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182年

作者:布鲁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7章 誓死追随

书名:穿越182年 作者:布鲁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不久之后,赵云一行人便来到了东武阳县,探子很及时的出现了,告知陈宫在家闲赋,家境贫寒。

在苍茫的暮色中,陈宫独自立于庭院之中,四周堆满干柴,映衬着他那略显疲惫却依旧坚毅的面容。昔日满腔热血,渴望在乱世中一展宏图,却屡遭冷眼,求官之路坎坷难行,如同这些干枯的柴火,看似平静之下藏着无尽的死意与绝望。

屋内,微弱的烛光摇曳,映照出他紧锁的眉头和手中反复摩挲的竹简,每一页都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憧憬与不甘。然而,外界的冷漠与现实的残酷,似乎已将这份梦想渐渐封尘。

就在这绝望的深渊边缘,一阵急促而坚定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寂静,直抵陈宫的心扉。门扉轰然开启,一名少年的英气扑面而来——那是年仅十四岁的赵云,面容稚嫩却眼神灼热,仿佛能点燃世间一切黑暗。

“先生,我闻您才高八斗,智勇双全,却因时运不济而隐于乡野,实乃天下之大不幸!”赵云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陈宫的心上,激起层层涟漪。

陈宫愕然抬头,望着眼前这位不速之客,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被对方眼中的真诚与热情所触动。他未曾想过,在这荒凉之地,竟还有人识得他这块“未琢之玉”。

“少年何出此言?我陈宫已年近三旬,一事无成,何来智勇双全之说?”陈宫苦笑,试图以谦逊掩饰内心的波澜。

赵云却毫不退让,他上前一步,目光坚定:“先生之才,非池中之物,遇风云便能化龙。我虽年幼,却知先生若得明主,必能成就一番伟业。我愿以微薄之力,助先生出山,共图大事!”

赵云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分析了当前的局势,指出乱世之中,正是英雄用武之时。陈宫见赵云虽然年幼,却见解独到,不禁暗暗称奇。

在交谈中,赵云还向陈宫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抱负,以及对贤才的渴求。

他诚恳地说道:“陈先生,乱世出英雄,您胸怀大志,怎能久居人下?如今正是建立功业的好时机,望先生能出山相助,共图大业。”

陈宫被赵云的诚意所打动,加之对时局的深刻洞察,最终决定接受赵云的邀请,出山辅佐。

“好!我陈宫便随你走这一遭,看看这乱世之中,究竟能否寻得一方天地,让我等有志之士得以施展抱负!”陈宫的话语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与豪迈。

他与赵云相视一笑,就这样,14岁的赵云成功招揽了28岁的陈宫。

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赵云以少年之姿,展现出非凡的领袖才能;而陈宫则以其过人的智慧和谋略,成为赵云身边不可或缺的智囊。

次日,陈宫安排家人整理行囊,赵云则派遣两名得力部下,护送陈宫的母亲及一双儿女迁往常山安顿。陈宫本人则暂与赵云同行,前往拜访其他英豪。

赵云又派出三位探子去南阳郡寻觅娄圭。自己和陈宫带上其余随从又出发了,目标东阿县陈昱。

刚到陈阿县不久,探子就发现了赵云一行人,据探子报,陈昱的府邸坐落在东阿城的繁华之地,自他辞官归隐以来,这里便成了各路英豪聚首的隐秘之所。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陈昱府邸年仅十四岁的赵云,身披一袭紧身的墨色劲装,眼神中闪烁着超越年龄的睿智与坚定,身旁紧随的是初识不久却已深为折服的谋士陈宫。

两人跨步迈入门槛,每一步都似乎踏出了历史的回响,引得院内侍从纷纷侧目。

府中,陈昱正于书房内品茗沉思,窗外竹影摇曳,映衬着他略显沧桑却依旧英气勃勃的脸庞。听闻通报,他放下手中茶杯,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揣测来客身份。

待赵云与陈宫步入书房,一股不容忽视的气势扑面而来,让书房内的空气都为之一凝。

赵云开门见山,言语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自信与决心,他详陈天下大势,从黄巾之乱的前兆到诸侯并起的预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直击人心。

陈昱初闻之下,面露惊异,心想此少年的预判和自己不谋而合,随即被赵云那超乎年龄的战略眼光深深吸引,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随着赵云的谋划逐渐展开,陈昱的表情由惊转喜,再到最后的敬佩与臣服。

他猛地站起,双膝跪地,声音颤抖却坚定:“主公在上,昱愿效犬马之劳,誓死追随!”这一幕,仿佛时间凝固,见证了忠诚与智慧的完美碰撞。

赵云轻轻扶起陈昱,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彼此间已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与默契。

随后,赵云周密布局:不仅让陈昱在家乡深耕细作,更会秘密调派精兵强将,暗中筹备,兵器甲胄会秘密从渤海进入黄河送到东阿县。

待到一年多后,黄巾之乱如期而至,烽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陈昱在赵云的指导下,迅速响应,凭借其对地形的熟悉与智谋,成功控制东阿县。并司机占领其他郡县城池。

用以坚守城防,安抚民心,同时开设粥棚,收留难民,分配无主之地,让这里变成饱受战火蹂躏土地上的一片安宁。

在月华如练的静谧之夜,赵云,于陈昱家的作坊之内,以一种近乎神圣的姿态,将两桩不传之秘——酿造神仙酿的千古奇方与提炼白糖的精湛技艺,缓缓倾囊相授于智谋深邃的程昱。

赵云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石落地,清晰而有力:“此神仙酿,酒香四溢,实为世间罕见之珍品。而白糖之法,则能化苦涩为甘甜,让寻常之物焕发新生。

凭借这两大秘技,可在商海中翻云覆雨,不仅可以巧妙地从那些高傲的门阀氏族手中夺取大量财富,更可在暗中编织起一张庞大的网络,为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积蓄着力量。”

程昱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他深知此二法若得善用,必将成为颠覆时局、壮大己方的关键。

他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感激与决心:“主公厚爱,昱必不负所托。此等奇术,我将用以广开财路,暗中积聚钱粮,为招募勇士、训练精兵奠定坚实基础。

昱必定举所有家产钱粮支持主公的伟业,待时机成熟,必能助主公一展宏图!”

东汉时期,一个世家大族有几万人的家丁,佃农,仆从都是很合理的,秘密训练几千人一般发现不了,靠这五六千人就可以占领五六个县城。

言罢,二人相视一笑,夜色渐深,而作坊之内,却因这智慧的火花碰撞,而显得异常明亮与温暖。

从此,程昱的这一切,都源自这个月夜,赵云那无私而深远的布局,为乱世之中,增添了一抹不同寻常的希望之光。

赵云领着陈昱与陈宫一行人等,踏着晨曦的微光,风尘仆仆地踏上了前往泰山郡钜平县的征途。沿途风光虽美,却难掩他们心中的那份急切与深沉。

途径东平国时,赵云不由自主地放缓了马步,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对过往与未来的深刻洞察,开始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论述。

他轻抚马鬃,语调沉稳而富有磁性,仿佛是在向这广袤的大地诉说着大汉王朝,乃至历代王朝的沉疴宿疾:“自古以来,这天下之大,皆被一道道无形的枷锁所束缚——封侯拜相,裂土封疆。

皇族贵胄们以天子的名义,将世间繁华瓜分殆尽。百姓,这天下真正的基石,却只能沦为奴隶奴才,成为供养这些庞然大物的涓涓细流。”

“岁月流转,王公贵族的子嗣如同春日野草,生生不息,而他们的欲望,亦如那无垠的荒漠,渴求着更多的雨露与滋养。

百姓的肩头,负担日重,直至那不堪重负的一刻,愤怒的火焰便会在每一个被压迫的心灵中熊熊燃烧,化作推翻暴政、重塑乾坤的滔天巨浪。”

“曾几何时,一群所谓的英勇领袖,以推翻暴政、拯救苍生为谎言,他们挥剑斩断旧朝廷,于废墟之上重建新朝廷,换个王朝名字,加冕为王。”

“昔日的反叛者,如今已化身为新的贵族,他们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与悲剧。然而,这辉煌的起点,却也是一段轮回的开始。

岁月悠悠,三百年仿佛一场梦,梦醒时分,王朝更迭的戏码再次上演,历史的车轮以一种惊人的相似性缓缓转动。终点的悲剧就是新的反叛者覆灭之前新的贵族。”

“这,便是历史的轮回,是权力与民生之间永恒的矛盾。然而,在这无尽的循环中,总有人不甘于沉沦,他们怀揣着对正义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誓要打破这宿命的枷锁,为天下苍生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这些人就是我们。”

“我们要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一个能够彻底打破这宿命般轮回的桎梏,让权力不再成为少数人手中的玩物。让百姓能真正制约手握权力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8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