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襄王

作者:飞花逐叶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59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书名:红楼襄王 作者:飞花逐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6

金陵,应天府城,贾家。

自去年搬离京城,到现在已过去一年多。

原本贾家上下,对于离京皆感不舍,可后面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才让他们知道早离开是对的。

要是继续留在京城,东宫出了事能保全自身,但他们这些人却难保安危。

后面发生的事情,也证明贾家众人的猜测是对的。

到这个时候,贾政才明白过来,元春为何催促离开,显然早已预料到这一切。

但即使贾家众人回乡,也还是遭遇了不少变故,尤其是被各文武衙署刁难。

没办法,金陵是郑显林、何顾谨、贾雨村起家之地,这三人门生故旧遍及布政司、按察司,为向襄王府邀宠就得排挤贾家。

正常来说,被这些衙署轮番倾轧,再厉害的家族都得散家破灭,贾家之所以能免遭厄运,皆因其与襄王妃的亲缘关系。

换句话说,这些人可以给贾家为难,但又不敢太过分引来麻烦。

而他们对行事尺度的把握,主要取决于贾薛两家之亲疏。

薛家可以影响王妃的态度,基本可以等同王妃的态度。

这也就意味着,贾薛两家走得越近,各衙署就对贾家就越宽容。

对此情形,贾家也察觉到了,所以全力和薛家走得近,这让他们的生活逐渐归于平稳。

如今时间已近腊月,正统十八年已至尾声。

腊月初一,贾家府门外来了一乞丐,奴仆驱赶之间才发现,竟是失踪几年的贾宝玉。

“二爷,您……您回来了?”

也亏得守门的管事,是京城荣国府的旧人,否则还真认不出贾宝玉。

撩开其散乱的头发,确认真的是贾宝玉后,这名管事立刻回头吩咐:“你们快来人,快来人!”

两个小厮不情不愿上前,其中一人问道:“陈管事,这人谁啊?”

“瞎了你们狗眼,这便是政老爷的二公子,咱们府里的宝二爷!”

“快来扶起来,再去个人到里面禀告!”

“啊……是是……”

贾宝玉被扶进了院中,此时的他衣着破旧,整个人亦是瘦弱无比,显然这几年受了不少苦。

事实也确实如此,他在离家出走之后,很容易就被骗光了钱财。

好在他能写会算,于是纡尊降贵找了个账房差事,日子倒也算过得下去。

那段时间虽然贫苦,但贾宝玉内心却平和,也是他成长最快的日子。

只可惜,他的好日子不太长,只因其相貌清秀俊逸,被供事的货坊掌柜瞧上了。

某天夜里,这人灌贾宝玉多喝了几杯后欲对他用强,贾宝玉拼命反抗得以逃脱,但因太急只穿了一套衣服,其他个人物品全都掉了。

这下他真成了一无所有,便开始了他在苏州的流浪生活,到现在已有近两年。

其实在半年前,贾宝玉就得知贾家搬回金陵,但他没想过要回到家去。

一是没脸回去,二是不太想回去。

现在之所以选择回家,是因为他生病了,连乞讨求活都已经困难。

原本贾宝玉以为自己不怕死,可真死到临头时他还是不想死,甚至觉得每一口呼吸都是香甜的。

于是在几番辗转后,他终于是找到了贾家来,而此时他已是饥寒交迫。

被搀到府里时,得知消息的王夫人急忙来见,发现自己宝贝儿子成了这样子,心疼得直接抱住哭了起来。

随后贾母也赶了过来,这老太太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但听到孙子回家还是急忙赶了过来。

一番重逢痛哭后,王夫人才将贾宝玉带入内院,此时丫头们已呈送上了饭菜。

贾家如今败落,虽然依旧比普通人好出太多,可在吃喝上已无法穷奢极欲,所以这饭菜和从前比就很“一般”。

看到这些吃的,贾宝玉竟是两眼放光,若不过是顾及到不多的体面,他是真想直接上手往嘴里塞。

看到狼吞虎咽的样子,贾母和王夫人都不断落泪,显然是想到孩子这些年受苦了。

也就是这时,邢夫人和王熙凤也赶了过来,随后则是李纨带着探春惜春赶到。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询问着贾宝玉这几年的经历,后者便是一边吃一边说话。

半个时辰后,贾家请的郎中到了,诊治后便给贾宝玉开了药,然后众人便继续聊了起来。

一家人虽团聚了,但贾宝玉还是明显感觉到了异样,尤其是自家伯母和嫂子。

这几年的经历让他看透了人情冷暖,所以稍稍一想就明白了缘由。

他的回来,便会分走老太太的宠爱,便会影响到了大房的利益,所以邢夫人会对他不满。

至于李纨的敌意也很简单,他不回来贾政这一支就得传贾兰,他回来了便会损害贾兰的利益。

看透这些的贾宝玉,此刻完全没表现出异样,他对财富并无太多欲望,只求能得一栖身之地便可。

众人说话之间,在外巡视田庄的贾政,得到消息后也急匆匆回府,父子二人间又是一番问答。

再之后,在薛家拜访的贾赦也回来了,这老家伙去年也被解职,是直接从云南回的金陵。

相比于邢夫人,贾赦心胸要宽广一些,倒是多关心了贾宝玉几句。

家族败落,每一个族人得以周全,在贾赦看来都是幸事。

众人聊过之后,一致认同今日是难得的喜事,禀过贾母后便决定晚上设宴庆贺。

事情吩咐了下去,众人这才各自散去,贾宝玉则是被带去洗漱了。

贾家遭逢巨变,贾宝玉房里的人已散失,仅晴雯一人坚贞留守,对贾母说要等宝玉回家,才在贾家离京时跟着到了金陵。

一边洗漱,贾宝玉也问了一些事,很快便是半个时辰过去,贾母那边已派人过来请他过去。

到了贾母院中,众人都已齐聚一堂,此刻正三三两两闲聊着,贾母见宝玉来便向他招了手。

这样场景贾宝玉很熟悉,可他看了看周围的人,才发现当年的姐妹们大多不在了。

“薛家大郎说,如今再难找到好田,让我们不必执着于此,可以跟他一起做海贸!”贾赦捋须说道。

在他对面,贾政皱着眉头,思索后回道:“耕读传家,自古皆然,那海贸……怕不是长久之计!”

“这些日子,我跟薛家大郎一起,去了几处码头看过,这海贸确实大有利润!”

见贾政又要回驳,贾赦抢先说道:“如今朝廷大力扩建水师,显然也是看到了海上利益,跟着朝廷大政走……想来不会出错!”

“可是……”

没等贾政把话说完,外面就有小厮禀告“琏二爷来了”。

下一刻,已经蓄须的贾琏提着衣袍下摆,急匆匆的进到了客厅之内,手里还拿着一叠纸。

贾琏看到了贾宝玉,但此刻直接选择了无视,来到了客厅后禀告道:“爹,二叔……太子的事有着落了,襄王殿下已被陛下册为太子,这是我在应天府衙外抄回的邸报!”

正式册封太子,是在十一月初一大朝会,如今已是十一月二十五。

换句话说,册封诏书最后的那句“布告天下”,落实到金陵足足花了二十五天。

当然,如果是八百里加急的话,消息传到金陵只需七八天,显然此事不必如此着急。

太子薨逝后,迟早会有新的太子,花落谁家贾家众人亦有猜测,得知是朱景洪上位他们并不意外。

可贾宝玉听到这句时,心里还是觉很不舒服,毕竟朱景洪是他的“仇人”。

然而在他伤心之时,贾琏接着说道:“十一月初二,薛家妹妹亦被册立为太子妃!”

好家伙,听到这话更为难受了,只因他也看不惯宝钗。

接着贾琏继续说道:“你们说巧不巧,就在初一这天晚间,林妹妹又为太子诞下一子!”

本来贾宝玉已经很难受了,听到黛玉给朱景洪生了儿子,他竟然觉得眼前一黑,同时喉咙有东西要上涌。

我的林妹妹,我的林妹妹啊……贾宝玉心中狂喊,五内如焚。

他本以为自己释怀了,可此刻身体的反应告诉他,他其实是陷得更深了。

我不能垮,我绝不能被他们打垮……凭借近两年练出的坚韧,贾宝玉愣是强撑住了,仅一旁的探春发现了异样。

“如此也好,也好!”贾赦叹道,心里则是五味杂陈。

这时贾政则催促道:“快把邸报和诏书念念!”

贾琏“哦”了一声,然后便拿起手中稿纸,念道:“邸报,正统十八年十一月初一,帝御奉天殿,行太子册立仪,朝中……”

“捡要紧的说!”贾赦忍不住提醒。

“哦……是!”

所谓的要紧事,便是册封太子的诏书,于是贾琏直接换了第二页稿纸。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帝王统御天下,必立储副,以定国本,以系人心,斯能长治久安,而绵鸿业于无疆也……”

“嫡子景洪,轩龙毓秀,资表异常,福庆攸钟,华夷均戴……”

“兹者皇亲、公侯、驸马伯、文武群臣累表,率吁劝请立储……”

“朕俯鉴悃诚,皆谓储位不可以久虚,舆情不可以固拒……”

“事在当举,理难终辞,谨于今日祗告上下神祗,授景洪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益增九庙之光,丕衍万年之祚!”

贾琏念得抑扬顿挫,而在场众人都听得很认真。

原本册封诏书很长,接着还有大赦等一系列的事,贾琏来不及去抄写就回来了。

接着贾赦接过了稿纸,便很认真的查看起来,这时贾琏提醒道:“爹,二叔……此等大事,咱们可不能无动于衷!”

“有话你就直说!”贾赦抬头道。

贾琏答道:“咱们该备上厚礼,去薛家道贺才对!”

听到这话,贾赦一拍脑门,而后说道:“竟把此事给忘了!”

而后他便起身,对贾政说道:“老二,你怎么说?”

贾政点了点头,答道:“正该如此,你我两家都要去,以表诚意!”

贾赦遂道:“事不宜迟,这就快准备去吧,迟了可就被别人抢先了!”

于是这兄弟二人告别贾母,然后领着各自夫人离开了,显然这两位也得出席。

贾琏两口子也告辞走了,他俩也有自己的盘算。

众人顷刻之间散去,贾母虽是心中失望,但也没有出言挽留,毕竟这是关系家族安危的大事。

“今日事多,宝玉你也累了,先回去歇一晚,明天我们再庆贺!”

贾母出言安慰,此时也只有她来安慰,毕竟王夫人已被贾政带走。

此刻贾宝玉难受得厉害,连续遭受重创他已濒临极限,本来也就没办法参加庆贺宴会。

“那孙儿……先……先回去了!”

这句话,贾宝玉说得极为费力,他就快要撑不住了。

但看在贾母眼中,却以为他是心感委屈,于是又出言安抚了几句,然后才让晴雯陪贾宝玉的回去。

强撑着身体,贾宝玉起身往外走着,整个人已经有些恍惚,最后竟是一口老血喷出,然后整个人失去意识栽了下去。

“宝玉……”

贾母一声惊呼后,厅内众人顿时乱作一团。

再说另一边薛家,比贾家反应快的人很多,此刻薛家门外已停了不少车轿。

已经当爹的薛蟠,此时已忙得不可开交,到处跟人招呼寒暄,并接受来客的道贺。

时间是把杀猪刀,确实有改变人的伟力,比如薛蟠这两年也沉稳了许多,应酬起来已是得心应手。

而另一边的薛家内宅,薛母和夏月桂也都非常忙,要接待来访官员们的夫人,这些人都是有封号的诰命。

当然,薛母和夏月桂也都有封号,且薛母的封号还非常之高,可以预见她的封号还会再升。

薛家内宅热闹无比时,贾家众人也都得以入府,因王夫人这位亲姐到来,所以贾家女眷得到了特别优待,被薛母单独请到了侧室说话。

至于其他来访妇人,薛母则让夏月桂负责招呼,后者对此亦是得心应手。

朱景洪被正式册立为太子,在金陵引起了震动,在其他地方同样如此。

到腊月下旬之时,都已经传到了国外去了,藏地、蒙古、女真、朝鲜等地皆感振奋。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尤其是朱景洪的对手们,比如临近西葡英法俄等国,往后大家的恩怨还多着呢。

腊月二十九,在过年的前一天,在时隔两月之后,消息传到了伊犁,这是大明驻军最遥远的地方。

驻扎于此的一万明军,无不欢欣鼓舞弹冠相庆,统兵将领更是直接宣布,提前一天就把年给过了,全军庆贺朱景洪正位东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6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