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一章月饼

书名: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7

中秋节前,李朝生看着城内供销社给李朝生送来了的月饼样子,很满意。

供销社,是李朝生设立的一个特殊部门,作用很简单,就是管控蓝田县内紧俏物资的销售,这紧俏物品包括白糖,精盐,酱油这些调味品,也包括布匹,肉类,蛋奶等。

由于蓝田县内经济状况还属于计划经济,所以上述这些东西并不丰富,因此需要进行管控,如果谁馋了,可以利用本地下发的各种票据,外加金银购买,价格比县城外便宜的多。

比如你想吃肉,有肉票,而肉票就需要你去在县里安排的岗位工作,才会定额配发,再比如你想要做一件新衣服,你也需要去县里的水库,或者其他部门做工,这样才能配发布票,有了布票,你去供销社买东西就会非常的便宜。

最起码比蓝田的自由市场便宜的多,就比如渔业养殖部们提供的蓝田大鲤鱼,如果拿上供销社的鱼票去买,就比直接去市场购买便宜很多,而直接去市场购买的,都是有钱人家。

只有富户才会去市场买全价的蓝田大鲤鱼。

而快到中秋节了,中国古代只有三大节日,分别是,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节。

现代由于社会发展过于迅速,很多节日都失去了自己的魅力,比如端午节很少人吃粽子了,而中秋节的月饼更是很少人吃了。

可是在这个时代中秋节能吃上月饼,这就是一种很奢侈的事情。

对此李朝生还是很重视的,中秋吃月饼这一习俗有人说是传自朱元璋时期,说是朱元璋在中秋节那一天在烧饼里夹了重要军情的纸条,后来演化的吃月饼,为此刘伯温还作诗一首: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不过要是认真追溯,中秋节吃月饼可以追溯到周代,而吃月饼在唐朝就有了,不过那时候不叫月饼,而是叫做胡饼,史料上记载,那时候的人吃胡饼,而胡饼里有馅,分别是核桃与芝麻。

你瞅瞅,这不就是月饼吗

而月饼这个名字真正的由来,很可能是来自苏东坡的一句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反正中华民族,中秋节吃月饼这个由来,可以追溯道很久,记得说相声里面有一段就是说月饼由来的,那里面更是追溯到了商汤。

供销社把月饼的样式做好了给李朝生看,今年供销社只有两种月饼,一种是豆沙馅的,一种是五仁馅的。

而其中五仁馅的价格远高于豆沙馅的,因为五仁馅里面有花生,核桃,芝麻,杏仁以及瓜子仁。

另外里面不知道是谁感觉颜色单一,竟然往里面还夹杂了两根红绿色,用萝卜丝做的彩条,这不由让李朝生想起了童年回忆。

两个月饼馅料确定好了,然后就是刻磨具,磨具上刻有字迹,分别是阖家团圆,万事如意,下面有一行小字蓝田供销社五仁豆沙。

李朝生对此表示认可,并且在供销社的邀请下,包下了蓝田县第一枚月饼,过程很简单,首先把一团面赶成饺子皮,然后把提前准备好的五仁馅包进去,然后团成面团,这时有一个竹制作的磨具,把面团丢进去,压平了就可以了。

中秋节的前一天,大批月饼就做好了,除了一大部分放在供销社售卖之外,李朝生还给所有军队成员发了月饼,每人一斤半的月饼,一斤白糖,这就算是过中秋了。

白糖是蓝田制糖厂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甜菜,今年蓝田县种了两千亩的甜菜,可以基本满足蓝田人的白糖需求,当然是最低需求。

不过李朝生没敢扩大甜菜的种植规模,蓝田县发展蓝皮书上,李朝生三令五申,一定首先保证主粮的安全,至于其余经济作物,绝对不能与主粮争。

玉米地瓜才是蓝田县的亲儿子,小麦,高粱那是干儿子,至于甜菜,那就是后娘养的,在蓝田的土地上只能委屈巴巴的站点边角料。

中秋佳节月正浓,路上行人笑满容。

可叹蓝田关外人,卖儿卖女换米粥。

这就是蓝田人的心理,人的幸福感都是对比出来的,你吃上龙虾了,别人没吃上你就是幸福的,你能吃饱饭,别人吃不饱饭就是幸福,反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就是幸福。

不要说为什么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不幸之上,因为人都是在比的,不论什么阶级,什么政策,人的本性就是在攀比,没有人能例外。

蓝田人现在的幸福度爆棚,搬个小板凳,来到大树根地下,手里拿一块又甜又香的月饼,咬上一口,看看天上的月亮,跟周围的人聊聊天,聊聊今年的收成,展望一下未来的美好生活,当然了永远避不开的还有聊一聊外面人的情况。

这就跟现在人没事聊一聊老美,聊一聊乌克兰一样,这也不能不算是一种民族荣誉感的培养,反正现在的蓝田人对外面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荣誉感。

而且他们对蓝田县的认可程度已经都达到了最高,现在要是有人说想要剥夺他们现在的日子,给他们换一个县尊,继续过大明的日子,他们绝对会拿着锄头跟对方拼命,县尊说得好,自己的幸福日子要自己守护。

蓝田县的兵很少,正规军只有区区一万五千人,民兵也不过八万人,可是如果真的大军要践踏蓝田县的时候,蓝田县的农夫就是士兵,他们可以自发的从农田里冲出来,拿着锄头跟敌人拼命,捍卫自己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

李朝生一直在强调一句话,这句话叫做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那这两样都不依靠,咱们依靠什么,依靠的就是百姓,就是农民。

什么叫全民皆兵,蓝田县这就是全民皆兵。

中秋节过完了,大家伙就等着地里庄稼成熟了,看着那玉米棒子,老农们的脸上浮现出了难以掩盖的笑容。

这小日子越过也有盼头了。

中秋节过后,白守民找到了李朝生,把最新从bj城传来的情报交给李朝生,情报中只有一件事,袁崇焕死了,而且是千刀万剐。

死亡的时间是崇祯三年八月十六。

秋后问斩,这是大明,不,是整个封建王朝都喜欢做的一件事,他们很少有斩立决,大部分都是等到秋天一并宰杀,而且非要等到午时三刻,阳光最烈的时候,据说这样可以让亡魂,不得安生,也不能来人间霍乱,算是最残酷的一种惩罚。

是一种想让你在阳间与阴间都不得安生的惩罚,对此,李朝生嗤之以鼻,封建迷信。

“八月十六日早十点钟袁崇焕由六名锦衣卫于北镇抚司白虎门出发,十点一刻到达西市口,百姓已经全部到场,现场人山人海,百姓口中辱骂之言不绝于耳,都骂其卖国奸贼,不得好死。”

白守民拿着情报给李朝生念诵,李朝生沉默的听着。

“午时三刻,刑场外已经水泄不通,监斩官宣布开刀,刽子手以渔网罩其全身,以小刀寸割其肉,每割下一片,台下百姓就往台上扔银块一钱,刽子手把肉送给台下百姓,百姓生食之,口中叫骂不觉,更有甚至,佐黄酒食之,口齿之间皆有血液流出,好似人间炼狱。”

“半晌,袁崇焕肉尽了,人头悬于旗杆之上,不日就要传首九边,以警众人,然当天夜里,其头不翼而飞,目前正在调查。”

白守民把情报读了一遍,脸上有些许感叹,而李朝生也叹息一声,一代名将就此陨落,虽然袁崇焕身上有很多争议,不过其功劳也是不容磨灭的,虽然喜欢吹牛,不过吹牛把命丢了,冤枉还是冤枉一些的。

白守民这时看着李朝生道:“师长,袁崇焕此人,我虽然没见过,可是应该从以往的情报看,他应该不是通敌卖国之人,否则也不会星夜救援bj城,这一点百姓看不出来吗杀便杀了,为何还要食其肉呢”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了看白守民笑道:“百姓愚昧,可以愚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要稍微引导,自然会群情激奋。”

不要说袁崇焕,就是那一天皇帝看我不顺眼,编排我一顿,把我杀了,百姓也会抢我肉吃的。

“啊这”

白守民脸上浮现出一丝难看,李朝生却笑道:“不过蓝田人不会吃的,因为他们见过我,知道我到底是个什么人。”

“袁崇焕不聪明的地方是,太久没有入民间了,百姓不知其到底为何人,自然任人摆布,被人说啥,就是啥。”

“而我经常视察民间,百姓见过我,知道我,现在说我通敌卖国,他们肯定是不信的,还会把说话的人嘴巴撕烂,这就是我一直强调你们要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的原因,人就不能与百姓脱节,不然就会出事的。”

李朝生说着,紧跟着叹了口气道:“其实老百姓很聪明的,他们中间也有人知道袁崇焕是被冤枉的,可是他们依然会骂袁崇焕,没办法,总要有地方发泄吧,老百姓在家没招谁没惹事,突然鞑子就杀进来了。”

“然后冲进你家,杀了你年迈的父母,当着你的面奸淫你的妻女,把你的尚未成年的孩子脑袋砍下来,当球踢,然后看着你痛苦,嘶嚎,毫无人性的嘲笑,你能不恨鞑子吗”

“鞑子跑了,留给你一个残破的家,你一腔怒火无处发泄,这时候听说袁崇焕通敌,你可能不信,可是他袁崇焕没挡住鞑子,这笔账他就要算在袁崇焕的身上,不然他们会发疯的,这个口气总要撒出去啊”

“其实老百姓恨得不是袁崇焕,他们恨的是无能的大明,是朝廷上尸位素餐的衮衮诸公,可是他们不敢找他们发泄,他们只能在心里恨着,所以大明不论是清官,还是贪官,是能臣还是庸碌之辈,只要被杀,他们都来叫好,他们恨透了这个保护不了他们的大明,他们恨透了只知道吸他们血的大明”

李朝生说到这里格外的激动,他也痛恨大明那些混蛋,为官者不能守护治下之民,当什么官,既然当官了就要有作为,自己分内的事情都做不好,还指望百姓念他们的好,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李朝生这时看着白守民道:“守民,若是有一天我守护不了治下之民,蓝田的百姓要杀我,我就张开双手让他们杀,这是我活该,他袁崇焕叫屈,那些枉死的百姓就不叫屈了吗”

“他袁崇焕既然承诺五年平辽,他哪怕做不到,他把鞑子死死钉在辽东我也服气,可是他不该排除异己,毛文龙死的就不冤屈吗”

李朝生恨恨的说道:“毛文龙要是不死,鞑子这次入关就不敢如此肆无忌惮,因为皇太极把人都带走了,毛文龙就带着他的部下从皮岛入侵偷家了,那时候皇太极首鼠两端,顾此失彼,能不能打到bj城都是个问题,何至于像如今这样长驱直入,死伤无数。”

“他袁崇焕冤枉吗”

李朝生这时瞪着眼睛看着白守民,白守民这时被李朝生的气势所震慑,愣了半天道:“好像不冤。”

李朝生叹息一声道:“说他冤枉他冤枉,他没有通敌,说他不冤枉,他不冤枉,他没做好他应该做的事情,其实袁崇焕不以通敌卖国的罪名杀掉,而是以擅杀封疆大吏,导致鞑子入侵这一条斩杀,就不冤枉了,至于凌迟处死,过了。”

李朝生对袁崇焕的死是这样评价的,而袁崇焕一死,大明的官场震动,尤其是各位封疆大吏们,颇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据说洪承畴在得到消息之后,一天一夜没吃饭,而是关在房中,等他出来的时候,鬓角竟然出现了一缕白发。

而辽东失去了袁崇焕,祖大寿等人全都悲伤不止,军心涣散,众将聚在一起商议,会议之上,大家皆言:以督师之忠,尚且如此下场,我辈该如何自处,当三思而后行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95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