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零二章流言四起

书名: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字数:4.3千字 更新时间:03-04 14:12

三日后,贾琮送走了张虎和固齐。

让他们两人跟着宁国府的商队,出了神京城,一路前往辽东。

这次送给了张虎二百枚手雷,一门小钢炮,和十枚开花弹,用来协助阿敏,终结洪泰。

让固齐告诉阿敏,由张虎协助他干掉洪泰,算是完成了双方的合约。

至于将来以后,两人的关系如何?是敌是友?

就看阿敏登上大汗之位后,作何选择了。

若是他不愿意安于现状,想要继续扩充势力,扩充地盘,那么,就只能南下,或者西进。

西边是喀尔喀大草原,张虎、王顺、博尔赤的势力,也算是自己的地盘。

南边就是大楚,无论阿敏向哪边发展,两个人最终都会对上。

经过了几日的大搜索,并没有找到预想中的目标,这让贾琮心里有些疑惑。

难道,那些人还没有到神京城?

按说不应该啊,那些人应该比张虎他们先出发才对,不应该还没到啊?

就在贾琮心中疑惑的时候,月牙急匆匆的找了过来。

“爷,这几天,坊间突然传出了一些风言风语,说爷私自结交蒙古部落的首领,还向蒙古贩卖违禁物品,与蒙古人相互勾结,欲图不轨,对爷可能有些不利。”

贾琮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

在这个时候,突然传出这种流言蜚语,难道,这才是洪泰对付自己的手段?

这是要用离间计,来离间自己和皇帝的关系。

对于这件事,贾琮还真的解释不清楚,单单和蒙古人做生意这一点,就坐实了和蒙古人的勾结。

再说,自己确实是喀尔喀背后的王者。

看来又有的官司打了,估计会有不少人,借此来弹劾自己。

“月牙,命令下面的人,用最快的速度,查出散播消息的来源,找到幕后黑手,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人如此大的胆子,竟敢跟我作对。”

月牙道:“爷放心吧,我的得到消息以后,觉得事关重大,已经吩咐人去查了,相信不久后就会有结果。”

贾琮道:“把这件事,通知铁柱,让她协助你,等找到消息的源头,让铁柱负责拿人,找出幕后的黑手。”

月牙点点头,便转身离开了。

晴雯道:“爷,这件事会不会对你有影响?”

贾琮道:“影响还是有一些的,不过问题不大,别忘了,当初蛮族和蒙古的大战,那可是爷帮他们挑起来的,说我勾结蒙古人,陛下也得相信才行。”

晴雯道:“我们和蒙古人做生意,也有三四年了,以前也没人提过,怎么现在突然就流言四起了?莫非有人推动不成?”

贾琮点点头道:“很有可能,说不准,这就是洪泰对付我的手段之一,先引起舆论,然后再让人弹劾我,在陛下心中留下一颗怀疑的种子,起到离间的目的。

并借此将我留在京城,无法参与大战,洪泰就少了不少顾虑,可以一举拿下沉阳,为南下中原,打开通道。”

晴雯迟疑的道:“爷,沉阳我们也去过,那里城高墙厚,可是真正的坚城,洪泰他们应该打不下来吧?”

贾琮道:“这个世上,就没有攻不破的堡垒,之所以攻不破,那是因为方法没用对,洪泰此人,还是有些谋略的,不能因为他曾经败在我们手里,就因此小看了他。”

晴雯道:“爷,那我们怎么办?”

贾琮耸了耸肩,笑道:“还能怎么办?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结果我早就想到过,不必太大惊小怪的,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就是了。”

・・・・・・

隆庆帝看着手里的奏折,皱了皱眉头。

放到一边后,又拿起一本,里面的内容大致一样,都是弹劾宁国公贾琮的。

将桉子上的奏折,都翻看了一遍,居然有六七本是弹劾贾琮的。

弹劾贾琮私自结交蒙古权贵,往蒙古走私违禁物品,和蒙古人相互勾结,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请求严查宁国公,查封他的商会。

翻看了一下这些奏折,隆庆帝心里也犯起了思量。

要说贾琮勾结蒙古人,对付大楚,他是一点都不相信的。

当初,贾琮杀死三贝勒莽古尔泰,嫁祸给蒙古,引起了蛮族和蒙古的大战,让喀尔喀直接被蛮族打败了,成了蛮族的附庸。

后来洪泰进攻沉阳,贾琮为了牵制洪泰的人马,带人进入喀尔喀大草原。

找了几个熟悉的部落首领,帮助他们拨乱反正,赶走了洪泰的人,摆脱了蛮族的控制。

洪泰从沉阳退兵后,又对草原发起了攻击,想要再次收服喀尔喀。

贾琮又带人联合蒙古,击败了洪泰。

这些贾琮都已经写成密报,上报给了自己,这些事情自己都是知情的。

贾琮对蒙古是有恩的,有了这层因果,贾琮的商队,才会在蒙古畅通无阻,几乎包揽了喀尔喀的大部分交易,让这小子赚的是盆满钵满。

不过,贾琮也为大楚购进了两万匹战马,缓解了大楚对战马的紧缺。

贾琮和蒙古人的关系确实不错,跟那些部落首领,肯定也有交往,至于有没有走私违禁物品,自己就不敢保证了。

只是这些事情,知道的人应该不多才是,这些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而且,听戴权汇报,这件事情,最近在坊间传的沸沸扬扬,着实有些奇怪。

“戴权,你说外面对贾琮那小子的那些传言,是真的吗?”

戴权闻言,偷偷看了隆庆帝一眼,见他并没有望向自己,这才松了口气。

“回禀主子,宁国公和草原人做生意,这是千真万确的,要说没有联系肯定不可能,不过,要说宁国公会对陛下不利,会对大楚不利,老奴却不相信。”

见隆庆帝微微点头,心中暗道,宁国公,咱家这么为你说话,也算对得住你了。

隆庆帝道:“戴权,去把贾琮那小子叫来。”

“是,主子,老奴遵旨。”

看着戴权匆匆的离开了,隆庆帝望着眼前的奏折,陷入了沉思。

贾琮对自己还是蛮忠诚的,喀尔喀的事情都没有瞒自己,这些事情自己都知道。

也正因为如此,自己才不想让贾琮再去辽东。

一是不想让他再和蒙古人接触,二是不想贾琮再立功了。

贾琮太年轻了,现在不加辖制的话,等到年纪大了,有了威望,有了自己的人脉,有了自己的属下,那就无人能制了。

通过这段时间,对贾琮的观察和试探。

这小子对现在的地位,已经很满足了,对自己的安排也没有任何意见。

想起他那天的话,想要娇妻美妾,左拥右抱,美酒佳肴,逍遥快乐的过日子,隆庆帝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这才是一个年轻人该有的想法,以前那种自制力,再加上勇冠三军的战力,有点太吓人了。

自己几乎是看着贾琮成长起来的,对这家伙还是有些了解的,简单、清白、目标明确。

从九岁开始,就想着练武、从军,获得军功。

为自己挣得一个爵位,争得一份荣耀。

还真就让这小子做到了,对这小子的能耐和运气,就连自己都佩服不已。

从一个九岁的少年,到现在的宁国公,只用了六年的时间,这小子的经历,堪称传奇了。

年纪轻轻,就完成无数将领们,一辈子的梦想。

让无数的老将们,羡慕、嫉妒,望尘莫及。

不知不觉中,时间匆匆而过。

再次回过神来,贾琮和戴权已经站在自己面前了。

“臣,贾琮,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庆帝道:“贾爱卿平身吧,坊间的传闻,你可曾有所耳闻?朕还听说,五城兵马司在搜铺什么人,难道又有事情发生?”

贾琮道:“回禀陛下,坊间的传闻,臣已经听说了,臣和蒙古喀尔喀部落的事情,当时就已经密报给陛下了,并没有隐瞒。

喀尔喀连续经历了三次大战,部族的青壮损失了六七成,和蛮族算是两败俱伤了,臣当时的初衷,也已经达到了,十年之内,喀尔喀无力进犯我大楚。

当时帮他们的时候,那些部落的首领,也纷纷表示,有生之年,绝不再进犯我大楚,臣对此并不是很相信他们,也就没跟陛下提起,免得他们反悔了,臣再落个谎报军情的下场。

至于说臣走私违禁物品,那更是无稽之谈,我运去草原的物品,以美酒,陶瓷,茶叶,丝绸为主,这些商品的利润就足够大了,我根本没有必要走私违禁物品。”

隆庆帝点了点头道:“那你们五城兵马司,又在捉拿什么人?”

贾琮道:“陛下,上次臣收到洪泰要出兵的消息,同时,还收到了另一个消息,洪泰派出两拨人马,前来神京城,目标便是对付臣,还说,有可能会买通朝中官员,帮忙对付我。

臣觉得这是小事,也是臣的私事,没有必要让陛下跟着劳神,就没有告诉陛下,只是让五城兵马司的人加强了巡逻,明察暗访,只是却一无所获。

臣不禁想起了,现在外面流传的那些流言蜚语,有可能是那些人故意散播出来的,好让他们收买的那些内奸,借此弹劾臣,以此来离间陛下和臣的关系。

臣已经让人追查散播消息的源头了,争取找出幕后之人,估计很快就会有消息。”

隆庆帝闻言,皱起了眉头。

真要像贾琮所说,那些弹劾贾琮的人,难道都是被蛮族人收买了的内奸不成?

翻开那些奏章,看看了那些大臣的名字,还好没有那些朝中重臣,不由得松了口气。

仔细一想,又有些怀疑。

难道戴权那混蛋,和贾琮说了有人弹劾他的事情,这小子故意这么说的?

想到这里,不由得打量了一下贾琮,见他不想撒谎的样子,然后又看向了戴权。

戴权跟在隆庆帝身边多年,了解这位主子的的性格,知道他的意思,连忙坚定的摇了摇头。

不过,心里却是对贾琮佩服不已。

自己只是略微提了一提,这小子竟然直接就反击了,将那些弹劾他的人,都说成了蛮族人收买的内奸,真是太黑了,太狠了。

这是想把弹劾他的人,一棍子全都打死。

这本就是扑风捉影的事情,陛下又知道事情的真相,那些弹劾贾琮的人估计要倒霉了。

这些人也真是的,惹谁不好,干嘛非得惹贾琮呢?

难道,贾琮所展现出来的狠辣,还没能够镇住这些人吗?

见不是戴权透露的消息,隆庆帝也松了口气,自己身边的人,和外臣勾结,那可不是好事。

两人没有串联,自己也就放心了。

想到自己得到的消息,在前几天,五城兵马司的人就全城出动了,严密盘查外来人士。

看来贾琮并没有说谎,还是这的信任的。

这样一来的话,那些弹劾的人,真的会是内奸吗?

一点证据也没有,隆庆帝也很难判断,就算这里面真有内奸,也不可能全部都是。

想要甄别,却是有些难度,先记下这些人的名字,让人慢慢查访吧。

“最近有不少人弹劾与你,跟坊间的流言有些相似,你做生意我不管你,但是违禁物品绝对不能贩卖,更不能卖给蒙古人。”

贾琮道:“陛下放心吧,臣是大楚的官员,是陛下的臣子,对我大楚不利,对陛下不利的事情,臣是不会做的,这些传言,全都是子虚乌有。”

隆庆帝盯着贾琮看了好一会,这才满意得点了点头。

这小子做事还是很有分寸的,再加上他也不缺钱,应该不会这么做的。

“贾爱卿的为人,朕还是信得过的,那些始作俑者,就由你负责将他们查出来吧,既然洪泰派人对付你,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不行多带点亲兵在身边,以防他们再突然刺杀。”

贾琮道:“多谢陛下关心,臣会多加小心的。

陛下,可否将弹劾我的大臣名单给我,我让人重点留意一下,看看他们是不是和蛮族人有勾结,没有的话最好了,若是真有关系,臣也可以顺藤摸瓜,找到那些蛮族人。”

隆庆帝听了这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贾琮想报复人。

这混小子很真够可以的,在自己面前一点都不避讳,这也太明目张胆了。

“你小子可别乱来,这些朝中官员,可不是那些江湖帮派,你要是敢下黑手,那就是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朕也救不了你。”

贾琮道:“陛下多心了,臣不会乱来的,就算查到证据,也会先请示陛下,未得陛下允许,臣不会出手的。”

听贾琮这么说,隆庆帝才放下心来。

想了想,让他去查查也好,这小子的办事效率高的出奇,比其他人更适合。

随后,让戴权将奏折拿给贾琮。

贾琮翻看了一下,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在隆庆帝再三告戒以后,这才告辞离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