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九十七章 满城谣言化无影

书名:大明才子风云录 作者:尚南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1

况且笑意盈盈,却也佩服文征明,这哥们一定暗恋着玉婵,却也知道玉婵深爱着自己最好的兄弟。所以,那天他才会极力保全玉婵的性命,过后还因为唐伯虎想要把玉婵送回王府差点跟他绝交。

这才是爱啊,爱是什么就是舍得,就是成全。

况且想到这些,都有些感动了。

许多女宾簇拥着,看那位传说中的美女玉婵。萧妮儿没有陪在况且身边,她怕自己见着玉婵,万一忍不住,上前扇她两记耳光。

现在她每次想到玉婵,还是杀意浓浓,她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没能果断下手,一剪子捅穿这贱人的喉咙。敢谋害况且,这在她而言就是大逆不道,比弑杀皇上罪过一点不差,那是要毁掉她的世界。

陈慕沙、练达宁、韦皋三位神级人物到场祝贺后,跟士绅们闲聊了一阵,然后就悄悄退场了。

见他们一走,况且也是悄然退场,自己回家了。

唐伯虎纳妾的消息在苏州成了街谈巷议的主题,连续数日热闹不减。原来越传越神奇的玉婵刺杀况且的版本,随之渐渐被人淡忘了。

“尼玛,你不是说那个女孩子是刺客吗人家当上新娘了,况公子还去贺喜,你还敢说那女孩子是刺客”

一座茶楼上,一个江湖豪客骂着对面坐着的一个白面书生。

“欲盖弥彰,你懂什么,唐伯虎为什么这么大声势纳妾,就是想压制真相。”那个白面书生脸红脖子粗地辩解道。

“靠,说你傻,也还真有点傻,有人要去刺杀你,你还会去她的婚礼吗”

况且也不会想到,自从他在七杀的手中安然逃脱后,他现在在江湖中也是声名鹊起。许多江湖豪客不觉崇拜起他来,毕竟他是靠自己的力量从七杀手中安然脱身的第一人。

七杀放掉况且也就罢了,居然还自动销声匿迹,仿佛江湖中全然没了这七个人。有人说他们已经金盆洗手,更有人说他们被况且感化了,洗心革面,从此再不干绑架的勾当了。

另一座酒楼里,一个人端着酒杯在往另一人嘴里灌酒:“喝,喝不下去也得喝,谁叫你没事造谣的,什么美女刺杀才子,亏你说得出口。你输了,愿赌服输,这三坛子酒今天你死活也得喝下去。”

被灌酒的人就像溺水者一样,满嘴的酒在咕嘟,想说什么都说不出来。唐伯虎现和玉婵的这场婚礼彻底打败了他,他只能接受眼前的事实。

各种谣言渐渐平息,尽管传谣者还在辩白,说是这场婚礼就是一场阴谋一场秀,有谁纳妾如此摆谱的呢,分明是想掩盖什么。

另一方却也是振振有词,纳妾的是唐伯虎,送妾的王若非,一个是才子名流,一个是虽致仕却豪富的拙政园主人,婚礼风光是很自然的,不存在任何阴谋。

传谣者还有一处致命伤,被刺者亲临刺客婚礼现场,还送去了祝贺,这的确是无法解释的事情。

所以,况且对外公布的版本就成了最终版本:那天有个姑娘去况且那里就诊,况且的剪刀掉了,两人都去捡,结果被误会成一场刺杀案。

那个就诊的姑娘也不是王府的玉婵,而是从外地慕名赶来的,就诊后就出城了,没人知道她的姓名。

真相在陈慕沙静室的书架上一个盒子里封藏着。

“师弟,你真行啊,三两下就把这件事摆平了。”韦皋说道。

还是在那家酒楼,季节却已经悄然转换,从暮春变成初夏,但从天气中,人们的感受并不多,中午稍热,傍晚还是凉爽宜人。

韦皋做了多年官,知道什么事都容易摆平,就是谣言最难消弭,就是皇威浩荡,依然有无数谣诼满天飞舞,这是连皇上都无可奈何的事情。

国家政策一旦遇到问题,历来是堵不如疏,何况是民间事宜呢。可是况且却能反面消解,无声无息就把满城谣言化解无影。在衙门里,知府的幕僚们对这件事的化解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况且长大后,完全可以做张良、陈平那样的济世栋梁。

况且却没这感觉,只是苦笑道:“我也是被逼无奈,要不是师兄逼我,王老先生也出大力帮忙,我一个人怎么能做到。”

他并不会什么权谋术,他也不喜欢权谋术,更不会用,实在是误打误撞造成的结果。

这一点是跟苏东坡学的,东坡一生沉浮宦海,对权谋一清二楚,可是他一辈子都没用过权谋,哪怕那些政敌用种种权谋对付他,他也不屑还击,虽一生坎坷之奇超越古人,却始终保有赤子之心,或许这也是他的艺术创作达到至境的重要原因。

“王若非帮的什么忙这事他占的便宜最大。咱们是不愿意搅和进去,才帮着他的。如果事情闹出去,他第一个蹲大狱。”韦皋冷哼道。

况且低语道:“王老先生这次受到不小的打击,估计从此不会再有什么企图心了。”

“一个满朝皆敌的人,也想东山再起,做他的黄粱美梦吧。能窝在这里做个富家翁就算他祖上积德了。”韦皋望着拙政园的方向,露出满脸不屑之色。

况且惊讶,不想韦皋对王若非有如此大的怨念,他没出口问,这跟他没关系,他也不想知道朝野上下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听说师弟不想做官,这是为何”韦皋问道。

“这个是家训,家规就是这样规定的。”况且道。

“哦,这真是可惜,难道想做第二个征君”

况且一时回答不上来,他还真没想过,他给自己设定的生活目标就是读书写字画画,再有就是行医,随心所欲的过一辈子,真是神仙都不羡慕。至于征君他更没想过,这也不是他所能想的,得皇上征聘你才行。

不过他也知道韦皋的真正意思是说他是不是想要接陈慕沙的衣钵,这一点他也没想过,这同样也不是他所能决定的,一切由老师决定。所谓朝中无人不做官,他在京城朝廷里没一个认识的人,想那些问题不是很搞笑吗

以陈慕沙现在的身体状况,再之他的日日修行不辍,再活上四五十年问题不大,接班的事还早着呢。

他不知道韦皋问这话究竟有何含义,是不是也是高拱示意的,所以只能全部装不懂。

“我听说太岳先生想招你入幕,老夫子说要等你去南监后再说。”韦皋透漏了一个消息。

“什么太岳先生要我做幕僚不会吧,我还这么小”

况且万万没想到这个可能,这其实是他的终极目标之一,能够挤到张居正身边,贴身保护他。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入了一代名臣的法眼,难道是老师从中做了工作,想要这尊神来保护自己的成长

“况兄,虽说入幕不如做官,却也要看做谁的幕僚,给太岳先生做幕僚可是平地青云,一步登天啊。”一个幕僚不胜羡慕道。

“太岳先生好像也知道你不愿意做官的事,连称可惜,所以想早点培养你做幕僚,将来做一个无双国士。”韦皋再次透露风声。

韦皋深知,尽管高拱是他的恩师,但他的地位远远比不上高拱身边的幕僚,每次见到那些人,他也得如对师长。

“这个我得听老师的安排。”况且有些狼狈,无以言对。

他心里自然是欢喜无限,却又不想表现出来,所以神态上有些复杂,更显尴尬。

“你怎么知道太岳先生的想法的”况且还是忍不住问道。

“那是恩师信中随便提到的。咱们是师兄弟,我当然得事先给你透露一下。师弟啊,以后师兄的前程可有一半要仰仗你了,你别到时候不认我这个师兄啊。”韦皋挤眉弄眼笑道。

“师兄,你就别逗我了。”况且更加狼狈,低头看地,想找条地缝钻进去。

韦皋的幕僚都非常佩服大人的先见之明,上任后愣是跟况且很暴力地绑定师兄弟关系,现在可就看出效果了。

当今皇上日子不多了,几年后潜龙升天,高拱、张居正自然是左右二相,韦皋若是在二相那里青眼有加,离飞黄腾达的日子还会远吗

“老爷,难道咱们就这么认栽了,不值得啊”王若非的卧室内,王管家正躬身对王若非说。

这次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关键是他们什么也没干啊,什么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真是最好的诠释了。

“不这样又能如何”王若非望着窗外,声音平淡,既无欢喜,也无怨恨。

“咱们假如不这样做也不会有事吧”管家还是不明白老爷为何忍下这口气,想当年老爷作为铁腕御史,铁骨铮铮对抗半个庙堂,何时这么窝囊过。

“没事别以为咱们什么事都不做就是没事,你不做事挡不住人家故意找事,苍蝇不叮没缝的蛋,玉婵就是那条裂缝。若是被那群苍蝇盯上,咱们这个蛋不仅是臭蛋,连空壳都剩不下。”

王若非看的很明白,这就是报应,当年他不知让多少人家破人亡,现在还能安然坐在家里修建拙政园,真得感谢祖上积德。

至于送出的两部宋版书,他当然心疼,可是由此跟况且、陈慕沙搭上关系,却是他一直想做却又没能做到的事,代价也不算太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91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