相同,秦桧是那种见识短浅的人么?更何况苗刘之变后,赵构对武将领兵愈加的不放心,在跟金人数次议和后,给了秦桧染指军权的机会,如今各地的驻军不少都被秦桧党羽掌控,一旦临安起事,能有多少勤王军?

“因此咱们现在只有一个半的不利条件,一是缺乏一个合理的借口,另外半个则是如何能够安排人手抢先占据宫门。只要能够解决了这些,兵谏必成!”

占据宫门的确极为重要,当日苗刘之变能够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守宫门的中军统制吴湛和叛军私通。

秦天德的这番话给秦桧的震动极大。秦桧是建炎四年“逃回”南宋的,而苗刘之变发生在建炎三年,也就是说秦桧并没有赶上这场使得赵构丧子的政变。但他回来后的确也曾听人提及过此事,尤其是在场的曹凡就是那场政变中幸存下来的十五个宦官之一,所以他对苗刘之变了解的也算多一些。

可是秦天德年不过二十出头,仕官不足五年,不但能够将苗刘之变的成功失败分析的这么透彻,更是能够将自己如今的势力详细的跟当年苗刘二人进行对比,提出了成功所缺失的条件,这份心性,真的只是一个二十年不学无术的纨绔想出来的么?

这一刻他再度想到了曾经的怀疑,秦天德身后是否有高人指点,如今身在何处,目的何在?

然而他还停留对秦天德的震惊中时,秦熺这个缺心少肺的家伙开口了:“堂弟,既然像你所说,只要能够解决那一个半的问题,兵谏必成,为何干脆不让官家将皇位产让给家父,到那时你也能落得个皇亲之名。”

“堂兄慎言!”秦天德做梦也想不到秦熺这个草包居然会这么大的胆子,口中高叫,同时扫了眼一旁的曹凡,最后将目光落在了秦桧的脸上,紧张的等待秦桧的表态。

这一刻他是真的怕了,怕经自己这么一撺掇,秦桧真的心生反意,打算篡位称帝。那样的话,虽然秦桧不可能成功,但是事情却超出了他的掌控,而大宋必定陷入战火之中!

即使他确信以秦桧的智慧,绝对能够明白另立新君与谋朝篡位之间的差别,明白后者必定会以失败而告终,但他此刻真的惧怕秦桧心中的贪婪占据上风,冒险一搏,到那时他可就真成了人人唾弃的千古罪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06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