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182年

作者:布鲁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1章 难觅一合之敌

书名:穿越182年 作者:布鲁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一天后,赵云经过多方打听,此时的程普和韩当虽年纪尚轻,却已展现出了非凡的武勇和智慧。在当地已小有名气。这两位年轻人虽出身平凡,却心怀大志,渴望在乱世中建立一番功业。

他来到程普家中,见到了这位英姿飒爽的青年。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出身贫寒,自幼习武,武艺高强。

两人一见如故,赵云对程普的武艺和为人赞叹不已。他向程普阐述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希望能够邀请程普一同共事。程普被赵云的诚意和远见所打动,决定加入赵云的队伍。

随后,程普引赵云又前往韩当居所。韩当对赵云的到来感到十分惊讶,他从未想过有人竟会亲自登门拜访。赵云与韩当畅谈天下大势,分析当前的局势,指出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在乱世中立足。

韩当被赵云的豪情壮志所感染,也决定加入赵云的队伍,为平定乱世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云当即手书一份信交于二人,对程普和韩当交代,带上家眷尽快启程前往常山元氏城找田丰,一切都在信中说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赵云也说明不一起回去的原因是:天下庸才何其多,自己麾下却不要庸才,还要寻访更多像程普韩当这样的贤良人才一起完成壮举。

告别时,分别赠与二人各一坛神仙酿。

数日之后,赵云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踏入了河间郡的鄚县地界。夕阳如血,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他寻得一幽静客栈,暂且安顿下来,让连日奔波的疲惫得以一丝喘息。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铠甲之上,熠熠生辉。赵云稍作休整,便唤来五位忠诚的随从,吩咐他们分头行动,务必探明张郃与高览(或曰高奂)二人的行踪。

根据历史轨迹,这时候,张郃年方十五,英姿勃发;而高览,那袁绍麾下赫赫有名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年约二十三,武艺超群,能与许褚、徐晃等猛将并驾齐驱,其威名远播。

时光荏苒,三日转瞬即过。在这段等待的日子里,赵云的心绪如同窗外云卷云舒,时而焦急,时而沉静。

终于,一缕喜讯如同春风拂面,悄然而至——河间郡内,一场盛大的擂台比武正酣,其中一位年约二十,气宇轩昂的青年,已连续两日立于不败之地,他的名字,正是高览。

此消息如同惊雷,在赵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他深知,这不仅是寻找高览的契机,更是见证其非凡武艺的绝佳时机。

于是,赵云整束衣冠,剑眉微扬,心中暗自思量:此番比武,定要与这河北豪杰一会,或可借此契机,共谋大业,亦或切磋武艺,相互成就。

如此,赵云带着满腔豪情与期待,踏上了前往擂台的路途,一场英雄间的邂逅,即将在河间郡的这片热土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赵云疾步趋前,待那擂台上的尘埃落定,比武的喧嚣渐息,方才缓步上前,面含笑意,温言道:“子远兄,久闻大名,今日终得一见,你的武艺果真是超凡脱俗,令人叹为观止。”

高览立于擂台一侧,目光深邃,闻言淡淡一笑,语带自豪:“兄弟谬赞了,我已在此设擂两日,却难觅一合之敌,颇感寂寞。”

此言虽谦逊,却暗含锋芒,似是对赵云之赞有所保留。

赵云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羁的笑意,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轻声却坚定地回应:“哦?想来是世间英雄多隐于野,我虽年幼未及弱冠,却也心怀壮志,若真有较量之机,子远兄或许能得遇一真正对手,也未可知。”

言罢,空气中似乎弥漫起一丝微妙的战意,两人目光交汇,火花四溅。

"正是如此,子远兄的武艺在此间堪称翘楚,你我年岁相仿,岂敢与子远兄相提并论?"高览身后,一位少年郎应声附和,言语中带着几分傲骨与谦逊并存的韵味。

赵云闻言,心中已有所料,然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转而以更加温雅之姿问道:"敢问兄台尊姓大名,如此豪迈之语,定非等闲之辈。"

那少年闻言,胸膛一挺,朗声道:"我乃河间张郃,行走江湖,行不改名,坐不更姓,愿以真面目示人。"其声若洪钟,回荡于四周,尽显少年英气。

赵云闻言,眸中闪过一丝欣赏之色,笑道:"原来是张郃兄,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世人皆言张郃兄武艺超群,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想必张郃兄的武艺亦是非同小可,只是谦逊之词,不愿与子远兄争锋罢了。"

张郃闻言,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抹敬意:"兄弟谬赞了,我虽习得几手粗浅功夫,但在子远兄面前,不过萤火之光,难与皓月争辉。"

两人一番对话,既展现了各自的谦逊与自信,又透露出对彼此武艺的认可与尊重,周围的气氛也因之而变得更加融洽与热烈。

"兄台言之尚早,岁月悠悠,假以时日,你定能与子远兄并肩,风采不遑多让。"赵云微笑道,眸中闪烁着诚挚与期待。

"在下实不相瞒,吾乃常山赵子龙,家师乃当世高人童渊,现任常山郡太守之职。而我,则承师命,此番前来,专为寻觅二位英雄而来。"赵云言罢,语气中透露出几分庄重与迫切。

"哦?子龙兄寻我二人,所为何事?"高览与张郃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好奇与疑惑。

"我欲请二位豪杰共赴常山,助我一臂之力,不知二位意下如何?"赵云语气诚恳,目光在二人身上流转,似有无尽的话语尽在不言中。

"助你?子龙兄年岁尚轻,尚未加冠,何以断言有事需我二人相助?"张郃挑眉,言语间带着几分不解与挑战。

赵云闻言,轻轻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少年的自信,又不失成熟稳重。

"世事难料,英雄不问出处,更不论年岁。我常山郡正值百废待兴之际,亟需二位这样的英才鼎力相助。望二位能念及苍生,共襄盛举,子龙定当感激不尽。"

言罢,他轻轻拱手,一腔热血与诚挚,尽在这一拜之中。

高览目光灼灼,言语间透露出几分急切与不甘,他轻叹一声,道,"我虽非出身军旅世家,无门无派,却也怀揣着一腔热血与抱负。这擂台之上,我意在以武会友,更盼能借此良机,让世人见证我的能力,圆我校尉之梦。"

赵云闻言,眉宇间闪过一抹赞许之色,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充满自信:"高兄之志,云深表钦佩。此事关乎二位前程,我自当全力以赴,以证诚意。

不若这样,为求二位心安,我愿与子远兄私下切磋一番武艺。若我侥幸胜出,还望二位能应允我的邀请;倘若不敌,我赵云自当悄然离去,权当今日之事未曾发生,如何?"

高览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战意,他微微一笑,那份不羁与豪迈尽显无遗:"赵兄此言正合我意!方才所闻,确有不服之心,正欲向赵兄讨教几招,以武会友,共叙豪情。"

赵云轻扬手,目光掠向前方空旷的街巷,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言道:'诸位,前方那片无垠之地,正是我等切磋武道的佳所。”

言罢,他悠然迈步,领路而行,随从们紧随其后,步伐间透出一股不容小觑的默契与坚决。

不多时,一行人已至一片开阔空地,四周静谧,唯余风声轻吟。

赵云轻挥衣袖,示意两位随从上前,二人应声而动,于一丈之外站定,身姿挺拔,宛如松柏,眼神中闪烁着对即将来临切磋的期待与敬畏。

另三位随从则巧妙分布,背对而立,各自占据三方,相距三丈,他们虽未言语,但那份默契布防,宛如天罗地网,严谨而不失灵动,令人暗暗赞叹。

高览与张郃立于一旁,目睹此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钦佩。这五人不仅动作一致,连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纪律与风范,都彰显着非凡的出身与训练。

他们深知,能培养出如此精锐随从之人,赵云本人定是非池中之物,胸中藏着不凡之志与惊世之才。

而对面的高览,则是袁绍麾下“河北四庭柱”之一,身披重铠,手持一柄开山巨斧,斧面宽阔,重达百斤,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轰鸣,仿佛能劈山断海。

他面色冷峻,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与赵云相对而立,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

瞬时,两人几乎同时发动攻势。赵云身形一展,如同猎豹般迅猛,亮银枪化作一道银色闪电,直取高览面门。

高览不甘示弱,巨斧猛然挥出,带起一股凌厉的风暴,与赵云的枪尖在空中碰撞,发出“铛”的一声巨响,金铁交鸣,震耳欲聋。

刹那间,两人身形交错,再次分开,各自寻找对方的破绽。赵云枪法灵动多变,时而如蛟龙出海,时而似灵蛇出洞,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无穷的变化,让人防不胜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7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