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八十章 封妻荫子

书名: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03-04 14:12

皇宫,御书房中。

隆庆帝看了眼下方的几位内阁大臣,和兵部尚书李广路。

开口道:“诸位爱卿,今日叫你们来,是想和你们商量一下,宁国公所奏之事。现在叛军都固守在长安城里,人数更是超过了十五万,而宁国公手里只剩下七万余人了,想要攻破长安城,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诸位爱卿可有何良策。”

杨怀拱手道:“陛下,宁国公不是要火药吗,给他就是了,有了火药或许就能攻破长安城了,可让宁国公年前攻破长安城,彻底平息陕西叛乱。”

隆庆帝眼中寒芒一闪,深深地看了杨怀一眼。

他虽然不会打仗,可是兵书却是看了不少,眼前的局势,想要以七万多人,攻破十五万人守护的长安城,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更别说,还要让贾琮限期攻城了。

这简直就是想让贾琮去送死,想让朝廷的大军去送死。

这老小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要是贾琮这次全军覆没了,他真不知道还有谁能够挂帅出征。

隆庆帝虽然心中恼怒,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不动声色的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杨爱卿的提议如何?”

他也想借此看看众人的态度,是不是也如杨怀一样,为了恩怨争斗,丝毫不顾及朝廷的利益。

胡庸看了杨怀一眼,心中暗暗叹息,对他的心理已然明了,然此举颇为不智。

这对付贾琮的意图太明显了,明眼人都能够看出一二来,陛下估计也看出来了。

一旦贾琮大败,这好不容易得来的优势,可就不复存在了,到时候这个责任可是不小,自己还是不掺和了。

胡庸一副沉思的样子,既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

其他几位内阁大臣也不是傻子,同样也选择了沉默。

李广路皱了皱眉头,自然也看出来了,奈何他是兵部尚书,严格说起来贾琮也是他们兵部的人,这要是因为杨怀战败了,自己也脱不开责任。

到时候杨怀老小子,再使个花招将责任推给兵部,那自己可就坐蜡了。

以这些人无耻的程度,是完全能够做得出来的。

想到这里,上前一步道:“杨大人此举不妥,想要攻破城池,起码要比城中的兵力多出数倍才行,可眼下恰恰相反,城里的兵力要比城外多了两倍不止,强行攻城与送死无异,很可能就会让我朝廷大军,再次全军覆没,试问杨大人,这个责任你负得起吗?”

杨怀抽了抽嘴角,他可不敢说自己负责,他只是想给贾琮下绊子,可不想把自己搭进去。

强自辩驳道:“李大人,你说的那是正常情况下,可是宁国公是正常人吗?明显不是,自打宁国公带兵入陕西,一路势如破竹,犁庭扫穴一般,几乎将整个陕西的叛军扫荡一空。

目前更是以七万兵马,将叛军的十五万大军,堵在了长安城里,不敢出城应战。如此能为,试问谁能做到?就连老夫也是佩服万分,相信宁国公能够再创奇迹,攻破长安城,彻底剿灭叛军。”

“嘶・・・・・・”

这老家伙真是好毒,这是要捧杀啊。

就是李广路也无法反驳,因为这老家伙说的是事实。

真要是战败了,那也怪不到他,只能说是意外吧了,人家也没说假话,贾琮前面表现得太强了。

隆庆帝虽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心里也对贾琮产生了一丝期盼,也想让他尽快剿灭叛匪。

不过仔细的想了想,还是压下了这个念头,没有选择冒险。

李广路道:“陛下,战场上的情况,我们并不是很清楚,不好给宁国公指手画脚,何时攻城,还是让宁国公自己拿注意吧。要是真有机会,真有把握,宁国公早就攻城了,何必还要向朝廷求援呢?这说明宁国公也没有把握,还请陛下三思。”

隆庆帝点了点头,在这关键时刻,他也不想再出意外,把这大好的局势给葬送了。

只要能赢了,就算再拖延一年时间,他也愿意。

毕竟那些叛匪,都已经集中在了长安城里,还被贾琮给堵在了里面,除了长安城,整个陕西都已经被贾琮收复了,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怀抱。

对于这个结果,隆庆帝还是很满意的。

对于贾琮的能为,也更是高看了一眼。

隆庆帝道:“宁国公战力彪炳,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几乎收复了陕西,实乃大功一件,如此还是以稳妥为主,战事上面就让宁国公自己做主好了,他的要求,朕也准了。李爱卿,你们兵部尽快将所需物资,送到宁国公手里。”

李广路道:“老臣遵旨。”

隆庆帝又道:“诸位爱卿,对于宁国公的封赏,也该议一议了,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胡庸拱手道:“陛下,此次虽说是剿匪,但是叛军势大,又击败了朝廷十几万大军,更是占据了这个陕西,可谓是声势浩大。

宁国公入陕西后,历经十数次大战,消灭叛军近二十万,将叛军之势彻底的压制住了,其进军速度,可谓是秋飞扫落叶一般,大涨了我朝廷的气势,功劳甚巨,理应重赏。

只是,宁国公已经是国公爵位了,再要封赏,难道真的要封王吗?若是彻底剿灭了叛军,凭着收复一省之地,斩杀三十多万人的战绩,封王还是有些勉强的,要是再加上在辽东时的功绩,到也够资格了。”

封王,王爵?

开什么玩笑,这不是开国的时候了,封王是不可能的。

隆庆帝沉默良久,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半晌,看着胡庸道:“首辅的意思是?”

胡庸道:“陛下,早在这之前,内阁就已经猜到,陕西的捷报会越来越多,只是没想到来的如此之快,内阁之前商议的结果是,积累功绩、待平定陕西再议,但是又不能不赏,否则会寒了军心。

陛下,无论是统兵主将,还是普通兵卒,战场搏杀,为的不过是封妻荫子,家族富贵,因此可以先封赏宁国公的家人。”

“封妻荫子?”

隆庆帝眼睛一亮,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将贾琮的功劳封赏了他的妻儿,就不用再册封贾琮了,相信他也会很乐意的。

隆庆帝道:“胡爱卿的提议不错,就按你说的,封妻荫子吧。听说宁国公的小妾,前几个月刚生了一个儿子,这是他的长子,起名贾破虏,就封赏这个孩子吧。诸位爱卿觉得该如何封赏?”

杨怀道:“陛下,就册封个正五品的云骑尉吧,一个小孩子,应该足够了。”

这个职位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一步登天了,有些人当官一辈子都达不到这个高度。

但是对于贾琮来说,这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隆庆帝摇了摇头,冲着胡庸问道:“胡爱卿,你说说看。”

胡庸拱手道:“陛下,一个云骑尉还是太低了,彰显不出陛下的恩德,若是不晋升宁国公的爵位,那么其子应当重赏,可封其为子爵。家里多个爵位,宁国公应该很乐意的。”

众人也分分分点头,同意胡庸的意见。

隆庆帝沉吟了片刻后,开口道:“无论是朕,还是朝廷,都不希望再出现一位异性王,这也是这些年来一直不重用贾琮的原因。

并不是朕不信任他,相反,那小子和朕很是亲厚,比朕的几位皇子还要孝顺朕,忠诚方面朕从来没有怀疑过他,贾琮毕竟还年轻,朕单纯的就是想要保护他罢了。

既然不能封他王爵,那就厚赏他的儿子吧,子爵还是轻了些,就封伯爵吧。”

众人面面相窥,这可是伯爵啊,就算是他们也想要啊。

不过,想想贾琮以王爵换了个伯爵,也就息了其他的念想。

像贾琮这样的人,不是没有,但是短期内是找不出第二个来了,这是人家的本事,是眼热不来的,有本事你也找个好爹。

众人齐声道:“陛下圣明。”

隆庆帝点点头,又道:“戴权,拟旨:陕西剿匪大元帅,宁国公贾琮,忠勇可嘉,骁勇善战,平匪有功,朕心甚慰。为表彰其功绩,特册封其妻贾林氏为宁国夫人,其子贾破虏为一等伯。”

“老奴遵旨。”

・・・・・・

荣国府,贾母房中。

薛姨妈、邢夫人、王夫人都在陪着贾母说话。

王熙凤、李纨站在一边侍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众姐妹们,也凑在一起说笑玩闹。

屋子里面,时不时的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

因为府里的卖粮队伍已经都回来了,带回来了大批的银子,像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李纨、还有薛家都是参与其中的。

这次赚了大批的银子,一个个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贾母笑道:“这一次我们大家可是都沾了琮哥儿的光了,让我那压箱底的银子,一下子多了好几倍,这下棺材本可是足足的了。”

薛姨妈笑道:“可不是吗,我们薛家这次也是沾了大光了。”

王熙凤咯咯笑道:“看把老祖宗给高兴的,你老可别忘了,那是我们家琏二爷,帮老祖宗赚回来的银子,可不能把功劳都给了琮兄弟。”

王熙凤这次是真的高兴,她的身价翻了好几倍,可谓是春风得意。

对自己那位小叔子,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恨不得现在就扑上去,好好的疼爱一番。

邢夫人笑道:“有琮哥儿在,家里再也不缺钱了,外面都说琮哥儿是京城的小财神,我看应该是贾家的小财神才对。”

贾母呵呵笑道:“说的也是,我这孙子赚钱的本事,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了得的,不服气都不行。”

王夫人破天荒的笑道:“可不是吗,这次我们也赚了不少,多亏了琮哥儿,我们王家也跟着沾了光了,我哥哥、嫂子,可是没少夸琮哥儿呢。”

薛姨妈笑道:“琮哥儿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吃独食,喜欢提携帮助这些亲朋兄弟,这一点最随老太太了。”

贾母闻言,直乐得哈哈大笑。

有这个孙子在,那就是自己的荣耀,在整个京城中,那也是无人能比的荣耀。

谁不服气,自己生个孙子来比比,看看谁能比得过自己孙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