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182年

作者:布鲁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章 心生诸多困惑

书名:穿越182年 作者:布鲁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3

“师父,弟子明日便启程前往涿郡,让汤先生锻造两柄绝世好剑。”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言毕,赵云深深一揖,那份对师恩的感激与对任务的重视交织在一起,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童渊望着眼前的赵云,心中既有欣慰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忧虑。“云儿,此去路途遥远,且世事多变,和你师兄一起去吧,你虽武艺超群,但多一人同行,终归多一份安心。”

他的话语温和而深沉,透露出对赵云无微不至的关怀。

赵云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师父的担忧是出于对他最真挚的爱护。“师父放心,弟子会与公义兄结伴而行,彼此照应,定能平安归来。”

他再次躬身,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决心,随后转身,步伐稳健地迈向门外。

在东汉末年,有三位武林宗师,其名如雷贯耳,响彻云霄——童渊、张愧,以及那位被誉为东汉末年剑道巅峰的王越。他们之间,不仅交织着武学的较量,更有着难以言喻的宿命纠葛。

童渊,一位隐于江湖的武学泰斗,其枪法飘逸若仙,每一式皆蕴含天地至理,令人叹为观止。

而王越,则是那璀璨星河中最为耀眼的剑芒,他不仅剑法超群,更因心系庙堂,怀揣着一腔治国平天下的壮志,步入仕途,成为了皇帝刘宏身旁最信赖的贴身侍卫。

二人之间,既有师门之谊的微妙联系,又无数次在剑尖上舞蹈,以武会友,共探武学之极致。

王越之名,在江湖与朝堂间回响,他是东汉末年无可争议的剑术第一人。

然而,这荣耀背后,是他对权力的渴望与仕途的执着。

他的剑,既为守护皇权而挥,也似乎在无声中诉说着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与妥协。

在金碧辉煌的宫廷深处,王越的身影孤独而坚定,他的每一次出剑,都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即便身在红尘,心亦向武,剑指苍穹。

而张愧,这位同样位列顶尖的高手,其武功之深不可测。

而赵云所谋的未来和这三人的支持密不可分。

两日之期转瞬即至,赵云与张任肩并肩,手提两坛佳酿,踏着轻快的步伐,步入了汤鑫那闻名遐迩的铁匠铺前。

阳光斑驳,洒在铺外,映照出一派古朴而坚韧的气息。

远远地,便能望见汤鑫那魁梧的身影,正全神贯注地挥动铁锤,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炽热的火花四溅,仿佛是在锻造着世间最锋利的兵刃。

赵云与张任缓缓靠近,那节奏感极强的锻打声渐渐清晰,直至他们站定,汤鑫才似有所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那笑容如同炉火般温暖而热烈。

“哈哈,子龙、公义,二位贤侄大驾光临,真是令我这小店蓬荜生辉啊!”他边说边热情地迎上前来,大手一挥,指向店内那简陋却整洁的里屋,“快请进,里面坐,咱们边品酒边聊。”

言语间,尽显豪爽与热情,仿佛多年的战友重逢,无需多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心意相通。赵云与张任相视一笑。

赵云却轻捻起汤鑫刚才奋力锤炼的兵器,目光深邃而专注,仿佛能穿透金属的冷硬,窥见其中蕴含的潜力与灵魂。

他缓缓开口,向汤鑫细细阐述了生铁与熟铁的精妙配比之道,以及那决定兵器品质的关键——冷却的奥秘,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锻造技艺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并说出今日来此的主要目的,特要加急铸造两把宝剑。

“此二剑,非同小可。

其一,需赠予剑术超群的王越剑客,其剑需轻盈而锋利,能随心意而动,如同流水行云,无坚不摧。

其二,乃是为陛下所铸,不仅要尺寸宏大,气势磅礴,更要透出帝王之气,让人一见之下,便心生敬畏。

剑身之上,还需镌刻龙翔九天之图,以彰显陛下之威仪。”

赵云的话语中,既有对剑的期许,也隐含着对汤鑫技艺的信任与期待。

汤鑫闻言,胸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重重拍了拍胸脯,誓言旦旦:“子龙放心,此等重任,定不负所托!

寻常战刀,于我而言,不过信手拈来,一日可成数把。

但这二剑,非同小可,需精心雕琢,方显其非凡。

我定当倾注心血,不仅剑身要完美无瑕,连剑鞘亦要选用上等材料,精雕细琢,使之与剑相得益彰。”

赵云将心中的构想,留下两行铿锵有力的字迹,其一曰“青龙圣剑”,此剑非比寻常,乃是为九五之尊精心锻造,故赐名青龙剑,寓意皇恩浩荡,龙威天下;

其二则为“绝世剑圣”,此剑专为剑术宗师王越量身打造,故赐名绝世剑,彰显其剑法超群,剑出无双。

与汤鑫一番深谈之后,他轻声对汤鑫言道:“他日望君能携此铁匠铺迁往常山井陉之地,并携家眷同往。

彼处,我将广开门户,诚邀天下能工巧匠,不论是精于铁打的壮士,还是擅长木工的巧手,亦或是泥瓦筑梦的匠人,乃至烧窑炼火的艺者,皆是我求贤若渴之对象。

工钱自当依市面行情,分文不少,更兼免费提供居所与田地,让每位匠人皆可携家带口,安居乐业,共筑繁华。”

此刻,谈及报酬,似乎已显多余,仅凭一顿温饱之食,便能轻易触动人心,更兼以广袤土地为赠,如此诱人之条件,何愁无人响应?

只怕届时,即便是想劝他们离去,也无人愿舍这番机遇。当然,这一切美好愿景,尚需静待两三个月的时光缓缓铺展。

赵云轻笑间,又轻手轻脚地于汤鑫面前置下两坛珍贵的“仙人酿”。

回想起那日,汤鑫因急于掌握花纹钢的淬炼秘术而匆匆离去,心中却暗暗遗憾,那神仙般的佳酿,滋味太过醉人,匆匆一瞥间,怎解其味?

归途之上,那份对“仙人酿”的念想便如野草般疯长,梦里梦外皆是何时能再赴常山,与童渊老前辈共饮的期盼。

而今,赵云仿佛洞悉了他的心思,竟主动将这份思念化作实物,两坛佳酿静静伫立,散发着诱人的醇香。

这一举动,不仅是对技艺传承的认可,更是对友情与默契的一份深厚馈赠。在这简单却意味深长的举动中,两人之间的情谊,如同这“仙人酿”一般,越陈越香,历久弥新。

汤鑫的目光深深锁在那一坛坛陈年佳酿之上,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令人垂涎的醇厚香气。

赵云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眼中闪烁着对友人的真挚与承诺:“汤先生但请宽心,日后你的‘神仙酿’,定当源源不绝,让你畅饮无忧。我与师兄此行不过附近略作游历,明日便归,诸事繁忙,不敢过多叨扰你。”

赵云心想:在铸宝剑的这段时间得去寻访张飞,张飞就在涿郡。张飞不仅武艺高强,还颇有家资呢,想着想着就嘴角上扬起来了,嘿嘿……

“子龙、公义,二位请自便。”汤鑫的目光中满是对这位少年的欣赏与期待,心中暗自激荡。他深知,眼前这位少年,不仅武艺超群,更有着非凡的气度与胸襟,未来定能翱翔九天,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于是,他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定要成为子龙坚实的后盾,与他并肩同行,共享荣耀。

赵云与张任并肩,牵着各自的坐骑,漫步于市集喧嚣之中,行至一繁华十字路口。

只见一巨袋绿豆赫然在目,其旁立有一位英挺男子,身高九尺有余,髯须浓密,宛如墨染,面色赤红犹如熟透的重枣,唇色自然若涂朱脂,一双丹凤眼闪烁智慧之光,眉宇间卧蚕微扬,尽显不凡气度。

此人年约弱冠,手执一卷泛黄《春秋》,正沉浸于古史风云之中,周身散发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与儒雅。

赵云见状,心中暗自思量:“此人形貌非凡,手持《春秋》,莫非便是那传说中的武圣关羽?”

心中想想,关羽此时应该正好20岁,也正好相符,这必须得收了他,关羽不是忠义吗?我今日便用真正的忠义把他给忽悠瘸了,嘿嘿……。

念及此处,他加快步伐,上前几步,拱手作揖,语气中满是敬意:“敢问壮士,手中所阅之宝,可是那传世经典《春秋》乎?”

言罢,目光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敬仰与对英雄的向往。

“诚然如此,小兄弟,你此来所为何事?“关羽的声音沉稳而充满磁性,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好奇。

“大哥,小弟近来亦在研习《春秋》,书中所述之忠孝礼义,令我心生诸多困惑,不知大哥能否拨冗为小弟指点迷津?“

赵云言语间透露出一股谦逊与渴望,那份对知识的热忱,让关羽心中不由生出一股赞赏,先前因年龄而起的微末轻视瞬间烟消云散,称呼也随之变得更为亲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18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