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一章天工开物宋应星

书名: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作者:桃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7

作为一个可以两界穿梭的人,李朝生比普通穿越者有更大的优势,这个优势不单单是在可以从现代往古代运送物资上,更体现在李朝生可以随时利用现代发达的网络,查找李朝生需要的知识。

而一般普通的穿越者就需要一个很好的脑袋,他们需要记住很多东西,记住这个朝代有哪些名人,记住玻璃,肥皂,各种东西的制作方法,记住好多好多东西,这要是个记忆力不好的人穿越,还真没办法改变世界。

而李朝生就是个普通人,最普通最普通的那一类人,他记不住肥皂,玻璃,各种高科技的制作方法,他记不住很多明末的历史名人,他在个人能力上很可能赶不上那些如妖孽一般的穿越者。

他只能记住一个大概的历史走势,认识一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不过不要紧,架不住他可以没事回到现实世界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用的人才遗留在人间。

很幸运他真的找到了一些,目前有两个医学人才需要招揽,虽然有一个已经七十个也快七十了,不过不重要,李朝生找他们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替自己治疗多少病人,而是希望他们把自己的医学能力传言下去,李朝生想要以他们为基础成立医学院,从而培育出一批合格的医学人才。

这次跟老教授的对话,算是给李朝生打开了眼界,李朝生希望给蓝田书院收集更多的人才,从而教授学生们更多的知识。

于是乎李朝生继续搜寻可能招揽的大才,而且很简单,李朝生的寻找方法,就是利用老教授说的那些人才名字,查看一下这些人的生平,看看有没有招揽的可能,是否还活在世上。

很快李朝生又找到一个人名徐霞客。

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穷游的祖宗,驴友们的老前辈,一生酷爱旅游,在明末这个年代用两只脚走遍了二十一个省,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可以算是明朝最了解全国风貌,地理分布的人了,李朝生想请他当蓝田书院的地理老师,教授学生们大明地理,这不单对学生们开阔眼界,甚至对军事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之后就是徐光启了,这位老人家李朝生很是钦佩,明末的科学家,一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利法,火药,水利等各个方面,而且也是这个世界沟通西方问话的先行者,不过这位大神李朝生知道自己现在招收不了。

因为徐光启现在可是真正的大明的朝廷命官,今年年初刚被升任为礼部左侍郎,仅次于礼部尚书的二把手,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副部长的职位,正三品的大官。

而李朝生现在只是区区的七品知县,这天下哪有区区七品知县招揽正三品侍郎给自己当手下的,这要是能招揽成了,那就真的超出李朝生的认知了。

李朝生曾经看过一些历史类小说,里面主人公拿一点现代科技就能勾引徐光启为自己所用,可是要明白一点,徐光启是个科学家不假,可是他更是一个官,他也是有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岂能因为一点科技放弃自己的官位跟所谓的天命主角走的。

李朝生认为自己要是没脑子秀逗了,就不会拿几个所谓科技产物去让徐光启跟自己走,李朝生也不认为徐光启会跟自己走,要知道徐光启这两年正在蒸蒸日上。

今年是大明的礼部左侍郎,正三品,明年就会升任礼部尚书,正二品,真正的部级干部,然后崇祯五年还会被加封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这就算半步入阁了,副国级职务妥妥的。

崇祯六年,加太子太保衔,走到这一步,几乎可以算是位极人臣了,所以徐光启这几年正是事业上升期,正是对崇祯皇帝最忠诚的时候,这时候招揽他,简直就是想瞎了心了。

李朝生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个人魅力,对于徐光启,李朝生还是决定敬而远之,不予接触最好。

徐光启是懂行的人,他要是提前看到了蓝田县的一些发明,比如燧发枪,那蓝田的实力很可能提前暴露在天下面前。

那时候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可能就不会成为崇祯皇帝的心头大患,咱们那位陛下很可能会第一步先想着如何解决掉自己。

所以徐光启是个人才,不过却不在李朝生的构想之内,而除了徐光启,李朝生更加看重的是宋应星。

这才是一颗真正遗留在民间的明珠啊,而且他的科技成就,并不比徐光启低,毕竟天工开物一书在后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甚至被称为中国17世纪最伟大的工艺百科全书。

此乃大才。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宋应星这辈子混的并不好,二十九岁才考中举人,之后两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

然后就以举人的身份回家务农搞研究,直到崇祯个没有品级的教员的身份,直到崇祯十一年,才经过宋应星的不断努力,成为了一名主管刑狱的推官,正八品。

由此可以看出,宋应星可能对个一心搞科研的人。

却生活在了一个极度不重要科学的朝代,不得不说这是个悲剧。

但是这对李朝生却非常好,第一现在是崇祯二年,他在崇祯个没有品级的教员身份,可以说他现在是最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的时候。

而这时自己能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自己甚至还可以给他一个官职,反正蓝田县的官职,李朝生都可以操作,到时候让他为自己所用,并不困难。

这比招揽徐光启之流简单一万倍。

另外最让李朝生开心的是宋应星活的很久,史料上记载他是1666年死的,离现在最少还有三十多年时间,这三十年足够他替蓝田县,替李朝生鞠躬尽瘁,发光发热了。

可以说这么多人才里面,宋应星才是李朝生最该招揽的人,有此人就能给自己培养无数人才,这绝对就是自己需要的大才。

李朝生很兴奋啊,在制定了计划之后,立刻把自己掌握的资料简单的抄录一份,然后赶回了明末世界。

回来后李朝生找到了白守民,他现在是李朝生谍报组织的大头目,找人,招揽人都需要他去做,于是李朝生给了白守民招揽这些人才的资料,以及招揽的办法。

其实招揽这些人,李朝生都定下了计划,首先是两个医学人才,陈实功与张景岳,一个是外科人才,一个是中国温补派的创始人。

对于这两个人李朝生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首先对于外科陈实功李朝生给他寄了一本人体解刨图,这对学外科的都有致命的吸引力,尤其是上面的简体字,绝对能折磨人,不过学医学的看图也就知道自己有没有骗人了。

要知道外科在中国发展很缓慢,与中国理法有很大关系,中国人,尤其是古代的中国人都讲究个入土为安,学外科的解刨肯定很重要啊,可是谁家死人了能让你解刨,毕竟解刨在这个世界叫做千刀万剐,哪怕死了也不行。

这个时代还有一个很残酷的刑法叫做鞭尸,就是人死了,把尸体拿出来抽一顿,这打一顿都不行,更何况被解刨

所以这个时代的外科医生,几乎都是门外汉,一本完整的医学解刨图,对他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时李朝生给他们的诱饵。

陈实功如果真的是一个热爱医学的人,他很可能抵抗不了这个诱惑,只是希望这老头悠着点,今年都七十八了,别舟车劳顿,到了蓝田死了那就罪过了。

其次就是送给张景岳的是一本清代名医,也是后来温补派一个代表人物沈浪仲的半本病机汇总论这本书是后世温补派的代表作之一,对张景岳绝对有启迪作用。

而作为鱼饵这本书李朝生只给了一半,在最关键的地方断开,想来张景岳看了这本医书之后,肯定会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下面的,毕竟这对他的医学也是很大的帮助。

他想著书立说,触类旁通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李朝生感觉他会上钩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七八十。

搞定了两个医学家,然后就是地理学家,明朝驴友徐霞客了,对于这位仁兄,李朝生直接让人给他一个傻瓜数码相机,就是按快门就能拍照的那种,而且只有简单的拍照功能,是个人一学就会的那种。

不过这相机有一个优点就是超长待机,而且能更换电池,李朝生给相机配了五块电池,然后让人捎给徐霞客。

一个驴友怎么可能少了记录美的照相机呢想来一个照相机对驴友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照相机只有五块电池,当徐霞客拍照拍嗨了,把五块电池都用光了,他是不是要来寻找能给照相机充电的自己。

就算他可以忍住以后不拍照,可是他拍进照相机内的各种美景资料,他要不要拿出来拿出来是不是要来找李朝生。

如此这般,李朝生就把徐霞客吃的死死的,李朝生不相信徐霞客不心动。

如此这边就剩下宋应星了,对于宋应星李朝生感觉最简单,他将会以陕西蓝田县令,征招宋应星为蓝田书院教授,享正八品俸禄,并且只要用心搞科研,教学生就行,经费什么的都大力支持,并且愿意帮助宋应星推广他一系列的发明到民间,帮助百姓提升生活质量。

一系列条件开出,李朝生都心动了,他感觉自己是宋应星肯定会心动,毕竟李朝生几乎全方位满足了宋应星的一切需求,比如他如果喜欢当官,自己给他个正八品的官。

他要是需要研究经费,那更是不在话下,个人享受待遇几乎是顶尖的,可以说对于引进高端人才,李朝生是愿意下血本的。

李朝生找不到宋应星不来的理由,李朝生做好了一系列的安排,同时对白守民道:“不论他们来不来,临走的时候丢下五十两银子,来就是路费,不来,就算我的一点心意,他们都是对民族有功劳的人。”

“是,我们立刻去办。”

李朝生安排好了一切,耐心的等待自己的大才们的到来,同时也在积极的协调县里的情况,并且在等待外面的消息。

三日之后,李朝生得到消息,石小磊,李朝龙已经到了吕梁,并且看上了占据吕梁牛头山的大土匪活阎王的地盘。

四日后,谷子传来电报,牛头山被石小磊,李朝龙拿下,土匪头子活阎王这回真的见了阎王了,而石小磊一伙儿只有三人受了轻伤,无一死亡。

另外缴获粮食两千余担,金银两万余两,喽啰兵七百余人。

李朝生听了这话很满意,以石小磊与李朝龙的精锐兵马,剿灭一只土匪那是太轻松了,想着李朝生询问谷子道:“范永发一伙人马到哪里去了”

听了这话谷子开口道:“白守民今早汇报,他们已经快要到汉中了,这明显是奔着四川去的啊。

听了这话李朝生点点头:“四川天府之国,物阜民丰,那里倒是不缺粮,这范家还真会挑地方啊。”

李朝生说了一句,紧跟着看着谷子道:“让白守民盯紧了,别跟丢了。”

就在李朝生说这话的时候,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李朝生一愣让谷子开门,谷子一开门,是白守民,白守民这时开口道:“旅长,最新消息,范永发在汉中镇巴县与四川运粮队回合,现在已经开始返程,据探哨汇报,这次范家从四川运的粮草不少于十五万担。”

“十五万担,哈哈这范家的礼有些太重了,搞得我都怪不好意思的啊。”

李朝生听了这话哈哈大笑,紧跟着对白守民道:“多派两队探哨,别让他们走脱了,随时汇报消息。”

“是。”

听了这话白守民回了一声,也满脸兴奋,这是要发财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34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