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作者:任鸟飞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八十九章 大人的事,小孩儿少打听

书名: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作者:任鸟飞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3

第二天早上,叶诗韵刚醒,就听说了,张纯彻夜未归,可能是侍寝成功了。

叶诗韵一脸狐疑,‘来事了也能侍寝吗?还是说,赵俣闯红灯了?赵俣又不缺女人,能干这种事?我咋就这么不信呐。’

好奇心使然,叶诗韵也不赖床了,而是在熊熊的八卦之火的驱使下,匆匆洗漱完毕,便带上赵元奴前往张纯家。

让叶诗韵意外的是,李琳竟然也在这里。

“你今天不用陪赵俣练《囚徒健身》和《瑜伽》?”叶诗韵问。

“他今天要跟那些道士修炼道家的养生之术。”李琳答。

“他还真喜欢强身健体,照他这么练下去,只怕能长命百岁。”叶诗韵说。

“他要是不这么好女色,还真有这个可能。”李琳说:“之前我真担心,他怕疼,练练就不练了。不想,他当初答应得随意,但真练起来了之后,他却异常的认真和刻苦,从不喊疼,不断挑战自我。”

说到这里,李琳不无赞赏地又说:“我当初练的时候都没他这么刻苦,他要是能一直坚持下去,我再传授他一些军事技能,以他必定强悍的体能,他也许能成为一个不错的特种兵。”

叶诗韵一翻白眼:“他是皇帝,你想把他练成特种兵?你什么脑回路?”

李琳一想也是,悻悻地一耸肩。

“你也是过来看热闹的?”叶诗韵问。

李琳没否认:“虎蹲炮和轰天雷搞出来了,只差火药合格,便可投入使用,现在不教赵俣《囚徒健身》和《瑜伽》,我是彻底没事做了,只能来你们这里打发时间。”

“真羡慕娇娇和倾城,能全心全意地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李琳看向叶诗韵又说:“你和张纯也不错,虽然有些胡闹,但也一直在干自己想干的事,只有我,一直在浪费时间。”

“谁胡闹了?”叶诗韵有些不满,接着她又教育起李琳来:“你啊,就是有福不会享,没事干,就吃喝玩乐,折磨自己干什么?”

“我闲不住。”李琳说。

叶诗韵摇摇头:“不是我说你,在这个时代,女人指挥军队,本就千难万阻,你还不想跟赵俣睡,他怎么可能放心你,怎么可能给你这样的机会?那可是兵权,可不是小事。”

李琳不为所动:“管好你自己吧,我自有主张。”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叶诗韵心想。

就在这时,张纯被四个小黄门用肩舆给抬了回来。

张纯一下轿,李琳和叶诗韵就看见,张纯的腿脚有点不利索,走路一撇一撇的。

李师师等张纯的侍女赶紧小跑过去,将张纯给搀了回来。

李琳和叶诗韵也迎了过去。

李琳有口无心地问:“你这是侍寝成功了?”

这么多人在场,张纯哪能说实话?她不置可否地说:“大人的事,小孩儿少打听。”

李琳一怔,她心说,‘唉,真不是上一世了,现在就连张纯都敢这么跟我说话了。’

回到张纯的住处,叶诗韵等了很久,才终于逮到一个张纯身边没有别人的机会,她在张纯耳边小声问道:“你该不会被赵俣走了……”

不等叶诗韵说完,张纯就一把捂住了叶诗韵的嘴。

……

三天后,西北前线和河北前线同时来报,夏军和辽军都有大动作。

前去出使辽国的使臣马政,也传回来他听到的一些传言,说辽军正在集结,准备大举南下,形势一触即发。

燕地本是易守难攻之地,易州西北有紫荆关,昌平之西有居庸关,顺州之北有古北口,景州东北有松亭关,平州之东有榆关。

凡此数关,乃天造地设的蕃汉分界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如果赵宋王朝占据燕地和平营滦三州,以及这些关口,再配上已经在赵宋王朝控制下的河东地区,则整个关内都将安全了。

可问题是,榆关之内的平、营、滦三州,自后唐之时便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所占领,改平州为辽兴府,管辖营滦二州,号为平州路。

至石敬瑭时,辽太宗又获得了燕地的幽、檀、顺、景、蓟、涿、易诸州,建燕山路,与平州路成为并列的两个路。

只要这两个路在辽国手上,辽军说南下就南下,就跟逛自己家的后花园似的。

而且,如果攻势顺利的话,辽国的铁骑几日内就能打到赵宋王朝的都城东京汴梁城。

其实,赵宋王朝在河北也设有四个军事重镇,即四个安抚使路:一、高阳关路,治所在河间府;二、定州府路,治所在中山府;三、真定府路,治所在真定府;四、大名府路,治所在北京大名府。

高阳关、定州、真定三路驻军与河东路太原府、代州等地驻军,构成了一个南北纵向深度防御体系,而大名府路驻军则沿着黄河东西分布,横向防御,构成赵宋王朝北方的第二道防线。

这套防御体系就是阻挡辽军南下的。

奈何,自从《澶渊之盟》以来,辽宋两国已经有小一百年没发生过战争了,如今这套防御体系已经名存实亡。

关键,《澶渊之盟》时期就已经证明过了,哪怕这套防御体系在,也无法阻止辽国铁骑快速南下,威胁赵宋王朝的都城安全。

所以,不少宋臣听说,辽军要大举南下,顿时就慌了。

更麻烦的是,夏军也在集结,似乎有跟辽军一块伐宋之意。

这个时代,交通和通讯都极不便,兵力在不同战场间调动困难,如果同时与两国开战,军队需要分兵两处,使原本有限的兵力更加分散,在每个战场上都有可能因兵力不足而陷入劣势。

而且,如果赵宋王朝与辽、夏两国同时开战,还会使边境防线漏洞多,难以防守。

另外,两个战场作战,武器、粮草、马匹等物资消耗都会加倍。

这又涉及到了后勤保障问题。

再有,因为这个时代运输技术落后,长途运输损耗大,如果两线作战,会使国家经济负担沉重。

两线作战也会使补给线变长且易受攻击,一旦被切断,前线军队将陷入绝境。

更麻烦的是,同时与两国作战会使自己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难以集中精力应对一方,还可能被敌人联合夹击。

总之,同时跟辽、夏两国开战,绝对不是聪明的选择,尤其是对于现在问题重重的赵宋王朝而言。

可赵俣却选择听取章惇的建议,追封了王绍、李宪等开疆的功臣,又进一步奖励了平夏城之战的功臣章楶、郭成等人。

接着,赵俣下圣旨,以章楶为帅,继续加强西北边防,修筑城寨,巩固对横山地区的控制,削弱西夏的军事威胁,同时秣兵历马,随时准备跟西夏开战。

赵俣又钦点郭成为主将,声称自己将亲自担任统帅,开始向河北方向集结兵马,准备御驾亲征,用来回应辽国的耀兵。

见赵俣采纳了章惇等新党强硬派的建议,摆出不惜同时跟辽、夏两国开战的架势,以曾布为首的新党保守派和旧党全都坚决反对。

韩忠彦说:“今河北军心已浮动,倘若辽军南下,交战必不可免。而辽军向来气焰嚣张,锋不可当,我军若出,望敌必溃,此兵家所忌。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曾布说:“京城乃天下之本,本既摇动,何以支撑天下乎?若辽军再兵临城下,我大宋二百年基业危矣。”

章惇反驳道:“昔日,辽国拥百万之师,直抵澶渊,仰赖祖宗威灵,社稷之福,寇莱公坚持请求皇上御驾亲征。銮舆渡河,我军士气大振,敌将挞揽即被射杀,辽军士气大丧,遂遣使请和,河北得以收复。若辽军真敢南下,请陛下仿效真宗皇帝御驾亲征,必可再得百年天下太平。”

蔡卞跟着一块反驳:“以和求和,不得其和;以战求和,方可得和。夫和者,非屈己以媚敌而致,乃恃武备之强,以战止战,使敌畏威而不敢犯,和自至焉。”

赵俣坐在御座上,看着这些大臣争吵,无动于衷。

并不是他们的主张,赵俣全都没看上。

在赵俣看来,几位宰执中,蔡卞说得最有道理,一上来就求和,别说求不到和,就算能求到和,估计也是又得给辽、夏两国增加岁币,丧权辱国不说,还将增加赵宋王朝的负担,所以必须先亮剑。

当然,只是亮剑,能不打,肯定还是不打。

没办法,虽然辽、夏两国也是菜逼,但赵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在这摆着,打起来,真是胜负难料。

而且,赵俣觉得,要是给自己一二十年时间,不论是辽国,还是西夏,亦或是在东北蓄势待发的女真,包括还没有统一的蒙古,自己全都能把它们灭掉。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说赵俣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先猥琐发育几年,但表面上,自己必须强硬,绝不能让耶律洪基和李乾顺这两只纸老虎给唬住。

为了彰显自己的强硬,赵俣让章惇东拼西凑,弄出来了两百万贯,其中一百万贯拨给西军,三十万贯拨给河北禁军,七十万贯拨给京畿禁军。

另外,赵俣派张叔夜、王禀去河北自古出强兵的相州等地招募敢勇,派宗泽、何灌去陕西招募关中豪侠,招足一万精锐补充自己的亲军,把自己准备御驾亲征的戏演足。

朝堂上,曾布和韩忠彦没能吵赢章惇和蔡卞。

下朝后,曾布和韩忠彦又联袂跑到垂拱殿来见赵俣。

曾布又矮又瘦,韩忠彦则高大伟岸,两人现在一个是尚书右丞,一个是尚书左丞,常常并立于廷下争论问题,由于他们外形长相反差很大,时人戏称他们是“龟鹤丞相”。

两人在垂拱殿再次言辞激烈地跟赵俣阐述两线作战的危害,劝赵俣千万不能同时跟辽国和西夏开战。

没了其他人在场,赵俣对曾布和韩忠彦“推心置腹”:“朕刚继位,若对外软弱,何以对臣民,又何以君天下,不瞒二位爱卿,此次若辽、夏两国不展示出诚意,教朕对臣民、对天下难有交代,朕何惜一战?”

曾布和韩忠彦听明白了,赵俣不是一心一意支持新党强硬派,更不是非开战不可,而是不得不展示出自己强硬的一面,而他们要是能跟辽国和西夏谈出来一个让赵俣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和约,赵俣肯定会支持他们。

有了赵俣给他们的底,曾布和韩忠彦一扫之前的担心,分别派得力干将去找辽使和夏使谈判去了。

把和谈的事交给曾布和韩忠彦,赵俣回到后宫。

刚进入后宫大门,赵俣就看见李琳在门口徘徊。

见赵俣回来了,李琳赶紧迎过来,拼命地给赵俣使眼色,求赵俣跟她谈谈。

见此,赵俣一伸手,身后的人就没再跟过来。

陪赵俣走出去了也就十几丈远,感觉别人应该听不到她和赵俣的谈话了,李琳小声问赵俣:“敢问官家,那一万敢勇,可否按照臣妾之法练成新军?”

赵俣不置可否地问:“轰天雷及虎蹲炮研发得如何了?”

李琳答:“臣妾及娇娇负责的部分已完成,只待火药作拿来依照臣妾之法改良的火药,便可一试。”

这个时代的火器制造已初具规模,在汴梁城中就设有广备攻城作,工匠五千余人,下辖十作,其中就有火药作和专门制造火器的火作。

人口繁盛和建筑材料耐火等级不高,导致这个时期的汴梁城火灾频发,甚至到了,小火灾无数,大火灾每年都至少有一二起的地步。

而造成火灾的原因有很多,像意外失火,人为纵火,雷电劈引,等等。

其中,危害最大、最难以扑灭的火灾就是由火药引起的大火。

可以说,只要火药一着,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宋真宗时期,火作的一个“作手”(技术员)装填火药时用力过猛,溅出了火花,刹那间炮声震天,地动山摇,火作里的工人全部被炸死,方圆三里以内的民宅不是被震塌,就是被烧毁,粗略统计,在那场大火里丧生的总人数高达一千三百多人。

而研发火药,肯定得囤放着大量的硝石、硫磺和木炭甚至是火药,全都是易燃易爆物品,很容易引起火灾。

当初,李琳是想自己研发火药来着,可问题是,谁敢让她在皇宫中研发火药?

后来,还是赵俣让童贯去火药作将最好的匠人找来,让李琳对他们面授机宜,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今,李琳和麻晓娇已经制作出来了虎蹲炮和轰天雷,只要装上李琳主持研发的火药,赵俣的神机营的主武器可能就有了。

左右今天下午也没事,赵俣说:“你及娇娇准备一下,朕教童贯去取火药,试试你所说的这两种神器威力到底如何……”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