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作者:不吃烟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41章 严白虎再回江东,夏侯渊行军千里

书名: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作者:不吃烟火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帐中。

一时间寂静无声。

孙权,吴夫人尽知大势已去了。

当邓芝都是大汉的暗间,这沿海的部署必然有千万种办法,令东府军的舰船登陆,且兵不血刃的拿下大营。

故,他们都没有挣扎,更不再祈求焦礼。

时间一点点过去,帐外的杀伐声陆续消失,似乎整个江东的夜色都明媚了不少。

“啪嗒。”

“啪嗒。”

一阵脚步声传来。

孙权猛的打了个寒颤,抬头望向帐幔处。

只见,邓芝与严白虎先后入帐,且身上散发着些许血腥之气。

“喀。”

刘祥捏着拳头,眼中满是怒意。

邓芝是刘巴提携之人,对他尊崇而有礼。

刚才,他还在孙权,孔竺面前为其争辩,没想到其人真的是监州尉,而且海上登陆之人,竟然是从江东逃离的严白虎。

“令使。”

焦礼拱手道。

邓芝点了点头,安排道:“这些人看顾好,陛下已经定下扬州刺史,来日由其审罪!”

“诺。”

焦礼眼中闪过一抹异色。

这些时日,监州尉的消息活络起来。

若是他没有记错,扬州刺史便是庞季,庞元安吧!

“邓将军。”

吴夫人款款行至帐下,作揖拜道:“妾自知罪不可赦,然大汉为礼仪之邦,还请赐下鸩酒,以服其罪。”

“大汉有法度。”

邓芝目光平淡道:“未死于战场者,由刑部,州府,郡府同审其罪,请恕某不能应下!”

“妾,省得。”

吴夫人无奈道:“随行的侍婢皆是无辜之人,可否放了她们?”

“夫人。”

“女卒,也是卒。”

邓芝眼中满是冷意,寒声道:“真以为某等不知蛟矶卫?”

“刷。”

孙权,吴夫人脸色大变。

骤然,帐中佩剑长鸣,寒光映照于众人脸颊之上。

只是还未等几个女婢杀向邓芝,焦礼便已经抽刀冲了上去,如浮光掠影般挥刀而击,令血雾弥漫于大帐。

“咕嘟。”

孙权望着滚落脚下的首级咽了口唾沫,惊怒交加的望向孔竺。

蛟矶卫,除却女卒之外,只有孙家人知晓,自从他拜孔竺为师,在其面前处理过蛟矶密报事宜。

若有人泄密,必是其人。

“不。”

“不可能。”

孔竺肝胆俱颤。

孙权眼中满是恨意,咬牙道:“孔师,你也是暗间?”

“不。”

孔竺久久无言,苦涩道:“蛟矶之事,某只和谢煚说过,想要为公子立下功业之名,若是无差,谢家也是暗间。”

“完了。”

孙权眼前一黑,绝望叹息。

沿海防线,主将邓芝是最大的暗间。

而于横江津防线,谢家是间,被邓芝收服的祖郎之流必然也会倒戈,所以他的猜测全部都证实了。

横江津防线的战场,恐怕已经结束,分定生死了。

“严校尉。”

邓芝转身道:“你们即刻御马前往钱塘,接应邓当将军登陆,某还需要在此地看管这些降卒。”

“可。”

“这钱塘,某熟悉的很。”

严白虎鄙夷的瞥了眼孙权,按刀走出军帐。

昔日,他在海上被满宠等人所救,入洛阳又被打入牢狱一段时间,直至证明过往,才被发入东府军,参为邓当麾下一校尉。

此次征讨江东,他自然掌军而行。

没想到,误打误撞成为第一个登陆江东的东府校尉。

严白虎的登陆,相当于给江东之战画上句号,一千东府军卒换马驰骋,夤夜朝着钱塘大营赶赴,准备接应邓当等人登陆。

而于此时。

巴郡,巫山境内。

大壑幽深,江河两岸万峰磅礴。

夏侯渊亲率大军攀峰跨岳,从西山绕于巴郡太守王谋大营的后方,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势一夜破营,斩敌首六万。

临近晨曦之际。

大军稍作休整,留战马于辎重军,步行赶往巴郡腹地。

仅两日行军千里,连破鱼腹,临江,平都,枳县,屯军江州城外。

武陵郡,八十里大南山下。

从交州赶赴而来的李儆立于许褚一侧。

“李儆。”

“速度很快啊!”

许褚望着这位部将神情复杂不已。

王卒尉中的骑都尉,早年便在南域扎根征战。

待得此战结束之后,恐怕将会被擢升为南府军之将,为大汉常镇南域。

同为王卒尉,为何他就求不来在外征战之机啊……!

“尉丞。”

李儆拱手道:“末将随东府军而行,于郁林分别,沿着融江北上行于此地!”

“恩。”

许褚点了点头。

按刀望向忐忑不安的沙摩柯等人。

“天使。”

沙摩柯忐忑的恭拜道。

许褚扫过简陋的居住之地,问道:“你们五溪部,迁徙此处已经有十几年了吧!”

“是。”

沙摩柯连忙道:“某等原居于溆浦,自黄巾之乱后便迁徙大南山下,且多次遵孝烈皇帝之诏而行军,并未冒犯大汉威仪……!”

“不必解释。”

“你们如何,大汉清楚。”

许褚扬手止住,淡漠道:“今日,将各部青壮聚集为军,即刻随李儆发往南中,而你们各部首领,随某前往临沅觐见陛下。”

“诺。”

沙摩柯恭从应下。

但,心中已经开始连连道苦了。

各族成军,却让他们这些首领与青壮分开。

希望再回来的时候,五溪部还存在,而不是全部战死在南中。

“李儆。”

许褚再度道:“陛下口谕,擢尔为王卒校尉,率千军,荆南各部之军,立刻发往南中,听候安西将军的调遣。”

“臣遵诏。”

“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李儆肃然一怔,朝着临沅方向大拜。

“过来。”

许褚按刀走向远处。

李儆愣了一下,转瞬跟了上去。

“此诏,你宣于安西将军。”

许褚从随身的皮包中取出一封诏书,郑重道:“切记,天子御制不可出现疏漏,若是有什么差池,某亦保不住你。”

“末将谨记。”

李儆神情严肃,小心翼翼的收起诏书。

许褚告诫道:“陛下有谕,这些荆南部族之军,亦是大汉的子民,征讨南中之时,莫要有亲疏之别!”

“诺。”

李儆再度应道。

许褚拍了拍其肩膀,淡笑道:“你母亲在洛阳甚好,陛下亲自安排,逢年过节兵部,王卒尉尽有人去看望,还让某还给她买了几个伽倻婢,倭奴婢照顾生活,在南地勿要有所忧虑。”

“陛下万恩。”

李儆作揖长拜,又谢道:“多谢将军!”

“无妨。”

许褚朗笑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