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百八十章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书名: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03-04 14:12

宣府镇占冀州地,秦汉时期为上谷郡。

宣府镇是大楚的九边镇之一,因镇总兵驻宣化府而得名,也称宣镇。

所辖边墙东起居庸关四海治,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

宣府镇南屏京师,北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乃边陲重地,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宣府镇山川纠纷,地险而狭,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然而离京师不足四百里,更是保卫神京城的屏障,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

一旦被攻破,京城将再无屏障。

这一日,宣府镇的城墙上。

一队哨兵,正躲在阴凉处,百无聊赖的闲聊着。

“哎,天天在这里风吹日晒的,这日子真是太难熬了。”

“没办法,谁让我们没有后台,是个大头兵呢,那些当官的,天天在城里花天酒地,日子可比我们过的快活多了。”

“可不是吗,我上次换防,看到二营的校尉,带着几个人走进了青楼。”

“这些混蛋们,克扣我们的军饷,用来花天酒地,真是气死人了,也没人能够治治他们。”

“都少说几句吧,天下乌鸦一般黑,走到哪里都一样,其他的军队,也跟我们没有多大区别,同样是喝兵血,克扣军饷。”

“你这话还真就说错了,还真有不一样的。”

“真的假的,我怎么没有听说过,你可别把我们当傻子忽悠。”

“自然是真的,宁国公你们知道吧,他手下的军队,从来不克扣军饷,而且跟随他打仗的人,只要敢拼命,都会分到不少钱,一个个都非常的富裕。”

“宁国公我倒是听说过,听说战无不胜,去年更是剿灭了陕西叛军,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你这消息准不准?”

“千真万确,我敢拿脑袋担保,我表哥就跟随宁国公去陕西剿匪了,前段时间见到表哥,我表哥亲口说的,去年他在陕西,总共赚了一百多两银子呢。”

“这件事应该是真的,我有一个亲戚在辽东那边,以前也是跟在宁国公手下,那时候宁国公还没有发迹呢,不但不克扣军饷,还有战利品分配。不过宁国公走了,就没有那等好事了。”

“听说宁国公很有钱,估计是看不上你那点钱吧。”

“那些当官的不比我们有钱吗?还不是克扣我们的血汗钱,简直太他妈的混蛋了,要是能在宁国公手下当差就好了。”

“我表哥也是这么说的,他那些同袍,也希望能在宁国公手下当兵,可是打完账后,宁国公就交了兵权了,也是无可奈何。”

“行了都别做梦了,宁国公是京城的达官贵人,不可能来我们这里,我们这些小人物,也无权选择,过一天算一天吧。”

“咦,这城墙怎么震动了,难道要地龙翻身了不成?”

“这,居然是真的。”

“不好,这是大股的骑兵,快看北边。”

众人惊慌的站起身来,往北边看去,只见远处尘沙弥漫,往自己这边滚滚而来,彷如黄云压顶。

马蹄声隐约传来,由远渐近,越来越响,轰轰隆隆如同闷雷滚过天空,大地震颤,远远看到黑压压的蒙古骑兵,一眼望不到尽头。

骑兵从地平线上露出身形,策马狂奔如风雷急电般,瞬间如潮水一般奔袭了过来。

“不好,是蒙古骑兵,快点燃狼烟示警。”

・・・・・・

“报,总兵大人,有蒙古大军直奔宣府镇而来,还请大人定夺。”

“什么?蒙古大军怎么这个时候来了,以前不都是入冬前来打草谷吗?你们是不是看错了?”

宣府总兵黄忠诚,一脸震惊的看着自己的手下。

那手下道:“总兵大人,千真万确,前方的斥候已经传回了消息。”

黄忠诚道:“可知道对方有多少人吗?”

“大人,这次蒙古人来的有些多,最少有二十万骑兵以上,还请大人早做定夺。”

“嘶,二十多万蒙古骑兵?这些蒙古蛮子们想干嘛?传令下去,全军准备战斗。另外,八百里加急,将蒙古入侵的消息,传回京城,请求支援。”

“属下遵命。”

・・・・・・

辽东,辽阳城头。

看着蜂拥而来的蛮族大军,王子腾和保龄侯史鼐,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王兄,看这架势,这次蛮族人是来真的了,也不知道我们能够坚守多久,你有没有把握守住辽阳?”

“不好说啊,要是没有意外的话,应该能守住,可是・・・・・・”

王子腾看着远方,指了指道:“史候,你看那边,那是蛮族的汗旗,蛮族的大汗亲自督战,看来这一战是势在必得,我们可能有危险了。”

史鼐皱了皱眉道:“我们合在一起也有近二十万大军了,而且这辽阳城高墙厚,难道还守不住吗?”

王子腾道:“我也觉得能够守住,可是就怕会有意外啊,还是先将消息传回京城吧,顺便向京城求援,这破地方我都呆够了,待了这么多年,一点功劳没捞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王子腾也是有些郁闷,来到辽东也有六七年了,到如今是一点成绩也没有。

本以为来了辽东,刚好有战事,正是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候。

可以凭自己的本事立下军功,获得一个爵位。

先前贾琮在辽东的时候,倒是积累了不少的军功。

可是后来丢了沈阳,那点功劳还不够将功赎罪的呢,真是流年不利啊。

史鼐道:“我这来了辽东也好几年了,还不是寸功未立,我们俩合起来也有二十万人马了,还被蛮族人压着打,贾琮那小子当初可没有多少人,他是怎么打赢蛮族的?”

王子腾道:“说起贾琮那小子,不佩服都不行,那小子打仗头脑灵活,智计百出,偷袭埋伏,无所不用其极,确实是个打仗的好手,在下是自愧不如。

当初洪泰围攻沈阳的时候,贾琮那小子就带人去了蛮族后方,大肆的破坏,烧杀抢掠,回去增援的部队也被他打败,洪泰亲自带两万人回去增援,却中了暗算,差点被炸死,后来才退了兵。”

史鼐叹了口气道:“哎,那小子可真是运气,陕西那边朝廷折进去了两拨人马,都没有办法,还是贾琮带兵去平定了叛乱,真是有些让人想不明白,难道他真的就能够百战百胜吗?太不可思议了。”

“这・・・・・・”

王子腾沉吟了一会道:“这不服气还真不行,贾琮出道以来,好像还真就没有败过,真的是每战必胜,我曾数次申请调贾琮来辽东支援,都被朝廷给否决了,要是贾琮在的话,可保万无一失。”

史鼐道:“贾琮年纪轻轻,就立下了莫大的功绩,位居高位,若是不加以挟制,功劳会越来越大,威望会越来越高,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朝廷,这都不是什么好事。

被朝廷打压,压制,这是很正常的,不然,真到了功高震主的哪一步,那就是祸事了。像我们这些平平淡淡,毫无建树的人,反而更安全一些。”

王子腾苦笑道:“我们这些当臣子的真是太难了,太厉害了不行,太废物了也不行,真是太难了。”

史鼐笑道:“就是我们想厉害一点,不也做不到吗,看来我们都是那种中庸之人,想立些军功,现在有机会了,能力却不够,毫无建树。

贾琮那小子倒好,留在京城也是功劳不断,这运气也是好的没边,真是慕煞旁人。”

王子腾道:“或许,这就是他的运道吧?”

・・・・・・

大观园,栊翠庵。

妙玉也知道贾琮生病了,本来想过去看看他。

听自己的丫鬟说,园子里的姐妹都去看贾琮了,这会屋里可能挤满了人,便停下了脚步。

打算等晚些时候,那边人少了,自己再过去看看贾琮。

回到屋里坐下,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

想了想,便又给贾琮测了一卦,卦象表示,大凶之兆。

这可把妙玉吓了一跳,想起师傅所留的卦象,心中更加的担心了起来。

难道心上人的劫难,便在此时吗?

皇储之争不是落下帷幕了吗?现在已经没有了危险才对,怎么还会有如此卦象呢?

想了一会,实在想不明白。

便决定先去看看贾琮,顺便提醒他注意一下,不要着了别人的算计。

妙玉起身出了栊翠庵,一路来到了宁国府,贾琮的屋里。

此时,贾琮的屋里,人已经不是很多了。

一是怕影响贾琮休息,二是贾琮也怕她们待的久了,看出一些端倪,因此就打发她们离开了。

屋里只留下了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晴雯、鸳鸯、韩念慈几个人,其他人要么待在了外间说话,要么就去其他地方玩了。

妙玉来到屋里,冲着几人点了点头,便来到了贾琮的床前。

上下打量了贾琮几眼,问道:“怎么就突然病了呢?看你面色挺吓人的,要不要紧啊?”

看到妙玉过来,贾琮还是挺开心的。

笑了笑道:“没有大碍,只是偶感了风寒,吃几服药,休息几天就好了,不用担心我。”

妙玉点了点头,在床边坐下。

“你还记得我师父给你测的那一卦吗?”

贾琮道:“记的啊,怎么了?”

妙玉道:“我本来是想晚些时候过来看你的,只是待在栊翠庵里却静不下心来,有些心神不宁,我便帮你测了一卦,卦象成大凶之兆,跟我师父给你测得那一卦,有些像。

只是我想了一会也没有想明白,现在不是已经册立太子了吗?怎么还会显大凶之兆呢?难道还有我不知道的事情吗?”

林黛玉、薛宝钗等人闻言,心里不禁有些诧异。

这妙玉居然真的会算卦,连这事都能算得出来,真是了不得啊。

以前,还以为她是忽悠人的呢。

不过听她这么一说,心里又有些替贾琮担心了起来。

虽然知道贾琮很有本事,也准备了很多退路。

但是跟皇上对上,就等于跟一个国家对上,要说一点也不担心那是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