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三百一十三章只要利润够,我们都敢干

书名: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7

张家口,范家老宅,范家家主范永斗背着手看着天空的乌云,久久不语,这是要下雨了。

“老爷,其他家的老爷都到了。”

这时管家来到范永斗的身后小声提醒道,范永斗闻言收回心思道:“嗯,都带到会客厅吧。”

听了这话,管家道:“都安排好了。”

范永斗点点头,紧跟着转身对管家道:“去把和硕睿亲王的使者请到会客厅。”

“是。”

管家立刻小跑到了一个房间,房间内正发出一阵不堪入耳的男女笑声,这是范永斗安排的,满清来的都是贵客,范永斗特地找了几个颇有姿色的丫鬟伺候使者,使者很满意啊,在前线打生打死,来到这里还能享受汉人女子,让使者兽性大发,征伐一夜未曾停歇。

“使者大人。”

“使者大人。”

老管家站在门口喊道,半天就听里面有女子提醒道:“大人,管家叫您。”

“何事”

使者很不开心,没看见我玩的很开心吗

管家这时说道:“老爷让我通知您,其他几家的家主都来了,请使者大人过去,宣读王爷的旨意。”

听了这话使者道:“哦,知道了,让他们等一会儿。”

这时会客厅,七个中年男人坐在那里,喝着茶水,互相议论着:叫咱们来啥事啊又有大买卖了

正在议论着呢,这时范永斗走进了会客厅,其余人站起身道:“范公。”

范永斗也向其余人拱拱手道:“诸公请坐。”

众人坐下,坐在下垂手左手边的王登库率先开口道:“范公招我等前来何事啊”

王登库是张家口第二大商家,他不开口其他人不好开口,而范永斗的范家则是执晋商牛耳者。

范永斗闻言道:“没有大事,我也不敢劳动各位家主前来啊,是这样的,昨夜大清的和硕睿亲王派使者前来宣布大事,我一人做不得主,故把诸位都请来商议此事。”

听了这话坐在右边第二個位置的黄云发开口道:“大清的王爷亲自派使者前来,莫非是大清又要兴兵南下”

听了这话,除了范永斗其余的人眼睛都亮了,这可是好事啊,满清入寇中原,就是他们发财的时候,第一他们给满清提供军粮,价格比普通市价能高五成,另外满清在中原劫掠一番,一些不好直接换成钱的东西,会让这些晋商给换成钱粮,茶铁等物资,这一倒手,他们可就赚翻了。

因此鞑子进攻中原,所有大明百姓都遭难的时候,就是他们晋商大发财源的时候,因此这些人也是大明里不多盼望鞑子入寇的人。

至于杀人放火,奸淫掳掠,那杀的也不是我们的家人,奸淫掳掠也不是奸淫掳掠我们张家口人,所以不重要,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这群晋商就是大明的蛀虫,他们发的都是国难财,汉奸财,都要千刀万剐的。

晋商以前就是一些土哈哈,曾经一度被南方的徽商,扬州商人压得抬不起头来,因为徽商,扬州商人,起家靠的是盐业起家,盐这种东西是大明官卖的,这些大盐商官商勾结,直接垄断了半个大明盐业,另外辅助一些丝绸啊,陶瓷,茶叶之类的生意,压得晋商这群苦哈哈抬不起头来,那时候一提商人,都是说人家徽商。

而当时晋商,本来山西,陕西这些大北边地区的经济情况就不如江南鱼米之乡,而他们主营业务还是以茶,棉,铁,偶尔带点卖盐业务,跟江南大肆卖盐没法比,北方人就是没有钱,消费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本来要是这样一直发展,晋商一辈子也别想抬起头来,可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老天爷把一个巨大的商机放到了他们面前。

万历末年,建州老奴努尔哈赤以八副铠甲起家,带领建州女真,击败了海西女真,一统女真诸部,然后野心迸发,带兵南下与大明开始争夺辽河流域以及辽东半岛,并在萨尔浒之战中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大败明军十数万大军,大明军队自此一蹶不振。

然后老奴率军,趁机南下,一举攻下了沈阳,辽阳两座大城,完成了努尔哈赤的辽东割据场面。

大明一看情况不对,在一代名将孙承宗的主持下,在辽西走廊开始构筑防线,就是大名鼎鼎的关宁防线,对鞑子形成了封锁。

不过当时军事上,对鞑子进行封锁已经是极限了,跟鞑子进行野战,大明军队难以取胜,但是凭借雄关,鞑子是很难突破的,而且这一观点也被验证了,关宁防线,直到崇祯上吊,这道防线都没被突破。

当然这里也有辽东将门的功劳,毕竟这些辽东将门把那块地当成了自己家的,打起仗来那是真不要命,不过你让他们出击,他们也是不愿意的。

因此一时间出兵剿灭鞑子,不太现实,于是大明就借鉴了以前朝代的办法,那就是封锁少数民族的经济,让他们在物资匮乏中自生自灭。

说白了就是断市,我们不卖你们东西了,你们就在辽东困死吧。

而少数民族大家都知道,他们是没有正儿八经的轻工业以及手工业的,冶炼技术也贼差,连个像样的铁锅都造不出来,至于御寒的棉衣也做不了这么些,可以说当时让努尔哈赤受了点好罪。

但是该说不说,努尔哈赤作为一个能成事的少数民族头领,眼光,战略都是在线的,不然也不能打的大明节节败退,于是努尔哈赤做了三条改变。

第一条,鼓励留守在辽东的汉人种地,发展农业,解决粮食缺口。

第二条,高薪高职,引进中原人才,帮助后金发展辽东,这项政策很好,吸引了不少人,比如大名鼎鼎的范文程就是。

范文程以前就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在大明这个朝廷他就是个臭狗屎,而他觉得自己满腹经纶,有经天纬地之才,朝廷不用我,我就投满清,然后得到了满清的重用,然后这厮就升起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要不然这厮也不能玩了命的帮助满清戕害大明人,甚至让多铎玩了老婆也不想报复,一心还为满清着想。

这人真的就这么贱吗这内在要是没有个原因,他如何回做到如此这一步。

当然贱,范文程性格里肯定是有的,可是还有一部分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他的一腔抱负只有在满清能施展出来,放到大明官场,他就是个弟弟,别看大明士大夫干正事不行,但是他们坑害个同僚,打压个新人,那就更玩一样。

向范文程这样的没有后台的穷秀才,要是投大明,最高也就能干个县令,在往上可就不是看你才干了,而在满清,他可是汉人头号谋臣,在一群脑子里都是肌肉块的鞑子群里,他的智商是拔尖的,这就有优越感了,他能不效死力吗

在大明他是臭狗屎,在满清他是重臣,他生出为满清效死力的想法也是能解释得通的。

但是他再想实现个人抱负,再想获得权力也不能用出卖同胞的方式获得,这种行为是汉奸,死走狗,罪该万死,千刀万剐一点不为过,不是说你的行为解释的通了,你就不是汉奸了。

要是这么说,那些通敌卖国的,也能解释的通啊,他们想活着,他们怕疼,就出卖了同胞,甚至帮着禽兽们杀害同胞也是对的了

当然再咒骂这些通敌叛国者之后,咱们也要思索一下,大明朝廷是不是过于腐朽了,让奸臣当道,有能力的只能投敌叛国,或者造反,比如以后李自成麾下的牛金星,一个落魄的教书先生,不也成了机谋百变的军师吗

范文程,牛金星,宋献策,李岩这些有能力的人,大明一个也没用,可见大明已经真的腐朽了,当然其实再想想也就释然了,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这样的能臣,朝廷用的也是稀里哗啦,更何况这些无名小卒了。

就仿佛项羽有范增且不能用,再给他再多谋士也不顶用啊,说白了,大明烂透了,有再多人才也不能用起来,就是到了该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老奴的前两个方针非常好,是从根本上发展辽东,增加辽东的底蕴,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些发展最起码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发展起来,而现在物资匮乏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于是努尔哈赤使用的第三个办法:颁布政令,提高采购物资的价格,大明一块铁一百文,我们三百文,一担粮食六钱银子,我们十二钱银子。翻了倍的价格购买。

马克思说过:资本所惧怕的是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怕真空一样,而一旦利润多起来,资本就会大胆起来。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被使用,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会活跃起来,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当有百分之百利润时,他就敢践踏法律,当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时,他就敢犯任何罪行,哪怕是冒着绞首的危险。

所以当辽东老奴开出这个价格之后,山西晋商疯了。

就这样孙承宗努力打造的关宁防线,挡住了凶悍的建州鞑子,可是却没有挡住贪婪的晋商。

当时看中辽东这块大蛋糕的除了晋商,还有山东商人,因此当时走私集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走陆路的山西晋商,他们要穿过大草原,把物资运送到辽东,而山东商人想要走水路经黄海,渤海最后抵达青泥洼港口,再运到辽东,哦对了,清泥洼港就是现在的大连港。

本来这条路是最方便快捷的,而且水路运输比陆路成本小多了,如果按照正常的思路,最后赚的盆满钵满的应该是山东商人啊,不过好巧不巧,当时横在这条水路上的有一拨人,那就是辽东的毛文龙。

他镇守皮岛,直接截断了海路,让山东这一路商船进不去辽东,赚不到这份钱。

而山西的晋商,则是通过蒙古商道,一路打点关系,另外当时他们还负责给关宁防线的辽东将门运送物资,一来二去勾搭上了,就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走私运动。

赚的是盆满钵满,这里多提一嘴,刚才说道毛文龙拦截了海上运送物资的商队,有一些学者曾经猜测,袁崇焕斩杀毛文龙,除了毛文龙不听号令以外,还有一个原因。

袁崇焕代表着江南士绅,江南一地官商勾结几乎是明面上的,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江南的商人看上了辽东的大蛋糕,他们想要通过海运把物资运到辽东,抢一下晋商的买卖,结果毛文龙横在江上,让这个买卖做不成,便使用了些手段,让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别挡着他们发财。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想,并没有真凭实据,不过有些东西换一种思路来看,可能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袁崇焕与毛文龙除了政治上的矛盾,可能经济上也有矛盾,而大明的官员为了赚钱,这样的缺德事也不是做不出来。

不过毛文龙死后,大明通过海运运往辽东的东西比毛文龙在时多了不少,这个可以查看史料验证。

老奴通过这个办法,把辽东之地发展起来,而晋商也随着这股东风扶摇而上,把自己与建奴捆绑在一起,大发财源,甚至在满清他们还坐上了高官,别的不说,范永斗的孙子,就当上了满清的二品大员,太仆寺卿。

可以说晋商与鞑子捆绑的已经足够深,甚至密不可分了,因此范永斗一说满清王爷来信使,第一印象就是又要发财了,因此一群人很是激动。

范永斗看着几个人想了想没说什么,他是知道这次可不是啥好事,而是要让他们吐血,可是这时候大家兴头正足呢,他也不愿意打断,毕竟这种事情还是由满清人说更有说服力,他说容易得罪人,甚至会让这些家伙觉得这里面还有自己想要给满清王爷献媚的想法,这可不好。

毕竟这次可是让他们吐血掏钱,他们岂能愿意,所以这事自己就当不知道。

“使者大人到。”

范永斗想着,这时管家在门外喊了一声,范永斗眉头一挑,正主来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17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