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182年

作者:布鲁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章 陌刀

书名:穿越182年 作者:布鲁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这一切准备就绪后,赵云又为他们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会:首先亮相的,是一把把精心挑选、寓意深远的宝刀,它们不仅是武力的象征,更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历史的记忆,引得在场之人竞相出价,气氛逐渐升温。

而接下来的重头戏,则是那些凝聚了后世智慧与赵云心血的书籍拍卖。赵云描绘道:当《三字经》的第一声诵读响起,整个会场一定会被一股温暖而智慧的力量所笼罩。

每一本书的拍卖,都伴随着对知识的尊重与对文化的向往,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却无人能挡其魅力。

如此,赵云不仅成功地将后世的文化瑰宝带到了这个时代,更以独特的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让元氏城乃至更广阔的地方,都沐浴在了知识的光辉之下,还能赚得了大量的银子。

赵云把这一切计划告知了甄逸和田丰,把文章都留了下来,等到纸张和活字印刷都做好后就可以开始了,赵云已经打算把这些按排好后就去到处招揽人才。

赵云于闲暇之余,向身旁的汤鑫细细描绘了陌刀的非凡之姿。他的话语,如同古老战场上的号角,悠扬而充满力量,将陌刀那凌厉无匹、寒光闪烁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勾勒于汤鑫的心田。

“此刀,名曰陌刀,非寻常兵器所能及。其形修长而威猛,刃如秋水,寒光凛冽,可斩马裂甲,所向披靡。刀柄坚实,握之如磐石,便于战士于疆场之上挥洒自如,进退有据。”赵云的话语间,透露出对陌刀无尽的赞赏与期待。

汤鑫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炽热的光芒,仿佛已预见陌刀出世后,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壮丽景象。他当即立下决心,誓要打造出这样的绝世陌刀,以助我军势如破竹,横扫千军。

于是,汤鑫率领着工匠们,投入到陌刀的锻造之中。炉火熊熊,铁锤声声,每一击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汗水,也承载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经过无数次的锤炼与打磨,终于,第一批陌刀横空出世,它们整齐划一地排列在营寨之中,寒光闪闪,气势恢宏,仿佛随时都能化作破晓的利刃,划破长夜,照亮胜利的曙光。

赵云又带人一起制作了第一辆水轮车,在那苍茫辽阔的天地间,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自巍峨山脉间奔腾而出,携带着山涧的清新与不屈的意志,轰鸣着向下游奔腾。

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犹如无数金色鳞片在跳跃,闪耀着令人目眩的光芒。河流上游,于一片峭壁之侧,一座宏大的水轮车傲然矗立,其构造虽显古朴,却蕴含着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完美融合。

水轮车以原木为骨,铁索为筋,巨大的轮盘在湍急水流的冲击下缓缓转动,发出沉稳而有力的轰鸣声,回荡在山谷之间,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交响乐章。

随着轮盘的每一次旋转,一股股原始而磅礴的力量被悄然转化,通过错综复杂的机械结构,传递至不远处的自动打铁机。

那自动打铁机,是铁与火的诗篇,其身躯由厚重的钢铁铸就,表面覆盖着岁月磨砺的痕迹,却更添几分坚韧与沧桑。

在水轮车的驱动下,它开始有节奏地运作,铁锤高高举起,又猛然落下,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声响,火星四溅,如同夜空中最绚烂的烟花,映照在工匠们坚毅而充满希望的脸上。

空气中弥漫着铁屑与煤炭交织的独特气息,那是劳动与创造的芬芳,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汗水沿着工匠们的额头滑落,滴落在滚烫的铁砧上,瞬间蒸发,化作无形的蒸汽,与周围的雾气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震撼的氛围。

汤鑫站在一旁,眼中闪烁着光芒,他凝视着这一切,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激动与憧憬。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更是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将这份智慧传承下去,并尝试拓展出更多自动化的奇迹,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流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如此景象,宏大而震撼,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即将被科技之光彻底照亮的新时代,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力量与希望,引领着人们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

不久又一项惊世骇俗的发明悄然诞生——连弩,这不仅是技艺的巅峰,更是智慧与勇气的结晶。此弩非凡,能一气呵成,射出十矢,其速之疾,犹如天际流星划破长空,令人叹为观止。

更令人称奇的是,它配备了一套快速换装的弩箭系统,每个精巧的木盒内蕴藏着十枚短弩箭,既便于携带,又实现了战斗中的无缝衔接,确保了源源不断的火力支援。

每位装备此连弩的士兵,犹如战场上的移动堡垒,他们身负至少五盒弩箭,行动间不显累赘,反添几分从容不迫。

这些弩兵,皆是经过严格筛选与训练的精英,他们的目光如炬,手指稳健,每一箭射出,皆是致命的艺术。

在这样的训练下,即便是两箭之内解决一名敌军,对他们而言也不过是基本操作,更遑论那些未经严格锤炼的士兵,根本无法企及他们的高度。

因此,在战场上,一名弩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足以以一当三十,成为敌军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他们的存在,不仅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智慧与策略的体现。

在密林深处,或是平原之上,只要弩箭齐发,便能瞬间扭转战局,让敌人闻风丧胆,溃不成军。

这不仅仅是武器的革新,更是战术与战略的一次飞跃。

赵云再次以匠心独运,铸就了一柄惊世骇俗的单发重弩。此弩身形魁梧,宛如沉睡的巨兽,静待着唤醒它雷霆万钧之力的那一刻。

其射程之远,足以跨越山峦,直击天际;力度之强,即便是四石强弓亦难望其项背,尽显赵云的技艺之精湛,心思之巧妙。

试验场上,当那箭矢划破长空,带着不可一世的威势,精准地穿透预设之靶,赵云深知,这不仅是武器之胜利,更是策略与智慧的胜利。

从此,于万军之中,点杀敌方将领,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赵云手中即将编织的战场传奇。

转眼间一月时间已经流失此刻,赵云的思绪不禁飘向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特别是那位以老当益壮著称的黄忠将军。

想那黄忠,昔日虽光芒万丈,却也难逃时运不济,或许正身处逆境,静待知音。赵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急迫,深知若能得此虎将相助,定能如虎添翼,共图大业。

于是,赵云暗下决心,定要踏破铁鞋,寻觅这位落魄英雄的踪迹。不为别的,只为那份对英雄的敬仰,对并肩作战的渴望,以及共同书写不朽篇章的壮志豪情。

在这乱世之中,或许正是这样的缘分,让他们即将相遇,共同开启一段改写历史的新篇章。

现在人才匮乏,赵云望向田丰,眼中闪烁着渴求与坚定,轻声道:“先生,时局维艰,人才乃立国之本。我闻广平沮授,才情横溢,智计无双,正是我等急需之臂助。不知先生与他素有交情,可否劳烦先生,飞书相邀,共襄大义?”

田丰抚须而笑,眼中闪过一抹深意,缓缓言道:“主公所虑极是,沮授之才,确非池中之物。前日他确有书信至我,言及将赴邺城就任茂才之职,我已修书一封,婉言相劝,言明常山之地,英雄辈出,且待他亲临一探,再做定夺。

以我观之,沮授若至,必为常山添一擎天巨柱,岂能轻言离去?”

赵云闻言,眸光更加炽热,语气中多了几分不容置疑:“沮授之才,犹如皓月当空,非寻常所能及,更胜一州知府之任。

在我赵云心中,他乃是能够引领我们破局而出,开创盛世的不世之才。先生务必全力以赴,务必使沮授心向常山,共图大业。此等人才,失之我命,得之我幸,万不可失之交臂。”

一番话,掷地有声,既展现了赵云对人才的渴求,又透露出他对未来蓝图的无限憧憬,两人的对话,在这幽静的营帐中回荡,仿佛已预示着一段传奇的开启。

近日,与赵云的一番交往,如同春风化雨,悄然间在田丰心田激起了层层涟漪。

赵云的言行举止,非但超越了凡尘俗子的范畴,更似那天际流云下的隐士高人,一举一动皆透着不凡之气,令田丰心中赞叹之情难以自抑,直叹其为世所罕见的奇才,近乎神祇般的存在,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几近五体投地之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4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