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182年

作者:布鲁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1章 重新定义‘德’

书名:穿越182年 作者:布鲁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赵云和善的看了一眼刘晔道:“问题的根本在于善恶,善恶的边界划分问题,就是问题的根本!”

一旁,魏延沉声道:“小人畏威不畏德,凡夫敬恶不敬善,你越弱,身边的恶人就越多,弱肉强食是生存法则,欺软怕硬是人性真相,如果你没本事,谁都会欺负你,甚至包括家里的亲人!”

说到这,步骘突然轻声一叹,“善不可能消失,恶更不可能消失,一碗水,永远不可能端平,但总统先生既然提出了这个理念,那必是有想法的,还请教学生。”

赵云双眼放光,心中默默欣赏着他的这些学生,自己已经教他们两年了,几乎很多都可以出师了,就差这一点了。

赵云道:“师生也是平等的,教不敢当,你们都很优秀,我们就是讨论讨论。”

众学生都不约而同的对赵云施了一礼。

赵云微微沉吟,然后道:“善恶是人性,人性确实是如此,但我要说的是善恶的本质,要想解决这个善恶的问题,我们得看清其本质,也就是最底层的逻辑。”

说着,赵云顿了顿,又道:“什么是本质?也就是强与弱,古语言:下者劳力,中者劳智,上者劳人,简单来说就是:底层人守规矩,中层人用规矩,上层人立规矩,人性之恶的源头,一是来自天生,二是来自规矩的不完善。”

孙策问,“规矩的不完善?比如呢?”

赵云道:“如果你在街道上骑马,一位老人若是摔倒,事实上你并没有碰到这位老人,你是扶还是不扶?”

孙策道:“我肯定扶这位老人。”

赵云道:“对于扶的你而言,你的心本是善,但对这位老人与他家人来说,却可能是一种恶,因为你将可能被讹诈。”

说着,他看向孙策,“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本质就是执法者不公,好和稀泥,不严惩为恶之人,不给为善者公道,这才造成了许多心善之人即使有心为善,也不敢为善,同时,也让得那些厚颜无耻之人毫无底线的为恶。”

说到这,赵云顿了顿,又道:“回到刚才的话题,本质就是立规矩的没有立好规矩,不仅没有立好规矩,更没有严格执行好规矩,再深层次的本质就是,众生没有制约立规矩的人的权利与能力!”

赵云扫视了一眼众人,然后思索片刻后,“比如你救了虫子,鸟会饿死;你满足鸟,虫子就会泛滥成灾,有时候善就是恶,有时候的恶就是善,所以善非善,恶又非恶。善恶与生俱来,是天生的,也就是说善恶是天赋的,善恶是共存的,善恶的行为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只有在具体的情况下,没有善哪来的恶?没有恶又哪来的善?善恶本一体,此刻也无善也无恶,若心动念起之时,便起善心或者恶念,怎么样定义善和恶?”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从外传来,“正因为规矩不完善,所以总统才制定了《大汉宪法》。”众人循着声音望去,只见贾诩、曹操、荀彧、荀攸、任嘏、郑玄、蔡邕等人在教室门外。

他们一直都经常来蹭课,来学习,因为这个原因,赵云将课堂设立在大汉大学,每天晚上八点到九点只讲学一小时。

此刻的声音就是郑玄所出,“老夫受总统点化,把总统的善恶论结合所有典籍,取伪善存真实,整理了一册书籍,命名为《致良知》。”说着,边将书递给赵云。

郑玄继续道:“老夫以为,这本书可以为大汉国学的基础,教化众人,认知善恶,去恶念,存善意,却又不恶善;不善恶。终有德者是能分善恶,分是非对错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具备人才的基础。”

赵云看着手中的书,“不以恶为善,不以善为恶。可以,伯言,你说说是什么意思?”

陆逊道:“总统先生,这句话就是不要以恶为目的去做善事,也不要以善为假象而去做恶。”

此刻有几人眼中放光,周瑜,“《大汉宪法》是维护善恶平衡,善恶要共存!以往道家先贤经典中强调‘德’作为天地神秘力量的一面,而儒家则更侧重于“德”的道德和伦理层面,认为“德”是君主、皇帝权力合法性的来源,有“德”即意味着上天承认其“天命”,因而获得了神圣权力。公瑾此刻审视以往定义的‘德’,才发现一切都是为了谋取权力而愚弄人们的。而真正的德,是能分辨出是非对错,知对错,明善恶是非即是德。”

庞统:“善恶需平衡!《大汉宪法》就是一条善恶的天平,也就是真正的德,有德,善恶自然平;无德,善恶即失衡,《大汉合众国宪法》也可以称为德法;并且时局会变,德法也会有局限性,公民的认知有局限性,对于真相的认知不够,所以需要随着时局的变迁不断的完善善恶线、德、法和宪法的概念,只要这些概念是正义的,公民就会认可它,然后遵循它。因此,这个宇宙需要我们不断去认知求真,不断去定义,不断去革新,让那些原本模糊的、不确定的变成清醒而确定的概念。”

徐庶道:“本没有善恶,当善恶出现时,这时善恶之间便有了边界,善恶边界由心生,善恶在每个人的心中,善恶的边界并非黑白分明,是动态变化的,心生善受善,心生恶受恶;原本的德和法若是错的,坏的,模糊的,腐朽的,欺骗性的,那就推翻,重新立适合此刻的‘德’和‘法’,‘德’和‘法’需要不断的革新,不断的求真!”

诸葛亮道,“善恶合一!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善恶可以定义了,当善变成恶时善需要恶来制,当恶危害善时用善来制。

《大汉宪法》即善又恶,《大汉宪法》是善恶线,善恶之尺,就是规矩,之所以可以修宪,就是让宪法更加完备,更加适应现在和未来,但是要防止大恶修宪,防止文明之‘德’倒退,所以总统先生所说的立规矩之人必须由众生完成,代表众生的议员必须是各地众生选出来,不代表皇帝,君王,不代表一小部分权贵,议员只代表各地众生,而不是一小部分人自己玩弄‘德’。当所有大汉合众国公民有了选举权,投票权,就有了制约立‘德’立‘法’之人,我们要永远保护大汉合众国所有公民的选举权和投票权。我懂了,亮将尽毕生来呵护《大汉宪法》!”

其他众人都纷纷异口同声,“我们将誓死捍卫《大汉合众国宪法》!”

赵云满眼的流光溢彩,高兴道:“只有不断的能真正理解宪法并且捍卫宪法的人就是有德之人,当下这是真正定义了何为德。当大家有德有才,就是人才,有大德,有大才,就是栋梁之才,栋梁之材就要肩负起人类,众生进步的责任。德不是永恒不变的,德需要跟着时间和现实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永恒的善恶,没有永恒的对错,没有永恒的是非。

立规矩,就是立法,就是立‘德’,就是立善恶线,要秉承让心生善者不恐惧,让心生恶者不敢恶,让立德之人心所安;所立之‘德’,是为芸芸众生所立,不是为某个人,某个群体所立,人人德依照‘德’的尺度所为,若犯就要用‘德’之恶反噬他,若所立之人成为‘德’之外者,就推翻他!是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荀彧道:“后继有人了,各个都是大才,已经不下于我们这些人了……”

其他人都纷纷点头附和,并且深以为然,赵云见众人都在,就提议道:“现在差不多了,要开始准备选举,是真正的选举,我们先选地方公务人员,先选村长,每一个存里,年满18岁的人,不论男女,都有投票的权力,得票最多的人为村长;然后选镇长,县长,州长,最后选总统。”

任嘏道:“总统,我担忧一件事情,我们实行新政以来,各个行业都刚有起色,并且呈现特别好的势头,但是,毕竟所有众生受专制独裁思想奴役的时间太久,目前革新时间太短,先选地方公务人员,等稍微稳定,再选总统,即使以后总统选举不稳定,地方也是稳定的。”

赵云思索片刻后,认为任嘏的说法确实也很有道理,“大家的意见呢?”

荀攸道:“我也是这样认为……”

郑玄,“老夫也深以为然……”

贾诩,“总统,我也有此顾虑……”

曹操,“确实是这样,万一出现动荡,或者有人搞复辟,历史再倒退,那将又是一场浩劫,生灵涂炭啊……”

……

众人都表态,赵云心想,自己是一点不想当总统,从来就不是一个贪恋权力之人,就想过自己的生活,赵云轻叹一声:“那明天国会就召开例行会议,商讨此事,定下来一个章程,然后立法,成为法律,以后都遵从就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7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