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况且喜得古字画

书名: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1

况且几乎脱口就要拒绝,他感觉自己太好说话了,这些人怎么随便给自己做安排,尽管是好意,却也不问问他喜欢不喜欢。

突然,他的脑子来了个急转弯,冒出一个近似疯狂的想法,直接点头道:“嗯,请允许小弟回去向家父请示一下,再来禀报太夫人和大哥。”

一旦过继到侯府,自己就有了另外一个身份,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被人追急了,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躲在侯爵府里,不用四处逃亡了。

若说躲避,中山王府自然也是个好去处,但那里毕竟不是久留之地。如果自己成了侯爵府的人,在这里躲一辈子也是天经地义。

况且倒不是为自己着想,而是为父亲妹妹想,如果万不得已,一家子也不用亡命天涯了。

“二弟,你自己的意思是什么,先跟哥说说。”武城侯有点迫不及待。

况且自主动让出那道丹书铁券,武城侯似乎觉得欠了他什么,对他就更加亲热了,也不叫兄弟了,直唤作二弟。

况且心中已然明白,这是太夫人要把自己绑在身边,一旦有病就能有人给治疗,而且是心甘情愿的,试想,儿子若有本事,不为娘献身谁来献身呢

侯爵府的人也明白,况且这种名医天底下独一份,可遇不可求啊。全国的御医神医名医不都请来了吗,结果也没派上用场。

太夫人一方面是的确喜欢他,另一方面也是想把他当作保命金牌了,丹书铁券都拿出来了,说明老太太非他不可。

“我当然愿意,只是如果让我过继的话,要答应我几个条件,一是我要自立门户,二是不要家里的财产,只要一套房子就行,田地庄园一概都不要。”况且需要的是保留自己的底线。

武城侯大喜道;“只要你答应,什么都好说,条件你自己跟老娘说吧,我说的不算。”

武城侯也有要把况且绑在身边的意思,这几年来,他四处请医,花费无数金钱不说,看着老娘每天遭受的病痛,恍如一场噩梦,他可不想哪天再重来一遍。

况且过继后,自然要分走一部分家产,他对此并不在乎,四处府邸、田庄足够分的。此次况且没收他的那一万两银子,也算解了他燃眉之急。家中宝物虽多,现金也是有点吃紧了,分给况且是一码事,典卖府邸庄园则让人笑话了。

晚饭时候,太夫人果然当众宣布了这件事,况且将来要过继到家里来,就是正式的二老爷了,只等他回去取得家里同意。

武城侯的妻妾们、管家婆们一时都震惊了,心里暗自嗟叹:什么叫人老成精,这才是。太夫人哪里是过继来一个儿子,分明是把况且当作不死神药放在自己身边,想要返老还童、长生不老啊。

若是一个义子干儿,想走就走,想来就来,以后太夫人犯病时,况且在哪里还不一定呢。这次看病、治疗侯爵府也没什么好处给况且,将来如果老太太再犯病,况且可以给治疗,也可以推托,义子干儿的关系还是不够牢靠。

古代和今天的法律在这一点上变化不大,过继来的儿子,从法理上讲跟亲儿子一样,有权接受遗产,也有义务赡养老人。老娘有病,儿子自然得玩命给治,哪怕以命换命也得干。看似侯爵府高抬了况且,实际上还是老太太划算,一点也不吃亏。

如果往远处看,不但老太太有保证了,府里的人也有保证了,谁有病了,这位二老爷也不会干瞅着,都得给治吧。这样想来,有一位神医在身边,人人几乎就是多了一条命啊。

太夫人本以为大家还会有抵触,已经准备好了强力镇压的法子,结果出乎意料,全府上下一致赞同。太夫人转念间也明白了,她能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人都不傻啊。

当然,这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侯爵府的一部分家产必须分给况且。其实,最大的一宗财产况且并没有接受,一万两银子和一道丹书铁券,比那些些闲着的府邸、庄园更实在。况且一个不收,一个退回,既保住了侯爵府的颜面,也让武城侯吃了一颗定心丸。

真要算起来,侯爵府分给况且的也不算多,当初左家想要给况且的并不比这少,长年积累下来,可能还更多。可是,况且若是独立行医,赚到的就无法计算了。

况且看中的还真是侯爵府的地位,可以做危机关头的避风港,这一点是左家根本做不到的,更是他自己赚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最后他还是被武城侯的一句话触动了,他可以保留两个身份。这就巧了,他以许明的身份过继给侯爵府,保留况且的身份在自己家里。

明朝才子一个人有两个甚至多个身份的有很多,为的不是多买房子炒地皮什么的,而是为了娶妻。那时候交通不便利,户籍管理漏洞很多,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结婚生子,在另外一个地方看中哪家小姐了,就又当上门女婿了,过几年到别的地方,有机会还会再娶一个,人家这不叫不道德,而是叫才子风流。

至于有的人在本地犯了罪或是惹了事,逃到外地,取得另外的身份,等科举高中后再恢复原来的身份,这种事就更为普遍了。

儒林外史中就有好几件这样的事例。

饭后,况且跟萧妮儿陪太夫人说了会儿话,就回到自己住处,庭院中暗影沉沉,到处悬挂着灯笼,灯笼上印着“左都督”、“武城侯”的字样。

一个个士兵来回巡逻着,见到况且,便主动过来请安问二老爷好。

回到内宅,更有一些健壮的中年妇人拿着棍棒在巡夜,丫环婆子们也都等着二老爷回来呢。

等丫环送上茶后,况且就打发她们休息去了,丫环们都欢天喜地,还是这位二老爷好伺候,没有啰嗦事儿,也不训人。

宽敞的室内只剩下他们两个人,萧妮儿还是有点不敢相信,探头探脑地说:“哥,这一切都是真的吗这些天宫似的房子就是咱们的了我怎么跟做梦似的呢。”

“哈,奇怪吗,都是真的啊。”况且倒是淡然。

“可我不敢相信,他们为什么对你这么好啊不会有什么”萧妮儿欲言又止。

“你别多想了,他们是想让我给太夫人治一辈子的病,这些就是预付的钱。”况且一语道破。

“那也值了,这些宫殿得多少钱才能盖起来,我做梦都想不到能住进这样的房子里,难怪侯爷说咱们那套房子小,还比不上这里的一个小仓库呢。”萧妮儿一脸梦幻神情地说,显然,这一天下来,她受了太多的刺激。

这点况且倒是承认,这样的庄园现在不是多少钱能建造起来的,就是那些珍稀建材有银子也没地方买去,他发现这房子的梁栋居然都是楠木的,屋里有几件书橱、短榻也都是楠木精制而成,更不用说一些小的用具都是金丝楠木的。

关键是,这些家具都上了年代,价值不菲。

楠木不是只有皇宫和王府才能用吗

况且犯疑了,武城侯家和皇上到底有什么特殊关系,丹书铁券居然有两道。还有这房子也都建造得超了规格,这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是需要朝廷特许才可以的,不然就是犯了僭越大罪。

可笑的是,他现在根本不了解武城侯的家族史,连武城侯姓什么到现在都搞不清,这二老爷当的也算是糊涂到家了。

他打开一口送来的箱子,先拿出一个卷轴,一打眼,心里立刻砰砰狂跳起来,又打开一个卷轴,肾上腺素激烈涌动,等到打开第四个卷轴,他实在是受不了了,兴奋激动得在地上乱蹦。

“哥,你怎么了,别吓我啊好好的,怎么突然跟抽风似的。”萧妮儿登时吓得脸都白了。

怎么了

况且是太兴奋太激动啦,就像阿里巴巴闯进四十大盗的藏宝洞里一样。

第一个卷轴是南唐画家韩熙载的夜游图;第二个卷轴竟然是唐初阎立本的仕女图。夜游图他没见过,但好歹还知道。阎立本只是听说最擅长的是仕女图,可根本没听说有珍本传世,居然就藏在这口落满灰尘的木箱子里。

第三个卷轴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真迹,是墨本而不是刻本,颜太师的真迹,只看了几眼,况且就对书法有了更深的领悟;第四个卷轴更让他欢喜,是苏东坡的赤壁赋真迹,只是缺了前面几行,算是略有遗憾。

他不敢继续看下去了,实在受不这么大的刺激,感觉心脏都要跳出体外了。

哪怕就算只有这四个卷轴中的一个,再没有别的,他也满足了,别无所求。但是让他看到了这些,却是样样都喜欢,一件也不嫌多。

古人真迹哪有那么容易得的,不是说你有钱就能买到,根本没有地方可买。就连皇室对这些物件也很看重,往往不惜重金、千方百计收购回来,珍藏保管。也幸亏历代皇室的珍藏,让一些宝物得以流传下来。皇室的收藏条件自然要比民间强很多,若是在民间,不具备收藏条件,很多藏品真是难以保持原貌。

在永乐年间,皇室重金到处搜购古籍珍本、古人字画真迹,朱棣组织朝野上下大一批最有才学的学士文人编纂出划时代的永乐大典,这是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可惜后来都被损毁了,只有一些残本流传后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49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