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零四章 茶道里面藏玄机

书名: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1

况且笑了,还是老师站得高看得远,的确,这次是唐伯虎给了他一个荣誉,本来应该是在他有了足够的资本之后,才有资格向唐伯虎挑战,唐伯虎完全可以静坐不动,卫冕即可。现在恰恰是反过来了,唐伯虎出面挑战他,这本身就是莫大的荣誉,作为应站者,他自然分外重视这一战。

“来吧,陪我喝茶吧,你既然出门了,就要把心放空,脑子里不要再有杂念。”陈慕沙拿出茶具来。

“好的,悉听老师教诲。”

况且知道老师这是让他煮水烹茶,这是放空心境,调节心态的上好办法。

茶道的每个环节,外行看上去轻轻松松,实则对火候的掌握需要妙到毫巅,无论是炭火的温度还是水的温度,直接决定了一壶茶的味道。

不同品种的茶所适应的火候也是各异,要想烹制一壶好茶,不仅要有上佳的技艺,而且要专心致志、一丝不苟。

最重要的就是要心无旁骛,身心投入地做好每一个步骤,并且必须技艺熟练之至,整个过程如同流云行水一般,达到举重若轻的境界。

况且本来不好此道,跟着陈慕沙之后渐渐学会了这一手,凭着他对针灸火候的掌握,还有对脉道的精妙分析,领悟得非常快。这正是所谓的一法通万法通,世上的各门技艺实则都有共通之处。

一顿饭的工夫,一壶茶烹好了,况且斟了浅浅的两盏,一盏敬给陈慕沙,一盏自己慢慢品着。

陈慕沙这里都是少见的好茶,他好茶道,这跟他喜欢静坐修心有关,茶是入心之物,因此禅僧也都好茶,并将品茶作为修心的方式。

茶道本来就是和尚明出来的,却无意中给朝廷开出一个生财敛财而且是用之不竭的大项目,明朝与塞外各游牧民族最大的交易就是茶,换来的则是马匹。

虽说铁器、盐、绢帛布匹也是中原与塞外交易的大宗物品,但加起来的贸易额都比不上茶这一项。

据说整日生活在马背上,天天吃牛羊肉的牧民,如果没有了茶喝,消化系统就会出问题,因此这项生意根本不用愁买家。

况且纳闷的是,在茶兴起之前,游牧民族不也活得好好的吗茶兴起在唐朝,在这之前,游牧民族是如何解决食物消化问题的呢

也许人就是一种依赖性的动物,一旦对某个事物有了依赖就再也离不开了,茶如此,其他事物也是如此。

“嗯,你这茶艺进步不小。”陈慕沙品了口茶,立刻赞道。

以前都是他亲手烹茶,况且只是品,视为神品。

况且后来在老夫子的引领下试着烹茶,很快他就上了道,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烹茶时心境的空灵太重要了,只要有一丝渣滓,就可能失败。”况且感悟道。

“嗯,作画也是如此。”陈慕沙因势利导。

况且捧着茶盏的手停在空中,老师这句话点醒了他。这些日子可是功利心太重了,太看重胜负了,因为瞻前顾后,所以裹足不前。

百舸争流,要有勇往直前,争夺第一的信念,这是必要的,但若把这种信念变成心灵上的巨大负担,就走到了事物的反面,其结果是让自己举步维艰。

信念确定下来之后,就应该扔到一边,让心境空下来,让身体松下来,这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好一件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况且回顾这几天自己都做了什么,无非是在心里反复不断地喊着我要赢我要赢,实际上不仅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反倒像是绝望中的人在出绝望的呐喊,如同垂死挣扎一般,这样的心态基本直接可以判负了。

争输赢是目的、是信念,但为的只是确立自我,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却要将自我排除出去,没有胜负输赢的概念,只有做得好与不好的评判。

况且瞬间大悟,老师让自己烹茶,显然是看出他的心态已经焦虑到一定程度了,这才用烹茶来解他的心结,然后用一句话点醒他,让一切水到渠成。

“多谢老师指教”况且停在空中的手收回来,拜道。

“你明白就好。虽说我们跟王守仁不是一个派系的,甚至还是对头,可是你如果在特别棘手,尤其是处在下风的时候,就要想想王守仁,想想他怎么样以几个府的老弱兵卒,击败了簇拥无数精兵良将的宁王,那纯粹是心的高运用,完全达到了道的境界。”陈慕沙神色虽淡然,语气却有些沉重。

能够夸赞自己政敌的祖师需要博大的心胸,更需要高度的自信与自制,尽管王守仁平定宁王造反这件事,大家心里都有共识,朝野均视为奇迹。

况且对此当然也是赞叹不已,想想王守仁,已经身陷敌境之中,四面八方都是宁王的人,连所在的府城里也布满了宁王的暗探,目击之处无不是准备起兵相应宁王的人。用风声鹤唳来比喻当时的情形,都已经是对危机的降格,因为他的身边充斥着各色各样的敌人,各种各样的危险一触即,他的一举一动稍有不慎,直接就掉脑袋。

在这种境况下,他居然能绝地反击,处处给宁王设立疑阵,放出许多谣言,动摇宁王及其部众的心,而后领着不多的人马擒贼擒王,直接攻破南昌擒获宁王,建立明朝第一社稷大功。

明史中把他跟唐朝的郭子仪相比,其实他比郭子仪高明太多,清史中又把曾国藩跟他相比,也不过是给曾国藩脸上贴金,不管是理学上的建树还是平叛上的丰功,曾国藩与王守仁都无法相提并论。

“如果你真的领悟到了王守仁的心境,或许就有可能能打败伯虎。”陈慕沙淡淡道。

打败唐伯虎

况且知道这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只能是想象。

唐伯虎这次向他出挑战,并非是认可他具备了值得一战的资格,更多的像是对他进行惩戒,是要让他认清谁才是江南才子中的老大,不要整天糊里糊涂自以为是。

况且恰恰也是不忿于此,针尖对上了麦芒,两人想到了一块儿,自然就形成了对决的态势。过后,况且一味地想赢,总也不得法,现在已经到了绝境的边缘。不知不觉到老师这里来,无意中暴露了求援的心态。

圣人有言,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只有去做,才有成功的可能。

不过理学兴起之后,观念大有改变,王阳明的学问之道就是四个字,知难行易,这就是把论道放在位了,只要悟道了,做并不难,当然这个不难只是相对悟道而言,并不是真的不难,相反,没去做怎么能知道不难呢。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圣人同样重视悟道,只是不赞同空想似的论道,或者大辩论似的放空炮。

况且摇头,悟道对他而言还太遥远了,他现在连基本的画技这一层次还没有太大的突破,何谈悟道

不过陈慕沙的话也有另外的意思,不是让他悟绘画的道,而是进入悟道般的心境,然后在那种心境中作画,就可能有非凡的突破,这倒是一个很好的设想,能否实现不得而知。

陈慕沙这是让他把自己当作王守仁,把唐伯虎当作宁王,也来一次平叛之战。

况且心里泛起一丝苦笑,就两方阵势而言,他跟唐伯虎的实力相比,的确真像那时的王守仁跟宁王,可惜他不是王守仁,也很难进入那种境界。

“弟子会尽力而为之。”况且答得有些艰难。

陈慕沙点点头,况且的回答如果轻轻松松,陈慕沙会认为他不是有绝招,就是已经放弃,现在这神态倒真像是进入状态要全力以赴了。

“况且,你给我出来”

忽然,门打开了,石榴站在门边,一副冷漠的神色,低声怒道。

萧妮儿在她身边,举手做哑语状,意思是说不是她多嘴,而是别的事东窗事了。

“石榴,干嘛呢,别胡闹了,我们品茶呢。”陈慕沙道。

“你还和他品什么茶啊,你问问他昨晚干什么事了”石榴平淡冷漠的神情中埋藏着一座火山,随时都有爆出来的危险,对此,况且再熟悉不过了。

“你昨晚又闯祸了”陈慕沙既有些不信,又有些同情地看着他。

“没有啊”况且故作糊涂。他当然明白,一定是所谓车震的谣言传进石榴的耳朵里了。

他也纳闷,有没有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的,石榴坐在家里,消息怎么也会传得如此之快。

“你还抵赖昨晚跟李香君,算了,你做得出来,我都说不出口。你出来,咱们单独聊聊。”石榴压抑着心中火山般的怒火说道。

况且心里一哆嗦,现在怎么时兴这个了,似乎每个人都想跟他“单独聊聊”,还都是女性,难道是桃花运笼罩在他头上了这可是烂桃花,不是什么好桃花。

他这也是苦中作乐的想法,心里也明白这次怕是难以轻松过关了,不过这还算好的,若是让石榴知道左羚要来的话,恐怕那座火山就直接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28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