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二章此法名为:大锅饭

书名: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7

李朝生的官袍来了,随行的还有吏部的任命书,从现在他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正七品蓝田知县了。

明朝的县令并不一定是七品,而是需要看这个县的政治情况,经济情况,由吏部考核,然后给你找个县城分为上县,中县,还是下县。

上县县令是正六品的,中县县令是正七品,下县县令是从七品。

李朝生穿上了吏部官吏带来的七品正常的服饰,七品知县常服为青色儒袍,公服为青色,绣着一个不知道是什么鸟的服饰。

头上带着乌纱帽,这时候的官帽才叫做乌纱帽,而不像清朝,清朝的那种帽子叫做斗笠帽,脚下是一双布底棉靴。

李朝生穿上这套衣服,不觉得自己已经化为衣冠禽兽,也不明白为啥古代的人的朝服都画一些小动物。

当然这个很可能是从龙袍引申下来,毕竟皇帝是条龙,那么文武百官不就是龙手下的禽兽吗

这么想倒是没毛病。

穿上了官袍,拿上知县大印,李朝生策马赶到蓝田县衙上任知县。

白守民早就得到消息了,这时把县衙整理了一遍,静静的等在那里。

李朝生来了之后白守民连忙迎接,本来县衙里的一些老人,想要欺压一下县令,结果看到李朝生身后领着的四百个精壮且满身杀气的保安军之后,彻底老实了。

这时李朝生下马,看了眼前破破烂烂的知县衙门,一皱眉道:“这堂堂一县之衙岂能如此破烂。”

白守民这时连忙上前道:“大人,这县衙已经多年未曾修缮。”

听了这话李朝生回头对跟在身后的谷子道:“明天带工程队把这县衙给我拆了,重新给我修一个新的,对了多找一些灾民来做。”

“是。”

谷子应了一声,紧跟着李朝生看到了县衙后面的一个气派的房子道:“那就是县令的住所”

白守民道:“是的大人。”

李朝生点头道:“走,去里面说话。”

李朝生策马进了前知县张德正的家中,这时家中已经彻底被收拾干净,白守民让许多婆子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李朝生看了一圈,这个院子真的挺气派的,最起码住一百人都不显得拥挤。

李朝生点点头,紧跟着转头看着县衙里的一群老人道:“从,今个起,我就是蓝田知县。”

“见过老爷。”

所有人应了一声,这时李朝生道:“首先我宣布第一条命令,从现在开始本县所有在职官员一律免职,巡城兵丁全部罢免,由我带的人马接管。”

“啊”

听了这话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紧跟着不敢置信的看着李朝生,李朝生接着道:“第二条,宣布一下任命县丞李朝龙,县尉白守民,主簿刘德贵,典吏赵玉全”

一圈名字念下来,整个县衙大换血,从此蓝田县几乎全都是李朝生的亲信了,一上台就做的这么赤裸裸,因为以李朝生的力量完全不需要跟任何人拖拖拉拉。

这其中县丞类似于副县长,工作大部分是辅助李朝生,李朝龙为人稳重,堪当大任。

县尉类似于现在的公安局长,白守民是老衙役了,对这里的规矩门清,而且为人圆滑,处理一些矛盾不会太生硬,激化矛盾。

主簿刘德贵是原来县衙的刑名师爷,能力还是有的,为人也很刚正,白守民对其评价不错,不过张德正在位的时候,不受重用,或者牙根不用,因为张德正也不在乎是不是冤案,他升堂只要是为了挣钱。

除了他们再有就是典吏赵玉全了,典吏就是监狱长,赵玉全以前是蓝田副典吏,由于为人铁面无私,被原来典吏大人排斥,只能坐冷板凳,李朝生从白守民处得到消息之后,就提拔起来。

主要是李朝生其他人用不了,李朝虎这个张麻子现在不能露脸,其余如李朝猛之流,打仗绝对是猛将,可是你用他们审案,那不是李逵坐堂吗

李朝生宣布完名额之后,紧跟着一挥手,下一刻石小磊谷子带人就把在场以前一些身居高位的典吏,主簿什么的抓了起来。

“你,你们干什么,干什么。”

几个人这时一时没反应过来,大声的喊着,这时李朝生一伸手,白守民拿过来一个小册子,都是这些人贪赃枉法的证据,李朝生在众人面前晃了晃道:“需要我一条一条的念出来吗”

这时所有人脸色铁青,有人还不服气喊道:“李朝生,你刚上任,就清算我们,你不得人心,不得人心。”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着这些人道:“人,你们算人吗”

李朝生说着,紧跟着对石小磊道:“带人,把这些大人的家给抄了,没收所有财产,另外按照上面罪证一条条查,若是他们家人中也有助纣为虐者,全部抓起来,送到北乡水库干活去。”

“是。”

石小磊说着,押着这些人出了门,这些人这时气的叫骂不休,可是没有用,在绝对力量面前,他们翻不起风浪。

这时李朝生看了看主簿刘德贵,典吏赵玉全道:“二位在这些人中算是不错的了,不过也应当引以为戒,我这人眼里可不揉沙子。”

刘德贵与赵玉全听了这话立刻拱手道:“谨遵大人吩咐。”

二人这时也被李朝生雷霆手段吓到了,这时李朝生看着所有人道:“好了,下面我要进行最后一条命令宣布,召集蓝田个镇所有地主乡绅,县衙集合,我要开会。”

听了这话刚升任县尉的白守民皱眉道:“他们要不来怎么办”

李朝生眉头一挑,不来我们就不保证他们的安全,到时候灾民要是拥入他们家中干点什么事,咱们也管不着。

一听这话,白守民愣住了,看到李朝生穿上官服,他差点忘记了李朝生可是蓝田县的地下皇帝,现在又是明面上的一把手,那两个结合在一起,他就是蓝田的土皇帝

想到这里立刻白守民立刻拱手,然后要去通知这时,李朝生看了白守民一眼道:“你的衙役都被抓了,大堂兄,你去派些人,帮白县尉通知。”

“是。”

李朝龙立刻一拱手,紧跟着十眼道:“你别急,明天你回清峪一趟找钱进与刘艾仁,让他们从建设兵团给你选二百衙役。”

“啊,建设兵团。”

白守民还是知道建设兵团的,不就是一群种地的吗

听了这话李朝生道:“可别小瞧他们,他们可是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比普通卫所兵还能打,比你们这些原来的衙役强一万倍。”

李朝生说着,紧跟着白守民一抱拳道:“是大人。”

这时李朝生转头看向主簿刘德贵道:“刘主簿,接下来你跟赵玉全的工作就是重审大牢中有冤情的犯人,若是无罪立刻释放,并且每人可上县衙领一两银子的赔偿。”

听了这话刘主簿与赵玉全一起拱手:“大人仁义。”

李朝生这时看着刘主簿道:“平时我很少坐堂,有什么刑名之事,你来代理,记住了,要对的住自己的良心,一切都按照大明律来,不可有任何徇私舞弊之处,听明白了吗”

“是。”

刘主簿立刻拱手,李朝生又看向赵玉全道:“我听说监狱风气非常不好,经常有狱卒鞭挞犯人,不把人当人看,这可不行,还有你们爱收犯人钱的毛病,要改一改,监狱,不是发财的场所。”

“是。”

赵玉全立刻说道,这时李朝生看着赵玉全道:“明天,白守民会给你带来一百个新狱卒,你那些老狱卒,有问题的,你回去给我调查,自动认罪的从轻处罚,否则给我送北乡水库修水库去。”

“是。”

赵玉全立刻领命,李朝生的雷厉风行算是让赵玉全见识了。

李朝生让众人走了,这时一旁的石小磊道:“旅长,咱们现在是整个蓝田之主了,咱们要不要在扩军啊,把人扩大到一万人。”

李朝生摇了摇头道:“实力再大,会被朝廷忌惮的,而且一万人也不能让贼寇忌惮蓝田县,咱们要想出一个更高明的方法。”

“嗯”

石小磊看着李朝生一脸不解,这时李朝生想了想道:“咱们要把整个蓝田县二十七万人都变成能打能杀的士兵,要让贼寇只要一进蓝田还没看到正规军,先被老百姓打一顿。”

“啊,这怎么可能”

李朝生转头看了石小磊一眼道:“要善于利用人民群众。”

说完这话,李朝生道:“不过这个不能急,慢慢来,步子不能一下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李朝生说着伸了个拦腰,看了看张德正的房子;“真不错,从今以后就是咱们的了。”

下午十个屋子里,都不知道知县大人强行把自己叫来干什么。

而就在大家疑惑的时候,一身官袍的李朝龙进来了,现在李朝龙可是县丞,看的大家伙瞪大了眼睛,其中最震惊的还是王老财,咋一转眼,人家就混到官身了

李朝龙这时看着众人道:“各位父老乡亲们,认识一下,我叫李朝龙,本县县丞,县尊大人有事,今个我先给大家讲讲叫你们来的目的。”

“这次找大家来,主要是希望大家把家里的粮食都交上来,进行统一分配”

这话一说,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瞪着眼睛看着李朝龙,你想屁吃呢这年头谁会把自己粮食都交上来的啊

“我说县丞大人,粮食是我们大家幸苦种出来的饿,你们朝廷也不能强行都要走啊,都要走了,我们吃什么,会死人的。”

“就是,就是,大人,再想想,我们交不了,交不了。”

“对,交不了。”

一群人叫嚣着交不了,李朝龙这时也不慌,只是淡淡的说道:“各位财主想清楚了,现在蓝田县聚集了七万灾民,我们县衙可没有人员能够对抗七万人,这些人要是饿急眼了,知道各位家中有粮,到时候别说粮食,你们恐怕能不能活着都是问题。”

听了这话所有人瞪大了眼睛,这是个问题啊,七万灾民,那就如蝗虫过境啊,大家都是多年老财主了,当然知道丰年地主吃佃农,灾民佃农吃地主的这句话。

而这七万灾民可是比佃农可怕的多的存在啊,这,这可能怎么办啊。

所有人都愁眉不展,坐在屋子里一句话也不说,在思考得失,思考自己能不能承担灾民冲击的后果,所有人都快陷入了绝望了。

一个时辰之后,就在这压抑的不能在压抑的氛围里,有人长叹了一口气道:“罢了,既然遇到这大灾之年,就认倒霉吧,捐。”

一个人开口其他人仿佛被做了决定一般,也都决定捐,先保命再说。

不过就这样捐了,所有人心里还都是有着怨气的,就在这时李朝龙把房门推开了,紧跟着李朝生穿着知县官府走了进来,立刻拱手道:“各位士绅久等了,久等了。”

听了这话其他人一起看向李朝生道:“见过县尊。”

“别客气,坐,坐。”

李朝生示意众人坐下,紧跟着喝了口茶水道:“各位士绅,捐粮的事情,县丞大人都跟你们说了吧”

听了这话地主们全都点头:“说了,说了。”

“那诸位思考的如何了”

听了这话众人全都沉默了,李朝生没着急说话,半天有一个不死心的地主道:“大人,蓝田的情况我们都知道,我们也愿意为蓝田的父老乡亲们做点事,可是大人,家中存粮全都捐了,舍不得啊。”

听了这话李朝生抿了口茶水道:“这说的也是,大家也都知道,我今年买了你们不少的地,而且我们家今年修水渠了,粮食也丰收,要说存粮比你们多多了,这样我先给诸位打个样,今年我家一共收获粮食九千担汤沟镇一地,不包括六大峪口。我一点不留,全都捐了,明日各位可以监督,去我家中取粮”

听了这话所有地主都惊讶的看着李朝生,毕竟九千担粮食几乎是他们今年收成的十倍了,这所捐就捐了

地主老财瞪大了眼睛,李朝生这时又喝了口茶水道:“本官这次算是毁家纾难了,当然我现在是县尊,应当做到这一步,各位都是乡绅不必学本官,这样你们捐家人吃饱了,等来年风调雨顺,蓝田定可加倍回报与你们。”

听了这话所有人明显松了口气,脸上也有一丝笑模样了,个个仿佛占了便宜一般,全都点头:“谨遵大人之命。”

这就是驭人之道了,李朝生刚开始给一个非常难以达成的目标,只要稍微松口对方都会感觉的便宜了,这一招其实生活中非常实用,比如家长对儿子说,这次考双百,就给你买新款游戏机。

其实呢,家长的心理预期是考一个一百,一个九十分以上就行了,然后呢儿子考了一个一百,一个九十九,心里就感觉游戏机泡汤了,结果家长一听,心里很满意,却假装为难的说道:“嗯,这次还行吧,游戏机给你买了,下次必须考双百。”

然后小孩子就会异常欣喜。

当然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但是原理是一样的,就是先建立一个较高的心理预期,然后降低目标,就会收获喜悦。

李朝生把捐粮数量变成了八成,顿时获得了地主们的拥护,尤其是李朝生以身作则的前提下。

紧跟着李朝生就跟众人商讨,准备开一个动员大会,本次会议主要精神,动员蓝田县内富裕之家捐出多余存粮。

大会定在第二天上午十点。

大会开始之前,整个会场那是挤满了人头,大会是在城外荒地开得,搭了一个高台,欢迎全县百姓前来观礼。

大会开始,李朝生率先上台,紧跟着开始动员。

“各位父老乡亲们,我是本县县令李朝生,汤沟镇李家的人,咱们都是老乡,所以我知道大家的不容易,不过今年陕西灾荒蔓延,咱们陕南地区还有一口吃的,陕北之地已经开始易子而食了,不信你们问问逃到你们各乡的灾民。”

“值此大灾之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咱们蓝田也不能受灾严重,咱们今年也不好过,所以今年咱们要一起扛过去,粮食要统一分配,不能各家吃各家的粮食,所有农户,每家每户留下一半的口粮,其余都上交,统一分配,今年咱们蓝田县绝不能饿死人了。”

“别的我也不多说了,捐粮这件事,我这个县令带头捐,我今年一共收获粮食九千担,我一粒粮食也不留,全部运到县衙,各位可以去汤沟镇监督,看我的运粮队是不是有假,我希望大家踊跃捐献,尤其是各镇地主。”

李朝生这话一说完,就好像一个信号一样。

就听人群中一个地主大声喊道:“我蓝关镇王家今年粮食全捐了,一共一千五百担。”

“我小寨镇朱家全捐了,捐粮两千担。”

“我蓝桥镇孙家全捐了,捐粮一千二百担。”

开始老百姓还以为这时新知县盘剥的手段,可是听了这些地主的声音,所有人都愣住了,这些地主家出多少粮食,他们这些佃农,村民大约是有数的,这些粮食已经无限接近于全部了,这些地主疯了把粮食全都捐了

百姓们很震惊,不过人群里也有人间清醒的。

“呵呵又是官府玩的糊弄人的把戏,还真把咱们当傻子耍了”

听了这话,周围人道:“啥意思”

那人道:“这都是老把戏了,大户就是帮着喊个数,到时候官府一粒粮食也不会收他们的,就瓜分咱们那点粮食,耍人呢。”

听了这话百姓们瞪着眼睛道:“不能吧”

那位人间清醒道:“不信,走着瞧吧。”

“真要这么干,老子就不交粮食,大不了一死”

“对对,就不交粮食。”

一群人议论纷纷,大家都不是傻子,骗人是肯定不行的。

一场动员会,百姓们一个个冷漠的看着一切,李朝生本以为会群情响应,不过看来自己不动真格的,百姓们对自己是一点信任也没有,别说自己恐怕现在陕西百姓对官都没有信任。

这些官啊,一个个拉出去枪毙都不冤枉。

看来这信任还要自己一点点来组建啊,而组建的方法就是动真格。

第二天,几十辆大车从汤沟镇把粮食一车车拉向了蓝田县的粮仓,看着一车车货真价实的粮食,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大了,玩真的。

可不玩真的吗,因为同一天,其他地主家的粮食也都装车运往蓝田的大粮仓之中。

一车车粮食运到了蓝田大仓库,李朝生吩咐锁匠打了一把巨大的锁头,想要打开这把锁头需要三把钥匙才能打开,一把钥匙李朝生给了县里的管粮官,石小磊,另外两把钥匙,李朝生让全县推举两名最值得百姓信赖的长者。

最后一番推选,选出了两个长者,本来是三位,以为是汤沟镇的李进理,不过老爷子为了避嫌,自动退出竞争。

于是乎这管钥匙的长者就选出来了,李朝生规定粮食入库这天起,每天有二百人的保安军外面守着,五十米之内,任何人不允许玩火。

然后粮仓每天凌晨五点与下午三点开两次仓门,运送粮食到各地给干活的人吃,而且每次开粮仓后,百姓们可以前来参观,看一看粮食有没有少。

欢迎百姓们的监督。

李朝生这一点做到之后,在派人下乡收粮,而且态度也不是很强烈,李朝生做出了规定,给每家每户存粮能熬过今年冬天,多余的收上来统一分配。

这个工作很顺利,得力于李朝生的以身作则,以及全县地主们做出来的表率作用。

“旅长。”

县令家中,李朝生正在啃地瓜,一个非常小的地瓜,这是李朝生今天的一顿饭,当然这就是这么一说,做给下人们看的。

留着给大家往外传的,其实每天饭点,李朝生都会偷摸的利用时空门回去一趟,然后什么火锅米饭大盘鸡,干掉干掉不客气。

反正李朝生不会真的亏了自己的肚子,那地瓜真的就是作秀的,那一根两个拇指粗细的小地瓜,那是给李朝生溜溜缝的。

不过就算如此,李朝生节衣缩食的美名也传出去了,大家伙都知道李朝生每顿饭就吃一根小地瓜,绝对没有多余的。

知县家里有帮着洗衣服的婆子,也有帮着干活的奴仆,这些人李朝生本来不想用,不过后来看这些人不用就没饭吃了,于是就把一些洗衣服做饭的活分给他们。

而这些人都是本地人,做完了工就可以回家了,所以他们能看到县令每天吃饭,也能知道伙房今天就做了这些地瓜。

这些人说话还是有说服力的饿,很快人们都知道这件事,也信了,当然也有人间清醒的说:“哎,给咱们装呢,看他能挺几天。”

结果打脸就是这么猝不及防,李朝生坚持就是一个月,这一下所有人都傻了,有人就嘲笑人间清醒;“你装能装一个月啊,你一天天就知道胡乱猜,脸臊不”

人间清醒:“哎,不应该啊这么能装是个狠人啊。”

两个月,人间清醒崩溃了,三个月人间清醒彻底闭嘴了,就算是装的,能一下装三个月,那就是真的,这回大家伙相信知县是个好知县了,甚至有些人偷偷往知县府衙送鸡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这些民间的事情李朝生也不知道。

李朝生现在正在关心大事。

汤沟镇的粮食,各大地主的粮食,老百姓手里收来的多余粮食,全部装进了仓库,这一下蓝田县的仓库比丰收之年的粮食还多得多。

一共装了将近五万担粮食,这么多粮食,整个蓝田,不整个陕西估计也没有谁家有这么多粮食了。

看着这些粮食,整个蓝田百姓心中就有底了,有这些粮食打底,最起码饿不死了。

于是整个蓝田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大建设,首先蓝田县衙拆了,重建,紧跟着所有灾民全都发到工地,去修水库,去修水渠。

李朝生要让所有人都都起来,光吃饭不干活可不行,现在粮食都在李朝生的手里,李朝生用粮食开催动百姓,开始在蓝田修建水利工程。

北乡水库现在聚集了两万人在那里修建,清风亲自坐镇,他跟李朝生保证,来年开春,水库就能投入使用,要是不能他提头来见。

不过却被李朝生一脚踢飞,你小子少来,你现在可是蓝田水利总指挥,比老子都重要,老子能杀你。

至于其他灾民,分散在各个乡镇,给老子修水渠,修水库,多修一些,没坏处。

当然这些都是男人的活,至于女人,帮着做饭,每天粮食都会按照村为单位发放,发下去,村里女人就集中在一起把饭做熟,大家一起吃。

现在的政策就是,干活有饭吃,不干活没有饭吃。

而这样做绝对是省粮食的,而且效率也特别高,当然这个政策不能长久实施,可是灾年这绝对是个绝好的救援方法,对了这个方法有个好记的名字,叫做大锅饭

所有人都在干活,灾民们比本地百姓更加卖力,他们难得参加修建水利工程,女的就被安排道河上,切开冰层把冰块扔到地里。

这样来年只要冰化了,这边土地就能得到滋润,就算不下雨,也能顺利的完成播种。

播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整个蓝田县所有人都被李朝生调动起来,所有人都铆着一股劲,玩命的干,因为这个时代只有玩命了才有资格活下去。

李朝生带着县里的主簿,县尉,一行人走在乡间的路上,看着干的热火朝天的县民们。

刘主簿不由感叹一声:“大人啊,这等盛况,老夫平生仅见,别的地方官遇到这样的天灾,不是向朝廷求粮,就是信了那神鬼之术,找神婆求雨,期待上苍垂怜,给他们一条活路,可是往往两样都不得活。”

“朝廷无力救灾,老天爷也无心救灾,最后只能闹得百姓死伤无数,尸横遍野,人相食的地步。”

“而大人你竟然能做到如此地步,与天抗争,大人真乃古今第一人也。”

老主簿是真的被震撼了,当然他说的古今第一人肯定是拍马屁了,不过这种无双大雅的马屁,李朝生听着蛮舒服的。

李朝生这时看着干活的百姓道:“其实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在灾荒面前低头,而且陕西这场大灾难明显是可以避免的,而且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县官在灾难之前多修水渠,完全可以把灾祸消灭于无,可是为何没有一个官愿意这么做呢”

听了这话老主簿沉默片刻道:“无利可图,无能为力。”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向老主簿道:“何解”

老主簿叹了口气道;“县尊大人,这蓝田之事,也就遇到大人可以推行下去,到了他县,根本不可能,第一无利可图,当官是为了发财,修水渠是要花钱的,那个官会为了百姓花钱,而且现在大明官场,政党林立,当官的首先想着自保。”

“这平时加点税,搜刮点民脂民膏在官场上不叫事,因为都在这么干,可是你修水渠,修好了惹人妒忌,修不好那就是无能,正好给了他人口舌,何苦啊此为无利可图。”

“至于无能为力,你以为县令就能为所欲为吗平时县令搜刮点小钱可以,可是要是真的像大人这般把所有富户地主家的粮食收上来,地主们可就不干了,这些人谁还没点关系啊,到时候你这个县令都不知道被谁弹劾罢官。”

“所以县令都知道,百姓可欺,士绅不可欺,而大人您率领精兵几百,武力强横,又是蓝田第一豪绅,所以办到这其他人办不到之事,所以老朽才说大人是千古第一人。”

“老朽只希望大人可以永远做这蓝田知县,如此蓝田才能一步步走出泥潭,过上好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08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