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作者:任鸟飞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家人们谁懂啊,李清照竟然回来了

书名: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作者:任鸟飞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3

将李清照送出宫门,那个宫女就返回了皇宫。

这个时代,汴梁城里的夜生活很丰富。酒楼、茶楼鳞次栉比,许多商家都通宵营业。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小酒馆,尤其是著名的州桥夜市(即从朱雀门往南到龙津桥一带,特别是自州桥再往南),路旁摆满了桌椅板凳,这就是所谓的夜排档,来这里就餐的人很多,几乎夜夜爆满。

此时,汴梁城里的住宅区与商业区已打破界限,商业活动也没有时间限制,既有夜市也有早市。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娱乐生活的发展。

汴梁城里还有许多勾栏瓦舍,或说书唱戏,或歌舞杂技,或踢球,或武术表演,观者如潮,热闹非凡。

在这种情况下,那片热闹的区域难免会滋生一些喜欢惹是生非的泼皮。

这些泼皮中,不乏那些爱调戏淫辱良家妇女的。

而李清照从皇宫回家,恰好会路过那片鱼龙混杂的区域。她一个妙龄女子,独自一人穿过那片区域,可是相当危险的。

就在李清照看见宫门前根本没有自家的马车正不知该如何是好之际,从皇宫中追出来了一个宦官和四名御前侍卫。

宦官一脸恭敬地对李清照说:“奴婢是副都知申正,陛下教我等护送小娘子回家。”

见赵俣这个皇帝,还能考虑她一个民女的安全,李清照的心里暖烘烘的,她忍不住去想赵俣的相貌。

虽然已经见过两次了,可老实说,因为太过紧张了,又都有黑夜遮挡,李清照始终都没太看清赵俣的相貌。

她只是依稀记得赵俣似乎很是俊朗……

有了申正和四名御前护卫相送,李清照无惊无险地回到了家中。

申正和御前侍卫没有进去打扰李家,而是在门口目送李清照见到自己家人后,就返回皇宫了。

见李清照回来了,李家的人,一个比一个吃惊!

下人们赶紧去找李清照的父亲李恪非和李清照的继母王氏。

不多时,李恪非、王氏以及李清照的弟弟李迒便迎了出来。

一见面,李清照便嚷嚷道:“我腹馁甚,速备膳食!”接着就吐槽:“宫里也忒小气,她人皆留下用膳,独差我一人?”

王氏听言,赶紧亲自去给李清照张罗饭菜。

听见李清照的吐槽,李恪非的心就是一沉!

苏辙已经跟李恪非谈过了,明说李清照进宫对他们元佑党人很重要,此事甚至事关所有元佑党人的理想以及赵宋王朝的未来,当然也包括所有元佑党人以及其家人的荣辱和兴衰,希望李恪非可以顾全大局。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苏辙说得很清楚,如果李恪非不愿意为赵宋王朝或不愿意为旧党做牺牲也没关系,他可以找别人,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他也可以从苏氏的族人中挑选一个。

李恪非肯定是答应下来了,不然也不可能有李清照去参加宫闱科举一事。

只不过,在李清照出发之前,李恪非犹豫再三,还是没能抹开老脸跟李清照说开此事。他天真地以为,李清照应该能明白,他们这些长辈让她跟另外十几个抱有相同目的的妙龄女子一块参加宫闱科举的良苦用心。

在李恪非看来,心照不宣不比他这个父亲逼女儿为了所谓的大义实际上只不过是为了他们这些人的官位做出巨大牺牲强得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恪非才没有跟李清照直说让她想办法留在赵俣的后宫、想办法赢得赵俣的喜爱、将来想办法为旧党美言,而是自以为聪明地做了很多暗示,以为李清照能领悟他的用意。

其实,除了李清照以外,李家的人,全都已经知道了李清照要成为赵俣妃嫔的事。

李恪非和王氏甚至都已经安排人把李清照的东西收拾好了,只等李清照那边的名份定下来,就把李清照的东西连同李清照的侍女翠玉一块送进宫。

这几天李家一直都在张罗此事。

就连李清照养的猫,都被李家人反复洗澡,他们甚至费了很多力气把这只猫的指甲给剪了,免得这只猫进了皇宫以后给李家丢人或者给李家惹祸。

还有就是,这些天一直有人来李家恭喜李恪非当上“国丈”,说李恪非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搞得李家前所未有地热闹。

可以说,现在李家就差宣布,李清照进宫了,他们李家成为国戚了。

谁想,气氛都已经烘托到了这种程度,李清照突然回来了。

家人们,谁懂李家人此时此刻复杂的心情?!

这其中又属李恪非的心情最为复杂!

一方面,自己的宝贝女儿又回到自己身边,让这几天颇为有些伤感和想念的李恪非,不免感到有些惊喜。

可另一方面,李恪非隐隐感觉到,李家可能有麻烦了。

“你为何会回来?”李恪非忙问。

“此我家也,我不归此,更欲何往?”李清照理直气壮地答道。

李恪非一时无言以对,不过很快他就抱着一丝侥幸问道:“同你一块参加宫闱科举的另外十几位小娘子亦回家了?”

李清照洋洋得意地说:“她几个皆留在皇宫当陛下妃嫔了,愚蠢至极……”

李清照一张嘴,李恪非顿时就感觉眼前一黑。

李清照根本没有注意到李恪非的神色变化,她还在那滔滔不绝地给众人分析:留在后宫,以后再想回家就只能是奢望了;赵俣有那么多妃嫔,可能几个月,甚至几年都见不到赵俣一面;宫中的女人为争宠没准会使出什么阴谋诡计,一个不小心,没准还会连累家人,等等……

听李清照的意思,她选择回家,简直太英明了。

一旁的李恪非再也忍不了了,他高举起巴掌,大喊:“我打死你这个逆女,你害死我李家了!”

李清照有些懵了,‘这是甚么情况,我正说得好好的,从小到大没打过我一下的爹爹,为何会发这么大的火,要打死我?’

李清照可不会束手待毙,哪怕要打她的人是她父亲。

就见,李清照在第一时间躲到了远处。

李清照不躲,李恪非的心里还能舒服点。这至少说明,李清照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不想,李清照不仅做错了,竟然还想逃避惩罚。

这下子,李恪非是真生气了,所以他开始追李清照,势要好好揍这个不识大体、自私自利、自作聪明的逆女一顿不可。

见李恪非要动真格的了,李清照也慌了,她心想,‘真被小皇帝给猜到了?我爹要打我屁股?’

想到赵俣,李清照这才想起,赵俣给了她一块让她可以免于挨揍的令牌。

李清照赶紧将金字牌拿出来顶在身前,大声说道:“你不能打我,我有这个!”

李恪非心想,‘不管你有什么,今天我都得打你两下,不然,以后你还得了?还有,不打你几下,演演苦肉计,我也没法跟老师交代啊!’

然而,当李恪非看清楚李清照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了之后,顿时就傻眼了。

金字牌!!!

金字牌全称“金字牌急脚递”,是赵宋王朝用来保证传递政府公文顺畅的一种通信凭证。

这种令牌轻易不会出现,

它主要用于传递紧急军情,像在宋夏战争等军事行动中,若有紧急军情,如边关告急等,会使用金字牌传递信息,让皇帝能第一时间了解战况,以便做出决策;

还有传达皇帝的诏令,像皇帝的赦书及军机要务等重要诏令也会通过金字牌来传达,如历史上的赵构就连下十二道金字牌召回岳飞,就是利用金字牌的权威性和快速传递性,确保皇帝的命令能迅速传达给前线将领;

另外,此令牌可以保证信息机密性,金字牌传递的“御前文字”由入内内侍省在禁中开拆、封装,不经通进司、进奏院等官僚掌控的信息通进机构,减少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泄露或篡改的可能性,保证了信息的机密性。

当然,金字牌偶尔也会被皇帝拿来当信物,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一般人也不可能得到这样的信物。

作为礼部的官员,李恪非一眼就认出来了金字牌。

只是一时之间,李恪非搞不清楚这块金字牌到底是怎么回事?

反应了一下,李恪非赶紧按照见到金字牌的规矩,行大礼参拜,口中高呼:“臣李恪非接旨!”

见李恪非不仅不再打她了,还对她大礼参拜起来,让李清照怔了一下。

但很快,李清照便反应过来,李恪非拜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手上的令牌,她心想,‘这到底是甚么令牌,这么厉害?’

作为女儿,李清照也不能让自己的父亲一直在这行礼啊,她赶紧去扶李恪非起来。

可李恪非却没动,而是小声问李清照:“你这金字牌从何处而来?”

听见“金字牌”这三个字,李清照才意识到自己手上的是什么东西,也终于明白了李恪非为什么会大礼参拜了。

李清照赶紧解释:“此乃陛下所赐。”

听到“陛下所赐”这四个字,李恪非才心下一松。他真怕这是李清照没轻没重从皇宫中偷出来的。如果真是那样,那李家算是彻底完了。

还好,这只是虚惊一场。

心里有底了的李恪非,这才直起腰,很严厉地问:“陛下为何会赐你金字牌,你一五一十老实交代。”

这时,李清照也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她赶紧将赵俣赐给她金字牌时所说的,金字牌可以让她随时进入皇宫找张纯等人玩,还可以让她免于被李恪非责罚等事,完完整整地跟李恪非说了。

——当然,李清照肯定不能说,赵俣说的是打她屁股。这种事怎么能跟外人说呢,万一他们问起缘由,那晚的事,不就捂不住了?

接着,李清照又将她这次进宫参加宫闱科举考试的过程跟李恪非说了,还说了她是如何跟张纯等人结交的事。

等李清照说完,李恪非有些搞明白了,自己这个傻女儿,是不想留在后宫,但是有可能也正是因为她这另类的表现,反而让她脱颖而出被赵俣看上了,不然,赵俣怎么可能赏赐她金字牌,还派宦官和御前侍卫送她回家?

李恪非心想,‘若真是如此,或将坏事变好事?’

李恪非对李清照说:“金字牌借我一用。”

李清照听言,赶紧把金字牌给了李恪非。

李恪非不敢随便接过金字牌,而是严格按照礼仪双手捧过金字牌,揣入怀中。

随后,李恪非也顾不得现在已经很晚了,赶紧在第一时间去了苏轼家,将这件突发事件跟苏轼和苏辙说清楚。

苏辙听完,对李恪非很失望。他觉得,李恪非连这点小事都办不明白,又能办成什么大事?哪像晁补之,就办得滴水不漏。两人一比,天差地别。

不过话又说回来,晁补之事虽然办得漂亮,但晁敏应该不会有李清照受宠。

这么一看,李恪非可能还是要比晁补之更有用一些。

有能力的,机会小;机会大的,能力又不太行。

苏辙也很无奈。

倒是苏轼,觉得这也没什么,可以让赵俣和李清照自由发展,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嘛。

几人商量了一下,觉得也只能是这样了。

不过,怕李恪非再坏事的苏辙,这次特意交代李恪非,不要再玩心领神会、心照不宣那一套了,一定要跟李清照说清楚,绝不能再出一次这样的大乌龙了。

李恪非连连保证,他绝对不会再犯这样的错了。

回家以后,李恪非就对李清照直说:“你他日再入宫,慎勿失上章……”

这回,李恪非可不敢再跟李清照打哑谜了,而是把元佑党人目前糟糕的处境,这次让她进宫参加宫闱科举的目的,惹怒赵俣的后果,简单直白地跟李清照说清楚了,并明确告诉李清照,下次赵俣再看上她时,千万别躲。

此时,李清照已经知道了,她就不应该回来,应该跟其她十一个参加宫闱科举的女子一块留在后宫,成为赵俣的妃嫔,她差点害惨了李家,幸亏赵俣给了她一块金字牌,不然李家的麻烦就大了。

‘这……我该如何是好?’

李清照万万没想到,她的麻烦,没有因她离开后宫留在那深宫大内,而是如影随形地追着她回到了家中。

李清照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紧锁的眉头,映照出一抹淡淡的忧愁。她轻抚着那块沉甸甸的金字牌,思绪万千,不知如何是好……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