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明朝做仁君

作者:纣胄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五七章 马芳

书名:回到明朝做仁君 作者:纣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朱翊钧敬佩的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在有些方面比较固执,甚至可以用霸道来形容;可是在有些方面,张居正就显得很豁达、很开通。

比如对文官,张居正看不上那些尸位素餐的,排挤那些和自己政见不合的;但是只要和自己政见相合,哪怕不同党派,张居正也会使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四维,他可是高拱的学生。即便如此,张居正就把他放在身边,不但让他做了内阁次辅,还给了他很多权力。

张居正以为自己和张四维政见相和,或者说志同道合。只不过张居正没想到,张四维却不是这么想的。

张四维根本就没有什么政见,也没有什么抱负。他是晋商出身,把当官当成了做生意,所以他背叛张居正也背叛的非常快。

为了迎合皇帝,张四维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这也就是张居正能容忍,如果换成别的人,肯定党同伐异,先把你干掉再说。我留你在身边,实在是太危险了。

严嵩当首辅的时候,为什么一个朝堂半个江西

还不是党同伐异。

在武将的使用上,张居正也更是如此。他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马芳这个人,非常有名。

朱翊钧虽然是从后世来的,但也听过这个人,而且还详细的研究过。

马芳的经历堪称传奇。他是山西蔚州今张家口蔚县人,八岁时被鞑靼掳走,替俺答汗放养马匹。他年纪尚幼,已能“腾跃控御”,使马匹不敢踢咬。

自幼开始“曲木为弓”,精练骑射武艺,每发皆中。

至青年时,一次随俺答汗狩猎,忽然窜出一只斑斓猛虎现身,直扑俺答汗。众人登时惊慌逃避,唯独马芳面不改色,弯弓搭箭,当场击毙猛虎。

俺答汗对马芳赞赏不已,赠予他“良弓矢,善马”,还命他“侍左右”。

他离开大明的时候年纪还小,又得到了俺答汗如此重用,飞黄腾达指日可待。若是换成别人,恐怕早就已经投敌叛变了。

可是马芳却没有,他的心在大明,从来没变过。

嘉靖十六年,马芳乘跟随阿勒坦至临近明朝边镇的大同外围狩猎之机,趁夜盗马逃出,连夜投奔至大同军营。

跑到大同军营之后,马方遇到了伯乐大同总兵官周尚文,

史载此人“多谋略,精骑射,优将才”。这位爱惜人才的名将见到马芳后大感惊奇,把他留在了身边,着重培养。

从此以后,马芳开始为大明征战,屡次奋勇冲杀。因他在蒙古生活多年,熟知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所以每战皆能重创来敌,留下了很多功勋,官职也一升再升。

能打仗,也会做人,马芳和戚继光比较相像。

马芳每镇守一地,除悉心练兵防御外,更留心搜集当地珍奇土特产,用以馈赠各位“上级”。因此,他每每选将练兵,整饬军备,都“精兵良械优给之”。

到了后来,高拱失势被逐,张居正取而代之。随后,身为高拱亲信的王崇古被御史陈堂弹劾“弛防徇敌”,不得不引咎辞职。马芳随后也未能幸免。

他担心不能通过阅视,于是贿赂武库司郎中林绍、怀隆及兵备参议吴哲、阅视侍郎吴百朋。吴百朋告发此事,奏请朝廷提审马芳。

经兵部尚书杨博说情,万历元年革去马芳的职务,勒令他“归家闲住”。

按理说,这种人就没有什么再提起的必要了。除非到了边关有战事、万不得已的时候,人们或许会想到他,而且用不用还不一定。

但是张居正没有这么做。张居正知道这是一个人才,并没有因为党派排挤马芳。

万历三年的时候,朝政稳定了下来,张居正也掌握了权力,他又想起了马芳,马芳被起用为前军都督府佥书管事。

这一次,张居正又把马芳提起来了。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就按先生说的办,这两天让马芳进宫一趟,朕要见一见他。”

“是,陛下。”张居正连忙答应道。

朱翊钧一直没有把马芳叫过来,宁可让俞大猷和刘显进宫,是因为不想过早的把马芳放到身边来引人注意。毕竟马芳曾经是高拱的人。

现在看来时机也差不多了,高拱都已经到京城来了,也就无所谓了。

马芳要去山西,自己正好救一救他。他的身体也不太好,这一次去山西就没能再回京城来了。

如果不想想办法,马芳没有多长时间好活。这一次正好把他救治一下送过去,一来为大明出力,二来有些事情交给他去办。

送走张居正和谭纶之后,朱翊钧转头看向陈矩说道:“你去告诉张扬,让他尽快打造十支枪出来,多准备一些子弹。”

子弹其实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只是纸质枪弹。反而是打造枪需要耗费一些时间。

不过现在已经有了经验,剩下制作应该不会有太大难度,又不是大规模的生产。

小规模的试产,除了成本高一点,没什么坏处;大规模的量产,需要投入海量的金钱。

无论是建造炼钢厂,还是建造造兵器铸造厂,还是上流水线,都需要大规模投入钱财。

朱翊钧现在可没有这个财力。

最近声望飞速增长,显然是山东那边的宣传有效果了。

即便如此,朱翊钧也不舍得拿这个声望去兑换钱,那样太浪费了。

朱翊钧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问道:“养颜丹那边出货怎么样”

他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条财路,这也卖了一段时间,收入怎么样啊

不知道这钱能不能当启动资金来用

“回陛下,一万瓶养颜丹已经出了七千六百多瓶。博古斋那边一直压着卖,总共卖出去了六百四十瓶,剩下的都从黑市出了。”陈矩连忙躬身说道。

朱翊钧看着陈矩,神情有些古怪。

正儿八经的店里,你们只卖出去了六百多瓶;黑市里面,你们出了七千多瓶

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们在背后搞鬼是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8127s