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二章 君臣父子

书名: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护良应了一声,站起身来,曹文宗又叫上其他兄弟三人一同出了门,来到正殿门前,护良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衫,跟着曹文宗走了进去,进门时他看到殿内两厢多服朱紫之人,心知其应该多是朝中大臣,他不敢细看,只是垂首屏息,跟在曹文宗身后两三尺处,向前走去。

“陛下,大将军!”曹文宗向上首拜了拜:“小人把公子们都带来了!”

“你们都是三郎的孩子吧?抬起头来,让寡人看看面容!”

听到上首传来的温和声音,护良赶忙抬起头来,只见上首当中几案后坐着一个身着紫袍的文弱青年,应该就是天子,正饶有兴致的看着自己,护良不敢与其对视,赶忙垂下目光,屏息等待。

“嗯,不错,不错!”李弘的目光一一扫过跪在他面前的四名少年,最后目光停留在护良身上:“张相公,你觉得这四人里哪一个器量更佳呢?”

“回禀陛下!”张文瓘的位置在天子的左手边,与王文佐正好相对,他看了看跪在一旁的四名少年,笑道:“这四人年岁尚小,臣倒是看不出器量如何。不过这位——”他指了指护良:“倒是生的颇为结实,一看就知道是个将种!”

“将种?”李弘闻言笑了起来,转过头对王文佐道:“三郎,你觉得张相公说的可对呀?”

“张相公的眼力自然不会差的!”王文佐笑了笑:“护良在弓术、骑术、剑术上都只比彦良略差,长枪在臣诸子中是第一!臣这次把他们留在身边,也是想要让他们开开眼界,长长见识,省的在倭国当个井底之蛙!”

“嗯,不错,不错!”李弘笑道:“来人,看赏!”

随着天子的命令,两名内侍上前,取来蜀锦、金带赏赐了四人,又令其余三人退下,只留下护良,让其在王文佐的案旁坐下。天子像是十分喜欢的样子,询问了其平日的读书、习武、母亲家世的情况,最后笑道:“护良,寡人为东宫时,令尊曾任太子宾客,侍奉寡人,寡人视之为肺腑手足。如今寡人已贵为九五之尊,汝可愿留在长安,如汝父当初一般,侍奉寡人?”

护良心中格登一响,偷偷的瞥了父亲一眼,确认王文佐没有出言反对,方才俯首道:“天子之言,小子敢不听命?”

“好,好!”李弘笑道:“便封汝为千牛备身,朝夕在寡人身边侍卫!”

“臣遵旨谢恩!”护良赶忙跪拜如仪。一旁的王文佐也随之向李弘拜了拜,他自然知道李弘封自己儿子这官是有来由的,千牛备身最早是北魏设置的一种高级禁卫武官,又名千牛,取刀之锐利可屠尽千牛之意。通常来说,都是高级贵族的子弟凭借父荫入仕的起身官,比如唐高祖李渊,李密最早入仕时都曾经当过。护良当时才十二三岁,天子用其为千牛备身是是表明对王文佐的信任恩宠,也是护良的抬举,毕竟护良从千牛备身起家,混到二十出头就可以放出去为一州刺史了,其他人这个年纪连青衣都没穿上呢!

见王文佐接受了给护良的封官,李弘看上去颇为高兴,他右手微抬,示意护良起身,笑道:“三郎,可惜你的嫡子今日不在,不然倒是也可以与寡人亲近一番!”

“回禀陛下,辽东、倭国地处偏远,不能无人镇抚!”王文佐道:“待到事情了了,臣自当会让彦良来长安朝见陛下!其实他也很早就想来长安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那便好!”李弘笑道:“待到他来了长安,寡人自当会好好照看一番,让他看看长安风物!”

“长安风物?”王文佐眼前突然闪过李下玉的面容,心中不由得暗自一叹,暗想若是彦良来了长安,只怕对什么风物没啥兴趣,只想去拜一拜李下玉的坟墓。他也知道李弘留下护良的目的倒不是为了对自己加恩,而更多是在自己拒绝解散军队,回长安辅政之后,扣一个人质罢了。至于护良娶天子之妹,两家联姻之事,这也就是个由头,无论是护良还是天子的妹妹都还小,要联姻还有好几年时间,这几年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但自己的儿子这么多,区区一个庶子又岂能拿捏得住自己?想到这里,他禁不住看了护良一眼,心中不由得一软,自己对这些年对这个儿子着实还是留意的太少了。

王文佐心中有事,面上便多了几分郁郁之色,以他此时的身份,自然也没人敢来触他的霉头,惹得不快。又过了片刻,王文佐便告了声乏,退下去更衣了。护良见状,不禁有些惶恐,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跟着退下,一旁的张文瓘看在眼里,笑道:“汝父既然去了,公子何不随行服侍?”

“是!是!”护良赶忙应了一声,向天子告了声罪,跟着出去了。李弘看了看护良的背影,突然道:“张相公,大将军之基业,你觉得此人能继承几分?”

“以老臣所见,这位公子应该还不是继承基业之人!”张文瓘低声道。

“是这样呀!”李弘叹了口气,面上露出失望的神色。

“其实陛下也不必这么失望的!”张文瓘笑道:“世上的事情本就无常,如今大将军正是春秋鼎盛之时,若要传递基业,少说也还要十余年,这么长时间什么都可能发生。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也是有的!”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李弘重复了一遍张文瓘的话,面上闪过一丝喜色:“张相此言甚为难解,还请赐教!”

“不敢!”张文瓘笑道:“陛下方才问老夫此子之器量,老夫说年纪甚小,还看不出!其实老夫还有一句话没说完,大将军带在身边的这几位公子,在他心中都不是继承大业之人!”

“为何这么说?”李弘问道。

“老夫与大将军在政事堂共事有些时日,此人用兵虽不畏险阻,常用出人意表之法,但从根底来,却是一个极为谨慎小心之人,若是可以的话,他是连半点风险也不肯冒的;即便是冒险了,也会给自己留下后路,省的输个干净,没有翻身的机会!”

李弘听了张文瓘这番对王文佐的分析,露出了回忆的神情,片刻后点了点头:“不错,三郎他的确是这个性子,每次他行事看起来是冒了大险,事成之后旁人都说他运气好,其实背地里不知道做了多少准备!而且平日里他最是谨慎小心,从不弄险!”

“是了,大将军他这个性子,自然知道此番进攻长安是极险之事,他又怎么会把自己的继承人放在身边,若是一败,岂不是父子二人一同束手?”

“不错,所以他才将那个彦良留在辽东,万一他败了,只要能逃出去,至少还有个退身之阶!难怪他这么轻松就答应寡人把这个护良留在长安!”李弘面上不由得露出一丝懊恼之色来。

“哈哈,陛下不必着恼!”张文瓘笑道:“其实这护良也未必不是奇货可居!”

“为何这么说?张相你不是说此人不是三郎心目中的继承人吗?”李弘问道。

“不错,这护良的确不是大将军心目中的继承人,但就算您开口要那位彦良公子,大将军他就会答应吗?别忘了,那位彦良公子可是倭国大王,要想把他要来,只怕比让大将军留在长安还难!”

“这倒也是!”李弘叹了口气:“张相的意思是退而求其次?”

“是,也不全是!”张文瓘道:“大将军之所以立彦良公子为继承人,多半是因为其母为倭国之皇女,生来便占了便宜。但您有没有想过,大将军麾下之众来源芜杂,有河北辽东之士,契丹、靺鞨之铁骑,百济高句丽之残部,还有倭人之众。这么多来自各方,性格好恶不同之人合在一起,大将军还能以旷世之才予以驱策,那彦良公子行吗?倭人也还罢了,其他士众只怕并不心服!这位护良公子,生长在长安,有天子的荫蔽,若要与其兄弟争一争,除了找陛下,还能找谁呢?”

听到这里,李弘已经恍然大悟:“张相的意思是让我留下这护良,当做后手?”

“不错!”张文瓘点了点头:“大将军拒绝解军回长安辅政,不管理由是什么,实际上已经与长安形成抗手。但此人功盖天下,羽翼众多,割据河北辽东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大势已成。若是妄自诛除,只怕自取其祸。但陛下却有一件事情是大将军比不上的,那就是年寿。大将军已经年近五旬,而陛下您才二十出头,足足年轻了三十岁,哪怕您比大将军寿命短十年,大将军也要比您早死二十年。这二十年寿命就是您最大的本钱,等到大将军离世之后,您把这位护良公子抬上去和彦良公子打对台,不用废一兵一卒,便能将其瓦解!”

“不错,不错,张相说得好!”李弘闻言大喜,张文瓘这番话若是换了个别的血气方刚的天子,只怕未必听得进去,但李弘可能是天底下最清楚王文佐厉害的人了,你让他去和王文佐放对交兵,只怕他第一个就腿软了,但让他等到王文佐死了之后才对付王文佐的儿子们,抬一个和另一个打擂台,李弘还是很有自信的。毕竟他才二十出头,怎么看也比王文佐能活。然后以大唐天子之尊,扶助一个臣子的儿子打另一个,怎么看都十拿九稳。

“那听张相这么说,还真应该把太平嫁给这个护良了!”李弘笑道:“否则仅凭他,只怕打不过那位彦良!”

“现在说这些还早!”张文瓘笑道:“不过话说回来,要行此策,陛下您首先要善养龙体,以为千秋万岁计!”

“寡人明白!”李弘笑道:“张相请放心,寡人今后会注意的!”

正当李弘和张文瓘这对君臣商议时,王文佐和护良父子二人到了院外,方便了之后王文佐并没有立刻回去,而是走到一处水塘旁的露台上,四周的水面上一片漆黑,满是寂寥。王文佐做了个手势,让随行的曹文宗退到一旁,让他们父子二人私下里谈谈。

“天子赐你为千牛备身是另有用意,你应该明白吧?”王文佐问道。

“曹师傅已经提醒过孩儿了!”护良低声道:“天子是有以孩儿为人质的意思!”

“嗯!”王文佐看了看护良:“若是将来万一两边起了刀兵,你便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你可要想好了,若是不想留,可以立刻上马离开,回倭国去。天子这边我可以替你分说!”

听到父亲的话语里少有的温情,护良惊讶的抬起头,试图从父亲脸上看出什么来,但黑夜把一切都模糊了,他咬了咬牙,摇了摇头:“不,孩儿愿意留在长安!”

“留在长安?你不必如此,求生恶死是人之本性,何况你还是个孩子,为父不会因为这个责怪你。而且为父有办法在天子面前为你推脱,你不用担心这个!”王文佐道。

“不,孩儿是自己愿意留下来的!”护良道。

“哦,这是为何?”

“父亲有很多儿子,护良只是其中之一,又不像彦良一样,有一个好母亲!旁人都说只要我们长大了,自然会有一份基业为王,但孩儿却明白并非如此,父亲绝不会让一个庸碌之辈为王的。留在长安虽然危险,但也是一个机会,孩儿想试一试!”

“想试一试?”王文佐看着眼前的少年,护良紧张的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他突然发现自己可能太过忽视对方了,毕竟对方也是自己的血脉,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一软:“既然是这样,那你就留在长安侍奉天子吧!其实我刚刚说的事情可能性也并不是太大,你安心在长安读书习武,结交人物,三五年后应该就会有转机!”(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0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