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卧龙惊凤

作者:地瓜土豆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二章母子相见

书名:卧龙惊凤 作者:地瓜土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1

陈晓木将一只手放在额头上,沉吟着道:“我估摸着以唐县令在军中的作为,大头兵们无非会为他起个活阎王或者是笑面虎之类的外号!”

“非也,非也。”卓以和连连摇头笑道:“唐县令的军中的绰号叫做唐三摸!”

“唐三摸?”陈晓木“扑哧”笑道:“唐县令这绰号怎的还带着些与女子暧昧不清关系在里面呀?”

“是谁叫我唐三摸?”唐杰闻听,气道:“那些大头兵背后不都是叫我玉手摇摇吗?”

“嚯,还玉手摇摇呢!”卓以和鄙夷道:“你唐老弟一个大男人,非得被人取个什么玉手摇摇,这个女里女气的绰号你才满意?”

“卓兄,愚弟不是这个意思!”唐杰争辩道:“这个所谓的玉手摇摇绰号总比唐三摸好听些吧?”

卓以和哈哈大笑道:“唐老弟,你倒不必纠结这两个绰号那个好听些,其实它们是同样的意思。”

唐杰脱口道:“你怎么知道了?”

卓以和道:“还记得上个月我来你这边,找你商讨那起拐卖良家妇女的那个案子么?”

唐杰略一想,点头道:“我记起来了,那次你正是在守备军的营盘里找到的我。”

说起那天的事,卓以和忍不住笑道:“唐老弟,那天我去营盘里找你,你知道守门的兵士是怎么说你的吗?”

唐杰愣愣道:“怎么说的?”

卓以和忍着笑,道:“当时我问守门的兵士,唐杰唐大人可在此处?那兵士道,你是找唐三摸的吧?我一愣,怕他没听清楚,急忙又重复一遍,我是来找县衙里唐杰唐大人的。那兵士不耐烦说,嗨,说来说去,你不就是来找唐三摸的嘛。”

因怕找错人,我只好在细问,他们为何称唐大人为唐三摸,那兵士道,你看,除了第一次,后面的三次,不但俸银被他给摸光,最后连人都被摸走了,叫他唐三摸不是很贴切吗?”

唐杰尬笑,“这帮家伙,等我回去找他们算帐!”

陈晓木插话道:“唐县令,现时你那里还有多少守备军?”

唐杰在头脑里略算一下,然后道:“驸马爷,若连一些书办文吏在内,共有两千三百九十二人。”

陈晓木点头,“这样,我现时给你派个副都监过来,并再给你留下五十名兵士,三辆马车,在我们从这里出境去齐国后,你立刻将天泉县城的四个城门全部关闭,暂停官方和民间与齐国那边任何来往,直到我们从齐国平安返回。”

“这……!”唐杰闻听,心里咯噔一下,惶惶道:“驸马爷,是不是齐国要与我们开战了?”

陈晓木笑笑,安抚他道:“唐县令,这事暂时还不好断定,不过齐国方面早就对我们虎视眈眈,他们从各处调来那么多兵马,住扎在大凌河对岸,若是真动起手来,他的骑兵从大凌河冰面上冲过来,只消不到半个时辰,便可冲到天泉县城的城墙下,因而我们要早作准备,不能仓促上阵应战!”

“可是……!”唐杰为难道:“驸马爷,我们才两千多人,对岸齐军的人马估计能超过我们二十倍都不止,要想抵住他们的进攻,至少要再调三万人过来。”

陈晓木淡淡道:“唐县令,请记住一条,我们若想和齐国比拼兵力,那是永远都比不过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少胜多,说实话,要是按军力比例来算,你这两千多人的兵力,已经超过朝廷所能给你的最大兵力了!”

唐杰苦笑,“驸马爷,我只是一个从来没上过战场的文官,此时突然给我压上这么重的担子,是不是太过勉为其难了?”

陈晓木闻言,怔了一怔,随后吩咐陆义道:“陆指挥使,你去把易芳将军找来。”

“诺。”陆义抱拳领命而去。

时间不长,就见易芳跟在陆义后面匆匆而来,见到陈晓木抱拳道:“陈先生,您找卑职?”

陈晓木点点头,直言道:“易将军,你带五十名兵士和三辆马车留在这里,协助唐县令防守天泉县城。”

易芳先是一怔,随即问道:“陈先生,卑职不随你去齐国了?”

陈晓木道:“现时需要你留在这里,暂任天泉县兵马副都监,除防守天泉县城外,还得随时准备接应我们回来。”

易芳一抱拳,“诺,请陈先生放心,卑职一定恪尽职守,守住天泉县城,接应陈先生归来。”

陈晓木重重点了点头,道声:“保重。”便转身离去。

车队继续往前走,又过了大约有一个时辰,他们来到郑齐两国的界河,大凌河边,此时大凌河宽阔的河面上,早就覆盖上一层厚冰,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冰面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经过派人打听后才知道,原来今天是天泉县城里逢大集的日子,加上又恰逢年关,齐国那边过来赶集的边民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虽说两国间现时的关系剑拔弩张,但丝毫不影响到两国间边民的来往,而且大凌河对岸以前是鲁国的土地,边民们对齐国这个国家没有一点归宿感。

车队来到河岸,为保险起见,陈晓木让一辆载满重物的马车先拉上冰面上试试,等到马车从冰面上安全通过,她们才随后一一跟了过去。

通过大凌河冰面后,车队终于行驶在齐国的土地上,又走了约有半个时辰,车队被齐国的边军拦了下来,一个身穿盔甲,军官模样的年轻人,带着一队兵士走过来,陈晓木和姬尚见状,赶快跳下车迎了上去,军官抱拳道:“二位,这可是吴晋郑三国使团车队?”

陈晓木抱拳客气道:“正是,将军是要查看关防吗?”

军官道:“那里,卑职是随礼部关大人前来迎接使团各位大人的,关大人马上就到,还请各位大人稍候。”

‘‘哦!”陈晓木颇感意外与姬尚对望一眼,随即拱手道:“有劳将军了。”

军官,“大人客气,卑职只是奉命行事。”

这时一辆马车从军官身后驶来,车到跟前,尚没停稳,一位年逾五旬,身穿紫色官服的官员便急急从车上跳下来,落地时因身体重心不稳,一个踉跄,险些摔了一跤,吓得车夫丢下马鞭,从驭位上飞身跃下,伸手一把扶住官员即将倒地的身体,官员感激的看了他一眼,便上来拱手道:“两位使臣大人,下官乃是齐国礼部侍郎关叔通,迎接来迟,还请恕罪。”

陈晓木与姬尚一齐回礼道:“关大人辛苦了,在下郑国驸马陈晓木。”姬尚跟着道:“关大人,本人是晋国三皇子姬尚,此次来齐国,若有麻烦之处,还请见谅!”

关叔通呵呵笑道:“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二位身份尊贵,下官定当效犬马之劳。”

一通寒暄过后,车队重新上路赶路,不过这次因有人带路,之前担心右齐国境内,因道路不熟的担心没有了,一路上关卡也都顺利通过,同时车队行进的速度也快上了不少,在经过一天的路途后,终于在傍晚的时候,远远看见齐国都城兰陵城的城门楼巍峨高大的轮廓。

因为齐国皇太后即将过八十寿诞,以及举办文武大会的缘故,城门楼上下三层,全都挂上一排排红灯笼,看上去很是好看壮观,车队来到城门口,只见暮色下的城门前停着另外一队马车,还有好多人影在马车旁晃动,等他们的这队马车路过旁边准备进城时,突然间,停在城门前的这支车队里出来两个人,拦在车队前面。

车夫见状,急忙收缰喝马,停下马车,回头向车内的关叔通禀报,有人拦车,关叔通闻言,以为是守城门的禁卫军拦车,便打开车门,从车里探出身子,喝斥道:“眼睛瞎啦,没看见这车上插得是龙旗,本官是奉皇上旨意,出城办差,还不赶紧给我让开。”

话音刚落,一个清脆的女声传过来,这位大人,妾身这厢有礼了,我们是陈国的使臣车队,拦下大人的车队,实是有事相求!”

一听是外国使团的人,关叔通语气顿时缓和了不少,当下客气道:“哦!原来阁下是陈国的使臣,不知拦下车队所为何事?”

说话间,两个衣着华丽,梳着高髻云鬟的中年女子已来到关叔通面前,俩人先是对他福了福身,然后其中一个女子柔声道:“这位大人,妾身想打听一下,这可是郑国使臣的车队?”

关叔通点头道:“夫人,这是三国使团的车队,其中包括郑国使团在内。”

女子急切道:“大人,吾儿陈小木可否随郑国使团前来齐国了?”

关叔通正要解释说,自己是齐皇派去迎接三国使团的,并不清楚郑国那边派了那些使臣过来,可此刻,他脑子里突然蹦出早上在接到使团时,那个自称是郑国驸马的好像就叫陈晓木,于是立马笑道:“夫人,令郎可是郑国驸马的身份吗?”

女子连连点头,道:“大人,吾儿正是郑国的驸马,现今他在那里呢?”

关叔通笑道:“夫人,巧了,令郎现时正在后面的车队里,请容本官派人去为你找来。”

女子道:“有劳大人了,妾身随大人所差之人一起过去寻找。”

关叔通点头,“也好。”旋即他对车边的侍卫道:“你陪夫人去找一下郑国的陈驸马。”

侍卫一抱拳,“诺。”跟着翻身下马。

就在这时,关叔通突听后面一声爽笑,“哈哈,关大人,不用找,我来了!”

关叔通随声望去,只见陈晓木和姬尚俩人正肩并肩向他这边走来。

接下来,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女子像是疯了似的,向着俩人跑过去,边跑边喊,“儿子,你可想死为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6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