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六二章 索要岳银瓶

书名: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2

萧裕对秦天德指责一点都没错,秦天德封为国师后,做的许多事情都不能不令金人怀疑。

在宋金边境沿线设立四大宣抚使,整肃军纪,提升军队士气战力;惩治处罚贪官污吏,提拔任用贤能之士,使得朝堂之上风气大为转变;遇到灾情,加大赈灾力度,严防官员贪污,推行一整套制度保证受灾百姓能够尽快安顿下来;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海外贸易,在不加赋税不给百姓增加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国库收入,居然消除了秦桧掌权时寅吃卯粮的现象等等。

这许多事情,宋人大多身在局中,被秦天德跋扈心狠的假象所迷惑,很难有人整整通盘看出,但作为局外人的金人却隐约发觉了大宋这两年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金人想要看到的。

何况金主完颜亮不是那种昏庸无能之辈,又有像萧裕这般的人才辅佐,自然发觉了异样,对秦天德产生了怀疑。

面对萧裕的指责,秦天德装出一副蒙受天大冤枉的委屈表情,长叹一声:“唉,亏得萧大人被誉为金国仅次于陛下的聪明人,居然连我做的这些都没有看懂。

我承认我做的很多事情是有利于宋朝的,不过萧大人可曾想过,当年金国兵强将猛,挟大胜之势大军挥师南下,而那时宋朝尚未稳定,国疲民弱,却凭借临时组建起来的老弱残兵,接连挫败大金铁骑锋芒,有多少英勇不凡的狼主折戟沉沙?

但在辽国将倾之际,宋朝国库充盈,兵多将广,更有令西夏人闻风丧胆的百战西军,却最终落得个汴梁城破,大半江山沦落。

萧大人,你以为是一个富裕的宋朝好对付还是一个贫困的宋朝好对付?”

秦天德这番话绝对是胡编乱造,硬拉因果关系。宋金联合攻辽时,宋国百姓疲敝,民不聊生,各地百姓起义无数,后来宋朝唯一一只最有战斗力的西军更是被打散,导致面对吞辽势大的金人时,接连溃败。

不过汴梁城破后,金人的确从皇宫内收获了巨额的财富,这些财富不仅仅是徽钦二宗在位时所得,而是宋朝立国之后百余年来总计所得,自然不是赵构在临安建都之后所能比的。

但对于萧裕来说,秦天德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赵构泥马渡江,在应天登基,以半壁江山力抗气势凶猛的金国铁骑,更是数度反攻中原腹地,险些收复汴梁。

所以萧裕不得不承认,汉人有一个习惯,越是到了国破家亡之际,表现出来的斗志越是高昂,越是难以战胜,这一点他很难理解。

只是他对秦天德的怀疑怎么可能因为秦天德的去去几句话就完全打消,思忖片刻后又问道:“秦天德,莫要将老夫当成完颜宏达那样的草包。老夫知你巧舌善辩,别的老夫先不计较,老夫只问你一句,你为何要启用韩世忠刘琦等人,你可知这些人乃是我大金的死敌?

而且你还重用他们,在边境设立四大宣抚使,让他们全权执掌兵权,整肃军纪,提升战力,更是将军队布防在边境一线,对此你有什么解释?你可知此次有多少我大金勇士命丧淮河南岸!”

“萧大人莫非认为在下有心助宋朝苟延残喘?”秦天德嘴角向上翘了翘。

“难道不是么?”

“哈哈!连萧大人这样的聪明人都被在下骗了,更不要说宋朝的文武官员了。”秦天德站了起来,慢悠悠的走到萧裕身边,“萧大人,你恐怕还不知道,在下不但重用韩世忠刘琦这样的老将,还让他们在军中安插亲信,力求能够完全掌控军队。

不过在下想问萧大人一句,你认为陛下何时才能够挥师南下,一举灭宋?”

“我大金兵强马壮,岂是你等南人能够抵抗?若非陛下如今忙于平息内乱,随时可以马踏天下一统山河!”

“萧大人,咱们都是替陛下效力的,你有必有蒙骗我么?我敢说,没有十年的积累休养,陛下绝对不会对宋开战,因为以陛下的才智,必定看的出如今无法一举灭宋!”

秦天德这句话说得极有自信,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历史记载中,从完颜亮登基到撕毁宋金和议,挥师南下,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

萧裕皱了皱眉头,发觉秦天德对天下大势看的极为清楚,或者说对金国的国内的情形说得很准。金国境内并非国泰民安,各地起义的义军如星火燎原必须剿灭;降金的契丹人蠢蠢欲动不能不防;完颜亮弑父篡位人心不稳,需要加大力度稳固帝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了金人南下的兵力。

看到萧裕没有开口,秦天德接着说道:“既然萧大人知道陛下南下最少要过十年之久,那大人可知韩世忠刘琦等人如今的年龄?十年后不要说他们是否还能想如今这般龙精虎猛,能否仍然存活于世都未可知,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如果萧大人还是不明白,那就让在下解释的再清楚一些。

宋朝重文轻武,对武将一向不信任,这些老将对军队的控制力越强,就越受到朝廷以及官家的猜忌。假若陛下挥师南下之前,他们还能幸而不死,凭借在下这些年中对宋朝的贡献,伸手朝廷信任。

到时候在陛下准备南下之前,在下以他们老迈为由,临阵换将,那些终于这些老将的将领能服气么?能甘心情愿的看着这些老将告老还乡么?

这时候若是陛下突然挥军南下,萧大人以为胜算几何?”

听完了秦天德的这番话,萧裕疑惑的看着秦天德。他必须承认秦天德说的有一定道理,以秦天德的权势,宋人越是信任秦天德,那么将来秦天德对宋朝产生的危害就可能越大。

而且古代的军队与现代不同,主帅对军队的控制极强,若是猛然间另派人选代替,必定会引起军队反抗,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哗变。

对于熟知汉人历史的萧裕来说,他很清楚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正是割据一方的节度使尾大不掉,本应替朝廷镇守一方的军队反而成了节度使对抗朝廷不听任命的资本。

秦天德不知道萧裕对他的这番话能够信任多少,他只要对方能够不完全怀疑他就足够了。以完颜亮的性格,对他有所怀疑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是想赵构那般对他无条件的信任,反而不正常了。

不等萧裕仔细思索,秦天德又将自己的遭遇抛了出来:“萧大人,在下辞官返回钱塘后,你可曾派人刺杀我?”

“什么?你当真遇到了刺杀?”萧裕大吃一惊,难以置信的看向秦天德,“那不是你有意弄出来,为了将来重返临安的借口么?”

看萧裕的表情不似作假,秦天德摇了摇头:“我疯了,我用得着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藉口,就弄伤自己么?而且刺杀我的都是死士,整整九名,你以为我有那能耐豢养死士么?”

萧裕终于转移了注意力,皱着眉头思考许久,才问道:“会不会是你平日里得罪的人太多,有人想要趁你失势之际取你性命?”

“我在钱塘杀掉的七个刺客,有人认出来了,都不是宋人。”

“不可能!”萧裕只是略一思忖就明白了秦天德话中的含义,“范同虽然投靠了我大金,但陛下最信任的依旧是你,向他那种只知道拍马屁弄权的蠢货,根本不可能获得陛下的青睐,陛下更没有派人前来助他。

会不会是西夏人?老夫听闻当年在同文馆内,你对西夏使臣大肆侮辱。”

弄清楚了范同在完颜亮和萧裕眼中的地位,秦天德心中偷笑,不过还是异常严肃的提醒道:“西夏人吃饱了撑的啊?千里迢迢派人来到临安,就为了刺杀我?而且他们怎么可能对我离开临安的时间掐的那么准?

萧大人,你仔细想一想,会不会是我大金朝廷内部,一些对陛下不满的家伙,知道了我跟陛下之间的关系,故意假借某人之手,想要将我除去?”

这个倒是有些可能,萧裕心中深以为然。完颜亮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再清楚不过了,不要说宗室,就是其他部落都有一些人对完颜亮弑君篡位不满,只不过碍于完颜亮已经控制了大局而且心狠手辣不敢表现出来。

不自然间萧裕微微颌首,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猛然间发觉自己的失态,连忙扯开了话题:“此事老夫会禀明陛下,让陛下查个清楚,不过秦大人需要谨记陛下对你的恩情。此次陛下的三个条件,就交给你了。”

“萧大人开玩笑了,那三个条件除了岁贡翻倍还能商量,其他的绝对没有商谈的余地!”

“秦天德,你以为老夫是来跟你讨价还价的么?”

“萧大人,在下清楚此番陛下为我出面,耗费了不少粮草,岁贡之事自然可以商谈,以表在下对陛下的感激之情。若是不成,在下愿将淮河以北的所有生意都献给陛下,只要陛下能够留给在下一成的利润即可。”

如今的莺莺楼在宋境的分号远不如在金国的分号多,二十多家莺莺楼的利润绝对是一笔数目可观的收入,而且还是持久的吸金窝。

萧裕看着秦天德,忽然轻笑了一声:“既然秦大人真心替陛下效命,那老夫也就不再过于逼迫了,但有一个条件秦大人必须答应。

陛下有命,命你将岳鹏举之女献给陛下,此番提出的十二个美女,实际上已经指定了此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09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