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三百零七章满门忠烈卢象升

书名: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7

卢象升对李朝生的话持怀疑态度的,毕竟在卢象升看来这庞大的帝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满清这么强大的敌人在辽东盘踞二三十年都没有攻下大明,更何况那各方面都很差劲的农民起义军呢

虽然这些年起义军如火如荼,但是这些年已经有明显好转的趋势,王嘉胤被手下暗杀,王自用病死于河南济源,两大贼寇死了,目前就剩下一个高迎祥,也是独木难支,等朝廷腾出手,让自己与洪承畴联合,可以轻易剿灭之。

到时候在选取一个干吏,做好民生安抚工作,解散义军,诛杀首恶,让其余人回家种地,只要再不遇到该死的天灾,就可以安定后方,等后方安定,修养数年,训练新军,出关镇守辽东,不敢说收复失地,最起码也能跟鞑子僵持下来,再过些年头,赶上一明君,励精图治,未必不能再次中兴大明,延续国祚。

所以何谈大明灭国啊

卢象升想的很好,可是他还是有些理想主义了,现在的贼寇确实毁不了大明,洪承畴与卢象升合力定可重创贼寇也是肯定的。

可是选一干吏整顿民生,这可就难了,大明如此大,想要选一个真把老百姓生死当回事的士大夫可不容易。

这二三百年养成的贪腐的习惯,可是他卢象升一句话就能改变的,不贪腐可能吗

而且想要真的做到安顿民生这个官员不贪腐只是基本操作,除了不贪腐他还要做到有担当,敢做事,比如带领百姓修水渠,顶着上司的盘剥,给百姓降低税负,同时还要防备大明一些红眼病职业喷子御史大夫疯了一般的到略有些神经质的皇帝陛下面前参你一本。

如此三点,谁能做到,别说其他人,他卢象升也没做到啊,他卢象升想做点事,不也被高起潜那个太监搞得不要不要的,现在军队的火药还被人拿捏的死死的。

你卢象升这样的狠人都无法解决的事情,你凭什么要求其他官员可以做到呢

就像蓝田如何发展起来的,李朝生现在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可是全天下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在一个整体贪腐的环境下,你不贪腐,你就是异类,你就要被排斥。

在一个都不做事大明政治圈,你非要修水库,修好了,你会招同僚嫉妒,想办法就搞你一下子,修不好,哈哈当场就能搞你,而且修水库的钱哪来,空口白牙让老百姓付出,老百姓反了呢,那你一个官逼民反的帽子就戴上了,然后御史大夫把这事情禀告给神经质的崇祯,崇祯一听,狗官逼反朕的百姓,来啊,凌迟处死,诛灭九族。

敢问,你是一个县令,你愿意冒着这么多风险去修一条肯定有利于民的水渠吗

你愿意吗

而且大明这年头处于小冰河时期,旱涝灾害不断,官员不做好防灾准备,老天爷总会抽冷子给你一下子,如此百姓就算努力种地,也颗粒无收,农民没了吃食,难道就老老实实坐着饿死

不可能,只要有一个人挑头,他们就会再次造反,席卷天下。

李朝生很喜欢周星驰演的一部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面的一句话,就是片尾时,皇帝让苏乞儿不要再招收丐帮弟子了,已经三十万了,而苏乞儿回答:丐帮多少人,不是我说了算,而是皇帝你说了算,你要是能把天下治理的风调雨顺傻子才来当丐帮弟子呢。

同样的道理,崇祯要真的有治理天下的本事,把天下治理的风调雨顺,让百姓有一个活路,傻子才愿意出来当贼寇呢。

就好像你现在让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去蓝田县招兵试试。

你肯定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画面,画面中李自成大声喊道:“乡亲们,跟我干吧,咱们推翻狗日的蓝田县尊,咱们就都有田地种了。”

蓝田乡亲这时肯定会回道:“大兄弟,俺们现在就有地种。”

“那你们跟着闯王干,有肉吃。”

蓝田乡亲们:“俺们现在就能吃得起肉啊还有鱼呢。”

“那你们跟着闯王不纳粮。”

“咦,你就别骗人了,你们流寇就不种地,纳什么粮而且跟着你们还得天天打仗,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俺们一个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跟你个瓜怂造反有病。”

不要觉得滑稽,这就是真实,李朝生就是让李自成进入蓝田招流寇,能跟他走的不能说没有,毕竟地方大了什么鸟都有,可是他能招够一千人,李朝生算自己治理地方没本事。

而这一千人,肯定是那种好吃懒做,地痞流氓,惯会欺压别人的混账货,因为这些人在蓝田混的很惨,说不得就跟李自成去讨生活了。

而对于这些混账的离开,李朝生是表示同意的,这会大大减少李朝生治下蓝田县的犯罪率,这是好事。

所以,这天下真的没有卢象升想的那么好治理,蓝田县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是李朝生使用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外加整个现代社会的支援才有了今天的这番成就,而且就算如此李朝生也很不容易,至于这个时代的人想要复制李朝生的成功,他们没有这魄力,更没有这实力。

大明已经腐烂,从根上腐烂,已经没有治疗它的价值,要做的就是把它打烂,然后重新收拾旧河山,如此才能造就一个新世界。

李朝生与卢象升谈了很久,卢象升是一个传统士大夫的想法,他一直认为大明的错在个人,而不是政治制度,皇帝是好的,只是奸臣当道,只要皇帝亲贤臣,远小人,就定可以重整大明河山。文網

不得不说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人,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他也不能跳出来看问题,他的眼光还是太局限。

为此李朝生也没有办法,毕竟不是谁都能站在二十一世纪角度,以先进文明的基础上来看大明,只有这样看才能把大明看透,看明白,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情。

李朝生与卢象升说累了,伸了个懒腰,就在这时谷子跑进来道:“县尊,卢大人的亲卫前来找卢大人,看样子很急。”

李朝生听了这话道:“那放进来吧。”

听了这话谷子立刻让门外的警卫员把卢象升的亲卫放进来,这时卢象升的亲卫一进屋道:“督师,您快回去看看三老爷吧,大夫说三老爷不行了。”

“什么”

卢象升听了这话瞪大了眼睛,李朝生也皱起眉头,卢象霖受了重伤他是知道的,可是那个伤势不致命啊。

想着李朝生对亲卫道:“到底如何,可否详细说一说。”

听了这话亲卫一愣,看向卢象升,他是卢象升的亲卫,又不是李朝生的,他要听卢象升的话,卢象升这时皱眉道:“快说。”

亲卫道:“督师,我们从战场下来,就把三老爷抬到了郎中那里,郎中给三老爷做了包扎,本来没啥事,可是就在半个时辰前,三老爷突然起了高热大夫看了说不好了,三老爷不一定能挺过来,速速请督师回来,别耽误三老爷交代遗言。”

听了这话卢象升直接站了起来,脸上浮现出一丝悲戚。

上过战场的都知道,遇到大战,中了刀伤,包扎过后,若是不发烧,没几天就能好,可是这个人要是发烧了,基本就是救不过来。

李朝生听了这话摸了摸下巴,这不就是伤口感染吗

当然在没有青霉素的情况下,伤口感染确实是致命的,尤其是起了高热,不过这个病在别人看来是必死的,可是在蓝田医生看来,左右不过一针青霉素的事情。

卢象升这时对李朝生拱手道:“李县尊,家弟病危,我就不在此逗留了了,告辞。”

说完卢象升就准备走,这时李朝生开口道:“且慢。”

听了这话卢象升回头看向李朝生道:“李县尊要做甚,莫非还要扣留卢某”

这次李朝生邀请卢象升进入归化城,卢象升很磊落,只是带了两个亲卫,三个人进了归化城,而大军这时还驻扎在归化城外。

李朝生看了卢象升一眼笑道:“卢公莫要把我当成敌人,虽然你我政见略显不同,不过你的为人我还是很敬佩的,而且你也不用着急,令弟的伤势,别人救不得,我蓝田救得,谷子你去找何大夫一下,让他随卢公去看看卢象霖的病情。”

“是。”

谷子听了这话立刻去寻找,卢象升这时拱了拱手:“多谢。”

李朝生笑道:“不必客气,卢公速速回营吧,至于接下来的事情等令弟伤情稳定之后,咱们再谈。”

卢象升拱拱手,快速离开。

至于接下来什么事情,主要是如何向朝廷上奏本,如何继续对抗鞑子,以及未来看看双方有没有合作的机会,反正慢慢谈呗。

卢象升走了,不一会儿谷子回来了:“军长,何大夫在钱十二的保护下,跟卢象升走了。”

李朝生听了这话点点头,这时谷子有些不解的看着李朝生道:“军长,那卢象霖与咱们并无交情,死也就死了,为何要救他啊。”

李朝生听了谷子的话,笑着摇头道:“可能是可怜他卢氏一门吧,不忍心他们因此而死。”

谷子皱眉道:“卢氏混的挺好啊,虽然家里很穷,可是卢家兄弟都是在朝为官,哪里值得可怜了”

李朝生闻言笑而不语,他可怜的是历史中的卢氏一门。

崇祯十二年,鞑子分两路入关,情况危机,卢象升带兵马入京勤王,崇祯皇帝赐卢象升尚方宝剑,节制天下兵马,也正因此被两个人忌惮,一人乃崇祯宠臣内阁大学士,掌管兵部的杨嗣昌,一个是监军太监高起潜。

于是在卢象升积极备战之时,受到了二人掣肘,卢象升发现这样下去啥事也办不成,没办法就上书皇帝,求皇上分兵,曰:宣大山西三路大军归卢象升指挥,关宁诸路人马归杨嗣昌,高起潜掌管。

如此卢象升的兵力总共也就两万余人,不久,杨高二人又设法把山西总兵王朴的五千人马调走,卢象升能用只剩下一万多兵马。

同时在此期间,巡抚张其平还拒绝向卢象升发响银,哭穷无钱,卢象升无奈带着无饷银的士兵进入了巨鹿县贾庄,不想却被清军包围,卢象升派人向五十里外高起潜求援,高起潜视而不见,不予理睬。

如此绝境,卢象升并没有逃跑,他带着自己保家卫国的信念,也可能是心如死灰,决定战死沙场,了却此生,也算不愧对卢家先祖。

于是卢象升带着一只孤军与清军交战,战斗从早晨七点打到了下午三点,明军弹尽粮绝,只能与清军进行白刃战。

卢象升手持宝剑,身披铠甲,击杀贼军数十人,身中三箭四刀,壮烈询国。

此事记载于明史明史纪事本末二书。

卢象升死后,卢家后人也多是抗清豪杰,其弟卢象观在其兄战死后在崇祯十五年中了解元,后来清军南下,帅乡兵抗清,战败后投水自杀,被部下救上来,再次投水而死,丝毫没有嫌弃水太凉。

卢象观一死,其随军族弟,卢象同,卢象坤,也都自刎而死,不负卢家忠勇之名,整个卢家从上到下,没有一个贪生怕死之辈,为了抗清几乎全族族灭,下场最好的卢象晋在明亡之后,也是万念俱灰,削发为僧,不问世事。

如此一个满门忠烈的一家,李朝生是真的可怜他们啊,虽然这个卢象霖李朝生印象并不深,可是只要他姓卢,他就错不了,卢氏一门就没出现过任何一个叛徒,如此忠勇一门,李朝生不愿意看到他们惨死,能救一个是一个,这也是李朝生对这些抗清英雄的尊重。

也是李朝生愿意对卢象升另眼相看,愿意跟他动之以情的原因,李朝生真的很敬佩卢氏一门。

为国而死者,当的起李朝生敬一杯茶,称一声:“卢公。”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42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