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百三十章 岛上美景心怀忧

书名: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1

况且心里很清楚,婚变的最大障碍实际上不是权和钱的事,而是陈慕沙的名声。如果不是顾及老夫子的脸面,况且早就让人把那个小王八蛋宰了,事情根本不会发展到那个地步。

老师的能量的确很大,魏国公在江南的强权也是无人匹敌,可到头来还是要靠小君做手脚,让那个小王八蛋纵欲而亡,事情才算真的了结,不然石榴可能真的就得走先出家再还俗然后再嫁人的路子,那样尽管行得通,声名也会严重受损。

文宾自己又干了一大杯酒,眼睛有些红了,苦笑道:“人有时候就是在苦难关头才能真正想明白,这次我倒是借你们的事懂得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要想能保护自己在乎的人,无论是家人、亲人还是朋友,权利是不可少的,不然就得忍气吞声受人欺负,甚至任人宰割。”

丝丝有些急了:“喂,你没完了,今天能不能先不说这些。”

石榴笑道:“文宾想说就说吧,我们又不是外人,不在我们面前说,你让他对谁去说呢。”

“不是,你们不知道,那件事刺激着他了,不然不会这么发疯似的读书,说是这届就是考不上解元,也要拿个好名次,要尽早考上进士,早得功名早做官什么的,反正全都是疯言疯语。”丝丝解释道。

“文宾,你想求功名,想做官,这是好事,可也不要太偏激,以为有了权,再有了钱,就能随心所欲,没有那么简单。皇上权大无边,更别说钱了,可是皇上也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而是有很多想做的事做不了,有心无力。在这个世上能随心所欲,有求必得的只有神仙了吧,可是神仙对这个世上却又无所求了,这就是矛盾。”况且笑道。

他忽然想到千机老人,似乎是无所不能了,可是他还是想在天道中争取什么,这就说明他还是有所求,而且所求者甚大,这也就必然有求不得的时候,可见连神仙也不是万能的,也做不到天上地下随心所欲。

“我当然知道这些,只是这件事给我压力太大了,不求得好的功名,我就觉得对不起自己。”文宾叹了口气道。

他心里并不以况且的话为然,只是不想挑起争论,所以主动熄火。

况且自然明白他的心思,只能在心里苦笑,各人有各人的世界观,有各人的追求,这东西永远没法统一,人在不同时期的想法也会变化。

“读书是好事,但你还是要注意,现在可是酷暑季节,四季轮替中身体最脆弱的时候。”况且提醒道。

“没事,我的底子好,拼几个月还能挺得住。”文宾竖起胳臂轻松道。

“你什么时候也下帏苦读一番啊,到时候我给你煮粥,咱们家还真有红袖,就让红袖给你添香,你好夜读书啊。”石榴话题一转,开始打趣况且了。

原本石榴也是盼着况且能早日下科场,拿个解元什么的她也跟着脸上有光,更有成就感。只是经过这番事后,她终于明白了,两个人能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科举是为做官,做官归根到底是为了钱,他们不缺钱,况且会医术,赚钱也不难,又何必非得走科举做官的路子,所以这以后就再也不提科举这茬了。

“是啊,你还别说,这还真应景了。可惜况且现在不读书了。”丝丝也笑道。

有道是红袖添香夜读书,谓为读书人的眼福。丝丝说的应景就是指石榴的贴身丫环还真是叫红袖。

况且读书是读一本就扔一本,因为都背熟在心里了,永远不会忘记。这也有个缺点,就是不能像文宾那样,给人留下手不释卷的儒雅形象,反而像是游手好闲的富家公子哥儿,一副不务正业的嘴脸。

况且的朋友都知道他的超常天赋,当然是羡慕的了不得,不过况且并没觉得这天赋有多大的裨益,相反,历史上那些有过目不忘天赋的人很少有成为文学家、诗人、艺术家的,也未必不是受这天赋的拖累。

背熟一本书永远不忘,这当然是好事,可是也容易坏事。你以为已经背熟了,就全掌握了,也就不再去“时习之”,书上的内容文字的确牢牢记住了,可是内中的精髓却未必能参透。

苏轼有句名言: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就应该经常读,反复读,而不是记住就了事,还要深思甚至苦思,最后才能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意与精髓。

况且的读书法就是经常在心里把那些书翻开,然后一遍遍读,一段段读,反复思索,先是熟能生巧,然后就是巧而发其真意,洞见其奥。

所以他并非不读书,只是读书的方式跟一般人不一样。他有时候也喜欢拿本书来读,那不过是喜欢拿着书本时的感觉,并非为了读书。

文宾感慨了一通也就恢复了平常,四个人又像以前那样轻松自如地闲聊起来。

况且看着文宾,心里觉得好笑,文宾、文杰这哥俩也不知是什么天性,一个是不知受了什么刺激,跑到杭州后一去不返,文宾呢,也是受了刺激,非要在仕途上一骑绝尘,真要这样做,无异于骑一匹快马奔驰在一根独木桥上。

况且对自己的心态倒是很满意,也许前世就是那种闲散烂漫的性格,很少会因为受外物刺激而去做什么,他这些年经历的事比谁都多,惨时也比谁都惨,可是性格上并未受什么影响。这究竟是说明他的性格成熟抑或是孤僻呢,他不知道,不过他喜欢自己这样的性格。

从周家公馆出来,石榴在车上看着外边的景致,忽然叹气道:“咱们无忧无虑的时代过去了。”

况且只是笑了笑,没搭腔,这是必然的,现在成家的准备成家,成了家就要有生儿育女的问题,然后就是撑持起一家老小,柴米油盐酱醋茶,大事小事一把抓,一个家怎么可能是无忧无虑的呢。

两人回到岛上,陈慕沙还没回来,况且只好继续陪着她。

“你是不是故意的”石榴忽然问道。

“什么事我是故意的”况且被问住了。

“你不给秋香开药,而是给她针灸,这样就有借口不用天天在这儿陪着我了,是不烦了”石榴有些心烦地道。

“这是你烦了吧,秋香现在就是不能用药,除非性命关天,没人能知道给她用药会对胎儿造成什么影响。”况且想不到石榴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用药对胎儿会有什么影响”石榴以为他是狡辩。

况且只好给她上了一堂医学课,讲述孕妇为何不能滥用药物,按他的意思,孕妇最好是什么药都别用,不管是镇痛的、安神的,哪怕是开胃的药最好都别用。

是药三分毒,这毒性自然会经过母体直接被胎儿吸收,可能就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许多生下来就有残疾、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实际上是在母体中患病的。

他这样一说,石榴脸色才好些。

“你要是不喜欢待在这里,不妨跟我出去住。”况且提议道。

“去哪儿不是说新房不宜住人吗”石榴一怔。

“咱们并不是只有新房一个地方,可以去侯爵府啊,那里房间多得是,丫环婆子的都是现成的。”况且说道。

石榴有些心动,可是转瞬又打消了念头:“不行,我走了,老爷子就孤单了,在苏州家里还没什么,在这儿可不行,我不放心他。”

况且指着四处布满的卫兵笑道:“没看到有多少人守在这里,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里的防卫依然由中山王府负责,他们在岛子四周建起围栏,防止有人落水,只有几个栈桥可以停靠船只,来往船只也都是中山王府的,除了王府的船,任何船只不得靠近这座岛子。

“你不知道,我看老爷子不大喜欢待在这里,又没办法离开,所以我才不放心他一个人在这里。”石榴解释道。

况且没说话,他也不喜欢这里,不是不喜欢这里的风景,老实说,在南京能独占一个岛子,这也就是皇家才能有的大气和奢华,中山王府也没敢把秦淮河、夫子庙划到自己的名下。

如果不是被迫来到这里住,这实在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好事,只是现在心境变了,况且看着四周的卫兵心里毛毛的,不舒服,觉得这是一种变相的囚禁。

虽说卫兵是中山王府的,魏国公跟陈慕沙又是相交莫逆,可是他对人性从来不敢抱太大的期望,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老夫子现在处境微妙,一旦事发恐怕难以自保,魏国公在将来的风暴中也未必就是不倒翁。永乐初年,中山王府也曾经倒了几十年的霉,那时候皇后还是魏国公的妹妹呢,又有鸟用假如风暴乍起,有一天魏国公必须选边站时,他是否真的能站再老夫子这一边,实在是一件很难预料的事情。

正觉无聊间,忽然一人从岛子的另一边走过来,仔细一看,来人却是小王爷。

石榴顿时大喜,上前两步道:“师兄,你什么时候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12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