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三章太上皇

书名: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字数:4.4千字 更新时间:03-04 14:12

正像内阁大臣李荣所言,沉阳丢了,王子腾是难逃罪责的。

毕竟,王子腾是辽东的最高军事长官,主要责任就是防御蛮族。

虽然丢了沉阳,主要责任在张世杰,是他贪功心切,不尊将令,擅自出城导致的。但是,王子腾疏忽大意,不亲临前线指挥,也是有失误,懈怠之罪。

就算王子腾是隆庆帝的心腹,在这件事情上,隆庆帝也无法包庇他。

再加上王子腾的表现,实在是让隆庆帝非常失望,自然也不会再想着包庇他。

隆庆帝道:“王子腾懈怠战事,致使沉阳沦陷,真是让朕太失望了,胡爱卿、李尚书,你们觉得该如何发落王子腾?”

胡庸道:“陛下,丢了沉阳,王子腾确实难逃责任,理应处罚,可先解除他的兵权,让他回京,听候发落。”

李广路道:“陛下,王子腾确实有责任,一切全凭陛下圣裁。”

隆庆帝点了点头,看向贾琮问道:“贾爱卿,你怎么说,这王子腾可是你的亲戚。”

听了隆庆帝的话,众人全都看向了贾琮。

想看看这个小家伙,如何应答。

在明面上,王家和贾家是盟友的关系,又是贾家的亲戚,两家关系匪浅。

若是不帮忙说话,就显得有点薄情,若是开口求情,又有包庇之嫌,贾琮也有些左右为难。

不过,陛下的问话,却也不能不回。

贾琮想了想道:“陛下,王子腾是荣国府那边二老爷的二舅兄,和贾家确实是有姻亲关系,和我们宁国府倒是没有关系,真算起来陛下跟他更近一些,元妃要叫王子腾一声舅舅的。”

众人闻言,心中不禁感到好笑。

这家伙胆子还真大,这甩锅的能力还真强,直接把锅甩到陛下头上了。

隆庆帝听了这话,脸上不仅一黑。

这他娘的,把朕也给套进去了,这混小子不会是故意的吧?

那意思是说,自己也要叫王子腾一声舅舅了?

仔细算起来确实如此,但是朕是君,王子腾是臣,可没有资格让朕喊他舅舅。

就算喊了,他也不敢答应。

这时,就听到贾琮接着道:“陛下,这次沉阳丢了,王子腾确实有莫大的责任,不过臣觉得,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因为败了一阵,就要将人治罪。

而且,现在也不是清算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先夺回沉阳,稳定辽东的局势,王子腾在辽东多年,比任何人更熟悉那边的局势,对蛮族人也有些了解,是稳定辽东的不二人选。

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臣以为,此时,实在不应该对王子腾下手,应该让他留在辽东,稳定局势,戴罪立功。

陛下,臣这不是给王子腾讲情,而是纯粹为了大局考虑,为了大楚的利益考虑,这个时候换了任何人去,都比不上王子腾。”

胡庸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中也不禁叹服。

明明给王子腾讲了请,从他嘴里说出来,反而是为了大局着想,说得有理有据,想反驳都难。

这要是硬把人给撤了,一旦再吃败仗,那可就应了他的话了。

到时候,这个责任,就落到自己等人身上了。

这小家伙,还真的不能等闲视之。

隆庆帝听了这话,不禁笑了起来,原来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想了想,这番话也确实有些道理。

王子腾虽然有责任,但是过错并不在他,只是连带的责任,此人的能力也算是中规中矩。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先留在辽东,戴罪立功吧。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现在不是追究过错的时候,还是以夺回沉阳为第一要务,暂时就让王子腾留在辽东,稳定辽东的局势吧。

要调动大军,还需要和太上皇商量一下,等这边有了结果,再确定出征的人选。”

贾琮道:“陛下英明神武,乃当世明君,区区蛮族,不过是跳梁小丑,不足挂齿。”

兵部尚书李广路咧了咧嘴,这马屁拍的,真是太不要脸了。

蛮族都攻城略地了,还跳梁小丑,不足挂齿。

这话也就贾琮敢说,其他人,还真就不敢说这话。

毕竟人家干掉了蛮族大汗,还有两大贝勒,把蛮族打的节节败退。

其他将领就是再不服气,也得憋着,因为他们打不过蛮族。

这么多年来,遇到蛮族,都是被打的节节败退,只有贾琮,把蛮族打的节节败退。

在这一点上,不服气都不行。

就算自己这个兵部尚书,对贾琮也是相当的佩服。

隆庆帝听贾琮这么一说,也是忍不住的哈哈大笑,伸手点了点贾琮。

“别跟我说这些有的没的,顺天府尹递来折子,说最近在城中无缘无故的死了不少人,你们五城兵马司负责巡防,这件事你也有责任,可查到了其中的缘由。”

顺天府尹这家伙,脑子真是坏掉了。

这件破事,竟然还敢捅到陛下这里来,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既然你自己捅出来了,那就别怪本国公落井下石了。

“回禀陛下,这件事臣已经知道了,也派人仔细查访了一番,死者都是死在了自己的家中,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大多数都是江湖人物。

其中有几个还是江洋大盗,身上背着人命的,就有不少,奇怪的是这些人都改名换姓,成了良民身份,而这些人的身份证件,全是出自顺天府之手。

据臣调查,死的这些人,貌似是属于一个势力的,幕后之人身份一定不低,不然也无法让顺天府,给他们做假身份证明了,只是人都死了也无从查起。

臣猜测,这些人要么就是被自己人灭口的,要么就是被敌对势力给暗算了的,因为这些人的死法,五花八门,有的身上一点伤都没有。”

隆庆帝闻言,皱起了眉头。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想不到里面还有这么多牵扯。

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招揽了这些败类,还把他们隐藏在了京城之中。

莫非,又是自己的那几个不孝子干的?

想到这里,对贾琮道:“这件事,既然在你的辖区内发生的,你就负责给朕查探清楚。”

贾琮命一脸苦笑的道:“陛下,这件事臣查不下去了,这件桉子已经被顺天府接过去了,臣派去的人都被挡了回来,看那意思好像在故意隐瞒什么,臣已经无能为力了。”

杨怀看向贾琮的脸变了变,真没看出来,这小子背后下黑手是一点都不手软。

顺天府这帮家伙,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既然和自己有牵扯,还不悄没声息的把桉子给结了,还把桉子报给了陛下,这是什么操作啊?

难道,就是为了给贾琮上眼药?

也没听说这两人有仇啊?

这下好了,直接被贾琮把锅给扣头上了。

要是没牵扯也就罢了,真要是有牵扯,那这下可要倒大霉了。

隆庆帝见贾琮这么说,知道里面肯定有猫腻。

想了想,转头对戴权道:“这件事你让人去查一下,看看到底是谁的手笔。”

戴权拱手道:“是,主子,老奴遵旨。”

戴权答应一声,慢慢的退出了御书房。

隆庆帝道:“李爱卿,你们兵部做个夺回沉阳的战略计划,兵力、粮草、物资都准备妥当了,同时筛选出几位将领,赶赴辽东支援。这件事先这样吧,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隆庆地来到了太极宫,觐见太上皇。

调动兵马的事情,还是要和太上皇知会一声的。

到目前为止,还有一大半的兵权,都掌握在自己这位父皇的手里。

没有自己的父皇点头允准,单凭皇帝自己的命令,是无法调动大部分军队的。

这就是隆庆帝的无奈,干什么事都说了不算,还要先请示太上皇才行。

好在这几年不闹腾了,或许是真的想明白了吧?

毕竟年纪大了,还能折腾几年了?

还不如好好的保重身体,好好的享受生活呢。

“儿臣,拜见父皇,祝父皇身体安康,万寿无疆。”

太上皇呵呵笑道:“起来吧,朕,要是真的万寿无疆了,最不高兴的,恐怕就是皇儿你了。”

隆庆帝脸上一僵,连忙道:“儿臣不敢,能够在父皇的膝下承欢,是儿臣莫大的福气,是儿臣求之不得的。”

太上皇笑了笑,不置可否,对于自己这位儿子他是了解得很。

“你今天过来,应该是有事吧,说罢。”

隆庆帝道:“父皇果然明见万里,今天收到辽东的八百里加急,沉阳被蛮族人攻占了,儿臣想着,趁蛮族人立足未稳之际,派兵夺回沉阳城。

不然让他们站稳脚跟了,辽东就不得安宁了,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太上皇闻言,眼睛不由得眯了起来。

想不到,沉阳抵挡了蛮族这么些年,还是被攻陷了。

这要是让他们在沉阳站稳了脚跟,整个辽东,都在他们的攻击之下,辽东就很难保得住了。

“沉阳地理位置特殊,地处辽东的腹地,确实应该夺回来,有没有想好派谁去,有把握夺回沉阳吗?”

隆庆帝道:“回禀父皇,今天刚收到消息,还没有来得及做决定,父皇要是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派他们前往,至于能不能夺回沉阳,儿臣也不敢断言。

沉阳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抵挡了蛮族这么多年,这次也是守城将领中了算计,这才给蛮族人得逞了,我们要是攻城,同样也非常艰难。”

太上皇点了点头,这话倒是真的。

蛮族的士兵骁勇善战,比起大楚的军队强了不少,这攻守易势,更是占据了优势,想要夺回沉阳,难度太大了,除非使用计谋。

只是这用计,也得别人愿意上当才行。

并不是说,你用了计谋,就会百分之百成功的。

想到这里不禁摇了摇头,算了不操这心了,还是安心享乐吧,这些麻烦事,还是让自己的儿子去处理吧,谁让他是皇帝呢。

“你现在是皇帝,这件事就由你全权处理吧,不管你做出何种决定,朕都会支持你的。”

隆庆帝要的就是这句话,这样他就可以放手施为,不用再缩手缩脚了。

“儿臣遵旨,一定不会让父皇失望的。”

・・・・・・

贾琮离开皇宫后,去省亲别墅的工地上看了看。

主体建筑都已经起来了,进度还是比较快的,看这架势,入秋就差不多完工了。

在工地上转了一圈以后,贾琮来到了贾母的院子里。

这个时候,林黛玉和三春姐妹,都在老太太的屋里,陪她说话呢。

见到贾琮进来,贾母笑呵呵的道:“自从玉儿来了,你天天往这边跑,衙门也不去了,你不怕陛下找你麻烦啊?”

贾琮笑道:“孙儿虽然不去衙门,但是什么事都耽误不了,陛下还能说什么呢,如果不发生大事,基本上没事可干,不需要我出面。”

迎春道:“琮弟这差使当的可真自在,难道那些官老爷们,都是这个样子当差的?”

贾母道:“你可拉倒吧,你爷爷荣国公在的时候,忙的三天两头不着家,我父亲以前当官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忙碌,哪有像他这么清闲的。”

林黛玉笑道:“小的时候在家里,我爹爹也非常的忙碌,有时候几天都见不到人,想见一面都难,累的一身病,我爹爹都说,像琮哥哥这么当官的,真是天下少有,说起来也是有些羡慕。”

贾琮笑道:“我毕竟是武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再上战场,趁现在有时间多陪陪你们,一旦上了战场,有可能几年都见不到一面,到时候你们想我了也看不到。”

贾母道:“不是说,不会再让你上战场了吗?难道北边的战局又出了变化?”

贾琮点了点头道:“今天收到八百里加急的奏报,王子腾把沉阳丢了,陛下想着,趁蛮族人立足未稳之际,再把沉阳夺回来,我这也是刚从宫里回来。”

贾母闻言,不禁吃了一惊,沉阳竟然真的丢了。

想起上次贾琮说的话,心里也是有些庆幸,还真被这小子猜着了。

林黛玉担心的道:“琮哥哥,陛下是不是要让你出征啊?”

几人闻言,都看向了贾琮,眼神里都带着一丝担忧。

贾琮笑了笑道:“你们放心吧,既然陛下没有当场定下来,就不会让我去了,有王子腾在辽东稳定局势就够了。除非楚军节节败退,无人可以抵挡,那时候或许会派我出马。”

贾母道:“这样就挺好,不上战场最好了,毕竟战场上兵凶战危的,谁也不敢保证永远都不出意外,你现在已经功成名就了,没有必要再去冒险。

王子腾丢了沉阳,朝廷没有怪罪他吗?”

贾琮道:“几位内阁大臣,要将他革职查办,让他回京受审,我出面保下了他,让他留在辽东戴罪立功,暂时让他躲过了一劫,至于能不能将功赎罪,就看他的造化了。”

贾母道:“你做的很好,贾王两家毕竟是姻亲,也算是盟友,能够说得上话,就尽量帮一下吧。”

林黛玉听说贾琮不会上战场,这才放下心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