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七章 盐帮再遭天杀令

书名: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1

况且虽然只是一个人,也要养活十几口人了,每天也要花个几十两银子,好在只是临时的,不然他还真养不起这些人。他手里是有两万两银子,却也经不起坐吃山空。

身边的家人经过几件事情一折腾,倒是铁了心愿意跟着这位少爷主子。一来他给的钱多还不辛苦,二来他从不像有的主子动不动就训斥打骂下人。在他身边待着既安全又舒坦,何乐而不为。

封城第四天,盐帮总舵主及各分堂的舵主陆续进城,四处叫嚣要把洛城双骄碎尸万段。声音尚在空中盘旋,结果当天晚上,盐帮在城内的当铺、钱庄被劫掠一空,还有四个分堂舵主被刺杀,所有案发现场都留下一枚铁牌子,上面写着血淋淋的“天杀”二字。

“天杀令”

看到这牌子的人都惊呆了,这可是李家兄弟的独门标志:天杀令。

凤阳府、官军和盐帮的人被弄糊涂了,难道洛城双骄前脚刚走,李家兄弟后脚就跟来了两对杀神从凤阳城擦肩而过,有这么巧的事情吗

不对,其中肯定有诈。

那么,究竟是洛城双骄还是李家兄弟干的若说挑了盐帮凤阳分堂留下了洛城双骄的杀人手段,还只是猜疑,天杀令可是实实在在的证据,李家兄弟从不隐瞒自己的身份。

可是,不管是谁做的,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随着事态进一步升级,盐帮人马分为两拨,一队继续搜索洛城双骄,另一队打听李家兄弟的下落。他们发誓要抓住真凶,维护盐帮在江湖的声誉。一时间,凤阳城里阴云密布、寒风阵阵,黑白两道厮杀前的火药味愈来愈浓。

李家兄弟正作壁上观,随着自己编的剧本看洛城双骄的笑话,可是,这第一幕还没演完,第二幕就急匆匆开场了。关键是,第二幕的主角变成了自己,而且角色更狠更毒。

李家兄弟当然明白,自己露馅了,洛城双骄这是在报复他们。这哥俩商量了一会儿,决定把这场戏继续演下去,不但不远逃,还必须潜入城内,打算寻机会与洛城双骄正面交锋。

盐帮在城内的当铺钱庄遭到洗劫,丢失钱财已是令人发指,颜面扫地更令他们无法接受。

盐帮总舵主司马延昭脸绿了,他们以为挑了盐帮分堂口的人早已逃到几百里开外了,焉知人家非但没逃,还轻轻松松的又来了那么一出。

经过仔细清点,这一劫让盐帮损失巨大,丢失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利润,今年的日子不好过了。

此时,司马延昭真正意识到,劫匪不是一般角色,且不说是不是李家兄弟,反正碰上的是个硬钉子。

江湖道上也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像李家兄弟这两人,朝廷已经通令缉捕二十多年了,人家该干嘛干嘛,一刻没闲着,全国的捕快公差成千上万四处搜捕,到今天,连人家一根毛都没逮着。

盐帮系统也有各色人物,当然要比那些捕快强过百倍,却也自叹没办法对付李家兄弟,这样两位来无影去无踪的人物,不去招惹是最好,碰上了,结果多半是自认倒霉。

如果是洛城双骄干的,这事得按江湖白道上的规矩来办,通常是请出几位双方都信服的大人物,然后三方坐在一起,协商着把事情解决了,打生打死的可是经商大忌。

不管别人怎么看,盐帮可是认为自己是商人,而且是造福民间的商人,因为他们贩卖的私盐价格比官价要低几成。唯一损失的不过是国库。

“此事看来不那么简单,有可能是李家兄弟做的,然后栽赃给洛城双骄。洛城双骄没必要这样对付我们,而李家兄弟什么事情都会做出来。”

在盐帮临时总舵内,一个书生打扮的人向司马延昭分析道。

司马延昭哪里不明白,他让人四处喊着要把洛城双骄碎尸万段,不过是以为这两位大神不在城里,自壮声色罢了。孰料对方不但在城里,而且根本不买账,马上就洗劫了他们的金库,还杀了他们四位分堂主。

“此事怎么办看来不但洛城哥俩儿在城里,连李家兄弟也可能在。两对阎王啊。”司马延昭头大如斗。

“干她娘的,把他们全灭了。”盐帮副总舵主吴良怒道。

“只怕还没灭掉他们,我们就全交代在这里了。”那个书生打扮的人冷笑道。

“那你说怎么办,咱们就认了上百万两银子如此打了水漂,这日后在江湖怎么混下去啊。”吴良怒火焚心。

盐帮人多势众,亡命之徒大有人在,要是跟官府官军交锋,还真不怕,可是对付这黑白两道的大人物就显得束手无策。尤其是黑道人物,下手狠,所谓擒贼擒王,他们专挑盐帮里的首领人物和钱庄当铺这类要害处下手,一招致胜。

盐帮总舵设在扬州,此次主力北上,也存在很大风险。如果在凤阳跟李家兄弟和洛城双骄这两拨人死磕,黑白两道的同党们极有可能在扬州实施报复,那可能就真的把盐帮灭了。

洛城双骄和李家兄弟这类人物,同道好友不乏其人,甚至有许多死党,不说别人,那个臭名昭著、令官府头疼不已的巨寇李福禄就一直逍遥在外,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不管是李家兄弟还是洛城那哥俩,咱们都没得罪过,他们也从来没有表示过与我们有什么仇怨。应该弄明白,此事究竟因何而起,才能制止他们进一步的行为。”司马延昭对前景仍有担忧,觉得一切该从源头查起。

那个书生打扮的人把佛无量四人图谋药王的事说了一遍,此事那四人虽然做得隐秘,凤阳府分堂还是有一些人知道,事后传了出来。

“这四个王八蛋,做梦也不看看时辰,给我们惹来如此大的祸患。”吴良咬牙切齿骂道。

“真有药王这种事吗”司马延昭听毕,眼睛里顿时放出异样的光。

“哪里会有这种事,就算真有药王出世,还轮得到他们惦记,早被官府进贡给皇上了。那些镇守太监干吗吃的,不就是在各地方替皇上盯着吗我看他们是咎由自取。”书生不屑道。

各地镇守太监除了日常事务之外,另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盯着各地出产的珍稀物品,一旦发现,马上抢到手,然后进贡给皇上。已经闻名的出产好药好茶的地方早都被皇家圈占起来,地方大吏也不敢染指。

相对而言清朝的宦官制度比明朝好了许多,宦官不奉圣旨不许出京,而且事毕即返,严禁骚扰民间。但这也算不上德政,按照清朝的部落制度,就不应该有太监宦官,而是应该跟元朝一样,宫内由贵族子弟轮流值宿。

那书生继续说道:“这还不算呢,药王的事还没结束,现在城里可不只李家兄弟跟洛城哥俩儿,还有好几方势力虎视眈眈,却意向不明,所以我们现在只能稳住阵脚,以静制动,不宜贸然出手。”

“那李家兄弟为何对付咱们总是有目的的吧。”司马延昭问道。他可不相信这哥俩儿是财迷心窍,才对分堂下手。再怎么说,官府银库里的财物总比盐帮分堂要多吧,黑道劫财,只认数目,才不管你是什么地方呢。

“还不是听信了谣言,想得到药王。”吴良气得发疯道。

“没那么简单,他们可不敢动这心思,恐怕是另有玄机。”

那个书生把听来的况且竟是千机老人入世历练,一大拨黑白两道的巨擘们都纷纷跟他结了善缘的事说了一遍。

“这就快说到封神演义了吧,我看完全是瞎扯。”这次,连司马延昭都不信了。

“总舵主,这可不是瞎扯啊,我是亲耳听乌篷老前辈说的,他也跟那位结了善缘。他老人家再三提醒我,在这凤阳城里,跟谁找别扭都行,千万别不开眼,太岁头上动土。”

“乌篷乌四海”司马延昭心里暗暗吃了一惊。

乌篷乃白道领袖人物,江湖上名声显赫。他是一位世家贵胄公子,因父母早亡,少年时就羡慕游侠,倾财好客,江湖上黑白两道,三教九流,凡是有一技之长的都养在家里,四海是他的别号,就是称赞他本人急公好义,为人四海。在江湖上的地位,跟梁山好汉柴进有的一拼。

然而,只进不出,纵使是一座金山,也会被掏空,大约十年光景,祖辈留下的泼天财富消耗一空。除了留下一个四海的称号,乌篷孑然一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真正走入了江湖。

好在他曾经供养的那些人并不都是骗子,也真有强人,他也在十年中学会了一身超强的本领,加上他的为人与名声,很快便成了一位人尽皆知的白道大侠。

也没人知道他本事究竟有多高,早年有太多人欠过他的人情,所以只要有事,几乎不用他动手,事情就解决了。凡是不买他账,得罪了他的人,基本都是空中蒸发。

所以,乌篷也就成了黑白两道上所有人都不敢得罪的大人物。官府对于乌篷这样的侠客往往是睁一眼闭一眼,一是他不会无故向官府挑衅,二是他的人脉在官府里也是盘根错节。祖上的钱虽然花完了,但荫庇还在,各界有脸面的人士对乌篷还是尊敬有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53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