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六十章贾琮献策

书名: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3-04 14:12

听闻此言,贾琮心中一动。

从表面上来讲,这未尝不是一个稳妥的方法。

可是细细一想的话,其中所隐含的监督、挟制之意图,昭然若揭。

粮草乃是军队的命脉,一旦被人控制、刁难,自己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总不能提刀杀人吧?那可是内阁大臣,自己若真的敢杀了,那绝对落不了好。

这老家伙也不知道是想干什么?还真是阴险狡猾得很。

自己倒是不怕监督,自己是去打仗的,又不是去造反的,爱监督监督去吧。

只是这军中的粮草,却绝对不能落于人手,万一到时候贻误战机,自己跟谁说理去。

还不等贾琮开口,隆庆帝看向胡庸道:「胡爱卿,杨爱卿的提议,你有什么意见。」

对于杨怀的心思,隆庆帝一眼就看出来了,其实这也正是他想要的,这样做他更容易把控大局,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意外。

虽然他相信贾琮,能够加层保险,那岂不是更放心了。

帝王多疑,莫过于此,既要用你,也要防你。

隆庆帝的意思,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胡庸这样的老油子,可是清楚明白的很,自然不会违了他的意思。

胡庸面色凝重,思虑少许,点头道:「臣附议!」

听了他的话,隆庆帝心中大喜,略作思索片刻,又将目光看向内阁方向,问道:「不知哪位爱卿愿意前往?」

体仁阁大学士李荣出列道:「启禀陛下,老臣愿往。」

隆庆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冲着贾琮道:「贾爱卿,由李爱卿前往帮你,你应该放心了吧。」

贾琮沉默片刻,拱手说道:「陛下,臣是去平叛的,没有二心,不惧任何人监督。但是粮草乃军中命脉,决对不能握于不受臣控制的人手里,万一出点意外,军中断了粮,那这仗还怎么打?

军粮和赈灾粮,必须分开,不能握于一人之手。李大人前往赈灾臣没意见,李大人负责筹备粮草,臣也没有意见,但是筹集到的粮草,必须提前一个月交到我军中。」

隆庆帝闻言,脸上一黑,这混小子,就算你看出来了,干嘛非得说出来,这不是打人脸吗?

还不等隆庆帝开口,李荣不干了,怒气冲冲的道:「宁国公,你这是什么意思,是信不过本官吗?觉得本官会公私不分吗?」

贾琮连忙拱手陪笑道:「李大人多心了,我并没有针对李大人的意思,我只不过是就事论事,因为一旦开始赈灾,赈灾粮永远都不够,试问到时候李大人该如何?

想当初,朝廷可是提前布局,拨出了大批的钱粮用于赈灾,可是结果如何呢?相信李大人也都看到了,这赈灾事宜可是你们内阁负责的,其中的道道你们应该很清楚才对。」

说句不好听的,陕西到了今天的局面,内阁的罪责最大。

虽然不一定是他们所为,但是他们手下那些官员的暗箱操作,他们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纵容他们,不加管束,才有了今天的结局。

他们就是朝廷得罪人,都该千刀万剐。

李荣、胡庸、杨怀、刘晋等一众内阁大臣,被人直接戳了嵴梁骨,脸色都非常的难看。

只是贾琮说的是实情,他们也无从反驳,只能耷拉着眼皮装没听见的。

牛继宗看看贾琮,又看了看胡庸等人,心中不禁一笑,贾琮这小子一点亏都不吃,这几个老小子,真是自找的。

林如海不禁摇头轻叹,到底还是年轻啊,招惹了这几个人,以后就等着被算计吧,这些人可不是心胸开阔的主。

看着几个内阁大臣默不作声,一副便秘的样子,隆庆帝也觉得有些解气。

最不爽这些老家伙的就是他了,不过也不想把事情弄得太僵,连忙开口道:「贾爱卿,你说的这些也有道理,现在一切都以战局为主,朕就准了你的所求。

不过,赈灾一事,也不容忽视,朝廷也有些力不从心,没有能力全部负担,不知道贾爱卿可有什么良策,破解这一难题?」

赈灾粮不够用,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问题。

就国库里那点银子,就算全部掏空了,也是杯水车薪。

不然的话,大量的赈灾粮运往灾区,所有人都能吃饱饭,谁还没事的跟着造反呢。

【鉴于大环境如此,

这也是隆庆帝的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陕西局势糜烂,却也无能为力的原因,只能将这件事甩给内阁,让他们想办法解决。

贾琮想了想道:「陛下,关于赈灾一事,臣确实有些想法,单纯靠朝廷出粮,估计也出不了多少,对于众多灾民来讲,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臣的办法,是发动天下商贾,以及各地的地主豪绅,还有那些有钱人,运粮入陕西・・・・・・」

不等贾琮说完,杨怀嗤笑道:「本官还以为宁国公有什么好办法呢,就这?根本就行不通,那些商人无利不起早,怎么会白白的出钱出粮呢?更别提还要他们千里迢迢运往陕西,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荣道:「本官也觉得此事不可行,白白的让他们出钱出力,那些人怎么可能会愿意呢?宁国公这想法,有些太天真了。」

胡庸颔首道:「宁国公想法是好的,只是有些不切实际,还是太年轻了。」

隆庆帝也摇了摇头道:「此法恐是不妥,就算朕下旨,估计也没有几个人响应,这种无利可图的事,估计没几个人愿意做吧?」

贾琮笑了笑道:「陛下所言甚是,无利可图的事,确实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可若是有利可图呢,两倍利益、三倍利益、甚至是更多呢?估计都会抢着去吧?

臣并不是让他们免费送粮去陕西,而是让他们运粮去陕西贩卖,现在陕西大乱严重缺粮,价格高昂,最高达到了十两银子一石粮食,就算运过去卖个六七两一石,那也是暴力了。

这么大的诱惑,若是陛下倡导,肯定会有很多人相应的,各位大臣若是有钱,也可以参与进去,即帮国家赈灾,也为自己赚些花销,岂不是两全其美,到时候陕西那边就不缺粮食了。」

杨怀道:「宁国公此言大拗,我朝廷命官,怎么能赚这些黑心钱,况且那些灾民,又哪里有钱买粮,你这说了不是等于白说了。」

贾琮笑道:「杨大人这话就错了,光明正大的赚点钱花,总比偷偷摸摸,贪污受贿,做个贪官要好的多吧。灾民虽多,有钱人同样也不少,他们也需要吃粮,让他们吃上便宜粮食,也算是赈灾了,不然等他们钱花光了也会变成灾民。」

牛继宗道:「我觉得宁国公这个办法挺好的,真要是免费送粮,那粮食根本就到不了灾民手里。」

胡庸看了牛继宗一眼,转头对贾琮道:「依照宁国公的意思,那些真正的灾民就不管了?」

贾琮道:「赈灾本就是朝廷的事情,朝廷总不能一毛不拔吧,朝廷可以出面雇用当地的灾民,设置粥棚舍粥,也可以雇用一些青壮,修桥、铺路、挖水渠,进行灾后的基础建设,朝廷只需要管他们饭就行了,这不是两全其美嘛?

同时让前去卖粮的人,拿出一成的粮食,设置粥棚舍粥,救济那些老弱病残。若是大量的粮食进入陕西,用不了一年时间,粮价就会被压下去,等到平定了叛匪,到时候灾情自然也就缓和了。」

隆庆帝暗

暗的点了点头,这个想法确实不错。

贾琮这小子脑袋瓜子就是灵活,这种办法也能想得出来,还真是个人才。

户部尚书宋岩上前道:「陛下,宁国公这个法子确实可行,值得一试,起码能为朝廷省下一些钱粮,若是操作得当,或许真的能解了眼前之局。」

隆庆帝道:「朕也觉得可以一试,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片附和之声,在大殿内响起。

隆庆帝满意的点点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内阁将此事通传天下,号召天下富商,响应此次赈灾。通令京城商家、勋贵、官员,有能力者,作为第一批赈灾者,运粮入陕西。

宁国公,此事是你的主意,你是不是应该带个头,给大家做个榜样,也为赈灾出一份力呢?」

众大臣闻言,全都看向了贾琮。

一些头脑灵活的,已经开始打起了小算盘,想着借此机会大赚一笔。

贾琮拱手道:「既然陛下给了臣这个赚钱的机会,臣自然会牢牢抓住的,臣会准备二十万石粮食,随大军之后,运往陕西。臣的商会也有很多合作伙伴,臣也会通知他们,让他们运粮去陕西。」

隆庆帝闻言,顿时大喜。

这次有贾琮出马,陕西无忧矣。

看他连战后赈灾都想到了,应该是有必胜的把握。

想到这里,隆庆帝大喊道:「传旨,任命禁军统领宁国公贾琮,为陕西战区统帅,赐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率领先锋营、振武营、扬威营、神机营、禁军等十万人马,全权负责剿灭陕西叛匪,以及运粮入陕西事宜。

体仁阁大学士李荣,为钦差大臣,负责大军粮草供应,以及战后赈灾、重建工作,代朝廷安抚受灾百姓。户部、兵部,准备好军队所需物资,不要耽误了大军行程。」

「臣,遵旨。」

贾琮、李荣、李广路、宋岩齐齐上前领旨。

隆庆帝道:「今天就到这里吧。」

戴权高声喝道:「退朝・・・・・・」

・・・・・・

贾琮出了大殿门口,就看到林如海等在一边。

连忙上前几步,行礼问安:「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林如海摆了摆手道:「不用多礼,这次你带兵平叛,一定要多加小心,战场上兵凶战危,当以稳妥为主,宁可不要功劳,也要保证自身的安全,玉儿还在家里等着你呢,不要让大家为你担心。还有玉儿跟着你都变野了,不准带她去战场。」

贾琮笑道:「岳父大人放心吧,我一定会小心谨慎的,有十万大军护持,我不会有事的,我也不会带林妹妹去战场的。对了,府里也弄些粮食,找个管事带着,跟着我府里的队伍一起去陕西吧。」

林如海皱了皱眉头道:「家里还不缺这点钱,这钱赚得有些心亏。」

贾琮道:「岳父大人,这话可就说错了,我们不是去赚钱的,而是响应陛下的号召去赈灾的,只有我们运进去的粮食多了,粮价才会降下去,老百姓才能吃上便宜粮,我们这是善举。」

「哈哈哈哈,琮兄弟说的没错,这的确是善举,本王也准备一只粮队,跟随琮兄弟的粮队一起,到时候还要麻烦琮兄弟照应一二。」

北静王水溶,一脸笑意的来到了二人跟前。

贾琮拱了拱手道:「原来是王爷驾到,此乃小事,王爷放心就是。」

林如海摇头苦笑,冲着水溶拱了拱手,有对贾琮道:「行吧就听你的,我会让管家去找你的。」

说完不在停留,转身离去

了。

牛继宗也凑了过来,笑眯眯的道:「宁国公,我牛家也准备个粮队,到时候搭你的顺风车没有问题吧?」

贾琮笑道:「牛叔说笑了,此乃小事,等你们把粮食准备好了,跟我的粮队联系就行,给你们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一个月后粮队起行。」

牛继宗道:「这么好的事情,估计会有好多人参与,你小子可是给大家找了个赚钱的好路子,可以让大家光明正大得赚点钱花了。对了,对这次平叛,你可有把握?」

贾琮道:「绝对赢的把握自然没有,但是,他们要想战胜我也不是那么容易,我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给我一定的时间,一定能让陕西安定下来。」

听贾琮如此说,两人算是彻底的放心下来,不用担心粮食打水漂了。

对于贾琮的战力,两个人还是很有信心的,那些叛匪就算再强,还能强过蛮族的精锐不成。

水溶笑道:「为兄就预祝琮兄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再创辉煌战绩。」

贾琮抱拳道:「那就多谢王爷吉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