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五五章 出露峥嵘赵昚惊百官

书名:大宋极品国师 作者:木易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2

指使死士刺杀秦天德的人绝对不是范同,这一点范同心里很清楚,秦天德也很清楚,因为死士刺杀的目的不在于取秦天德的性命,而是为了吓唬秦天德,逼迫他或怒或怕,总之就是要使得他返回临安,重入庙堂。

范同显然不会希望秦天德返回,若真是范同指使,那就会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刺杀,而不是吓唬了。

至于说刺客是否说过“范相会替我们报仇”之类的话语,这个本身起不到半点作用,真正起到作用的是,这句话是由强势苦主秦天德口中说出,这个味道就不一样了。

自古以来的道理律法什么的,都是当权者和既得利益者的意思表达,对于秦天德这种可以只手遮天权倾朝野的家伙,律法对于他没有半点作用,否则凭借他往日的种种恶行,岂能活到现在?

所以当他言之凿凿的声称是范同指使死士自杀他的时候,除了赵构,或许还有赵昚之外,再没有一人能够改变这一事实。

赵构和赵昚会为了范同而阻拦秦天德么?答案显而易见,因此范同当真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这就是秦天德此刻强势的最强烈表现,哪怕是右相范同,也没法幸免,谁让秦天德被人刺杀了呢?

“国师大人,这中间一定有误会,肯定是有人故意陷害下官,希望大人能够给下官机会,让下官查明真相,给大人一个交代,也为下官自己还一个清白。”范同知道自己再怎么求情讨饶都没有作用了,秦天德要么是真的想出掉自己,要么是想利用此事要挟自己。

对于范同来说,他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他知道了秦天德最为关键的秘密,那时他不应该知道,至少不应该说出来的秘密。

“你查?你能查清楚么?万一真的是你的话,岂不是贼喊捉贼监守自盗?”

范同没心思去想秦天德的用词是否妥当,因为他从秦天德的这句话中听到了转机,连忙说道:“下官不求大人完全相信下官,只求大人能够给下官一个机会,让下官查清究竟是何人陷害下官,还妄图刺杀大人,将那贼人绳之以法。”

“这样啊。”秦天德终于松开了抓着范同衣领的那只手,略作思忖,淡淡的说道,“范相也是朝中的老人,若是本国师只凭刺客的那句话就定了你的罪名,想必你也不会服气。可若就这么放过你,岂不让旁人认为本国师好欺负了么?”

“大人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只要能给下官自辩的机会就行。”

秦天德环顾了一圈,发觉朝中所有官员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因为他的做法实在太过霸道,有些官员因惧怕而不敢言,有些官员因愤怒而不敢言,有些官员则是因为疑惑而不敢言。

“好吧,本国师就给你这个机会,不过不能这么便宜了你。如今临安城内外聚集了不少食不果腹的灾民,你带个头,作为表率,在临安城外开设粥厂,每日接济灾民,并且给他们弄些遮风挡雨的地方,有没有问题?”

啊?范同傻眼了。他隐约间猜到,秦天德连吓带骗的逼问他那么多,最终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此事,这是除了颇是自己不得不用心找出那些死士刺客背后主使者之外,最有可能的目的。

还有不少对秦天德有一定了解的朝中重臣也隐约间猜测到了一些,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多姿多彩”。

秦天德想让范同跟那个想要刺杀他的势力较劲,这是许多人都看明白的事情,但秦天德想让范同赈济临安城内外的涌来的外地灾民,只有一小部分官员看明白了,这部分官员大多都是出自淮阴,因为他们见过秦天德用类似的较为另类的手段“劫富济贫”。

“没问题,没问题,下官身为宰相,自当替朝廷着想,安置好这些流民,才能够保证京城的治安稳定,下官今日回去就让府中家丁在城外开设粥厂,增盖大棚,提供被褥,好深安置百姓。”

“嗯,你能有此心再好不过,不过粥一定要稠。”

“下官知晓,就以国师大人所定的‘浮筷落人头’为标准。”

秦天德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不过如今灾民不少,而且京城一旦开设粥厂,必定会引来附近的灾民,范相一己之力可能够应付的过来?”

“下官。。。”范同正想一口应下,以他的财力,只是施粥,自然不在话下。可是他对秦天德是做过认真研究的,知道秦天德绝对不会随意询问,其中必有深意,当下踟蹰不定的看着秦天德,试探着问道:“下官若是咬咬牙,或许能够应付得来。”

“呵呵,范相能有此心就足以对得起官家的信任了。不过本国师以为此事不能全让范相一人承担,不知道朝中是否还有官员愿意行此善举?”

当下就有几个官员出面应了下来,事实上最近这段日子,朝中也有一小部分官员在城外开设粥厂,救济百姓,只不过力量有限杯水车薪而已。

勾龙如渊发现秦天德一直盯着自己,顿时明白了秦天德的用意,当下连忙表态道:“下官不才,也愿为天下苍生出一份力,还望国师大人准许。”

“勾龙大人能有此心,甚佳,但应询问官家,由官家定夺。不过只有你二人恐怕仍旧不足以维系,这样吧,今日朝会本国师耽误的时间已经不少了,干脆就由本国师点名好了,若是有谁不愿意,大可提出,本国师不会勉强。”

说着话秦天德一连点了数十名官员,这些官员没有一人敢推辞,纷纷点头应允下来。谁都没把秦天德的那句“本国师不会勉强”放在心里。

“既然你们答应了,那就要说到做到,本国师最恨言而无信之人,尤其是欺骗本国师的人。你们由范相带领,以官家和朝廷的名义开设粥厂赈济百姓,另外从城中请来大夫,替百姓看病煎药,可有异议?”

到了这个时候,朝中的不少有心人才发觉,被秦天德点名的那些官员,全都是刚开始极力劝谏赵昚旨意的。

而秦天德的这番话,摆明了就是让这些官员自掏腰包赈济百姓,却要打着皇帝的旗号,将施粥善举所产生的名声,全都归到赵昚的头上,既提高了赵昚在民间的威信,又变相的惩戒了这些官员对赵昚的不敬。

恶人秦天德做了,钱是范同等官员出的,所有好处则都落到了皇帝赵昚的头上。到了这个时候,朝中官员才终于明白秦天德那般逼迫范同的真正用意!

可是秦天德不是跟官家不合的么?不少官员心中疑惑。

果然是太上皇留给官家的辅臣啊!史浩欣慰的看着秦天德。

难道这就是秦天德自己的人臣本份么?赵鼎不解的看着秦天德,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秦天德还是老样子,安排好了一切后,转身面向赵昚,一拱手说道:“不知官家对臣的决定还有何补充?”

“还有何补充”,赵昚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满意秦天德的这句话,他沉思片刻,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国师忠君爱民,一心记挂江山社稷,乃是我大宋天下臣民之楷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正公的这句话,可谓道尽了国师之忠心,朕甚感欣慰。

国师之言朕准了,不过朕决定明日亲临粥厂,亲自施粥,众卿家随朕同往,一同了解民间疾苦!”

赵昚言毕,满朝愕然,寂静之深,就连呼吸声都几不可闻。朝中百官,无不惊诧,就连秦天德都茫然抬头看向高高在上的赵昚,仿佛第一次任何这个年仅二十左右,没有当过一日太子,不是太名正言顺的登上皇位的大宋第十一位皇帝。

官家终于长大了!史浩心中激动万分,赵昚的那番话绝对显现出了一个帝王应有的手段与气魄。

虽然百官都看出来秦天德是在替赵昚造势,可赵昚并不满足与秦天德的辅佐,不但提出亲自施粥,更能使的百姓敬仰,还巧妙的化解了秦天德的强硬,又对秦天德大加赞赏,可谓不软不硬的成功与秦天德的强硬碰撞了一下。

妈的,不愧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心思用到正地方,果然不同凡响,居然学会借势了,不软不硬的驳了我,借的还是我的势?秦天德心中此刻的心情难以描述。

赵鼎胡铨范同等朝中重臣则是心中震撼,想不明白短短的几日赵昚居然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与前几个月面对朝臣劝谏时的束手无策截然相反,终于学会了利用皇帝的威严来震慑朝臣,而且第一个被震慑的还是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秦天德。

赵昚很满意此刻朝中百官脸上的表情,尤其是看到秦天德都吃了一惊,心中的畅快就更加难以形容。强忍着心中的狂喜,淡淡的吩咐了一句退朝,转身走入偏殿。

散朝后的官员们各自离去,在得知在秦天德返回临安之前,赵昚曾经秘密出宫两日一夜后,无不怀疑赵昚今日的表现,是因为和秦天德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

别人如何猜测秦天德并不在意,如今他正坐在御书房内,一边吃着糕点一边品茶,而赵昚就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惴惴不安的站在秦天德身边。

幸亏御书房内只有他二人在,若是让太监宫女看到此景,还不得惊掉大牙?

“官家,说吧,是谁教你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269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