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章为工业革命打下基础

书名: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7

崇祯三年,1630年,春天,满清鞑子在劫掠了一场之后,发现已经没有什么油水了,于是就撤了,留下满地疮痍。

而大明百姓只能默默的忍受这痛苦,舔舐着伤口,痛苦,悲伤全部变成泪水,强行咽了下去。

北方一地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

而南方却依旧歌舞升平,莺莺燕燕,说不出的春色盎然,这时一只商队顺江而下,来到了这片富庶之地,商队的名字叫做蓝田商队,据说关中蓝田县来的。

南方的公子哥,小姐们一听是北方来的,顿时嘴角撇的跟二五种富庶之地瞧不起贫困地方的惯有态度。

就像是上海,标准的老上海人认为,除了上海都是农村,那种高傲是骨子里带出来的,没办法更改。

不过这蓝田商队却给南方的小姐公子们带来了惊喜,那就是漂亮的手工艺品,以及晶莹剔透的琉璃。

那些琉璃制品真的太漂亮了,虽然价格昂贵,可是对江南的富人们有着难以诉说的魅力。

江南人不缺吃喝,而且有钱人聚堆,有钱人多了,就总会攀比,也总会出现高级的消费品,毕竟人家赚钱,你要想办法帮人家把钱花出去啊。

这就是奢侈品的意义,就像现在,为什么奢侈品那么吃香,是它们真的值这个价格吗

不是,同样是人造革的包包,人家v能卖上万,甚至十几万的价格,而正常类似的包包只能卖一二百块钱。

溢价上百倍,为何,无外乎是有钱人想要显示他们的与众不同,想要跟没钱的人拉开阶级层次,不然谁买啊

同样大明的江南就是如此,这里富庶,安逸,商业发达却不缴税,更有朝中大员的维护,另外远离北方鞑子,可谓是人间天堂。

看看江山那些画舫,那上面每夜传出来的歌舞升平,不由让人想到一句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蓝田商队来到了江南,在江南开了一家商铺,名为琉璃轩,专门卖一些漂亮的远超这个时代的玻璃饰品。

那亮晶晶的饰品让所有江南的小姐们痴迷,疯狂。

开始公子哥们还不在意,可是直到有一天公子哥们发现,自己经常去的画舫中的美人都开始讨论琉璃轩的饰品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小东西如此耀眼。

而更加令这些公子哥疯狂是,琉璃轩竟然花重金,把秦淮河上最有名的八家画舫的当家花魁请过来佩戴琉璃轩的饰品的时候,所有人都疯狂了。

好色之徒们奔走相告,而爱嫉妒的妓女们当知道琉璃轩的饰品超级贵,带上一个就是所谓的上流社会人的时候,就开始争相让自己的恩客们,购买琉璃轩的饰品。

这样琉璃轩的饰品直接上了一个台阶,与此同时秦淮河上的妖艳贱货们的行为惊动了这附近的官员家属,这些官太太们开始只是想盯着自家老爷,想让老爷少去几趟秦淮河。

可是有一天他们猛然发现老爷去的越来越多时,官太太们顿时惊慌了,她们开始关注竞争对手,发现竞争对手竟然都带着一个名为琉璃轩商铺的产品。

于是乎,他们也开始购买,官太太的购买,直接把琉璃轩的品牌效应带的更加大了,一下子琉璃轩在江南打响名声,同时开始疯狂的敛财。

琉璃轩出售各种美丽的玻璃饰品,当然也有塑料的,不过这个年代的人认不出来,这些商品都是李朝生从义务找商家定做的。

而之所以定做,是因为李朝生需要他们在饰品上留下琉璃轩三个字样的标记,只有如此才能把这个品牌作响。

而这个技术对义务的厂家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这东西做的无比精致,而一个小饰品的成本价不超过两块钱。

而之所以达到两块钱,主要是刻字打商标麻烦,如果不需要成本甚至能控制在一块五。

两块钱一个玻璃饰品,拿到明末,身价倍增,据说琉璃轩出来的饰品,最便宜的五十两,稍微高档一点的,都是上百两。

贵不贵,你还别嫌贵,就这价,不打折,而且琉璃轩的门口一直站着四个国色天香,在画舫最起码也能算是高档货色的美女作为迎宾小姐。

只要见到人来了,直接来一个甜甜的微笑,保证迷得男人神魂颠倒,几句话下去就会让大男子主义爆棚的公子哥掏钱。

于是海量的金钱开始往琉璃轩拥入,而这些金钱也在江南被换成了粮食,钢铁,铜块,布匹各种资源开始往蓝田县运输。

李朝生看着源源不断运送而来的物资,决定继续加大对江南的投入,于是江南又多了一个女性内衣专卖店。

这女性内衣没什么技术含量,找一批裁缝就可以制作,而李朝生则在蓝田建立了内衣工厂,招收心灵手巧的蓝田女人学习缝制内衣。

于是各式的女性内衣被李朝生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而李朝生也不懂设计,反正买了几个内衣给老裁缝跟着学就是了。

很快各式大明妇女们根本没见过的内衣出现了,这种东西李朝生依旧往江南运送,因为这内衣也就江南人买得起,因为这一件成本不过百文的内衣,到了江南就能卖出一两银子,为此李朝生成立了江南佳丽品牌。

这些内衣到了江南,就算是江南风气开放,开始也是不被接受的,没办法,只能使用老手段,直接到秦淮河的画舫推荐,不过这次找花魁公开展览不行了,人家花魁,不是普通的姑娘,人家是有牌面的,怎么能穿成这样给人看呢。

因此开始内衣的推广受到了一点点的阻力,不过很快就打开了局面,江南方面的负责人,向李朝生做出请示,可否拿出一些,先让画舫姑娘试穿呢

李朝生一听就明白了,不就是样品吗,于是乎李朝生批准江南画舫姑娘试穿,这不试穿还好,一试穿,效果惊人啊。

这些穿了这样内衣的姑娘,恩客回头率直线升高,大明的公子哥那曾见过这种东西啊,这玩意儿往本来姿色一般的女人身上一套,这些本来姿色一般的女人瞬间就变的风情万种起来,本来一般的姑娘这时焕发出她们职业的第二春。

于是乎这些姑娘开始回购,而没穿的姑娘生意明显不如人家,于是乎也开始购买,结果就是男人们疯了格外的喜欢去画舫。

以前可能一个星期去一次,现在一天不去就浑身难受,官太太们一看,不好,这群小贱人又用阴招,不行为了男人自己也要去牺牲,去穿。

于是乎官太太们也开始购买内衣,而且这内衣谁穿谁知道啊,以前那东西是来回晃动的,很不舒服,用抹胸勒紧也不舒服,结果穿上内衣之后,就仿佛有一双大手给自己捧着。

舒服啊。

而且自从自己穿了内衣之后,自家的官人是越来越粘人了,一有功夫就把自己拉入房中,研究个不停,去画舫的时间明显就少了。

而画舫的姑娘一看恩客不来了,顿时就急了,于是就去购买最新的内衣,如此往复,官太太跟画舫的姑娘们形成了竞争关系,他们竞争,可就富了内衣店了,于是乎内衣卖疯了。

而画舫姑娘与官太太都买,对小门小户的女娃子也是一种吸引,毕竟这个时代,官太太代表着权威,女强人,画舫姑娘代表着流行,类似以现在的明星。

她们的带动力是恐怖的,于是乎小门小户能挤出银子的也都来买一个,于是这些人就养活了李朝生蓝田县一大半女人。

而银子也开始疯狂的往李朝生的蓝田县拥入,同时李朝生还盯上了纺织业,李朝生搞来了对这个时代仿造并不困难的珍妮纺织机图,直接开起了纺织厂。

开始进军纺织业,珍妮纺织机在现在看来很落后,可是在大明这个时候,这就是跨时代的产物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代表着李朝生正在一步步推进工业革命的开始,开始为这个时代打下牢固的工业基础。

江南是块宝地啊,李朝生爱上了这里,这里人都好有钱,说话又好听,还贼虚荣,喜欢攀比,简直是赚钱最好的地方,而且最最开心的是,这群傻子不收商业税,你不知道不用交税是多么爽啊,赚了钱都是自己的,只要拿出一部分打点当官的就行。

而且这钱绝对不是打水漂了,打点当官的,其实是有回报的,比如现在南京官场,李朝生用金钱开路,已经跟很多人搭上了关系,这些关系伴随着利益输出,随着利益绑定的越来越深,李朝生甚至可以遥控南京官场的人帮自己在朝堂上说话。

这个就非常奇妙了,颇有一种财阀控制执政者的感觉,不过明朝到底还是个官本位的国家,商人是能从背后干政,而本身是没有地位的。

不过李朝生不同,李朝生的蓝田县是不同的,这就是李朝生立身的根基,这时李朝生的蓝田就像是一颗快要枯死大树上新抽出来的嫩枝条,在不停的吸取大树流逝的养分壮大自己,总有一天,李朝生这根树枝会替代大明成为那颗参天大树。

这就是李朝生的希望,也是他肩负的历史使命。

没错,开始李朝生只是顾着自己,可是现在蓝田县有四十多万人指着自己生活,李朝生不敢大意,当自己一个人无忧无虑的时候,就不会有责任感,可是无数人对你有期望的时候,个人的责任感就会被竖立,人其实很难改变环境,但是环境绝对能改变人。

崇祯三年秋,中秋刚过,蓝田县又忙碌了起来,今年蓝田县又是一个大丰收,风调雨顺,蓝田县百姓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了,现在吃不饱饭的很少,而饿死人的情况在蓝田县根本不存在。

蓝田县地盘也扩大了,现在长安县已经改名叫做蓝田县了,当然李朝生不是反贼,所以长安县的县衙门李朝生还保留着,长安县的县尊现在只要在衙门里,他就是县太爷,出了衙门的门,外面他一根草都管不了,因为那是蓝田县了。

气愤了的长安县令,现在每天就一个工作,那就是吃饱了坐在县衙门骂李朝生,怎么难听怎么骂。

他骂李朝生乱臣贼子,他骂李朝生畜生不如,李朝生很大方,任凭他骂,可是李朝生的手下不愿意,有道是君辱臣死,气愤的长安县大里长,李德文,与当地民兵冲进长安县揍了长安知县一顿,在场的五个长安县衙役不敢上前。

李朝生的得到消息之后非常生气,狠狠的批评了自己的大侄子李德文,并且把李德文的大里长贬为再次官复原职,担任长安县大里长。

而原来的长安县知县很知趣的不再骂了,甚至居家搬进了西安府,知县都跑了,李朝生就把县衙门改成了大里长办公室,专门处理相关事宜。

长安县,商洛县,柞水县,现在三个县都并入了李朝生的蓝田县,而且还在对外扩张,当然这根本不用李朝生操心,李朝生现在已经是四个县的主人了。

有了四个县的基础,李朝生准备加大对难民的招收,同时修水渠,清吏治,都在同步进行,同时李朝生再次扩军了,这次扩编了五千人,李朝生正规军队已经达到了一万五千人,其中还有两千人的燧发枪部队。

另外还有民兵八万人,治下的百姓也达到了七十万人,李朝生感觉自己扩张的速度加快了,同样快速的还有李自成的部队。

李朝生得到白守民的情报,李自成今年很忙,在去年他们造反第一时间投靠的是王佐挂的农民起义军,不过今年春天王佐挂归降了明朝,李自成很不开心,于是他转投大贼寇不沾泥,目前正作为不沾泥的先锋大将,攻城拔寨呢,而李朝生的高级间谍李石朝也混上了不小的职位,目前手下有两千多农民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50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