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作者:不吃烟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75章 君王死社稷,大汉伐罪,无赦

书名: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作者:不吃烟火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随着长啸。

洛阳郊野大风骤起。

祭台处,堂堂臣卿,正正旌旗,闻风而动。

“刷。”

刘牧探手而握,取过祭文诏书。

两侧行展,黑红相间的帛上,绣编狰狞威仪的金龙,以及青丝绣编的祥云,恍若迎风而动,跃出祭文诏书。

“祀天。”

“祭文。”

李意长啸祭台,又退后一步。

一双眸子,泛着华彩,死死盯着刘牧。

“昔者,惟诸夏之帝君。”

“天命授其汉,灾祸使民焉。”

“窃国之贼,祸乱八方,社稷崩离。”

“沃田荒芜,枯骨成林,百姓呜咽,易子而食。”

“大汉宪宗孝烈帝,起于乡野,践祚宸极,见机御命,赐权擎邦稷下,匡扶汉室倾危,克西寇于萧关,赴北伐外于平城,使诸夏承平,黎庶皆安。”

“今,孝烈帝托国于朕,臣民合言劝进。”

“朕,不敢有负托国之责,违逆臣民之意,是以九月初五于洛阳之南,设台祭祀上帝皇祗,告令山河之灵,加冕天子尊号,定元神武。”

“自冕之日始,朕当内修政理,以兴宗室,外抚四方,明法度,近贤臣,承黎庶之靖平,兴大汉之伟业,使四海同遵王化,共仰大汉威仪。”

刘牧气势浑厚,宛若天之诏命,响彻郊野大地。

“大汉万胜。”

“陛下万胜。”

李意呈上传国玺。

再退,与刘洪躬身长拜。

“大汉万胜。”

“陛下万胜。”

六尉,六部,四司,五营。

臣卿,将卒,百姓,工匠,邦野使节无不躬拜长啸。

“大汉万胜。”

刘牧托起传国玺,双眸迸敕雄意。

为天子者,兵强马壮之人,大汉天子更是如此。

宪宗孝烈帝刘宏以身入局,磨灭一朝勋贵,为他造了一个乱世,使士族雄主俱起,他当以大汉中兴还之,不臣之首陪葬。

下一刻,礼乐再起,刘牧携文武之卿,将卒赴北郊祭地,宗庙祭祖。

这一天。

大汉牧天子登基为帝。

天地为证,山河之灵共鉴。

临近傍晚,典韦携殿中尉卒开始传诏。

第一诏,便是尊刘宠为太上皇,除陈国更为陈郡。

第二诏,临制宫闱,嫔妃六品,皇后,贵人,昭仪‌,婕妤,夫人,宫人,其中吴苋,麋贞,貂蝉,甘梅,甄姜皆为昭仪,甄脱,甄道,甄荣三女则是为夫人。

第三诏,封赐刘辩为弘农王,刘协为陈留王。

第四诏,封赐宗员为朝歌亭侯,赵辞为成阳亭侯。

第五诏,封赐曹操为镇中将军,督掌中府军,携领郭奉孝为军谘掾属。

随着诏书分发。

千秋万岁殿内,开始备宴。

礼乐,歌舞,瓜果肉食等等,随着参宴之人到来而被呈上。

“归义王。”

华雄端着酒樽靠在羌渠身边,低声道:“某闻凉州有变,张济,马腾二人没有走并州来朝,是不是在备战?”

“华将军。”

“你不是封侯了吗?”

羌渠脸色有些发黑,说道:“凉州兵事,是孤能打听的?”

“只是亭侯。”

华雄饮酒怅然,叹道:“沮侍郎是乡侯,子龙也是乡侯,某就算不是乡侯,怎么也得封个都亭侯!”

宗员靠过来,附和道:“某看先伐三辅,三辅有封侯之功。”

“你们不要骗孤。”

羌渠神情淡然道:“大汉万胜,陛下万胜,只要有诏,族内随时可以组建义从军为大汉征战,所以别把主意打在孤的身上。”

“陛下。”

骤然,张津起身走入殿中。

瞬间乐舞皆停,所有人都看向殿中身影。

冀州使节,吊唁孝烈帝,参礼牧天子祭天,为人前驱,来者不善啊。

“铿。”

帝陛之下,典韦按刀迈出一步。

顾雍,荀彧,田丰,沮授,卫觊等人神情发冷。

赵云,徐荣,黄忠,张辽,高顺,华雄,宗员,段煨,等将尽皆起身。

寒彻骨髓的杀意,瞬间弥漫整个千秋万岁殿。

“南阳人。”

“张津,张子云。”

刘牧坐在帝陛之上,俯瞰道:“朕没有记错吧!”

“是。”

无数人的瞩目下,张津从衣襟取出公文,恭拜道:“臣乃南阳人,在冀州为官,今遵州府推选,呈递冀州之公文。”

“公文?”

“冀州还有大汉的臣吗?”

刘牧端起酒樽,斜睨道:“一封《代天劝主进王表》天下皆闻,何谓主,冀州的主是朕,是大汉,还是一个被禁锢不得为官的罪子?”

“咕嘟。”

张津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道:“陶恭祖无才无德,冀州官吏顺应民意,尊袁家子为州牧,臣呈递公文入朝,还望陛下审阅。”

“公文?”

“袁绍是什么意思。”

“冀州官吏又是什么意思。”

“朕初制大汉,尔等便携一州黎庶逼宫吗?”

刘牧放下酒樽起身行至前方,漠然道:“自废大汉刺史,推举州主,是观朕年幼,还是见大汉倾颓,难道袁氏想要换个位置,做一做天下共主?”

“陛下。”

张津抬头欲要辩解。

“好了。”

“不必诡辩什么。”

“朕熟读各家兵学,知道什么叫攻心。”

“尔来使洛阳,不就是想要让入朝的邦野使节看清楚,大汉衰败了,曾经枭首筑京观的大汉骠骑治不了大汉。”

“朕今日告诉你,大汉无惧兵事。”

“从朕开始,大汉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刘牧抬手而指,冷声道:“礼部拟诏,责令冀州之民,持械除佞,伐郡望豪绅,均田自取,凡附议进王表之人皆可诛,一年之内若除不尽恶士,朕会让冀州知道什么是大汉王师。”

“轰。”

千秋万岁殿中,所有人脑海轰鸣不已。

牧天子,以诏令斥一州之民,伐士均田。

这是檄文吗?不,是留给冀州百姓的一线生机。

这一年时间,若冀州之民可以自除恶士,便依旧是大汉的百姓,还能均分士绅望族之田,此为冀州之民掘冀州士族之根,可自净州郡。

若一年之内,冀州百姓依旧无动于衷。

冀州,为大汉之敌,可诛,可灭,由大汉王师来完成血腥清理。

那时,死多少人,灭多少城,刘牧不在乎,大汉亦不在乎,只为了除恶务尽。

“陛下。”

“冀州士人何罪。”

张津神情震恐,对着帝陛崩溃道:“难道,大汉牧天子容不下民有所求吗?”

“冀州之士何罪?”

“萧关之战,朕伐檄天下各州。”

“冀州之民不闻,冀州之士亦不闻?”

刘牧走下帝陛,冷声道:“我汉家男儿岂能沉沦,胆有犯我大汉边疆者,汉家儿郎皆可举兵伐之,一介罪子欺君罔上,尔等敢附逆其人篡夺州权,这便是冀州的罪,大汉伐罪,无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