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玉骨沉沙

作者:ILYA伊利亚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章 入股风波,朝局暗流

书名:玉骨沉沙 作者:ILYA伊利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5

清晨,朝阳穿透皇宫厚重的帘幕,洒在大殿之中,金碧辉煌的朝堂一片肃穆庄严。朝臣们分列两侧,恭敬候着朝会的开始。随着钟声响起,皇帝威严端坐在龙椅之上,锐利的目光扫视众臣,轻声开口道:“有本奏来。”

各部官员依次上前,汇报地方事务和政务,场中一片静穆。然而,随着户部尚书冯大人上前,气氛骤然紧张了几分。只见他拱手道:“皇上,微臣有本奏请。”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冯大人神色郑重,朗声道:“近日江南商贸日益繁盛,地方财力因此愈加壮大。微臣建议,以皇室之名入股江南商界。一来可促进朝廷与地方的合作,二来亦能防止地方坐大,确保江南商贸不受外势影响。”

冯大人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一片静默。杨居心在一侧微微颔首,目光中透出几分深意,显然对这一提议早有筹谋。冯大人的奏请实际代表着杨居心的立场,此举是为借朝廷名义掌控江南经济,将地方财权掌握在皇室之手。

此时,君曜不动声色地站在群臣之中,目光平静,神情自若。他的心中早已清楚,杨居心一派推行“皇室入股”之策,无非是试图借此遏制地方势力,特别是那些新崛起的商贾。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众臣反应,待会将借机判断朝中对江南商贸的真正态度。

然而,未等皇帝表态,礼部尚书赵文成忽然出列,拱手道:“皇上,微臣对此提议有所保留。江南商贸虽盛,然地方事务宜由地方自理。朝廷若以皇室之名强行入股,恐扰乱地方商贸秩序,甚至动摇民心,实非良策。”

赵大人的语气谦和,却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反对意见。朝臣们纷纷侧目,显然没想到此时竟会有人提出异议。太子党一向与杨居心关系密切,按理说应支持此举,然而赵大人今日却公开唱反调,令人颇感意外。

皇帝眉头微蹙,目光不易察觉地在赵文成与冯大人之间扫过,仿佛在权衡各自说辞的利弊。

这时,杨居心一派的另一位官员、刑部侍郎齐韬上前拱手道:“皇上,赵大人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微臣认为江南地处边疆,商贸发达,正因如此,若无朝廷直接参与,极易滋生不法。朝廷若能入股江南,不仅可加强地方管控,亦可确保江南商贸长久稳固。”

齐韬言辞坚定,将朝廷入股江南之事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使得反对者无从辩驳。随着他一番言辞,杨居心身边的几位官员纷纷点头表示支持,朝堂之上逐渐出现了赞同朝廷介入江南商界的声音。

但赵文成并未动摇,他再次拱手道:“皇上,地方发展理当以民生为先。江南商贸自开埠以来,已然形成自有秩序,朝廷不必过多干涉,以免伤及民心。地方势力虽增,但若一切井然有序,何必引入朝廷名义干涉?”

听着两派激烈争辩,君曜暗自沉思,太子党人为何在此事上与杨居心公开对立?自太子君穆回京后,表面上是维持原有关系,实际上,太子显然不愿杨居心一派独占江南的资源,意图保持对地方势力的独立掌控。

杨居心脸上依旧保持着温和的微笑,但眸中却透出几分不悦。他淡淡地看了一眼赵文成,神情带着冷意,随即平静地开口道:“江南地处要地,朝廷若能参与治理,未必不利于民生。赵大人,地方安稳自然为首要,但若日后外来势力渗入,江南百姓该如何自保?”

杨居心的言辞直指地方安全,引得几位尚未明确立场的官员微微点头。朝中许多人心思复杂,既不愿在杨居心一派与太子之间过早表态,但也不想得罪任一方。眼下杨居心的言辞稳健而有力,使得许多人暗自附和。

正当争执渐趋僵持之际,太子党又一名重要成员出列,此人乃是工部侍郎吴大人。他拱手一礼,沉稳地说道:“皇上,微臣以为地方事务当尊重地方自理。江南商贸已自成体系,若贸然以皇室名义介入,恐动摇商贸秩序。还请皇上慎重考虑,切莫因一时之利而生民心之疑。”

吴大人言辞温和,表面为民生考量,但却意在表明太子一党坚定的立场。他言辞中蕴含的警告意味,不禁让杨居心眉头微皱,目光渐冷,显然对太子党人的连番反对甚为不悦。

随着太子党的多次反对,朝堂之上渐显微妙的局势。此时,一些游移不定的官员开始暗暗揣摩朝局,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各执一词。赵文成和吴大人彼此对视,似是已经达成默契,他们知晓此时不能退让,唯有坚持,方能维持太子党的独立性。

杨居心目光一沉,见皇帝尚未表态,便又向前一步,拱手道:“皇上,赵大人、吴大人之言虽非无理,但若朝廷不能有效管理江南,地方一旦生乱,岂非动摇根基?江南既属朝廷疆域,理当由皇室监管,不应任由地方势力坐大。”

杨居心将此事引向“国体”的高度,令反对者难以辩驳。冯大人随即上前附和道:“正是如此。江南一带财力雄厚,若无皇室监管,后患无穷。朝廷入股,不仅能维持国体之尊,亦能保障地方安定,实乃上策。”

太子党人见杨居心步步紧逼,几名官员面露不悦,吴大人正欲再次言辞反驳,却忽然听见皇帝的声音自高位传来:“够了。”

皇帝目光威严地扫过众臣,轻轻抬手,示意停止争论。朝臣们纷纷退回原位,神情恭敬地等待他的裁决。

皇帝眸光深邃,缓缓开口道:“江南之地,历来为朝廷重地,其发展关乎国运。今日朝堂之争,赵卿与杨卿各有所见,皆有理有据。此事牵涉甚广,不可轻率定夺,暂且交由三司共同商议,待商讨妥当,再奏朕意。”

此言一出,朝中各方官员纷纷拱手领命,心中却各有思量。杨居心的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太子一派的赵文成、吴大人则隐隐带着几分不安。皇帝虽未表态,但此事显然未有定论,各派仍将在江南问题上各展手段。

楚盈正在书房内批阅着素心居的最新账目。自太子回京以来,朝堂之上波云诡谲,支持太子的大臣们渐渐活跃,朝局风向随之变化,令她心生警惕。忽然,门外侍从匆匆走入,低声道:“盈姑娘,有重要情报。”

楚盈神色一凛,接过密信。密信中言道,杨居心派系的几位朝臣正策划在朝会上再次提出以皇室名义入股江南商界,企图通过此举扩展对江南的掌控。同时,太子党派系的几位官员对这一提议态度不明,甚至有意反对,尚不知其真实意图。

楚盈看完密信,沉吟片刻,心中疑虑重重。自江南商界事宜被提出以来,她早已察觉到杨居心的意图,无非是以皇室之名吞并江南商界的利益,从而削弱君曜对地方的控制。然而此次太子派竟出乎意料地持反对立场,着实令人费解。

她心中暗忖:太子虽回京,但尚未真正插手朝政事务,按理说不应对江南事务介入太多。然而他一党竟主动反对杨相提议,难道是出于其他考量?楚盈微微颔首,收敛心绪,低声对暗处道:“传我的话,多加留意太子一派的动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7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