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四十一章 咏物诗

书名: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那就多准备人手轮替,好生看守!」王安陆瞥了侄儿一眼:「怎么了?你是不是觉得应该马上交给三法司会审定罪?」

「小侄不敢!」王孝杰赶忙低下头:「不过以小侄陋见,饶州那边呈送上来的证据已经颇为确凿了——」

「你觉得这样就可以给鄱阳王定罪了?」王安陆似笑非笑的看了看侄儿:「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这么说吧,朝廷已经今日是不同往日,很多事情要再三斟酌,一个不小心,就算是后面的人,也会被一股脑儿牵连进去!」说到这里,他伸出右手对着身后的宫城画了个圆圈。

「后面的人?」王孝杰打了个哆嗦:「小侄明白了,回去后调集可靠人手,轮番看守鄱阳王!」

「嗯,去吧!」王安陆点了点头:「给你提个醒,应该在驿馆里也待不了几天,至多再过两三天就够了!」

「是,是,小侄明白!」听到王安陆的提点,王孝杰松了口气,他向王安陆的背影拜了两拜,心中暗想:「还要再过两三天?再过两三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

太平公主府邸。

月光洒在院子里,屋子里灯火通明,两侧墙上悬挂着波斯壁毯,太平公主斜倚在当中的锦榻上,好似莲藕般洁白饱满的小臂托着自己的下巴,饶有兴致的看着堂下的青衣士人。

「岁晚东岩下,周顾何凄恻。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好,很好!」太平公主的坐起身来,华贵的衣裙勾勒出她腰臀间的美妙曲线:「已经好久未曾听过这么出色的五言了!宋先生,这首五言叫什么名字?是你何时所作?」

「回禀殿下,此诗的名字叫《题张老松树》,乃是在下一个多月前游览终南山时看到一棵老松,心有所感,写下来的!」

「《题张老松树》,我记住了!」太平公主笑道:「这首五言我甚为喜欢,劳烦宋先生抄录一份,我也好时时赏玩!」

「遵命!」宋之问应了一声,从袖中取出一支卷轴来,双手奉上。一旁的女官赶忙接过,呈给太平公主,公主打开一看,正是那首《题张老松树》,看墨色写下来有段时间了。

「宋先生你这是?」太平公主不解的问道。

「殿下,在下当初吟得此诗后,颇为得意,便手抄一份,留在身边时时观赏。不过在下这诗也曾经在长安其他场合念诵过几遍,反响却也平常。好诗难得,知音更是难得,所以在下就打算将这份手抄赠予殿下,以全您的心意!」

「这,这——」太平公主听到这里,也被宋之问的话语感动,她点了点头:「好,宋先生,你这《题张老松树》我就收下了,我绝不会让你在长安怀才不遇,寂寂无名的!」

宋之问闻言大喜,他的诗文虽然颇有可取之处,但想要在长安混出头,光写得好还不够,没有达官贵人的举荐还是白搭。他这次好不容易求到了太平公主门下,想不到竟然这么容易就成了,只觉得一阵眩晕,赶忙躬身下拜道:「殿下于之问室有再造之恩,将来宋某自当为公主门下,效犬马之劳!」

宋之问的卑躬屈膝,太平公主倒是习以为常,她从娘胎里出来目光所及十之八九都是这等人。她挥了挥手,示意宋之问退下,对一旁的女官问道:「阿桑,你觉得宋之问这人如何?」

「诗的确是好诗!」那女官道:「这五言咏物诗原本倒也常见,但像他这样托物言志,清新隽永的倒是难得,长安城里能写出这等好诗的,倒也不会超过一掌之数了!」

「一掌之数,你对他看的倒是挺高了!」太平公主笑道:「诗是好诗,那人呢?」

「人?」女官笑了笑:「殿下您觉得刚刚那宋之问配得上"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吗?」

「哈哈哈哈!」太平公主笑了起来:「不错,宋之问刚刚只能说工于心计,奴颜媚骨,确实和他诗中所云完全不沾边,古人云"诗言志",这一样他肯定是不算了!」

「那您打算如何处置他?」女官问道。

「先让他去馆舍里试试吧!」太平公主笑道。

「公主您方才不是说他工于心计,奴颜媚骨吗?」女官问道。

「没错,不过这等人好用呀!」太平公主笑道:「只要把***厚禄丢给他,你要他做什么他就去做什么,不像有节操之士,这个不做,那个不做,用起来不够顺手!」

正说话间,外间一名侍卫走到堂下,敛衽下拜道:「殿下,属下有事禀告!」

「说吧!」

「慕容将军令人禀告,鄱阳王已经被押解至归义坊附近的驿站,被看管的甚严!」

「鄱阳王?我那守文侄儿?」太平公主问道。

「正是此人!」

「我那个嫂嫂还真是心狠手辣,只可惜胆子小了点!」太平公主笑了笑:「你回去禀告慕容将军,让他暗中监视,莫要让人害了他。一切等护良回来再定夺!」

「是!」那侍卫应了一声,便退下了。太平公主打了个哈欠:「阿桑,你替我算算护良去范阳多少天了?」

「上个月十三出发的,算起来已经有二十二天了!」女官答道。

「二十二天?原来才二十二天!」太平公主叹道:「我还以为有一个多月了呢!哎,阿翁也真是的,五十岁不办,五十一岁却要办啥寿辰!」

「想必河间郡王是想要做什么大事,所以才请郎君前往的!」女官笑道。

「这倒是!」太平公主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知道阿翁要做何等大事?他这个人做事情素来瞒的紧,只怕连自己儿子都不告诉!」

女官干笑了两声,却不敢继续说下去了,她虽然算得上是太平公主的心腹,但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别看太平公主现在好端端的,要是翻过脸来,自己就是尸骨无存。

「算了,不说这些了,阿桑你这人真的没趣!」太平公主无聊的将宋之问刚刚赠送给自己的卷轴丢到一旁:「就收在书房里吧?人不怎么样,诗还是不错的!」

洛阳,河阳桥。

天空就好像邙山的影子一般漆黑,细雨下个不停,淹没了马蹄的声音,模糊了他们的脸庞。

护良坐在马车里,对面的烛焰随着浮桥起伏晃动。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已经搅成一团。

「大将军!河阳的守将在外面迎候,要见他吗?」侍卫的声音从外间传了进来。护良犹豫了一下,沉声道:「罢了,我有些倦了,就不见了!」

「遵令!」

护良能够依稀听到不远处传来问答声,他已经有些厌倦这些迎来送往,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眼下有更要紧的事情:怎么样把父亲让元宝出任交州刺史的事情在朝廷通过。

按说交州刺史也不是什么吃香的官儿,甚至很多人将其视为流放地,但不管怎么说也是一州的守官,而元宝不过是二十出头,想要把这件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还是要花点心思。最简单的办法是让妻子出面,去和皇太后讨价还价,对付女人还是女人更有招数。想到这里,护良不由得松了口气。

当然,比起父亲在范阳公布的宏伟计划,一个交州刺史根本算不了什么。想到这里,护良不禁有些失望,在父亲的计划里,彦良、元宝、须陀三人都有明确的任务,而自己所需要做

的不过是在长安把持政局,替接下来的拓展行动提供政治上的说法。这难道就是父亲对自己的安排,想到这里,护良的心中不禁有点失望,钦陵一族被吐蕃赞普消灭之后,吐蕃人的实力大衰,父亲为何不让自己一举将其覆灭,永绝后患呢?想到这里,他不禁叹了口气。

「大将军,驿馆就要到了!」马车外传来护卫队长的声音,护良嗯了一声,突然想起妻子的身影,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丝笑意,不管定月的出身如何,她对自己还是很温柔体贴的。如果自己能给她一个出其不意,她一定会兴奋的扑到自己的怀里,捶打自己的胸脯,抱怨自己这趟出门太远的。

「不管怎么样,总算是回来了!」护良自言自语道,马车停住了,他生了个懒腰,走下马车。

唐代的驿馆除了向往来的商旅官员提供食宿之外,还有一个作用便是船舶消息的集散地。护良泡完了脚,正准备上床休息,便从部下口中得知鄱阳王已经在几天前经过这里,算来现在已经抵达长安了。得到这个消息的护良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半响之后叹道:「还真是赶上了!」

在李守文被押送到长安后的第五天,护良也回到了长安,他先见了自己的妻子,接受了太平公主温柔的抱怨:「你这趟出去,可是把我娘俩都忘了吧?」

「哪有的事!」护良陪笑道:「我怎么舍得?」

「哼!」太平公主瘪了瘪嘴,脸上却现出一丝笑意:「怎么样?阿翁身体可好?」

「好得很,头发没几根白的,牙齿都好好的,我觉得比我身体还好!」护良苦笑道:「父亲在范阳享福,却把事情都丢给我,真是聪明呀!」

太平公主笑了起来:「话也不能这么说!阿翁他这也不是信任你?要不然怎么不让别人来做?对了,他这次把你叫去,有什么安排吧?」

「嗯!其实就一件事情,想要让元宝出任交州刺史!」

「元宝?是不是你的弟弟?以前当沧州刺史那个?」太平公主问道:「他可是得罪了阿翁,要不然怎么要去当交州刺史?那可是蛮荒之地呀!」

「不!父亲打算向真腊等南蛮国用兵!然后将土地分封给我那些弟弟们还有功臣子弟。元宝去当交州刺史是给大军打前站的!」

「什么?」太平公主吃了一惊:「那怎么成?阿翁在河北,距离真腊那么远,要是出兵路上要经过不知道多少州郡,只怕就病死不少了!」

「这你不用担心,父亲打算从海上调兵,从沧州或者登州出海,前往交州!他这几年在海船上花费了不少功夫,应该是大有进展!」

「大军走海路?」太平公主苦笑道:「阿翁还真是别出心裁,那你就没有劝劝他?」

「这种事情我哪里劝得动他!」护良叹了口气:「而且他也不是只有新式海船一样凭借,他这次让我们见识了一样新东西,着实让我开了眼界!」

「什么东西?热气球还是望远镜那样的吗?」太平公主饶有兴致的问道。

「比那两样厉害多了!」护良叹了口气,将自己试射过得燧发枪讲述了一遍,最后道:「这玩意百步之内,就敌人算是身着铁甲,也能将其射杀,而且发射时声如霹雳,火光四溅,着实夺人心魄!」

「天底下竟然有这等利器?」太平公主叹了口气:「若非是从你口中说出来,我绝对不会相信!」

「父亲让我带了两支回来,作为献给朝廷的贡品,你明日可以先试射两下!」护良道:「父亲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他希望其他孩子们都去远远的,这样就不会为了争夺遗产而相互攻杀,他这辈子也不会改变大唐臣子的身份!」

「嗯!」太平公主点了点头:「对了,你知道鄱阳王的事情吧?皇太后派人把他拿到长

安来了,扣了个谋反的罪名上去,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不管怎么说,鄱阳王也是先帝的血脉,如果他没有真的谋反,那就要保他一命!」护良道。

「你也是这么想的!那就好!」太平公主笑道:「新上任的饶州刺史是皇太后的心腹,谋反肯定是他搞的鬼!」

「先派个人去探探风吧!鄱阳王现在在哪里?刑部大狱还是——?」

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8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