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六章宋小姐你脸真大

书名: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7

李朝生闻言抬头,果然这群人直接冲自己这边来了,谷子看着李朝生道:“团长,要躲一躲吗”

李朝生一皱眉,怎么现在来个阿猫阿狗就想让自己躲啊

想着李朝生看了一眼王贵祥,王贵祥道:“团长,要歼灭吗这些人的马不错。”

听了这话李朝生道:“有把握全干掉吗”

王贵祥这时笑道:“一个也跑不了。”

李朝生听了这话笑道:“如此就干。”

说完这话王贵祥直接吹响口哨,虽然有了步话机,不过王贵祥还是喜欢用口哨当做传达信息的工具,这就像是开惯了手动挡车的人,虽然自动挡更方便,但是人家就不喜欢,感觉没意思一样。听到哨声,很快不远处也传来了一声哨声,王贵祥道:“团长,围上了。”

李朝生听了这话笑了笑道:“那就没事了,咱们继续。”

王贵祥这时却没心情看土地了,他看上这些奔驰的骏马了,都是好马啊,看着就眼馋,这些马放在这些人屁股下面浪费了,给自己,自己就又能增加三十名骑兵。

“驾驾驾”

“小姐,坚持住,穿过道沟峪就出蓝田境了,他们不一定敢追出蓝田,快。”

“我,我知道了。”

这时宋三娘的状态很不好,左肩膀插着一根箭,流血不止,而且身上的各种伤口很多,鲜血已经染红了她的衣服,可是还要在马上颠簸,这样好不容易要止住血的伤口再次震开,流血不止,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宋三娘很可能直接流血流死。

“小姐,快看,前面有人。”

宋三娘这时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这时听了这话努力的睁开眼睛向前看,紧跟着突然一愣,而看到奔袭过来的宋三娘本在查看土地的李朝生也一愣。

“是你”

两个人几乎同时喊出一声,紧跟着啪的一声宋三娘最后一根紧绷着的心松弛了,同时人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宋三娘就感觉自己全身凉飕飕的,同时一双大手在自己身上划来划去,可是她就是不能睁开眼睛。

而外面,李朝生把自己手上的刀子丢掉,箭已经拔下来了,同时他还给宋三娘全身上了药,系上了绷带,顺带喂了一粒头孢。

紧跟着起身看着两个一脸紧张的内营娘子军的丫鬟道:“行了,命算是保住了,至于什么时候恢复,就看她造化了。”

听了这话两个丫鬟齐齐跪在地上:“谢公子救命之恩。”

李朝生听了这话摆摆手道:“行了,不说这些客套话了,你们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被那些人追杀”

这时一个丫鬟看着李朝生道:“我们都是小洋峪的土匪。”

说道这里丫鬟看了李朝生一眼,发现李朝生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好像对这个一点也不意外一样,紧跟着丫鬟又道:“今日我们老爷大寿,席间大少爷,呸,狗贼顾志柏叛变,杀了老爷,并且与岱峪一只耳联合”

丫鬟把事情前前后后仔细的说了一遍,李朝生听了这话道:“嗯,原来这样啊,那行,你们现在应该也没地方去,就在我们这镇子里呆着吧,平常会有人给你们送饭的,你们没事也别乱跑,别把土匪给我引过来。”

“是。”

两个丫鬟说着,这时李朝生转身出了院子,紧跟着看见等在外面的王贵祥,王贵祥这时笑呵呵的说道:“团长,那三十匹马归我了。”

听了这话李朝生看了看王贵祥道:“有了这三十匹,你们骑兵就有九十人了。”

听了这话王贵祥道:“呵呵,团长,要不你再给我批三十匹马,我们凑一个骑兵连呗。”

听了这话李朝生道:“你先把这些骑兵给我带好再说,要马,岱峪,小洋峪,东沟峪上都有好马,有的是你发挥的时候。”

听了这话王贵祥道:“行,呵呵那我先走了。”

王贵祥说着离开,王贵祥这一只骑兵驻扎在黑龙寨,并不放在汤沟镇,不然太显眼了,说不定会给汤沟镇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朝生伸了个懒腰,现在蓝田马上就要进入冬天了,倒是不着急打仗,大家都休养生息一下,正好也让清峪士兵训练一下,李朝生想着又去找李朝龙询问水库修建如何,李朝龙道:“水库已经修了四个了,还有四个,上冻之前肯定修完。”

李朝生点点头道:“行,有了这水库来年咱们汤沟镇的收成就有保障了。”

李朝龙想着也点点头,李朝生在村里溜达一圈,左右发现没有事情,就直接打开传送门回到了现代,回来之后,李朝生立刻找到了自己粮库所在地保台镇的镇长,决定跟镇长联合大规模收购保台镇的粮食,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格贵一毛钱。

可别小瞧一毛钱,一百斤就是多出十块,一千斤就是多出一百块,一万斤就是多出整整一千块,这对于一户农家来说,多出一千块钱最起码能多吃半个月炖肉,省着点吃够花好几个月了。

因此这消息一出,保台镇的农民立刻开始往仓库运粮,保台镇今年大丰收啊,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又创新高,跟明末比起来,保台镇绝对是天堂一般的存在。

家家户户养猪养鸡,一年到头肉食不断,而且平常高兴了还能尝尝鲜,吃点海边运来的海鲜,而且还通了网购,想吃啥,手机一点就买回来了,再想想明末那个能吃上窝头就算过年的日子,真的是天上于地下的差距。

李朝生开始收粮,很快李朝生那六百吨的仓库不够用了,于是乎李朝生连夜工作,连轴转往汤沟镇军营内运粮,经过一个月的收粮食工作,李朝生一共收了七百吨大米,一千共花了李朝生差不多七百多万人民币,不过这都是小钱。

一共收了两千九百吨粮食,折合成明末的粮食单位就是大约一万六千担左右,有了这些粮食储备,李朝生算是心里有底了。

不是李朝生不想多收粮食,主要是有些农户现在不想买,想等来年,不知道那个大神推测来年粮食会涨价,所以有一批死等的,然后还有一些是被下乡收粮的截胡了,他们直接去农户家里装粮食,特别快。

为了方便很多农户也就不管多出来的那一毛钱了,等李朝生反应过来,就被截胡一下,另外农户自家留着一些吃的粮食。

这些农户家都很喜欢屯粮,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可能是以前感受过大饥荒时代,因此每一户家里都垒着高高的粮仓,里面屯的粮食够一家人吃三年的。

抛出这些,这个镇子里面的粮食几乎都被李朝生收来了,其中仓库里放六百吨粮食屯着,其余全部放到了军营下面的地下仓库。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李朝生回到明末心中就安定了起来。

李朝生走的这个月明末发生了点大事,那就是曾经权倾一时的大太监魏忠贤上吊自杀了。

本来魏忠贤以为崇祯皇帝能饶他一命,可惜就在崇祯皇帝犹豫不决的时候,东林党推了崇祯一把派了一个嘉兴贡生钱嘉征上书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

这一步走的很妙啊,第一东林党大佬们不能亲自逼崇祯表态,不然崇祯要是来个逆反,你们让我杀,我就不杀,那就适得其反了。

于是派一个无关紧要的贡生把这事挑明,意思很明显代表东林党表个态,但是呢,也给了皇帝一个回旋的余地,不然皇帝面子不好看。

于是乎一个小贡生写了十条大罪状,条条诛心啊。

分别是: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

这些罪状咋说呢,还都有,也不算冤枉魏忠贤,不过换成东林党恐怕会更糟糕,这天下乌鸦一般黑,谁有这权利,谁都这么干。

不过崇祯不这么想啊,一看这罪状,顿时火冒三丈,于是让人把魏忠贤叫来,当着面让宦官把罪状读给魏忠贤听,吓得魏忠贤差点尿裤子,这是真的要把老魏我往死里整啊。

于是在李朝生收粮食的十一月,魏忠贤被崇祯皇帝发配凤阳,当时老魏还挺高兴,不用死开心啊,结果出城路上又被人告了一状,说有一批死士追随,宝物也很多,不像是发配,反倒是逍遥法外了,反正一阵在崇祯面前拱火。

崇祯一怒立刻让锦衣卫去追,结果消息走漏,魏忠贤提前知道了,老魏这下明白了,自己不死是不可能了,崇祯皇帝是动了杀心了,于是老魏想想那些老前辈,比如离自己不算太远的大太监刘瑾,那位前辈死的可是很惨啊,凌迟处死,活活的被刮了三天,想想老魏就扛不住了,于是解下裤腰带,自挂东南枝。

一代大太监就此陨落,他死了,可是崇祯不解气啊,于是让人把魏忠贤分尸,脑袋瓜挂在了河间府府衙门口,给大家展示一下,回头又把跟魏忠贤狼狈为奸的客氏用鞭子活活抽死在浣衣局,然后魏忠贤的一些亲近余党也一并剿灭。

而东林党在魏忠贤死后不久,就开始组团忽悠崇祯,让崇祯废除商业税,不要与民争利,崇祯被忽悠的是五迷三道的,几句自古圣君无有与民争利者,陛下堪比尧舜,当仿效圣君之行,取消商业税收,还利于民,则天下定然升平,百姓也将感恩与陛下。

一阵马屁,早就被东林党洗脑,觉得自己是个圣君的崇祯,于是下令取消商业税,顿时天下商人,与商人勾结的东林党人,弹冠相庆,并且把喜悦的心情传递出去,给崇祯皇帝歌功颂德,称其为堪比尧舜。

而最低层的老百姓连发声的权利都没有,这个被囚禁在紫禁城的皇帝也不知道他这一道命令,把大明推上了末路。

当李朝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愣住了,崇祯果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这商业税取消容易,等你在反应过来想收的时候,那就千难万难了。

崇祯经过十八年难道没想到这商业税取消带来多大危害吗他肯定是想到了,不然最后也不能喊一句: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

现在商业税取消了,那么大明的灭亡可以倒计时了,李朝生想着。

这时李朝龙走进来道:“团长,方家老太爷求见。”

听了这话李朝生一愣,这老头找自己干什么

李朝生想着让李朝龙去请,很快方家老太爷走了进来,笑呵呵的看着李朝生道:“朝生贤侄。”

听了这话李朝生笑呵呵的拱手道:“方伯父。”

二人笑了笑,紧跟着李朝生看着方老太爷道:“方伯父此来所谓何事”

方老太爷笑道:“哈哈哈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贤侄收地吗”

“地。”

李朝生一愣,这时方老太爷笑道:“没错,地。”

李朝生看着方老太爷道:“方伯父要卖地。”

“卖。”

听了这话李朝生看着方老太爷道:“伯父卖了地想要做什么啊”

听了这话方伯父道:“我们方家本就不是你们汤沟镇的人,我们主业是经商的,天启年,魏阉狗上台,强收商税,闹得民不聊生,我们家也就减少了买卖,买了些地准备种地,现在好了,阉狗伏诛,陛下圣明,取消商税,我们准备继续做生意了,现在把地卖了换些本钱。”

听了这话李朝生眯缝起眼睛道:“原来如此啊,那方伯父准备卖多少地”

方老太爷笑道:“都卖了,一共一千二百亩,其中上等田四百亩,中等田八百亩。”

李朝生闻言看着方老太爷道:“老太爷准备怎么卖”

方老太爷看着李朝生道:“我不说,你先报个价。”

听了这话李朝生笑道:“谷子,泡杯茶。”

“是。”

谷子立刻去泡茶了,李朝生看着方老太爷道:“方伯父,你不单单找了我一家吧,王家你也找过吧”

方老太爷很磊落点点头道:“找过,这卖东西怎么能只问一家呢”

李朝生看着方老太爷道:“方老太爷果然是买卖人,这样我给你个高价,就按照盛世年景,一亩上等田二十两,中等田十两的价格,如何。”

听了这话方老太爷皱眉道:“这是天启初年的价格,万历年间可比这个高。”

李朝生听了话笑道:“不低了。”

方伯父听了这话看着李朝生道:“王家可报的比你高。”

“哦,那您找王家去吧,谷子送客。”

李朝生说着站起身拱拱手,吹什么牛逼呢,王老财现在全家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钱,我这个价格你就偷着乐吧。

李朝生转身就走,这时方老太爷起身道:“等等,再谈谈。”

方老太爷是真的让李朝生猜对了,他先找的王老财,王老财表示上等田他最多出十五两,中等天喜,不过贪婪让他还想在加一点钱,于是就寻思跟李朝生在讨价还价一番。

李朝生这时转身笑了笑道:“方伯父,你心不诚啊,算了吧不买了,我要这么多地也没用,来年说不定又是个荒年,你还是找王伯父吧。”

“哎,别别,贤侄再谈谈,就按照你刚才那个价格行吗”

方老太爷着急了,这时李朝生看着方老太爷道:“不行。”

“啊我不想买了,你找别人吧。”

方老太爷一看李朝生这个样子,连忙道:“哎哎,别别,这样,这样,伯父降一点,上等田十九两,十九两行不行。”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了方伯父道:“我刚才想明白一件事,我为什么要买田啊,既然不收商业税,我把银子拿去做生意不好吗何必让土地拴住自己呢。”

听了这话方老太爷黑着脸道:“做生意有风险,会赔的。”

“那怕啥,谁不赔啊,不过方伯父,这么想来,你这田恐怕不好卖了,人都不傻,你知道去做生意,其他人能不知道吗这时候把银子扔地上不傻吗”

李朝生笑呵呵的看着方老太爷,方老太爷这时叹了口气道:“十亩上等田。”

李朝生揉了揉鼻子道:“十七两,外加把你们家现在住的房子给我,干我就买,不干,您老出门左拐,问问别人。”

听了这话,方老太爷一咬牙道:“成。”

“好,什么时候签合约”

李朝生看着方老太爷问道,方老太爷这时摸了摸自己的胸口掏出地契道:“都在这里,现在就行。”

李朝生笑了笑,紧跟着挥了挥手,谷子立刻拿过纸笔,二人签了合约,李朝生拿出一万四千八百两银子买下方老太爷家的所有土地,以及方老太爷家的那个庭院。

方老太爷家的庭院很大,占地也很宽阔,青瓦房,二进的院子,院子里还有荷花塘,装饰也很好,这么个宅子就算是在汤沟镇也能值二三百两银子,现在他姓李了。

方老太爷拿着钱,很快带人搬走了,这钱不能放在手里,他要变成货物周转才能赚更多钱啊,而李朝生直接把这宅院送给了李进理一家,同时李朝生还把李朝猛的老娘,德珍德宝的父母,全都接到这个宅子里,每个人分了两间房子。

这些人受了一辈子苦何时住过这样的房子,一个个都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不过李朝生一番情意他们岂能不受着,只能加倍的用心。

不过这房子是大了些,可是很快大家伙就适应了,而且还很快把这么大的二进院子变成了农家乐,院子里的小花园铲了,等待来年种蔬菜,池塘里的荷花池,荷花拔了改鸭圈,这样来年就有鸭蛋吃了。

忙忙活活,众人把方老太爷的家,住的有了烟火气息,李朝生还挺喜欢的,在这里蹭了好几顿饭。

十二月十八日,天下了大雪,开心的全村子的人咧开嘴大笑,下雪好啊,最起码明年田苗开始播种的时候,不会太缺水,瑞雪兆丰年啊。

大学下完,所有人都出来,把大道上的血用铁锹铲起来,用木头独轮车推着送到了不远处挖的八口储水的水库里。

人们推着小车干的热火朝天,这时一抹倩影在雪中走过。

“小姐,你看他们干什么呢”

这时一个丫鬟对前面这个面色还有些虚弱的女人问道,女人听了这话道:“储雪吧,把雪都推进池塘,来年就能有一池塘的水。”

女人说着,丫鬟这时眨了眨眼睛道:“小姐,这样能有用吗这雪能化出多少水,等化了说不定会让池塘下面的泥吸收不见呢。”

听了这话女人道:“积少成多,一捧雪不算什么,可是十捧雪,一百捧雪呢总会把这池塘填满的吧。”

听了这话丫鬟道:“那可真够费劲的。”

女人听了这话摇了摇头道:“你没看见大家都在笑吗费劲是费劲了些,可是大家都有了希望。”

丫鬟们不说了,这时看着忙活着,却充满干劲的农民,这里的农民跟别的地方农民不一样,别的地方农民是麻木的,可是这里的农民身上洋溢着一股活份劲,显得更加有生机。

这时一个丫鬟道:“小姐那边就是汤沟镇保安军的驻扎地,那位公子就是他们保安军的团长。”

听了这话宋三娘道:“嗯,咱们过去。”

女人裹了裹身上衣服,这时快速的来到了军营,这时军营外面士兵们已经换上了棉服,这时站在雪中一点也不冷的样子。

棉服李朝生早就准备了,不但是保安军,就连清峪的土匪们也都买了军棉服,这些棉服质量都不错,比这个时代那个薄薄的一层棉花的所谓棉服好多了,那些造价每一件都接近一百元的棉服,让这些士兵开心坏了,每个人都把这棉服当成宝贝。

“站住,军营重地,闲人免进。”

三人刚来到军营的外面,两个巡逻的士兵上前呵斥道,同时,隐藏的暗哨已经把弓箭瞄准了宋三娘三人,宋三娘武者的本能,直接就感觉道周围有七八柄弓瞄着自己。

丫鬟见状看着宋三娘道:“小姐,咱们回吧,不让进。”

这时宋三娘却一抱拳道:“我找你们团长,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听了这话士兵看了一眼宋三娘道:“你等着,我去通报一声。”

说着士兵跑了过去,很快又跑了回来说道:“我们团长让你进去,跟我走,别乱闯。”

说着士兵领着宋三娘往军营里面走,到了军营里面只见里面的人正在进行训练,一群人练着刺枪。

“刺”

“哈”

“垫布刺。”

“哈”

寒冷的冬天,士兵们在露天环境下训练,竟然练得全身大汗淋漓,而留下来的汗水很快被冻成了冰溜子。

这时的明朝非常冷,尤其是赶上这一阵小冰河时期,冰冷刺骨,并没有后世那个二氧化碳排放超标的世界所谓的暖冬,这里的冬天都是彻骨的冷。

风跟刀子一般刮在大家的脸上,不过每个人都奋力的训练着,而在众人远方,一个身穿白色波司登羽绒服的男人正在那里舞剑,那柄剑是黑色的,舞动起来仿若幽灵,快如奔雷,急如闪电,一招一式可以看出用剑之人扎实的功底。

宋三娘这时看着眼睛光芒大盛,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剑术,其实力竟然还在自己之上,想到这里宋三娘不由想要试探一下,这时见到不远处有兵器架,直接冲过去,抓起一柄大刀直接杀向李朝生。

“小心,看刀。”

李朝生正在舞剑,一见一抹倩影杀来,直奔自己,李朝生手中宝剑挥舞出几个剑花,喝了声:“来得好。”

紧跟着就跟宋三娘打在了一起,一时间竟然不分胜负,二十招过后,李朝生一剑挡开了宋三娘的刀子,剑放在了宋三娘的肩头之上。

宋三娘这时很吃惊:“没想到你竟然有如此好的剑法,实力应该不在刘宗敏之下,甚至强于刘宗敏。”

李朝生闻言笑道:“你忘了我叫做十里坡剑神吗我要是没有这实力,叫什么十里坡剑神,不怕挨揍吗哈哈”

宋三娘闻言道:“只是你少了几分杀伐出来的敏锐与搏命出来的机敏,你要是跟刘宗敏打,不一定可以胜他。”

李朝生这时收回宝剑道:“君子用智不用力,我学武不是为了上阵杀敌,而是为了强身健体,活的更长一些。”

宋三娘听了这话道:“聊聊”

李朝生点点头道:“走,跟我回屋吧。”

李朝生说着领着宋三娘还有两个丫鬟往他屋里走,路上李朝生看了一眼宋三娘单薄的衣服道:“不冷吗”

宋三娘道:“习武之人,不惧寒冷。”

听了这话两个小丫鬟冻得哆嗦一下,李朝生见状笑了笑道:“谷子。”

“哎。”

谷子这时跑过来,李朝生道:“去库房找三套棉服过来。”

“是。”

说完谷子跑远了,紧跟着李朝生喊道:“把肩章都摘下来。”

“知道了。”

谷子喊道,很快进了李朝生的屋子里,一进屋,顿时一股热流传了出来,这时只见李朝生的屋子里有一个炉子,炉子上面套了一个长长的大烟囱,窗户上面开了个眼走烟,这个是李朝生买的土炉子,烧煤的。

而整个军营这种炉子有十几个,这时炉子上盖上还放了五个烤土豆,大土豆这时烤的外焦里嫩,香气扑鼻,搞得整个屋子都一股土豆味道。

李朝生这时拿起一旁的铁盘子,快速的用手把土豆拿起来丢进盘子里,紧跟着双手摸着耳朵,帮助手指降温。

耳朵上毛细血管最少,因此温度很低,一般人烫手之后会习惯性的摸耳朵。

紧跟着李朝生又拿了个热水壶坐在炉子上,举着铁盘子道:“吃土豆吗”

听了这话两个小丫鬟咽着口水看着宋三娘,宋三娘这时闻着香味,肚子不争气的也咕咕叫起来,这时李朝生拿起土豆一人给了一个,然后自己一个人占了两个,这时拨开土豆小口的咬着,真面,都起沙了。

两个小丫鬟吃的很快,紧跟着就盯上李朝生盘子里那个了,这时李朝生直接拿起来,拨开皮就吃,丝毫没有让一让小丫鬟的意思,气的两个小丫鬟瞪着眼睛。

而宋三娘这时却小口的吃着土豆。

呜呜呜

炉子里的火很旺盛,上面的水壶很快就烧开了,水蒸气喷着,两个小丫鬟吓坏了,以为这个水壶会爆炸呢,不过却没有爆炸。

李朝生这时起身,拿过自己的搪瓷茶缸子,抓了了点茶叶丢进去,紧跟着又从抽屉里拿出一袋未开封的一次性杯子,紧跟着拿过水壶,冲茶水,分别给宋三娘三个人倒了点水。

然后几个人围着炉子吸溜着茶水,外面不时传来战士们训练的声音。

好半天宋三娘道:“谢谢你救了我。”

李朝生听了这话吸溜着茶水道:“不客气。”

宋三娘顿了一下道:“她们说你救我的时候,把我衣服给脱了”

李朝生听了这话一愣道:“咳咳当时情况危机,我”

“你别怕,我不是找你麻烦的,咱们江湖儿女不讲究这些的,我来主要是想谢谢你的救命之恩,另外想跟你告个别,我要走了。”

“走你要去哪”

李朝生一愣,宋三娘道:“去报仇。”

宋三娘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中掩饰不住的仇恨,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着宋三娘道:“报仇,找顾志柏与一只耳吗就凭你们三个人”

宋三娘闻言沉默片刻道:“对。”

李朝生听了这话道:“过了年吧,这就要快过年了,年前不想起刀兵。”

宋三娘听了这话一愣道:“你这话什么意思,你也要对他们动手”

李朝生笑了笑,宋三娘当时愣住了,好半天脸红的说道:“是为了我吗”

李朝生闻言都傻了,看着红着脸的宋三娘,心想你脸多大,为了你我找三个山寨拼命,我疯了吧,不过看着宋三娘这个样子,李朝生打着哈哈说道:“啊,壶里没水了,我去加点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12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