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一零章 一倒手五千变两万

书名: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2

南宋楚州在十几年前,曾经上演过可歌可泣的一幕。

宋高宗建炎三年,也就是公元1129年十月,金国统治者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冬季攻势,兵分三路,准备一举消灭南宋政权。

楚州虽然不是紧邻宋金交界,但金兵南下很快就将楚州围困。当时的楚州守将赵立率城中军民誓死保卫楚州城,苦苦坚守,直至战死尸身也不曾倒下。

站在楚州城门下,望着城墙上依稀还能看出来的当年伤痕,秦天德心情有些沉重。那一仗他从史书上看到过,纵然最后金人最终攻下楚州,却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城中的有些妇女甚至拽着金人一起沉于河中,更不要说城中的那些热血男儿。

可是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秦天德从城门口进进出出的百姓身上,再找不到半点当年的勇猛与不屈。

“二娃,去问问府衙在什么地方,直接去府衙吧。”秦天德心情有些沉重,想到看守城门的那些兵士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样子,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是谁将原本是虎狼一般的大宋军民生生养成了一群任人宰割的绵羊!

楚州城的繁华远超过淮阴,楚州府衙的规模与气派也不是淮阴县衙所能比拟的。

在下人的引领下,秦天德来到了楚州知府陈文烛的书房。刚跨进房内,原本正坐在书案后面的一个年近四十文士模样的男人就起身迎了上来,一脸的笑容:“哎呀,秦贤弟终于到了。贤弟到任淮阴这么长时间了,为兄一直公务繁忙无暇看望,还请贤弟多多包涵啊。”

此人就是楚州知府陈文烛。

“陈大人太客气了,是下官的过错。下官初来乍到,不懂得规矩,到任之后没有专程来拜会大人,还请大人恕罪。”秦天德倒不认为陈文烛再说反话指责自己,毕竟自己秦桧侄儿这个身份摆在这儿呢,若是他上杆子去巴结陈文烛等一干官员,不但会被人家耻笑,更是会弱了秦桧的名头。

要不然今日刚一见面,身为知府的陈文烛也不会从书案后走到门边来迎接他了。

“你先下去,让人将上等的碧螺春送来。”陈文烛打发走引路的下人,又装出一副生气的模样看向秦天德,“贤弟,为兄这就要说你两句了,咱们都是一家人,同样是替相爷办事的,何必一口一个‘大人’‘下官’什么的,太见外了!”

别管陈文烛是给自己面子还是给秦桧面子,至少人家知府都放下了身份,秦天德也就不好在说什么了,当下一抱拳说道:“是小弟做的错了,还请哥哥原谅。”

“哈哈哈哈!”陈文烛放声大笑,一把拉着秦天德的手臂,来到书案侧面的桌椅旁边,二人分别坐下,“贤弟知县淮阴,乃是淮阴百姓的福分,不知上任至今可曾遇到过什么麻烦事么?若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尽管道来,为兄一定帮你解决。”

“多谢哥哥关怀,小弟暂时还没有遇到什么麻烦,若是他日碰上,一定登门求助。”秦天德吃不准陈文烛找自己来到底是有什么事情,没敢直接提修筑河堤一事。

不一会,两杯冒着热气飘着香气的茶水就被端了上来,陈文烛小酌一口,问道:“听说贤弟刚到任就命人查抄了两户人家,可有此事?”

这么大的事情,我就不信你不知道!

“的确如此,难道哥哥是因为此事特意将小弟唤来?”

“哪里哪里,”生怕秦天德误会,陈文烛连忙摆手,“那前任县令吕信本官早就有所怀疑,只是一直没有找到证据。哪想到贤弟到任之初就发现了他的罪证,替我大宋铲除了叛逆,当真是英雄不在年高啊!”

“多谢哥哥抬爱,小弟真是感激不尽,不知哥哥此次唤小弟来此有何要事吩咐?”

陈文烛双眼一瞪,佯作不悦道:“贤弟这是说的什么话!难道没有事情,为兄就不能找贤弟闲谈一番么?”

闲谈?你骗鬼呢!

秦天德心中有数,嘴上却是连连道歉:“是小弟口误,是小弟口误,还请哥哥原谅则个。”

陈文烛这才眉开眼笑,又小声说道:“不过为兄此番的确是有事相告。”

“小弟洗耳恭听。”

“贤弟虽然是英雄年少,但到底还是年轻,做事情留了些尾脚没有处理干净。”

秦天德眉毛一挑,心中快速盘算起来,自己究竟有什么事情惹出了篓子,陈文烛找自己来是他的意思呢还是秦桧的意思?

看到秦天德一副苦思的模样,陈文烛没有打扰,慢条斯理的品着香茗。他这也算是给秦天德上了一课,要卖给秦天德一个人情。

等到茶水喝了一半,他才继续说道:“贤弟可曾派人查抄了吕信等人的家产?”

“没错,是有这事。”

“那为兄问你,吕信等人的家人,你如何处置了?”

“小弟命人将他们赶出淮阴了啊。”

“唉,贤弟啊,为兄知道你宅心仁厚,但你初涉官场却不知道人心险恶!”陈文烛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你出于好心放了那些人,可是那些人却不感激,又凑了些钱银四处告状,这不传到本官这里了?”

“什么!”秦天德装出一副紧张的模样,骤然起身紧盯着陈文烛,“他们告到哥哥这里了?此事还有什么人知道?”

陈文烛对秦天德反应很满意,秦天德越是紧张,他卖给秦天德的人情也就越大:“贤弟莫要慌张,既然哥哥知道了这件事情,自然会替贤弟将此事料理妥当,贤弟大可不必担心。只是贤弟千万记得,以后若是再有类似事情,一定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我哪下得了那种狠心?秦天德的思维毕竟跟古人不同,杀个贪官恶霸他还能接受,可要让他株连满门,他实在是难以做到。

不过听陈文烛的口气,显然那些人不是被杀就是都被打成官奴卖到了别的地方。

“多谢哥哥好意,小弟谨记在心,绝不敢忘。他日哥哥若是有事相托,小弟一定誓死做到。”

“哈哈哈,贤弟太客套了,为兄岂是那种人?”陈文烛终于等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一句话。

他在楚州任知府已经两年了,按照大宋官制,再有一年就该调任。他这几年来前前后后的给秦桧送去了不少银两,最近又在吏部使了不少银钱疏通,就是希望期满之后能够升迁,再不济也能换到后方当知府,楚州距离宋金交界还是太近了。

可是每年到了换任的时候,各地官员哪个不是挖空心思各找门路,很少有人敢保证自己就能换个好地方。

如今秦桧侄儿秦天德在他手下当知县,他岂会放过如此好的良机?只要与秦天德交好,将来自己钱银打点到位,再有秦天德在秦桧耳边吹吹风,十有**他就能升迁!

他的这点心思秦天德虽然不能全部猜中,但猜中个大概还是没有问题的,当即从衣袖中掏出五千两银票递了过去:“哥哥如此照顾小弟,小弟也不能没有表示,这里是五千两银票,还请哥哥笑纳。”

“这怎么行?”陈文烛连忙推辞,“你我兄弟贵在交心,岂是这些银两能够衡量的?贤弟若是这样,为兄可真要生气了。”

这五千两秦天德是打定主意要送出去的,要不然怎能换回更多的银子来修筑河堤?

“哥哥一定要收下,小弟还有一事相求。小弟知县淮阴,发觉淮河堤岸年久失修,唯恐今夏会发生水患。前些日子曾派人将修堤拨银的公文送来府衙,一直不见回音,还请哥哥能够体谅小弟,上书工部,让他们尽快将银两拨下。”

“此事你大可让相爷知会工部一声即可,何必要让为兄替你催促?”

秦天德将银票放在陈文烛面前,尴尬的笑了笑:“哥哥有所不知,我这个知县就是叔父大人帮忙得来的,这才上任不久就接二连三的麻烦叔父,实在是怕叔父闲小弟没有本事。”

我呸,谁不知道你省试时的考卷上就写了一列“当朝秦相爷是我叔父”的字样,只不过少有人敢大肆宣扬罢了。

不过秦天德的这种想法陈文烛倒也能理解,遂不在推脱收下了秦天德送来的五千两银票:“贤弟放心,我明日就将你的公文派人送至工部,同时哥哥也写一封公文,替你讨要修堤的银两。

对了,府库还有两万两去年工部拨下的银子,既然贤弟这么着急,明日哥哥就派人送到县衙,也好解贤弟燃眉之急。”

秦天德想不到还有意外的收获,心中大喜,连忙起身道谢。

陈文烛才不相信秦天德是真心想要修筑河堤,在他看来无外乎是巧立名目从朝廷弄些钱银填入自家的荷包,最多拿出极少的一部分做做样子罢了,这在官场也是很常见的。

所以他不怕收下秦天德的五千两银票,因为他给秦天德的更多!只不过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他那两万两目前还属于国有财产,需要倒一遍手才能变为私有,而秦天德的五千两实打实的是私有财产。

二人称兄道弟聊得正欢,一个衙役忽然跑到书房门口:“大人,您快去看看吧,那人又在闹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47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