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明朝做仁君

作者:纣胄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四三章 三娘子(求月票!)

书名:回到明朝做仁君 作者:纣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面对这种情况,朱翊钧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虽然不至于一个头两个大,但还是有些纠结。

朱翊钧纠结的不是这些人的态度,而是纠结这件事该怎么干。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来做的话,这件事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听保守派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可没有现在的实力。张居正虽然完成了改革,朝廷也积蓄了一定的力量,可是完全没有在西北和辽东开战的实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依旧选择了稳妥的保守策略,这件事在朝堂上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在原本的历史上没有朱翊钧这个穿越者,保守派搞出来的这种事也就理所应当,甚至朝廷里也没有出现什么鹰派。

原因也很简单,你没有那个能耐,你也打不过人家。

要人没人,要装备没装备,在草原上打仗,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后勤补给跟不上,根本就没法打。在这样的情况下,那还打什么

所以就老老实实的该怎么稳妥就怎么来,朝堂上没有鹰派,自然不会引起什么太大的争论,因为没有军队、实力也不强。

有人叫嚣着要拼命,但也只会被当成莽夫而不是鹰派。

于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就按照这样的想法,把三娘子按照草原上的规矩嫁给了俺答汗的儿子。

这种事在草原上也就不算什么太大的事,父死子继,这是规矩。继承的可不光是父亲的王位,还有父亲的所有财产,包括后妈。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三娘子都是一个具有传奇性的女性。历史上关于她的记载非常多,也有很多野史认为她是俺答汗的外甥女。

不过很多时候,并没有人采用这个说法。朱翊钧觉得之所以会有这个说法,是因为三娘子嫁给俺答汗的时候只有九岁,估计跟俺答汗站在一起就像他外甥女一样。

不要看她是一个小女孩,但是手段很厉害,深得俺答汗的宠爱。俺答汗不但做事的时候听三娘子的,而且还把自己的人马部落都交给她打理,甚至生病的时候直接就让三娘子来管事。

朱翊钧的脑海中努力地回想着这位传奇女性的记载。

张居正看朱翊钧陷入了沉思,也没打扰他,坐在原地捋着胡子,老神在在的也不说话。

实际上,张居正心里面早就有了打算。

对于自己这个学生,张居正非常的了解,尤其是这两年自己这个学生已经表现出了某种倾向。这次皇帝学生的选择其实一点都不难猜。

朱翊钧回过神之后,有些无奈的说道:“对不住了,先生。朕有一些失神了,实在是最近事情太多,让人有些神情恍惚。”

张居正笑了笑,连忙说道:“陛下还是要保重身体,不如让太医院的人来看看吧。”

朱翊钧闻言,神情有些古怪。

原本这话都是自己对张居正说的,没想到现在轮到张居正对自己说了。

无奈之下,朱翊钧只能学张居正的样子,摆了摆手说道:“先生放心,朕没事,只是有些劳累了,过几天就好了。”

张居正一愣,随后就笑了起来。

师徒二人对视了一眼,同时大笑,屋子里的气氛很快松快了下来。

笑过之后,朱翊钧这才说道:“先生不如和我说说三娘子吧。”

听了这话,张居正的脸色严肃了起来。

“这是个很厉害的女人。”张居正迟疑了片刻说道:“顺义王的事其实和她有很大的关系,只不过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

“是吗”朱翊钧感兴趣的说道:“那先生和朕讲一讲。”

张居正无奈地看了他一眼,不过还是笑了笑说道:“既然陛下想听的,臣就给陛下讲一讲。”

“等一等,”朱翊钧连忙说道:“陈矩,快拿一些瓜果点心过来。”

闻言,一边的陈矩不敢怠慢,连忙跑去拿了瓜子、各种坚果还有水果点心,在朱翊钧面前摆了一份,在张居正面前也摆了一份。

张居正无奈的看着眼前的这些东西,最后只能看向皇帝。

只见皇帝学生一脸严肃的坐在那儿,手里面还拿着一把瓜子。

看到这一幕,张居正直接摇头。这副架势他也不是没见过,自从京城里面流行起了说书人之后,茶馆的生意就好了很多,他闲没事的时候也曾经去听过。

那些时常厮混茶馆的人,平日里端的就是皇帝这个样子,包上前排的一张桌子,叫上点瓜果梨桃,尤其是瓜子那是绝对不能缺的,弄上一壶好茶在那里,一坐就是一下午。一边听书,一边吃瓜子喝茶水,人生好不惬意

自己这个皇帝学生,这摆明了就是要听书。

张居正笑了笑说道:“这件事还要从当年的一件事说起。说起来,真的有些久远了。”

“我记得事件的起因,是顺义王的孙子。这个孙子好像叫做把汉纳吉时间有些长了,记不太清了。”

“事情的起因好像是因为顺义王抢他一个宠爱的小妾,他一怒之下就和自个儿的爷爷翻脸了,当时带着妻子和一群人跑到了大同。”

“消息传到京城之后,当时的陛下下了圣旨把把汉纳吉留下来,不但人被留下来,还被朝廷加封了指挥使。”

“消息传到草原上,顺义王就不干了。于是他带着人直接来到了西北,领着大军要求朝廷把孙子交出来。”

“当时的宣大总督是王崇古,巡抚是方逢时,总兵是马芳,他们力主通过这件事缓和双方的关系。”

“朝廷商议并同意了这个想法,让他们试着运作。”张居正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那个时候,朝廷实在是没有钱了。这一仗如果真打起来的话,会有麻烦。”

张居正摇了摇头,语气有些落寞的说道:“不过还是打了。因为他们三个也知道那一次如果不打的话,光谈是什么都谈不出来的,于是就在西北打了几次。”

“几次打下来之后,双方算得上互有胜负,这样一来和谈的机会就有了。朝廷就提出交换人质,顺义王将出塞逃入板升的雁北白莲教首领赵全等人交给朝廷,朝廷就把把汉纳吉还回去。”

听到这里,朱翊钧的眉毛一挑,脸色有些古怪。

这件事看起来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顺义王的孙子拖家带口的跑过来求政治庇护,朝廷是接纳了的而且还封了官职。结果因为顺义王找上门来要求交换人质就把人交出去了,无论怎么说都不好,尤其是影响那些来大明投降的蒙古人。

这样不但不利于民族团结,而且不利于招降人手。

我投降你的时候好好的,一旦有事了需要我的时候,你们就把我交出去,这是人干的事吗

即便是有利益,你们也不能这么干啊

张居正看了一眼朱翊钧,微微一笑,捋着胡子没有说话。

对于朱翊钧的想法,张居正的心里面实在是太明白了。可是张居正更明白,那个时候朝廷是一种什么样的处境。经过嘉靖一朝,大明的亏空太严重了。

不要说打仗了,国家的经济眼看就要崩溃了,江南闹倭寇、西南那帮人也不老实,顺义王的实力也很强大,甚至还打到了京城下。

如果不是戚继光和马芳在北边打了几场胜仗,人顺义王都根本不和你谈。

朱翊钧想想之后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随后摇了摇头。

或许那段时间大明的确挺憋屈,不过幸好都过去了。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要好好的守护。

朱翊钧准备这一次好好的守护一下和平,毕竟和平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自己造了那么多大炮和火箭弹,不试一下用它们守护和平,有些不甘心。

张居正继续说道:“当时就是这位三娘子劝说顺义王答应下来的。”

闻言,朱翊钧撇了撇嘴,不相信。

这个帽子应该是扣给三娘子的,如果将来出了什么事的话,也可以让她背锅。

可能太恶意了

张居正笑了笑之后说道:“这件事也就这么定下来了,双方交换了人质,之后的事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听了这话,朱翊钧的眉毛一皱。

见皇帝皱眉,张居正轻笑着说道:“陛下不必想太多,这件事我们都知道。当时接触顺义王的时候,很多事都是三娘子跟我们谈的。”

“据王崇古说,三娘子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年纪虽然不大,但是见识却非常长远。她很喜欢大明的文化,出入都是穿着大明的服饰、会说大明的话、会写大明的字,甚至文采还不错。”

闻言,朱翊钧一愣,摸着下巴点了点头。

好像可以搞点事。

一边的张居正见状,无奈的摇了摇头。

对于自己这位皇帝学生,张居正现在再清楚不过了,所以对这次的事也就没提什么意见。

皇帝搞了军队和那么多的装备,千里迢迢冰天雪地的拉都拉过去了,冻也冻那么多天了,不打一架暖和一下身子,合适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05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