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都四百三十七章 讨论

书名: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师傅这般未免也太绝情了吧?”须陀苦笑道。

“这也没办法!祖师爷传下来的规矩,谁也改不了!”崇景冷哼了一声:“须陀,你虽然出身尊贵,但这件事情上我也没有偏心,他自己不争气,跟着我的时间比你早那么多年,却不及你,我又有什么办法?再说这对他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就是那种懒散的性子,若是真的把这担子压在他肩膀上,只怕他也不高兴!”

“师傅说的也是!”须陀叹了口气,他这几年和崇景在一起,修为日渐精深,眼界也日渐广阔,对当初父亲让他寻找新世界的话也理解越发深刻,心知世事并非样样如意,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稚气未脱的少年。

“看到了吗,看到了吗?”甲板上传来一阵叫喊声:“在那边,就在那边!”

锋利的船首分隔开海边,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风帆犹如翻腾的翅膀。水手们听到海鸟的鸣叫声,它们围绕着桅杆盘旋,青黑色的岩石从海面骤然升起,陡峭的岩壁上长满了海苔和地衣,在岩壁的顶端,一座用花岗岩堆砌而成的灯塔屹立,仿佛一位青铜巨人。在灯塔的顶端,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有鲸油灯在燃烧,足以让四十里外的海船看到。

风浪全力驱动着须陀的座船,让他迅速靠近灯塔所在的海岬,在船长的号令下,水手们敏捷的调整船帆和舵,绕过海岬,海水被搅拌成白色泡沫,而灯塔的影子笼罩天空。即便不是第一次经过这里,须陀依旧下意识的高高仰起头,知道脖子发酸,才能看到灯塔的顶端。他看到甲板上有第一次看到灯塔的野蛮人虔诚的向其跪拜,他们无法想象人力能在这光秃秃的崖壁上修建如此高耸入云的建筑物,认为这是神灵力量的体现。须陀咧了咧嘴,他有时候也觉得父亲的身上有神灵的影子,否则他怎么知道在大陆的尽头还有一个新世界?

船只绕过海岬,灯塔在身后渐渐变小,须陀可以感觉到风浪在逐渐变弱,他知道自己已经驶入了一个巨大的海湾。前方出现一条狭长的海滩,远远看去似乎有许多密密麻麻的东西,可能是有薄雾的缘故,须陀还看不太清楚。

“我记得上次我们离开的时候,那条海滩上只有芦苇!”崇景道。

“好像是的!”须陀挠了挠自己的下巴,他的记忆已经有点模糊了。一阵海风吹来,将雾气吹散。须陀可以看清在海滩上若干个船坞,几乎每个船坞里都有一条正在建造的船只,从高度看,其中相当一部分船坞里正在建造的都是比自己的脚下这条船还要大,旁边是工棚和仓库。须陀试图计算数量,但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随着海岸线蜿蜒伸展,还有更多码头、工棚与船坞。

“这简直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崇景长叹了一声:“须陀,我很怀疑你父亲离开长安并不是觉得自己老了,而是为了专心经营这些!”他伸出手指了指海岸上的船坞。

“我也是这样想的!”须陀笑道:“他当初说把自己财库里的一半给我,我当时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现在看来好像是真的!”

“财库的一半?”崇景笑道:“即便是这样,那也划得来,那么大一片土地呀!探险队的船抵达新世界后,又沿着海岸线向南整整航行了两个半月,还没有抵达这个陆地的尽头,而且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几乎没有人,即便把整个大唐的人都迁徙来,也都能过得富庶。”

正当崇景和须陀交谈的时候,两艘划桨船迎上前来,仿佛水面滑翔的蜻蜒,白色船桨上下翻飞。须陀听见自己的船长朝他们喊叫,然后划桨船上大声应答,当他们得知船上人的身份后。随着一声嘹亮号角,两艘划桨船分向两侧,水手们竖起船桨,将其举行天空,向须陀致敬。

————————————

码头栈桥。

“父亲知道你平安回来,他一定很高兴!”元宝张开双臂,和须陀紧紧的拥抱了一下,他贴紧须陀的耳朵,低声道:“你知道吗?再过两个月就是父亲的五十一岁寿辰了,他已经发出函件,召回我们所有的兄弟!”

“父亲要操办一番?”须陀有些惊讶:“我记得他最讨厌这些的吧?难道他改性子了?”

“也许是吧?”元宝挤了挤眼睛,露出神秘的笑容:“人老了总会变的,不是吗?”

“你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对不?”须陀抓住元宝的手臂:“快说,不然有你的好果子吃!”

“快放手!”元宝顿时脸色变青了:“你这混蛋,什么时候力气变的这么大了,就像个野蛮人一样!”

“不好意思,整日里和野蛮人打交道,自然没有你这么温文尔雅!”须陀笑道,他松开右手:“说吧!你在沧州这里消息灵通,肯定知道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元宝不满的嘟囔了两声,低声道:“消息是有一点,不过也是我花了不少气力弄来的,总没有吃白食的道理吧!”

“停停停!你还是这个老样子,想要啥直说,别在我面前玩花样!”须陀伸出右手,威吓的挥舞了两下:“我的耐心可不好呀!”

“好,好!”元宝也有些怕须陀再让自己吃苦头:“几年不见,你手上的气力怎么这么大了,我记得以前在岛上时我们俩差不多呀!”

“嘿嘿,那是我天赋异禀呀!”须陀笑道。

“咱俩都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就你天赋异禀?”元宝抱怨道:“算了,不说这些了,我听说你在北边海对面又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嗯!”

“那边情况怎么样?是不是和镇北堡那边一样,寒冷的很?”

“怎么说呢?”须陀想了想之后答道:“那边地方很大,有的地方像镇北堡那边一样冷,只有无边无际的冰雪和森林,但往南边航行一段时间就变得暖和了,土地也十分肥沃,探险队回来报告说物产丰饶,不亚于河北辽东之地,而且基本没什么人,只有偶尔看到几个野人!”

“这么说来,那边大有可为?”元宝眼睛一亮。

“嗯!”须陀点了点头:“从现在知道的情况看,确实如此。怎么了?你也想插把手?”

“那倒不是!现在光是关外、倭国的关东都还有大片大片的荒地呢!”须陀笑道:“再说我就是个沧州刺史,插手你那边也轮不到我!”

“你有自知之明就好!”须陀笑道:“那你问这些干嘛?”

“父亲很在乎你那边的事情!”元宝伸出手划了一个圆圈:“你刚刚有看到海边那些造船厂了吧?平均下来,每天能铺下一根龙骨。父亲这几年不断在改造、兴建新式船舶。比你现在用的,新船更大、更坚固、更快。”

“那可太好了!”须陀笑道:“你和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不光是这些!”元宝冷笑了一声:“范阳周边的铁矿、煤矿、炼铁厂、各色工坊更是如雨后春笋,前些日子,父亲还在范阳城外专门新建了一所学校,用于培养各式工匠。这说明父亲想要做大事,而你,在这件大事你将会起首要作用!而我想要的是,那时候你要拉我一把,一定要带上我!”

“这,你恐怕想的太多了吧?”须陀苦笑起来:“父亲连长安都不呆了,还要做什么大事?”

“做大事不一定就要在长安!”元宝冷笑道:“尤其是咱们父亲,你应该很清楚他这人,一向是闷不做声的各项准备,等到事情真的发作,就一发不可收拾!他这几年花费投入这么多,你觉得他不是为了做大事?”

“好吧!”须陀思忖了片刻,最后点了点头:“你要这么说也有道理,好,我答应你!”

“那就好!”见须陀答应了自己,元宝高兴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兄弟,你不会后悔答应我的。这么说吧!我怀疑父亲打算借着自己五十一岁寿辰的机会,把自己的后事安排好?”

“后事?”须陀吓了一跳:“父亲他生病了?”

“没有,没有!”元宝赶忙摇头:“我的意思是把自己的身后事安排一下,你想想他这么多儿子,还有那么大的基业,连个太子都没定,要是不先安排一下,万一他不在了,还不打翻天呀!”

“打翻天也不至于!”须陀摇了摇头:“护良兄长在长安,彦良控制着倭国,算起来他们两个实力最强。只要他们两个不闹起来,其他人就算心里想,也打不起来!”

“你倒是笃定!”元宝笑了笑:“那阿盛呢?他母亲可是正妻,又占着河北之地,有当地士族支持他。要是父亲真的出了事,他手头的实力可是最强!”

“没用,阿盛年纪太小了!他母亲那边虽然有河北士族的支持,但却没一个能顶门立户的人。彦良和护良两个兄长都是沙场上久经历练过的,一个控制着长安,一个长期统领倭国、三韩的武人征战,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崔夫人要是想就凭自己一个正妻身份拥立阿盛,只会被彦良护良两个兄长东西两面夹击,死的要多快有多快!”

“哈哈哈哈!”元宝笑了起来:“须陀,想不到你人在天涯海角,脑子还清醒的很嘛。不错,如果崔夫人真的像你说的那么做,只有死路一条。可如果加上咱俩呢?”

“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如果崔夫人把咱俩拉过去,拥立阿盛继承父亲的基业呢?你觉得能不能抵挡得住护良彦良两个兄长东西两面夹攻?”

“咱俩拉过去?你什么意思?”须陀变得警惕起来。

“没什么意思,就是随口假设一下!你权当游戏,说说看呗!”元宝笑道。

“游戏?”须陀警惕的看了元宝一眼,想了想之后答道:“说实话,还是很难,除非一开始就能把三韩之地拿下来,把彦良兄长的人马堵在九州岛,然后整个河北关外的力量,打赢护良兄长的关西兵。其实这也很难,吐蕃上次被护良兄长打败之后,实力大衰。朝廷能够从陇右安西朔北调回来的兵马更多了,护良兄长掌握中枢,又有大义名分。父亲如果不在,只凭我们几个真的很难赢!”

“你也是这么想吗?”元宝听到这里,叹了口气:“那也只能如此了,对了,你知道吗?前些日子,吐蕃大将钦陵被赞普逼死,噶尔一族覆灭,钦陵的儿子弓仁带着数千帐部众投靠大唐了!”

“你看,这样一来护良兄长的实力更强了!”须陀道:“父亲这般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劝你还是不要想太多了。”

“好吧,也只能如此了!”元宝叹了口气:“这样吧,你在沧州休息一天,让我尽尽地主之谊,然后再去范阳见父亲如何?”

“行,都听你安排!”

————————————————————————————

范阳,河间郡王府。

寝室。

“听说你打算招孩子们回来?”崔云英一边小心的按摩丈夫的肩膀,一边低声问道。

“嗯!”王文佐眼睛微闭,似乎半睡半醒,双脚惬意的放在装满热水的木桶里,一个婢女正在替他洗脚,发出轻轻的水花声。

“所有孩子?”崔云英犹豫了一下,小心的问道:“护良和彦良也——”

“所有的!”王文佐睁开眼睛,有些不耐烦的答道:“还有沈法僧、元骜烈、贺拔雍、崔弘度、张君岩、黑齿常之他们成器的晚辈,也都叫来了!马上就是我五十一岁寿辰,我想好好热闹热闹一下!”

“哦,哦!”崔云英有些尴尬的应了两声,不过从她的脸色看,对丈夫的回答还是十分高兴的:“对,确实应该好好热闹热闹!那我让人去好好准备一下!”

“那就不必了!”王文佐从木桶中抽出双脚,婢女赶忙用干毛巾细心的将其擦干。王文佐把双脚插入拖鞋里,站起身来:“人来了就行,大操大办的也没什么意思,除了花钱之外,就是把人弄得累得要死,正事一点没办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19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