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卧龙惊凤

作者:地瓜土豆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一章各路探班

书名:卧龙惊凤 作者:地瓜土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1

两个公差押着四个老头去府衙后,鸭味馆帐房胡老头在客堂里呆呆愣了半天,突然,他一拍大腿,伸手招来一个正在收拾桌子上剩饭剩菜的店伙,趴在他耳边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话,店伙点点头,立马扔掉手中抹布,解下腰上的围裙,匆匆离开鸭味馆。

看着店伙的背影,胡老头不由得又顾虑起,他吩咐店伙去做的这事,会不会牵连到自己,这时楼上富字号包间那个中年富商下楼来找他结帐,顺便向他打听去新京府衙的路怎么走。胡老头正一手拿富字号包间的菜单,一手将算盘珠拨得噼啪响,听闻此话后,抬眼看着中年富商笑道:“客官,你是听了那两个公差说府衙里的老爷要审鸭子,特意去看稀奇的吧?”

中年富商微笑道:“在下活了一把年纪,还没听说过此等稀奇之事,忍不住就想去看看。”

胡老头摇头叹道:‘‘唉!要是贾大人没走,那能有这些稀奇古怪的事发生,只怕以后新京城的百姓要受苦了!”

中年富商只是笑笑,没有再接话,生怕这老头聊起来没完没了。随后胡老头将算盘往他面前一摆:“客官,一共是二两八钱银子。”

会完帐后,富字号里的一行人走出杨家鸭味馆,此时早有两辆簇新的马车和几匹散骑等候在鸭味馆门口,接着就是女子坐车男子骑马,沿着胡老头指点的路途,鸭味馆门前这条朱雀街一直向西而去。

此时朝堂上,女皇苏星然正忧心忡忡和一帮朝臣商讨救济流民之事,天气越来越冷,每天城里城外都要冻死不少的流民,现在朝廷银子是有了,数万流民一日三餐基本没有问题,可要寻个地方一下安置这数万流民,使她们不用再在外面露天受冻,这足实是件让人头痛的事。

大家都想在新皇帝面前有所表现,因此个个都绞尽脑汁出了不少主意,虽然说出来乍听都是好主意,最后被人仔细一推敲,又都实施不了,比如卫文还是提出苏乘轩在的时候搞得那一套,要朝廷强行规定,新京城内凡是有品级的官吏,每家都要收留最少不得少于两名流民当奴仆,当然品级越高,收留流民的人数越多。此话一出口便遭到满堂朝臣的反对,前些时候他们遵照苏乘轩旨意收留的那些流民,回家没过几天就让人苦不堪言,这些流民里面,不仅有很多手脚不干净的小偷小摸之人,还有流民到主人家当奴仆,因事没做好,被主人叱责,反而一怒之下,将主人给打了!再说了,仅凭新京城里这些官吏收留,对数万人数的流民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卫文被众朝臣这么七嘴八舌一说,立时就泄了气,接着诸葛成又提出将这些流民收编进军队一部分,这次大家更不买账了,纷纷问他道:“诸葛太尉,你把这些只占流民中少数身强力壮的男人都挑走了,那剩下的老弱妇孺又如何安置呢?”

诸葛成眼皮一翻,心话:“我只挑我需要的,剩下如何安置关我屁事!”

眼见朝臣扯了半天皮也没什么结果,苏星然内心开始烦躁起来,脸色也随之沉了下来!户部尚书戴浚一向善于察言观色,这时他站出来启奏道:“皇上,微臣想到那陈都尉智计百出,何不召他来和我们共同商讨个办法出来?”

诸葛成一听,忍不住“呵呵”冷笑一声,对着戴浚讥讽道:“戴大人是想看他在公堂上审鸭子?还是在公堂上睡大觉?”

苏星然闻言,蹙眉不悦道:“诸葛老爱卿,你说得这是什么话?朕,怎么听不懂?”

‘′ 这个……”诸葛成闻声装出一脸为难神色,吞吞吐吐道:“皇上,老臣因心里气不忿,情急之下说漏嘴了!还是不说了吧!”

苏星然沉着脸,冷声道:“但说无妨,众位爱卿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自当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好吧!老臣遵旨”!诸葛成佯装无奈拱手道:“老臣午时下朝回太尉府,听闻路上许多人议论纷纷,说是新京府新来的通判,因在午餐时饮多了酒,升堂时在公堂上呼呼大睡不说,两个卖鸭子的草民因买卖鸭子发生纠纷,到公堂上打官司,他竟令衙差到店里将人家的鸭子抓回来审问。皇上,你说这事荒不荒唐?”

“什么?他要审鸭子?”苏星然以为是自已听错了,跟着又问了一句。

诸葛成正色道:“正是”!

这下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都听得清清楚楚,大家都忍不住掩口窃笑,只是这些朝臣大多都知道这新京府里的新通判和皇上关系,因而谁都不愿趁机出头露脸站出来弹劾陈晓木,去讨好诸葛成,不管怎么说人家和皇上是两口子,这猪蹄烀十八开终究还是向里弯。

只不过朝臣中也有不相信诸葛成话的人,这其中不说别人,朝堂上排百官之首的丞相卫文第一个就站出来对着苏星然凛然道:“皇上,诸葛太尉这只是道听途说而已,不足为凭,陈通判那样的精明人决不会干出这种颠三倒四的事情!”

诸葛成一听,心里顿时老大不高兴,拉长着脸,冷声道:“首辅大人说得这是什么话?老夫在朝为官这么多年了,加之又是一大把年纪,什么样的人没见过,难道是不是道听途说的也听不出来吗?”

卫文闻言一怔,随即笑道:“诸葛太尉,不是你亲口所言,陈通判的这些事都是你听路人所说吗?”

诸葛成争辩道:“首辅大人,即便是路人所说,这些人和陈通判无冤无仇的,为何非要编排他?更何况人家还说得有根有据的,只需皇上派人到府衙大堂一瞧,便可知此件事情,是真是假!”

苏星然沉着脸道:“派谁去!朕要亲自去府衙大堂看个究竟,如若真像诸葛爱卿说得那样,朕决不姑息放纵!”

卫文听说赶紧阻拦道:“皇上,老臣觉着还是派王公公前去府衙大堂去看看,回来如实禀报为好。皇上若要亲自移驾过去,这来回的动静就太大了,光是这引辇仪仗就要准备不短时间!老臣请皇上三思。”

诸葛成在旁眼珠一转,即刻接过卫文的话头说道:‘′首辅大人此话有理,皇上,我看咱们倒不如来个微服私访,由老臣和卫丞相作陪,再带几个贴身侍卫,各人身上全部换上便装,而后赶到新京府衙公堂,再混进那些看热闹的人群当中,岂不就可当场验证外面那些传闻是真是假了!”

诸葛成这个提议,让苏星然瞬间心动不已,当即点头同意下来,并召来卫羽裳负责护驾。

接下来连同四个侍卫,一行总共八个人,分别换上新京城里普通百姓服饰,其中苏星然和卫羽裳还特意戴上了面纱,以防在公堂里被陈晓木给认出来,卫文和诸葛成则戴上能将大半边脸都遮住帷帽,几个人收拾利索后便登上马车向府衙驶去。

赵忆秋自从在蝉城遇上陈晓木后,便随着他一起回到新京城,本来陈晓木想安排她住到公主府里,可赵忆秋顾虑到若是这样做,会引起苏星然的一些误会。就执意要在外面寻个客栈自行住下,等着陈晓木和她一起回陈国。

可是自从她在客栈里住下,眨眼过了五六天时间,陈晓木连一次都没来看过她,这不免让她心里七上八下的,今天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回到房间闲坐了一会,赵忆秋终于忍不住想知道这几天发生什么事了,以至于陈晓木一次都没来客栈看过她,于是就派了相府侍卫王保忠前去庆丰公主府打探一下消息。

谁知道,王保忠打探回来的消息吓她一跳,原来早上他奉赵忆秋之命去到庆丰公主府打探陈晓木的消息,谁知到那一看,只几天时间,偌大的庆丰公主府只剩下十几个老兵留在那看门,别的人,包括公主府卫队都搬走了!

后来王保忠花了点银子在领兵看门的兵头身上,这才从这个兵头口中得知,这庆丰公主府里的庆丰公主在两天前已去皇宫里继承她父皇的皇位,登基当了皇帝,至于驸马爷的去向,兵头也不敢确定,他只是听人说,好像并没随着庆丰公主入宫,而是去了新京府衙里任职了!

赵忆秋一听,心里更燥了,心话:“这小呆弟弟前些天还答应最多再过半个月时间,就和自己一道返回陈国,如今却又到新京府衙里任职,莫非他改变主意了?”

这下赵忆秋在客栈里再也待不下去了,急忙亲自带着王保忠等几个侍卫前往新京府衙打探消息,并想着若能在府衙里见上陈晓木一面就好了。

等到几人赶到府衙门前,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只见整个新京府衙的大门,都被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新京城里老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几乎连人头都爬上了人,就这样,四处还有不少人还在往这边汇集。

赵忆秋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心里不禁开始为她的小呆弟弟担心起来。王保忠见状,主动上前拍拍一位在人群里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向里面张望年轻人肩膀,抱拳道:“这位兄台,在下这厢有礼!”

年轻人正在全神贯注看热闹,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拍,给吓了一跳,连忙掉过头一看,一张生面孔正笑嘻嘻地向自己施礼,便惊奇道:“我认识你吗?”

王保忠摇头笑道:“当然不认识了!在下也只是想向兄台打听件事情。”

年轻人一听就明白是什么事,抬手指着府衙门里问:“你是想问通判大人要审鸭子的事吗?”

王保忠一下没听懂年轻人的话,心道:“什么乱七八糟的,通判大人审鸭子是什么意思?”

见王保忠一脸茫然,年轻人知道他头脑里还没转过弯,自己又不想再与他多话,便对他干脆道:“看你身体这么壮实,不如自己挤到前边去看个实际了!”

王保忠一想也是,于其听他啰啰嗦嗦解释半天,倒不如自己挤到前边看个究竟,于是回来把自己的想法说给赵忆秋听。赵忆秋听后皱眉道:“算了,这么多人挤进挤出的也不方便,不如你们几个人护着我一起挤进去看看,或许这个通判就是我小呆弟弟也未可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1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