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帅仁义,愿为大帅效死

书名: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3-04 14:12

自从林黛玉、史湘云,她们来了辽东。

贾琮基本就很少外出了,几乎天天留在宅子里,陪着她们说笑玩闹。

一众妻妾们来了,自然要好好的陪陪她们。

怎么说,也是大半年没见了。

现在辽东太平无事,只要不开战,几乎没什么事。

大军现在处于训练状态,贾琮让史鼐和李彪看着就行。

政务上的事情,只是偶尔过问一下。

只要那些官员不闹得太不像话,贾琮也不想插手太多。

有各地的情报组织,及时把各地的情报传送到辽阳,贾琮也能准确的了解,各地的实际状况。

对那些官员,也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辽东王府的建造工作,也已经全部展开。

贾家和薛家的商队,也在全力的往辽阳运输物资。

贾琮又让人在辽东本地,雇佣了大批的工匠,和帮工,加速王府的建造。

没有办法,辽东这个地方,冬天冷的早,春天化冻晚,一年之中能够施工的时间并不多,要是不抓紧时间建造,恐怕还的一年时间。

贾琮手里有钱,也不怕花钱,多雇佣一些工匠,也只是小事罢了。

这边的工程,主要是戴权负责盯着,贾琮只是偶尔过去看看。

对于现在的贾琮来说,基本上是没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情。

总之,只要不打仗,贾琮基本上就是个闲人。

贾琮陪着妻妾们卿卿我我,柔情蜜意,一个个也都喜笑开颜。

唯独薛宝琴,看到这一幕,感觉就像撒了一地的狗粮。

她夹在众人之间,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大灯泡子,显得有些多余。

这种事她还不好说,也无法干预,心中是郁闷无比。

只能想方设法的,忽悠贾琮带她出去玩。

有众女在身边,贾琮自然也不会陪她胡闹,自己的女人还陪不过来,哪有时间陪她。

等过段时间,安抚好了自己的女人,再带她出去玩也不迟。

薛宝琴恨得直咬牙,却也拿他没有办法。

只能去忽悠史湘云,希望早点摆脱这种状况。

史湘云虽然也想出去玩,但是她更想和贾琮腻歪在一起。

两人成亲时间不长,又分别了近一年的时间,现在好不容易在一起了,自然要好好的互诉衷肠,你侬我侬。

对于薛宝琴的提议,也不是多么的热心,只答应,不行动。

这让薛宝琴也没有招了,在众人面前,她也不好做的太过,只能躲在一边,当一个旁观者。

转眼之间,又过去了半个月。

贾琮接到兵部的文书,要求贾琮尽快出兵,收复沈阳。

被贾琮直接回绝了,告诉来人,现在不是时候,强行攻城后果难料,自己不打没把握的仗。

兵部的官员也没有办法,离开贾琮的官邸以后,又找上了史鼐和一些将领。

询问了一下军中的具体情况,又去看了看正在训练的士兵。

知道贾琮说的也没有错,但是上头的命令,他也不能擅自做主,只能尽力完成。

于是便借着兵部的命令,怂恿那些将领们出面请战。

只是让他失望的是,并没有人听他的。

而且当天晚上,史鼐、谢琼等人就找到了贾琮,将兵部官员的所作所为,全都告诉了贾琮。

贾琮知道后,也只是轻轻一笑,并没有当回事。

几人也猜不透贾琮的想法,军中之事,都是他一言而决,很少跟大家商量,大家也只是听命行事。

“大帅,我们真的不打沈阳吗?那兵部的命令该怎么办?”

贾琮看了几人一眼:“本帅才是一军主帅,该不该打,什么时候打,怎么打,那是本帅的事情,和兵部有关系吗?他们要是会打仗,也不会派本帅来了。

一群不会打仗的人,瞎指挥什么?他们要是觉得自己能行,就让他们来好了。本帅打仗,自有本帅的规矩,没有把握的仗,我们不打,我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送人头的。

将士们跟着本帅,本帅就要对他们负责,虽然打仗总是免不了会死人的,但是,能够少死点人,还是少死点的好,攻城战我们并不占优势,真打起来胜负难料。”

史鼐点了点头,他对蛮族人的强悍,有更深的了解。

别说攻城了,连守城都不是人家的对手,这几仗打赢了也是仗着火炮的犀利。

若是没有火炮的压制,真打起来,还真不是人家的对手。

说实话,能够轻松拿下辽阳,史鼐心中就非常的疑惑不解。

就算蛮族人败了,这么大的城池,也不可能不派人驻守。

从表面上看,是蛮族人被吓怕了,直接跑路了。

只是这个解释,虽然成立,但是却有些勉强。

只能说贾琮这小子运气好,这样的好事,都能够让他摊上。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双方达成了某种协议,蛮族人才主动退出了辽阳。

但是贾琮杀了蛮族十多万人,双方已是大仇,这种猜测根本就不成立。

就算说出去,也没有人会相信。

“大帅说的没错,现在我们形势大好,不能因为这些人,就把这大好的局势给毁了,蛮族人虽然损失了不少人,但是战力还在,也不是能够轻易忽视的。”

谢琼道:“大帅,这要是朝廷怪罪下来,该如何是好?”

贾琮笑道:“没什么大不了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不能拿自己的命不当命,若是谁觉得自己可以,那就让他来,本帅回京城享福去。”

几人对视一眼,一起拱手行礼。

“我等唯大帅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们也是看出来了,跟在贾琮身边,不但不会白白送死,还有功劳可拿,更有银子可赚。

这样的人不跟,还去跟谁呢?

贾琮对几人的反应,并没有太意外。

只要是人不傻,就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以前贾琮在辽东的那批手下,以及最早安排下去的那些亲兵,早就找过了自己。

有的直截了当的宣誓了效忠,表示愿意投靠自己。

也有一些人,表达的比较隐晦,总之就是想抱上自己的大粗腿,想要让自己格外提拔一下。

对于这些人的投靠,贾琮全都欣然接受。

但是,却也不会完全的信任他们。

毕竟人心隔肚皮,他们心里怎想的,谁也不知道。

现在自己手握大权,又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没有那个手下不想着巴结巴结的。

是真心投靠,还是只想弄些好处,那就很难说了。

这些人必须经过真正的考验,贾琮才能真正的信任他们。

现在,不过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罢了。

“好,跟着本帅,本帅是不会亏待你们的。对了,本帅打算,明年开春的时候,开展军屯,抽调一部分军队,开荒屯田,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听了贾琮的话,几人都不禁一愣。

军队不打仗,跑这里来开荒屯田,先不说大家乐不乐意了,朝廷应该也不会同意吧?

朝廷派出军队,那可是来打仗的,不是来种地的。

史鼐道:“大帅,朝廷肯定不会同意的,派我们来辽东是打仗的,可不是来种地的,你不会是认真的吧?”

贾琮点点头:“辽东是我的领地,大片的荒地闲置,实在是太浪费了,你们也可能听说了,我已经让地方上,鼓励百姓开垦农田了,并给了一定的优惠。”

“我们的大军这么多人,闲着也是闲着,除了训练也没什么事,所以,我才想着分出一部分军队,开垦荒地。同样免税五年,收益归个人,土地也归个人,五年后收三成税,其余收获归个人。”

“这样一来,士兵们除了军饷,还可以多得一份收益,只要你肯卖力,就能有收获,养家糊口不成问题,相信应该有很多人乐意吧?”

这只是贾琮的第一步计划,让士兵们多一些收获,五年后自己也能多些税收。

这些士兵们有了属于自己田地,自己的资产,有很大一批人,就可能会选择留在辽东生活。

这无形之中,也为辽东增加了人口。

第二步就是鼓励士兵,让他们将家人接来辽东,在辽东落户。

贾琮会为他们提供住房,提供一切便利。

人来的越多越好,也能开垦出更多的田地。

贾琮也会让草原上,大力饲养耕牛,为辽东持续提供耕牛。

只有这样,才能让辽东,更快的发展起来。

当然了,这个计划需要一步步地慢慢来。

贾琮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更是不缺钱。

前五年,可能会持续的投入一部分资金,主要是农耕的工具,以及耕牛。

五年之后,才能够慢慢的回本。

这些贾琮都是等得起的。

“你们这些将领,也可以让手下,帮你们开垦出一片农田,从家里找些人来帮你们耕种,只要能找来人帮你们耕种,你们开垦多少都是你们的,这也算是本帅给你们的一个福利。”

几人闻言,眼睛不由得一亮。

这要是开垦出个几千上万亩,那就是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两银子。

每年都能有固定的收成,收益可比那点军饷强多了。

就算是以后不种了,卖了,那也是一大笔银子。

让士兵帮忙开垦,自己也不费什么事。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这要是不愿意,那自己可就是傻子了。

几人眼冒金光,目光灼灼的看着贾琮。

“大帅,你说的可是真的,真的开垦多少都可以吗?”

贾琮点点头:“这是自然,本帅说话从来不打折扣,一口唾沫一个钉。不过,也不能完全没有限制,这样吧,每个士兵,最多可以开垦五十亩田地,可以让家人来帮忙耕种。”

“你们这些高级将领,每人最多可以开垦一万亩农田,这个数差不多了,主要是你们要从关内找人来耕种,没人帮你们耕种,再多田地也没用。”

“至于其他各级将官,可以根据这两个限制,适当的调整数量,这件事你们可以下去商议一下,拿出一个合理的数值,争取让大家都满意。”

“另外,凡是军中之人,五年之后,只需要缴纳两成的税收就可以了,若是有兄弟阵亡了,家人可以继承他的田地,这也是本帅给军中兄弟们的另一个福利。”

贾琮这算是白送田地了,应该有很多人会眼红的吧。

现在这个时代,真正有地的农民并不多。

最多的就是佃户,自己没有地,帮着别人种地交租,每年也就刚够温饱的。

碰上那种黑心的地主,一年忙下来,都不够吃饭的。

若是消息传开,应该会有不少人前来辽东。

贾琮不怕送出去的地多,就怕来的人少。

听了贾琮的话,几人心中大喜,算是真的放心了。

“多谢大帅赏赐,兄弟们知道了,一定会感念大帅恩德的,属下代兄弟们谢谢大帅。”

一万亩田地,也能值个十几万两银子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不天文数字了。

正常情况下,一般的将领,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就算是对史鼐这个保龄候府来说,十几万两银子,这也是一笔巨款。

如此大的利益放在眼前,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不动心。

五十亩的田地,也能够让一个普通家庭,不愁吃喝,过上富裕的日子。

就算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士兵们也不会随便让人入侵进来的。

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而战,那结局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也算是一种利益捆绑吧,将他们全都绑上自己的战车。

“跟着本帅,不会让大家吃亏的,本帅的目标,是让手下的兄弟们,全都跟着本帅吃香的喝辣的,像以前那样吃不饱饭,养不了家的情况,是不会再出现的。

你们下去以后,先跟其他将领们通通气,有个思想准备,过几天,本帅会召集大家确定此事,今年主要做准备工作,选好开荒的地址,再把开荒的工具准备好,事情还是不少的。”

“大帅仁义,兄弟们心服口服,别人我不管,俺老谢,愿为大帅效死。”

谢琼直接拜倒在地,宣誓效忠。

其他几人见状,也纷纷上前行礼。

“大帅仁义,愿为大帅效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