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作者:不吃烟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32章 袁绍:某有一计,可令大汉倾覆

书名: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作者:不吃烟火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骄阳普照。

寒秋之季,营垒却燥热无比。

当贺齐,刘辩,徐盛,刘磐杀入林邑营垒。

整个营地少见人影,似乎敌人全部压在防线战死,只剩区连一人坐在最中心的帐落前。

“败了。”

区连抬眸看向迫近的大军。

刘辩目光锐利,沉声道:“你便是区连?”

“是吧。”

区连笑了笑,坦然道:“区怜,区逵,甚至可以称释利摩罗,数十年蹉跎,为了活下来换了无数名字,但孤如今是林邑王,你可是大汉弘农王?”

“王齐。”

刘辩按刀转身道:“杀了他,这是大汉的日南郡,没有林邑,更没有林邑王,只有大汉叛吏区连。”

“诺。”

王齐抽刀赴前。

区连眼中带着惊愕,被斩于刀锋之下。

“好了。”

贺齐深吸了口气,安排道:“搜寻一下营垒中有多少辎重,把可用的战马,牲畜全部聚集起来,再找一找他们的舆图,与我们所携带的舆图对应!”

“诺。”

徐盛,孙观应喝道。

贺齐沉声道:“另外,派人搜捕营垒,找一些听懂汉话之人为我们带路,某不相信营中真的空无一人。”

“诺。”

众人应声朝着四处分散而去。

小半个时辰。

整个营地被搜寻清杀。

潜藏的区连亲卒,大部分被斩杀,只余下数十精通汉话之人。

“公苗。”

“他们还有不少粮草。”

孙观从辎重营方向走来,带着疑惑道:“不过,某发现粮食似乎有异常,味道不像新稻,还有一些草叶参杂。”

“留着啊。”

徐盛咧嘴笑道:“某看过陛下用兵的记录,凡是缴获的粮草率先投喂牲畜,就连牲畜都要养三日,杀了先给俘虏之人吃,若无事才让我们自己人食用,既然他们还留有粮草,便省去我们搜寻粮食的时间。”

“不必。”

“直接烧了。”

贺齐提笔写着公文,沉声道:“他们都是决死之人,怎么可能给我们留下粮食,若是不相信,你们便让俘虏先吃一些!”

“诺。”

徐盛,孙观若有所思的应道。

“君侯。”

“你观军报如何?”

贺齐把写好的军报公文递过去。

“可以。”

刘辩目光扫过军报颔首道。

登陆林邑,比刘辩,贺齐他们想的容易。

因此,休整三日,粮食毒死两个俘虏的境遇下。

两艘辅舰折返北归,准备将消息传回镇国府,另外在沿岸留驻三百军卒,负责接引补给舰船。

而刘辩,贺齐则是率军朝城池方向推进。

时间进入九月。

冀州寒意比往年来的更早。

朔风吹过旌旗,将大汉布武之事传遍各郡。

魏郡。

邺城,冀州府。

大堂之中,汇聚冀州大部分文武。

“主公。”

许攸神情肃然道:“镇国府多方用兵,六营王师朝着我们推进,并且中府军有北上的迹象,他们还在抽调鲜卑人,乌桓人运输辎重。”

“今年就交战吗?”

袁绍眸子一凝,蹙眉道:“抽调负罪之人,不动负责秋收的百姓,难道刘牧治下之地,又是一年大丰?”

“是。”

许攸垂首道:“从士间师的消息而观,大汉不止是正常的丰收,似乎还是硕果累累,谷仓皆满之丰!”

“怎么可能。”

逢纪,辛评等人难以置信道。

“亩产是冀州的数倍不止。”

许攸深吸了口气,说道:“某等猜测,可能是因为大汉户部广设畜牧场,并且施政让百姓圈养家畜,堆肥耕田所致。”

“数倍?”

袁绍踉跄起身道。

“主公。”

许攸解释道:今年春耕推迟,寒潮早来,我们亩产衰减,有些耕田更是少至两斛粟‌,加上强征各郡赋税,估计今年会有不少百姓难以度过寒冬。”

“还提什么寒冬。”

“某若败了,他们死不足惜。”

袁绍拂袖冷叱道:“中府军北上,六营王师尽出洛阳,可见刘牧想要同伐冀州与青州,他撑不了几个月,至多明年春耕前便要结束战事。”

“主公。”

郭图起身恭敬道:“若是中府军全部压入青州,某等便可缓解一些压力了,不如以守待攻。”

“公则。”

“邺城,繁阳,阳平,总计六十余万大军。”

许攸脸色黢黑,大喝道:“以城池而守,你准备蜷缩半年之久吗?”

郭图笃定道:“并非不可。”

“你。”

许攸气的浑身发抖,怒问道:“数十万大军入城,准备死守半年之久,必生惊营之乱,难道你没有见过刘牧如何收复三辅的密报?”

“你言。”

郭图拂袖恼怒道。

自从审配死后,许攸在幕府位高权重。

如今正值堂议,便如此大声驳斥他的进言,还有没有一丝同僚之情了?

“主公。”

“人多军杂,固守必生祸事。”

许攸深吸了口气,作揖长拜道:“某以为,三方屯兵全部出城,先用大军拦住刘牧的主力,分兵配合其他战场进行围剿!”

“呵。”

郭图怒笑道:“你这与董卓用兵有何异?”

“还有选择吗?”

许攸侧目望去,冷声道:“若是不如此用兵,我们便纠集所有大军,准备在邺城之外与大汉王师一战!”

“六十万对六万?”

瞬间,堂中不少人眼眸明亮。

“蠢啊。”

许攸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六营王师,可是镇国府最为精锐的猛卒,且多有铁骑。

冀州六十万大军,还有黑山军,以及新募兵卒这样的杂军,怎么可能在正面战场获取胜果。

“且散了。”

“待探清刘牧行程再议。”

袁绍目光冷厉,沉声道:“子远,元图,且留下处理军务。”

“诺。”

众文武愕然无比。

然,涉及生死存亡之事,无人敢驳逆袁绍的命令。

故而,不少人带着疑惑,带着腹诽,相继离开冀州府。

“主公。”

许攸苦涩道:“六十万对六万,看似我们的兵多将广,且早已屯驻各方,但胜机不足十之一二,万万不能合兵一处啊。”

“请主公三思。”

逢纪亦是神情凝重的作揖劝说。

“不。”

“合兵,有胜机。”

袁绍眼眸中满溢神采,按剑缓缓行至堂下,铿锵道:“某有一计,只要合兵六十万,可败刘牧常胜之名,令大汉倾覆。”

“嗯?”

许攸,逢纪有些不敢相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