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四五章 史浩三请秦天德

书名: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2

“难道你忘了,不论他经验如何,年龄如何,他都是一国之君,是大宋的帝王,你等莫要忘了为人臣子的本份。”

为人臣子的本份?

赵鼎愣住了,虽然这句话由秦天德口中说出来显得是那么的滑稽可笑不伦不类,可他内心深处依然被触动到了。

回想到赵昚登基之后,秦天德在朝中的言行举止,虽然他常出言不逊对赵昚不敬,但却从不允许其他官员敢于对赵昚不敬。

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赵鼎越发看不透秦天德了,不过却发觉自己这一年多来许多地方做的的确是有违人臣本份。遇到朝中的大事,他会前往德寿宫,而不是前往御书房,可以说他往德寿宫跑的次数远超过了御书房。

不只是他,朝中不少官员心中始终敬畏的还是退位了的赵构,要不然秦天德也不可能凭借赵构的宠信在朝中横行无忌了。

“你。。。”赵鼎想要问个清楚,秦天德自己是否懂得什么叫做臣子本份,可刚张口却不知为何问不下去。

秦天德挥了挥手,说道:“赵相,你回去吧,我是不会回临安的。”

“难道你想让官家亲自来请你?”赵鼎瞬间想明白了秦天德意图,“可你不要忘了,你刚刚才劝过老夫不要忘了为人臣子的本份,你就不怕让官家记恨么?”

不少人都问过秦天德这个问题了,他不在乎,只是摇了摇头:“老头,你能放下架子,专程来临安看我,我也不能让你空手而回。

如今赈灾不利,百姓怨声载道,若是想要解决,就让李瑜和王君晓官复原职,由他们操持,然后按照我年初时的赈灾之策进行,相信绝对能够轻易解决,只是不知道究竟会有谁愿意背上杀人成性的恶名。”

丢下这句话,秦天德头也不回的里去了,消失的背影在赵鼎眼中变得愈发模糊不清,仿佛身处云深雾里一般,但赵鼎却体会到了一股凄然落寞的感觉,在他内心深深的震颤着。

在这一刻赵鼎似乎才稍微看透了一点,隐约间明白了什么。望着门口秦天德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说话。只是茫然的目光逐渐变得透亮,老迈的神态也开始变得精神。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走到门口,在守卫目瞪口呆之下,冲着秦天德离去的方向深深作了一揖,迟迟没有起身。

“国师敬请放心,老夫必定保荐李大人跟王大人官复原职,那骂名,老夫背了又当如何?”

赵鼎来得快,走得也快,只是他返回临安时,身边多了两个人,李瑜和王君晓。这二人惊异与秦天德居然能够使得他们官复原职的本事,也没有推辞,他们知道秦天德要出山了,而他们重新登上庙堂就已经吐露出这一信息。

再说秦天德,当秦天德离开驿站,乘坐马车返回府中后,忽然得知有钱塘临安故人来访,如今正在书房等候。

秦天德有些诧异,什么叫“钱塘临安故人”?这人会是谁呢?

等到他来到书房,这才知道,原来所谓的“钱塘临安故人”是史浩史直翁。

“见过史大人。”秦天德依旧是随意的拱了拱手,迈步走到了书案之后坐了下来,品尝着下人端来的香茗,喝的嘶溜嘶溜的。

看着秦天德惫懒无赖的样子,史浩哭笑不得。等到秦府下人退去,书房内只有他们二人后,他才站起身拱手说道:“下官不知国师大人乃是太上皇留给官家的辅臣,以前多有冒犯,还望大人见谅。”

“噗!”秦天德口中的茶水一口喷出,睁大了眼睛看着史浩,即惊异于史浩突然转变的态度,更惊异于与史浩口中的“辅臣”一说。

“史大人的话,在下听不懂。不过史大人错了,在下已辞官多日,早不是什么国师了。”

史浩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国师乃是太上皇禅位前钦封,太上皇不发话谁有权利罢免国师?即便国师自己辞官,没有太上皇恩准,恐怕也做不得数。”

“你这家伙不是耍无赖么!”秦天德皱了皱眉头,有些弄不懂史浩的突然改变。他可以说是将史浩得罪的惨了,史浩恨他实属正常,可如今态度变得这么友善,反倒有问题了。

“大人不一直在以无赖的方式辅助官家么?”史浩上前两步,隔着书案看向秦天德。

“你离我远点。”史浩脸上的笑容让秦天德有些受不了,他身子向后倾了倾,“史大人是跟随赵相一同来的么?”

“不全是。”

嘶,什么叫不全是?秦天德有些挠头。他那么问其实是在问史浩的来意是否跟赵鼎一样,是来请他返回临安的,可史浩的回答让他有些听不懂了。

史浩看出秦天德的不解,轻声说道:“国师大人不用怀疑下官来意,下官知道官家若不亲至,国师大人必定不肯返回。所以下官此来是特意看一看太上皇留给官家的辅政之臣的。”

“你等等,我当国师时,太上皇的确是命我摄政辅国,可我如今已经辞官,那还来的什么辅政之臣一说?”

“国师大人的辞官,太上皇并没有准许。至于辅臣一说,大人必定心中清楚,不然为何会以那种无赖的方式来辅佐官家呢?”

秦天德皱了皱眉,依旧不解的看向史浩。

史浩说的是没错,他的确是在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辅佐赵昚,帮助赵昚的成长,使其成为合格的君王,可是跟什么辅臣之类的毫不相干,这中间恐怕出现了什么偏差,让史浩将其弄拧了。

“史大人你从临安来此究竟何事?”

“不知国师大人对当今朝廷局势有何看法?”

秦天德以前面对朝中官员能够如鱼得水恣意妄为,最大的一个愿意就是他懂得一个道理,小人诱之以利,君子欺之以方。

史浩应当是个君子,可如今行事完全没有了君子之方,而且变得有些神神叨叨,这让他有些难以适应。

“你最近常见太上皇?”秦天德想搞清楚,是不是赵构的神经不正常传染给了史浩。

“国师恐怕有所不知,国师辞官后,太上皇就极少召见臣子了,下官几次前往德寿宫,恳请太上皇召见,都被拒之门外。太上皇恐怕是在等国师回朝。”

估计赵构这精神不正常的家伙已经知道了。秦天德心中暗叹,赵构好歹也算开国之君,果然厉害,尤其是精神不正常之后,越发的厉害了。

“史大人,你不要兜圈子了。直说吧,你究竟来找我干什么?”

史浩后退两步,冲着秦天德一拱手:“下官恳请国师大人回朝,辅助官家。”

绕了一大圈不还是这事儿么!

秦天德有些气急:“我刚刚已经告诉了赵相,我闲云野鹤惯了,不愿再受庙堂樊笼之苦。”

“大人难道非要官家亲自来请才肯答应么?”

秦天德并不否认,只是他不明白史浩怎么突然变得聪明起来:“史大人,你最近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史浩答非所问的说道:“国师大人,下官已经明白太上皇为何封你为国师,并且授你摄政辅国之权,国师大人不用怀疑下官。”

我都不是很明白,你居然敢说明白了?

秦天德很想问个清楚,但却知道这种话没法问出口,一时间不知道该问些什么。

“国师大人难道就不怕被官家所恨,将来难以善终么?不如趁此机会,下台回朝。朝廷三请国师,国师即便应允下来,也不会有碍颜面,之前被逼辞官之事也可以彻底化解。”

面对史浩极具跳跃性发散性的思维,秦天德实在是不想多说什么了。以往面对这种人,他可以直接饱以老拳,可如今面对史浩他没法老拳相向,眼珠一转,说道:“史大人你回临安吧。替我将这本东西献给官家,你也不算白来一趟。”

说着话秦天德站起身,从一旁的书架上翻出一本册子,上书《美芹十论》,递给了史浩。

“这可是天书?”史浩有些惊奇,接了过来,看到封面上写的四个字,眼中闪过失望之色,可是当他随意翻开一页,匆匆浏览之后,整个人就深深的陷了进去,从头到尾开始细细阅读起来。

秦天德也不打扰,只是慢条斯理的品着茶水,看着史浩时而苦思冥想,时而眉头舒展的不停翻阅那本书册,嘴角露出了笑容。

不知过了多久,史浩啪的一声合上书册,脸上震惊之色迟迟不退:“这可是国师大人所作?难怪太上皇命大人辅佐官家。”

“这个,嗯嗯,算是我写的吧。”占了后来者便宜的秦天德有些尴尬的应了两声,“不过史大人,我知道你对官家敬畏有加,这个东西我希望你能够重新摘抄一份献给官家。”

史浩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嗯,的确是需要重新抄录,这十论虽好,但字迹实在是丑陋,难以辨认,若此意献给官家,着实显得不敬。”

“你看得懂就行了,说什么字迹丑陋!”秦天德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他的毛笔字的确是奇臭无比,用秦桧的话说,连初学写字的孩童都不如,“史大人,你记住了,就说十论出自你手,献给官家。不过我希望不要让此事外传,最好就是将来能让所有人都以为这些东西乃是出自官家手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84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