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六章夫子们的惊叹

书名: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7

李朝生做了个请的手势,带着人进入了院子,院子内有松树三棵,竹子若干,梅兰竹菊,皆有盆栽。

在后面就是学校的主教室,这是一个很大的屋子,能坐六七十人的大教室,教室门口挂着一副对联,也是用启功体写得。

上联:胆性卓然骨硬志坚不留乌江之撼。

下联:风华正茂豪气冲天应建定鼎之功。

横批:前程似锦

看了这幅对联,夫子们都驻足不前,一夫子道:“这幅对联大气磅礴,似出自军武之人之手。”

有一夫子道:“此对联有王霸之气。”

另外一夫子道:“这读书人的学府,出现这种军武对联,是否有些不合时宜”

听了这话几个夫子互相对视一眼,李朝生听了这话却呵呵一笑道:“大丈夫生于世,岂能只读圣贤书,我们李家小学堂要培育的是懂得兵法战阵,能杀鞑子报效国家的英豪。”

听了这话几个夫子摇头道:“读书人岂能做那丘八之事,有伤大雅。”

李朝生是真懒的反驳几个腐儒了,鞑子来了,你们是准备靠把人赶走,还是准备凭借四书五经的魅力,感化他们

都不能,能打走敌人的只有枪炮,伟人说得好,枪杆子底下出政权,至于腐儒,往后稍一稍,这一刻李朝生觉得没有请这些老学究上课是好的,最起码不会被他们同化。

李朝生想着这时老族长道:“来,咱们进屋里聊。”

老族长带着夫子们进了屋子,这一进屋子,几个夫子就是一愣,只见屋里布置了一排排课桌,课桌前面有一个高大的台子,台子上放着一些奇怪的工具,有成盒的白色柱状物体,还有一根长鞭子,以及一把他们认识的戒尺。

不过这戒尺很漂亮,竹子做的,上面还雕刻着一排排文字,细细一看竟然是一篇弟子规。

戒尺背面也没浪费,是一把直尺,上面标着刻度。

老夫子们看了这个戒尺,想想自己家里那把,不由有些汗颜,看看人家的戒尺,不说别的就这上面雕刻的这些字,这要花多少功夫,费多少钱啊,不愧是财主,有钱,任性啊。

紧跟着就是前面这大黑板了,几个夫子看着黑板,不解的问道:“此为何物啊”

李朝生说道:“此乃老师,教学之物,用来教授学生书写文字的。”

李朝生说着,几个夫子看着黑板道:“此物竖在此处,手持毛笔书写,多有不便,不如一人一人教啊。”

李朝生听了这话,明白几个夫子的意思,夫子们是说这黑板竖着,拿着毛笔,撅着屁股趴在上面写很不雅,也很不舒服。

想着李朝生笑道:“朝文老师,给几位夫子演示一下吧。”

李朝文听了这话点点头,紧跟着伸手从盒子里拿出一截白色柱状物品。

“几位夫子请看,此物乃粉笔,是用来在黑板上书写之物。”

说完,李朝文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李朝文这两天学了一点板书的技巧在,这时候用粉笔写的字,虽然跟毛笔字差点,可是李朝文的书法天赋还是不错的,因此板书写的也很工整。

几位夫子见状道:“如此倒是方便,老师只要在上面讲解,下面的学生都能看见,这比教每个人一笔一划方便多了。”

夫子们说着,心想回去自己也可以试试,找一面墙,找一块画石就能解决。

几个夫子点点头,紧跟着看着桌子上的三角板,量角器问道:“此又为何物”

这时李朝生道:“这是用来教数术的工具。”

听了这话几个夫子都不感兴趣了,数术,小道也,科举也不考,不值一提啊。

李朝生见他们不感兴趣,也不管他们,这时几位夫子却被教室里的标语吸引了,只见左面墙上挂着:书山有路勤为径,苦海无涯苦做舟。

“好,此句点出了学习当勤奋,此乃治学名言,出自唐宋,挂在这里当真有劝学的妙用啊。”

这时又一夫子看向了右面墙壁,只见右面墙壁悬挂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看到这话,又一夫子道:“此句甚妙,出自诗圣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文是: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听了这话几个夫子一起点头,紧跟着又一夫子看向了后面墙上挂着的牌子,上面写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嗯,此句挂在这里也很应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此诗出自唐朝颜真卿的劝学诗原文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时夫子点评道,这时三个夫子站在这里互相比拼起学问起来,就看谁出丑,不知道出处,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已经是常态,大家都会不自觉的互相对比,较劲起来。

李朝生看着一切,不发一言,不出一语,就这样默默的看着。

这时轮到李朝文的老师,张老夫子了,老夫子这时四处看看,这左右后三方诗文都已经完全被解读了,老夫子这时一转头看到了挂在黑板上这一句,轻轻呢喃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个”

几位夫子都是一愣,这句话出处何处啊

几个夫子皱起眉头,互相对视,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知识盲区。

“这句话看起来,简单无比,可是却有着莫名的力量,仿佛更加有力量。”

这时一个夫子说道,另一个夫子补充道:“这莫非就是大道至简,越是浅显易懂的文字,越有着最深刻的道理”

“好一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

文化人掩盖尴尬的方法很多,其中最简单,最方便的就是捧高,我搞不懂,我把它捧高了,我在看不懂,那就只能说这东西,高深莫测,你不能说我水平低下了。

几个夫子一阵夸,李朝生耸了耸肩,心想,这可是咱们伟大领袖曾经说过的话,当然有大智慧了。

几个夫子说着,这时李朝生看了看时间,快中午十一点了,李朝生对一旁的老族长道:“大伯,可以开席了。”

听了这话老族长道:“好了,好了各位,今个参观就到这里了,感谢各位夫子前来观礼,我给各位夫子准备了午宴,各位夫子请了。”

几个夫子听了这话看了老族长一眼道:“族长,吃饭着什么急,我们几个正在论道,研究先贤之文章,岂能打扰。”

老族长听了这话看了一眼李朝生,李朝生笑了笑对老族长点点头。

老族长这时看着几个老夫子,再次吐出两个字:“有肉”

“嗯”

老夫子们眼神一亮,一人道:“诸位年兄年弟,这先贤文章深奥莫名,咱们吃完再聊。”

“吃完再聊,老族长头前带路,话说老族长,今个这肉肥吗太瘦我们可吃不了,塞牙”

几个夫子说着跟老族长走了,李朝生在后面摇了摇头,一顿肉就把先贤抛之脑后,这些人也就一群装装样子的腐儒,百无一用的书生。

“校长,咱们也去吧。”

李朝文对李朝生说道,李朝生听了这话,看着李朝文道:“你可别变成他们这个样子。”

李朝文听了这话道:“人家都是读圣贤书的,而我只是一个读百家书,不上台面的人,容不了他们的圈子,他们看不起我。”

李朝生道:“读书是拿来用的,如果读书不能带来进步,那这书不读也罢,有位哲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八股是锁住人类思想的囚笼。”

“额,这位哲人是不是叫李朝生啊”

李朝文笑道,听了这话,李朝生道:“前半句是哲人说的,后半句是我加的,哈哈”

中午的宴会很丰盛,炖的软烂的猪肉,野菜汤,以及小米饭,还有两只鸡。

这家伙给几个夫子吃的,就仿佛黄鼠狼进了鸡圈一样,那真是风卷残云,吃的李朝生都震惊了,李朝猛的吃相仿佛比他们好要文雅一些吧。

李朝生想着,这时老族长笑道:“各位,咱们李家小学堂如何”

“甚好,来把鸡腿递给我一个。”

一个夫子说道,这时另一个夫子把鸡大腿刺啦,撕走了,这时夫子眼睛一下子就瞪圆了,你这厮忒不要脸,明明是我想要的鸡腿。

老族长听了这话继续道:“那各位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李家小学堂任教啊”

听了这话几个夫子齐齐摆手道:“不来。”

“嗯”

老族长眉头一皱问道:“为何”

这时一人道:“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又一人道:“汝之学堂,军武之气太重,我等读书人,岂能与丘八为伍。”

“老夫虽然穷,但是闲居乡间,教七八学子,甚是欢喜,岂能寄人篱下。”

几个夫子的意思很明显,俺们不来,你们别费劲了,李朝生见状摇了摇头,你们不来,老子还不要呢,没有人才老子慢慢培养。“

李朝生想着,吃着饭,心想让老族长过把瘾,之后,这学堂之事,就不能让老族长插手了,这老头其实心里还是有点想往主流方向靠的。

奈何李朝生的教学方法,注定非主流。

很快这顿饭吃饱了,几个夫子提出要走,老族长还想挽留,李朝生直接拒绝。

“各位,就不留大家了,今天下午学生开课,就不送各位了。”

几个夫子听了这话虽然很想晚上再吃一顿,不过见人家已经送客,便跟老族长告别,老族长见走远的夫子,叹了口气。

李朝生这时对老族长道:“大伯,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些老夫子,就让他们在旧时代腐烂吧。”

“上课”

今天下午上第一趟课,李朝生旁观,李朝文上课。

嘘嘘

一阵哨子声响起,这是李朝生给李朝文配的,一声哨声,正在疯玩的学生立刻向学堂集合,这两天李朝猛已经锻炼了他们的队列能力。

这时所有学生站好,李朝文道:“全体都有,立正,稍息,向右转,齐步走,进屋。”

“一二一,一二一。”

这几个口令是李朝猛交给李朝文的,所有学生进入屋中,坐在崭新的座椅上,有些局促,这是他们上的第一节课。

李朝文这时站在台子上道:“今个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教大家认几个字,这是壹,贰,叄”

第一节课就是几个简单的汉字,每个字,李朝文都认真讲解,分笔画教授,然后每个人都有一根毛笔,一个练字帖,大家开始练习写字。

第一堂课教了三个时辰,每个孩子都很认真的学习着,没有一个偷懒的,他们知道这学习机会多宝贵。

他们都要拼命的抓住这个机会,他们从小就跟父母下地干农活,知道农活多累,父母也不止一次告诉他们,你们命好,遇到了李朝生这样的族叔,要不然你们,你们儿子,你们孙子,子子孙孙都要给地主家做工,一辈子都吃不饱饭,勉强活着,活着不如一条狗。

穷人家孩子早当家,当他们经历了生活的苦楚之后,就会知道这一刻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学文化是多么重要。

这是族叔,李朝生给大家逆天改命的机会,若是抓不住,此生也就如此了,就这样教学进行了一个礼拜,李朝文找到了李朝生反应了一个情况,那就是人太多了,每个孩子素质不一样,导致有的孩子能记住教的字,有的孩子学完就忘了,这样大大降低了他教学进度,每天要重复教以前的字。

当然了他目前教学进度有些快,每天会教三十个字,字太多自然记不住,字音字形,尤其是读音。

李朝生想了想道:“这个简单,你先回去让孩子们先进行互帮互助,学的快的教教学得慢的,至于字音的问题我教你一套汉语拼音,保证解决问题。”

“汉语拼音”

李朝文呢喃自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51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