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零六章 左家父子有玄机

书名: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1

谈到这事,况且喝下去的美酒、吃下去的佳肴就都成了苦水,好像他吃的是一桌黄连苦酒席。

那天遭遇劫道的事够狗血的,却也是险象环生,他回想起来心头还有点发冷,浑身禁不住战栗。

晚上的事就更蹊跷了,尽管蒙混过关逃过一劫,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种下的祸根,说不定那天就会开花结果,引发更大的灾难。

“引以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别无其他。”这话虽然有道理,但是也跟没说差不多。真的遇到事情,一个人想要摆脱恐惧心理,谈何容易。

况且向左东阁举起杯子,以示感谢道:“好像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啊,反正就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跟道上的这些人,你说什么诸子百家、四书五经、萧何追韩信,三英战吕布都没用。”

左羚脸色艳红,忍不住插话道:“不对啊,周叔说他都吓尿裤子了,动都动不了,可是你竟能从容给那两位镖师收尸。显然是视那些大人物于无物,要么你是成竹在胸,要么你是孤胆英雄。”

看来周先生给总店送的飞信倒是实话实说,不过下人在主子面前丑态百出,并非是坏事,反而让人放心。左家对周先生的表现接受得很从容:你活着就好了。

“我哪儿是什么英雄,更无成竹在胸,只是想反正都要死了,人死入土为安,在临死前我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要说视那些人于无物也容易,因为根本看不到他们。”况且索性装傻充愣道。

“你太幽默了,要我说啊,是那些人知道自己踢到铁板上了,根本不敢露面。”左羚继续沿着自己心里英雄的思路走。

“难道说,那个李家兄弟跟洛万家真的得了绝症吗”左文祥问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听声音很像,至于病情究竟到了何等程度,那就需要诊脉,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况且说话有了保留。

左文祥试探性的问道:“可是,听声诊病靠得住吗虽说我医家讲究望闻听切,可重点还是在诊脉上。听一个人的声音就能诊断病情,只是听说过,从未见识过。我见过的名医也不是小数目了。”

“医术各有专攻,我是对此比较有兴趣。脉有脉象,声音跟面色同样有相,跟脉象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更加隐晦,比较难于判断。若是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其实也不难。”况且淡然一笑。

左家父子交换个眼色,他们本想弄明白,道上那么多大人物集聚于山中,究竟是什么原因。显然,况且也说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甚至连那些人的面都未曾见过。

至于况且所说的听声诊病,他们也不是没有耳闻,不过是想探探他的底。况且其实也知道他们的用意,你装我也装吧。

“世兄身上有功名了吧”左文祥见这小子有招接招,见招拆招,也是那他没有办法,便转换话题。

“侥幸中了个秀才。”况且笑道。

“咱们这些医术世家要不要功名关系不大,只不过在世俗社会里也不能免俗,犬子侥幸中了个举人,也就到顶了。我也不想他中进士、做高官的。做官有什么好,不过就是为了生计。到地方上上任,刮走几层地皮,留下一地的骂声,那些钱也不过是造孽钱,白白的遗害子孙后代。所以我家有个祖训,一不做官,二不行医。就靠着祖宗留下的这些买卖,虽不能说大富大贵,也能混着过日子。”左文祥笑道。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萧万里接过话茬:“左老哥,你还不大富大贵啊,我听说凤阳府地界上的地方官上任后都哭了,说是钱都跑到你家了,他们连地皮都没得刮了。”

左文祥哈哈笑起来:“老哥,这是你这辈子说过的最好的笑话。”

左东阁、左羚兄妹二人捂嘴而笑,对萧万里他们不了解,只是知道父亲对他也很敬重。一个山中老人能让父亲敬重,绝非常人。

况且却由左文祥的话联想到了父亲,他父亲也是同样的观点,功名只要他考中举人,不考进士,决不能做官。难道说太祖开国初年对医生的铁血手段,到现在还让人生畏吗

“伯父所言甚是,家父也是这样教训晚辈的。”况且言辞真切。

左文祥大喜:“是这样啊,那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了。不知令尊大人”

况且的身世来历一直是个谜,他自己不说,别人也不便细问。如果说萧万里等人不知道医界的事,左家可就不同了。

全国有多少名医,都专长于治疗什么病,擅长用什么方剂,左家基本一清二楚。别说在明朝,学医只有家传跟师授,就是在后世科技昌明,每年从医学院培养出无数的学生,在各领域学有专长的名家也是世所公知的。

明朝的医界只是个很小的圈子,名声在外的医家,说上一两代人,自然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小神医姓许,吴中人氏。但出身哪个世家,师从何人,从他的医术上,却是看不出任何痕迹。吴中有个名医叫况钟,他们自然也想到了,却略过去了,因为况钟极少给人针灸,所显示出的医术远不如况且惊人。

按照况且医术之神妙,他的师父绝对是可以“生死人肉白骨”的神医。这样的人,在哪里呢反正他们是想不出来。

况且真就像突然空降的神医,无根源、无来历。

按照况且的年龄和医术水平,必然是家传,这也跟他们得到的消息一样。假如要师从的话,这岁数给师傅的夜壶还没倒完呢,根本连皮毛都学不到。但许姓名医全国一共十四位,这十四位也就是有名而已,论医道水平还不如左家家传,更不能跟况且相比。

在一般行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不是什么怪事,但在医界却少见。医界通常是一代不如一代,每隔几十年年甚至百余年,才会有一位胜于师傅的弟子,那必然是天赋异禀之人。

学艺不同于学文习武,更多的不在于自身苦学自己揣摩,而全凭传授。在传授上,师傅留手是惯例,即便家传医学,也都是在壮年时期才能最后从父辈那里得到全部的传授。

怀疑归怀疑,这话却无法问,不能上来就问你父亲是谁,籍贯哪里,平常时候可以,但他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位医家鬼才,稍有抵牾就可能让神医拂袖而去,这可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家父跟左伯父一样,隐而不出,伯父致力于商道,家父却守志于耕读。莫说左伯父不知道,就是左邻右舍也没人知道家父是名医。”

况且侃侃而谈,撒谎的本事愈发长进了,这会儿,居然小脸不红不白的。

左家父子都在心里一阵冷哼:骗鬼去吧。这等谎话也好意思出口,等时机成熟了,自然有你主动交代的时候。

在他们心里,况且就是妖孽般的人物,按理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人。其实这也难怪他们,况且本身就是天才型人物,再加上况钟家族缘故,不得不提前把医术倾囊而授,况且居然能完全接受消化,并融会贯通,境界迅速上升。

关键是,他敢于大胆运用所学医术,获得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医学和医术脱节,这是一般医家最大的欠缺。

左东阁故作一声叹息道:“说起来怕还是太祖皇帝当年造的孽,把我们这些家族都吓破胆了。不过父亲,国初几大家并无姓许的神医,也许我太孤陋寡闻了。”

左文祥也故作思考状:“嗯,我的记忆里似乎也没有。”

况且笑道:“那是因为我家祖上从元朝开始就弃医了,崖山之后,誓不为蒙人效力,故此埋首田里,甘愿耕田为生。晚辈不过是尝试着想光复祖业。”

崖山指的是崖山之战,大宋王朝跟蒙元帝国的决战,在中华帝国历史上算得上是空前壮烈,可歌可泣的一役。

这一役在海上,忠于朝廷的将士们在战败后沉船自杀,宁死不肯投降,大宋最后一位宰相陆秀夫抱着年幼的皇帝,与太后、宫眷一起投海自尽。

战斗之惨烈,即便杀人如麻,动辄屠城的元将也是大为惊骇,那一日天象变异,狂风怒卷,暴雨如潮,乌云如墨,老天在发怒,大地在哭泣,如欲灭世一般。

崖山之后大宋走向末路,历史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提及崖山,左家父子自然也动容,但心里更是鄙夷,这谎撒的也太大了吧不过谎太大了,明知有假还真难以识破,要想查证况且的话是否确切,必须从南宋开始查起,那时兵荒马乱,史料本来就难以保存,也根本无从查起。

别说是史料,就是宋朝一般书籍,所谓宋版书,在明朝也算是国宝级文物。宋版书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版本稀少,更因为具有至高的文献价值,成为后世考订史书的不二之选。收藏家将宋版书作为珍藏首选,一本保存完整的宋版书,在寸土寸金的两京,当时就价值一套豪宅。

再看况且的神色,简直就像是一个五好甚至十好孩子模样,憨萌双料,要多实诚有多实诚,决不会有半句谎言。在况且所营造的真与假之间,左家父子也有些茫然了。

萧万里在一旁始终哑然不语,他真是看了一场好戏。

他庆幸自己跟出来是跟对了,这左家上下两代、老中青三结合,还男女搭配,组成最强阵容,一次次出击,多亏况且早有心理准备,换个人,早已招架不住。

先前他的心一直为况且提着,左文祥的老奸巨猾他是知道的,左东阁又是跨灶之子,诡计百出远出其父之上,虽说左家请况且坐诊只是为了利益,为了给圣济堂提振声名,但内里有什么打算,只有天知道了。

但见况且从容应付如行云流水,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萧万里放下一半的心,左家要想囫囵个吞下况且,怕是难以如愿了。

但他也没有完全放心,因为左家父子手段尚未尽出,这顿酒席不过是热身,真正好戏还在后头,更何况还有一位女将蓄势待发,在萧万里看来,左羚的杀伤力比其父兄可能还要大。

结果难以预料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82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