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玉骨沉沙

作者:ILYA伊利亚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8章 太子回京,局势渐变

书名:玉骨沉沙 作者:ILYA伊利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5

四皇子君昀回京不久,京城风波未平,皇长子——当朝太子君穆忽然也奉诏从封地返回京师,朝中顿时掀起更大的波澜。

太子自幼聪慧,品学兼优,颇得皇帝宠爱,然而近年因健康原因被调至封地静养,朝堂事务多由君曜代为处理。太子回京的消息一传开,朝中支持他的臣子顿时欢欣鼓舞,认为这是太子即将复位掌权的信号,而君昀与君曜一派的支持者则愈发不安,生怕局势变化,权力重新洗牌。

数日后,太子君穆乘坐的车辇抵达京城,城门处早已聚集了众多百姓围观,夹道欢迎。皇帝下令由君曜亲自迎接太子进城,礼遇之隆重,几乎是多年未见。君曜虽面色平静,心中却暗暗掂量着太子回京的深意。他知晓皇帝一向看重君穆,但君穆久在封地,此番忽然回京,或许是皇帝对朝局的深思熟虑之举,意图平衡几位皇子之间的势力。

君曜与数位朝臣站立在城门前,恭迎太子车驾。马蹄声逐渐清晰,君穆身着端庄华服,缓缓步出车辇,目光清冷却威严。多年未见,太子君穆虽比昔日多了几分沉稳,却依旧不减当年才智风采,神情间带着上位者特有的冷静与威仪。

“殿下,别来无恙。”君曜微微一揖,温和地笑道。

君穆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几分冷意,却带着疏离的客套:“二弟,听闻你在京中替我尽心操持,实在辛苦。”他话语虽温和,神情中却没有丝毫亲近的意味。

“臣弟本分所在,不敢言劳。”君曜神色平静,微笑着回道,眼中却带着一丝淡淡的探究。他敏锐地察觉到君穆话中之意,虽未多言,却已显出冷淡与防备之意。

两人简单寒暄后,君穆便由君曜陪同入宫,面见皇帝。沿途百姓夹道跪拜,皆高呼“太子千岁”,场面隆重而热烈。楚盈站在人群之中,默默观察着君穆的举止神态,暗中思索。她虽未与君穆有过接触,却知他一向文韬武略,待人清冷而自持,是位难以窥探心思的太子。

入宫后,太子君穆入大殿拜见皇帝。皇帝见爱子回京,神情难掩欣慰之情,亲自将他搀扶起来,问询封地养病的情形,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父皇挂念,儿臣不敢懈怠,幸而身体渐好,如今已无大碍。”君穆语气温和恭敬,微微拱手,神情却一如既往地冷静淡然。

皇帝欣慰地点了点头,随即扫视一旁站立的君曜和君昀,意味深长地说道:“太子身为皇长子,一向为我朝楷模,如今他回京,一家人得以团聚,实乃朕之欣慰。”他语气沉缓,仿佛在提醒众人太子的地位不可动摇。

君曜神色平静,微微一揖道:“太子殿下回京,乃是我朝之福,二弟亦深感欣慰。”

君昀虽心中不悦,但面上却不显,恭敬地拱手道:“臣兄亦深感钦佩,盼太子殿下日后为朝堂之柱,护佑我大业。”

君穆淡淡一笑,目光略带深意地扫视二人,随后向皇帝道:“父皇,儿臣在封地时便多闻朝中事务繁忙,幸得二位贤弟辛苦辅佐,实在是大幸。”他话语虽是赞誉,眼神却不掩审视之意,仿佛对君曜与君昀在京中的权势已有所了解。

皇帝微微一笑,不再多言,只是吩咐太子暂住宫中,择日为他设宴洗尘,众人闻言纷纷表示恭贺。

君穆回京不久,朝堂之上便渐渐显现出新的权力格局。支持太子的老臣逐渐活跃起来,在朝堂上频频提及太子的功绩,言辞间皆有意抬举,以示拥护。而一些站在君曜与君昀一方的臣子则暗自观望,暂时不敢多言,朝堂气氛逐渐变得微妙而紧张。

不久后的一次朝议中,几位太子派系的老臣联合发言,提议由太子君穆协助皇帝处理国政,表面上是希望减轻皇帝的负担,实际上是意图将君曜逐渐排挤出朝堂。

“皇上,太子殿下已然康复,不妨让他重新参与朝堂,协助皇上处理国政,以便为国家分忧。”一位老臣出列,态度恭敬,却暗含深意。

皇帝微微沉吟,目光扫过君穆,随后缓缓道:“太子虽康复,但毕竟身体尚需调养,还是以静养为主,待他恢复良好,再议如何分担国政。”

君穆闻言,微微欠身,平静地说道:“父皇所言极是,儿臣自然以康复为重,不敢贸然承担重任。”他语气平静,表面恭顺,然言辞中并未明确拒绝,显然意在暗中等待机会。

一旁的君曜和君昀各自保持沉默,神色间波澜不惊,但心中各有所思。楚盈站在君曜身侧,目光冷静地注视着太子的一举一动,暗自思忖太子此举究竟是试探,亦或是已然筹谋。

朝议结束后,楚盈随君曜返回书房,默然不语,心中隐隐有些忧虑。君穆的冷静与隐忍,令她难以揣测他的真实意图。而他重返京师,皇帝的宠爱不减,甚至有意让他重新介入朝堂事务,若真是如此,君曜在朝中的地位势必将受到削弱。

君曜见楚盈神色凝重,微微一笑道:“盈姑娘,你有何忧虑,不妨直言。”

楚盈轻轻颔首,低声道:“殿下,太子此次回京,表面上似是调养,但臣觉其意图不止于此。太子回京后,朝中支持他的大臣已逐渐活跃,恐怕这不过是初步的试探,若任由事态发展,太子或将重新掌控朝政。”

君曜眉头微微一蹙,低声道:“我亦察觉此意。太子一向隐忍克制,决不会贸然行动,此番回京或许已经有所计划。只是,父皇对他宠爱不减,若想彻底平衡此事,恐怕不易。”

楚盈微微点头,神色坚定道:“殿下,太子势力虽强,但只要能稳住朝中支持者,仍可与之周旋。我会暗中观察太子动向,若有机会,便能先发制人。”

君曜见她神情冷静,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深深的信任:“有盈姑娘在侧,本王便放心了。只是朝局动荡,你切勿一人承担,若有难处,尽管告知本王。”

楚盈轻轻一笑,平静道:“盈自当竭尽所能,不负殿下所托。”

几日后,太子君穆在京中设宴,广邀朝臣及皇子赴宴,名为接风洗尘,实则暗中观察朝中势力的分布。宴席间,他言辞温和,礼数周全,谈笑间不动声色地了解各方立场。朝中大臣多显恭敬,君曜和君昀也均在席间,虽各自含蓄,然彼此眼神间已有微妙的角力。

席间,君穆不经意地提及江南商界事宜,目光轻扫过楚盈,淡淡笑道:“听闻盈姑娘在江南颇有建树,不知江南商贸情况如何?”

楚盈微微一笑,平静地答道:“太子殿下谬赞,盈不过微末之才,江南事务一切如常,并无波澜。”

君穆微微颔首,目光中却带着若有所思的深意。楚盈察觉他的审视,心中暗自警惕,太子显然已经对她有所关注,或许是因江南财力的影响,意图借此了解君曜在地方上的势力。

宴后,楚盈默默归于君曜身侧,心中隐隐觉得未来的朝局将愈加复杂。君穆在朝中支持者众多,君昀又握有军权,朝堂之上风云再起,如何在这局势中步步为营,已成了她与君曜需要共同面对的最大难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8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